20xx年西畴县群通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改扩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于厨房,收集厨房泔水 一致 设置 20m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间,对炭化炉灰渣、抛光粉尘等进行临时贮存 设置 20m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间,对炭化炉灰渣、抛光粉尘等进行临时贮存 一致 设置 10m2 危险废物暂存间,油染烫金尾气处理装置水洗沉淀物、过滤棉、木焦油以及厂内设备维修废机油收集后在危险废物暂存间暂存,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设置 10m2 危险废物暂存间,油染烫金尾气处理装置水洗沉淀物、过滤棉、木焦油以及厂内设备维修废机油收集后在危险废物暂存间暂存,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一致 10 产品类型、 生产规模 环评报告中设计的产品类型、生产规模及实际生产品类型、生产规模见下表: 表 22 项目实际产品类型、生产规模与环评报告表中对比表 工程名称 产品名称 环评报告表生产能力 实际生产能力 生产情况 备注 线条生产线 木质线条 180万 m/年 176万 m/年 98% 本次改扩建 将原 4000m3/年 生长线 改造成线条和保机制炭生产线 环保机制炭生产线 环保机制炭 6000t/年 5880t/年 98%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实际生产的产品、产品规格及与环评一致,实际生产规模为设计生产规模的 98%,项目能满足验收的要求。 本项目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 原项目劳动定员 105 人,通过本次改扩建后,大量采购机械设备, 劳动定员 变化为45 人, 8 小时工作制,年工作时间为 300 天,项目区内 住宿人数为 15 人。 根据现场调查, 项目运营过程中实际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与环评报告中的一致。 生产设备变更情况 项目实际设备使用情况与环评设备清单对比见下表 23。 表 23 项目实际设备使用情况与环评设备清单对比表 序号 名称 环评改扩建设备数 量 实际设备数量 对比情况 木线条生产线 1 烤房 2 台 2 台 一致 2 四面刨 5 台 5 台 一致 3 自动拼板线 3 台 3 台 一致 4 手动拼板线 3 台 3 台 一致 5 指接机 5 台 5 台 一致 6 梳齿机 4 台 4 台 一致 7 断料机 5 台 5 台 一致 8 线型四面刨 3 台 3 台 一致 9 吸尘器 2 台 2 台 一致 10 叉车 2 台 2 台 一致 11 涂浆机 4 台 4 台 一致 12 抛光机 2 台 2 台 一致 13 干印机 1 台 1 台 一致 14 喷染机 2 台 2 台 一致 15 烫金机 2 台 2 台 一致 11 16 吸尘过滤器 3 台 3 台 一致 17 搅拌机 3 台 3 台 一致 18 烘干机 1 台 1 台 一致 19 空气压缩机 2 台 2 台 一致 环保机制炭生产线 1 粉碎机 1 台 1 台 一致 2 烘干机 2 台 2 台 一致 3 烟气粉尘净化器 3 台 3 台 一致 4 自动送料输送带 4 台 4 台 一致 5 制棒机 7 台 7 台 一致 6 炭化炉 * 41 台 41 台 一致 7 桁车 2 台 2 台 一致 8 装载机 2 台 2 台 一致 9 料仓 2 台 2 台 一致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生产设备实际使用情况与环评报告表一致。 原辅材料消耗及水平衡: ( 1) 项目实际 原辅材料消耗 与环评报告表中 设计的原辅材料消耗 情况对比表 见下表。 表 24 原辅材料年消耗变更一览表 类别 名称 组分、规格、指标 环评年耗量 实际按消耗量 对比情 况 原料 木材 板材 5000m3/a 4900m3/a 基本一 致 辅料 PU 漆 / 烫金纸 / 白乳胶 醋酸乙烯酯 45%、聚乙烯醇 5%、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辛醇 1%、过硫酸铵%、水 % 基本一致 腻子粉 / 胶水 聚乙烯醇 8%、丙烯酰胺8%、过硫酸铵 % 原料 木屑 11500t/a 11270t/a 基本一致 木屑 500 t/a 490 t/a 基本一12 致 能源及资源 新鲜水 / 1000t/a 980t/a 基本一 致 电 / 15000kWh/a 14000kWh/a 基本一 致 原辅料消耗数据根据 调试期间 每月使用量计算的平均值, 项目实际生产 过程中 消耗 的原辅材料使用量等 与环评 报告基本 一致。 项目运营期水平衡见下图: 图 21 项目水量平衡图 ( 近期 、现状 ) 主要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附处理工艺流程图,标出产污节点)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排污环节 一、 根据本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项目实际施工期 工艺流程及产排污环节 与环评报告中的一致, 本项目建设施工期主要需要进行的施工量主要为建设、装修、设备安装等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废气、污水、扬尘及建筑垃圾等。 具体施工流程见图 22。 图 22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排污环节 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如下: 13 图 23 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 机制炭 工艺流程图如下: 图 24 运营期 机制炭 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 工艺流程简述如下: ( 1) 生产过程: 项目外购板材进入场内后,先存放一段时间,然后进入烤房对板材进行干燥,干燥采用干燥土窑加热,一般仅在冬季或雨天使用,年使用天数约为 50 天,不固定。 然后采原料(木屑) 干燥 制棒 炭化 湿熄焦 打包 水洗 废气 干熄焦 车间 1 车间 2 沉淀池 废水 沉淀池 废水 14 用四面刨对木材进行加工,刨去多余部分,产生部分木材固废。 然后使用白乳胶拼板和指接,将板材拼接成合适的长度,在该部分会产生一部分木屑固废,和少部分 VOC,经集气罩收集后用通风管道输送至喷漆废气处理装置一并处理,主要为聚乙烯醇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辛醇等,根据原料成份,约为 10%左右。 然后采用线型四面刨对板材进行开线槽,产生一部分废木材。 然后用腻子粉和胶水按 2:1 混合,在搅拌机中搅拌,先投加胶水再加腻子粉,一般会产生少量的粉尘,由于量较少,可以忽略不计。 开完线型的板材采用涂浆机涂腻子粉,待腻子粉晾干。 晾干在敞开 区域,一般有胶水的无组织排放。 腻子粉晾干后进入打磨抛光环节,在该部分会产生少量的粉尘,采用收尘器处理后车间内排放,抛光后的板材进入干印环节,采用油漆喷涂在板材表面,设置集气罩,然后用风机抽排进入喷涂废气处理工艺,喷涂废气处理工艺采用水洗 +过滤工艺,水洗废水定期补充,定期对水洗沉淀物进行清掏,和过滤棉一起收集后作为危险废物处理,喷涂废气经处理后于 1排气筒排放(排气筒高度 12 m)。 板材喷涂后进入油染烫金工序,在烫金机中金箔将板材包裹然后通过 150186。 C 高温将金箔固定在板材表面,油染烫金废气通过抽风机进入水洗工 艺和喷涂废气一并处理后排放,线条在油染烫金后即成为产品,然后进入打包环节成为产品外售。 ( 2) 机制炭工艺过程: 项目共设置 2条环保机制碳工艺,分别布置在 2个车间。 项目原料主要使用木屑等,原料 原料不需要进行 粉碎, 故在原环评基础上取消破碎工序。 原料成品 木屑进入烘干机进行烘干,烘干机采用烘干回转窑,热源采用炭化炉烟气余热,烘干回转窑出口烟气采用水洗工艺,经处理后分别于 4 排放筒(排放高度 20 m)和 5 排放筒(排放高度 20 m)排放,在水洗设备后设置 1个沉淀池,水洗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水洗过程。 水洗废水定期补充,沉 淀池沉淀物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 通过回转窑干燥后的木屑通过抽风机进入料仓进行储存,料仓顶部排气孔设置有布袋过滤器对粉尘进行处理。 料仓的木屑通过自动送料输送带进入制棒机进行制棒,制棒机主要是通过压力将木屑圧成棒状。 然后棒状木料则进入炭化炉,炭化炉采用棒状木料直接点燃在缺氧条件下燃烧,在 800186。 C左右, 30min左右即成为机制炭产品,然后进行冷却,打包成为产品,其中机制炭车间 1采用湿法熄焦,机制炭车间 2采用干法熄焦,因此机制炭车间 1会产生熄焦废水,熄焦废水收集后进入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熄焦。 炭化炉的烟气温度 较高,且烟气中含有部分 CO,则通过管道进入到烘干回转窑,在烘干回转窑点燃,对木屑进行干燥。 15 本项目 2条生产线, 1个设置 20台炭化炉,另 1个设置 21台炭化炉。 首先将制棒机制成的薪棒交叉装入炭化炉中,在炭化炉口将薪棒点燃,薪棒在燃烧时会自动冒烟。 待烟排放完后,打开炭化炉的门,让其慢慢提温,当炭化窑中的薪棒全部发红色,这时温度已有 800℃左右,然后进行闭氧,达到炭化的最佳效果,冷却之后就是机制木炭。 项目两条生产线将炭化炉分别设置 3 组,采用轮流进料、排烟和出炭的工作方式。 排气筒排烟为连续排放方式。 本项目炭化过程会产生木焦油、酚类、醇类污染物,参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16)》中煤焦油,为危险废物。 采用桶收集后在危险废物暂存间暂存后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平面布置: 环评阶段平面布置如下:项目区可划分成生产加工区、办公生活区 2个区域。 在总平面布置中,充分考虑安全和各区功能的基础上尽量节约用地,合理布局。 办公生活区包括公厕、厨房、办公住宿用房位于项目区西侧,原料仓库、生产加工车间、成品仓库位于项目区东侧。 其中破碎车间 变化为木屑堆存仓库, 位于最东侧,然后从东往西依次是机制炭 2车间,机制炭 1车间,线条生产车间。 通过对比环评阶段平面布置图,项目建设设施平面布局未发生变化。 项目变动情况说明 : 环评阶段机制炭破碎工序产生的粉尘通过风机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于 2排气筒排放(高 8m,风量 2000 m3/h)。 项目实际 项目原料采购成品木屑,不需要进行破碎,故取消该工序, 将破碎车间改为仓库,取消破碎车间排放口。 根据环办 [2015]52 号文中规定: “ 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五个因素中的一项或一项以上发生重大变动,且可能导致环境影响显著变化(特16 别是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界定为重大变动。 属于重大变动的应当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属于重大变动的纳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 建设项目发生下列变化情形的,为发生重大变动,需向原审批部门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30%(含)以上,或生产原料新增危废类别。 30%以下,项目性质(原料、产品方案、建设内容等)、生产工艺及设备等变化,导致相应环境要素评价等级增加、新增污染因子,或未新增污染因子但相关污染物产生量增加量大于原环评确定量 10%(含)以上。 、总图 布置(含排气筒配置、废水排口等)变化,导致相关环境要素评价范围变化 30%(含)以上、评价范围内新增环境敏感目标,或评价范围靠近环境敏感目标且增加环境风险。 ,二次污染新增污染因子,或二次污染物未新增污染因子但相关排放量增加量大于原环评确定量 10%(含)以上。 (产品方案、建设内容等)、规模、生产工艺及装置、地点(含总平面布置)、环境保护措施五项中有三项(含)以上发生非重大变动。 对照上述情况 , 本项目所有变动并没有造成环境影响增加或恶化,因此,界定为非重大 变动。 17 表 三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处理和排放(附处理流程示意图,标出废水、废气、厂界噪声监测点位) (一 ) 施工期: 根据环境评价报告,本项目现场踏勘前已进行平整,施工期主要施工内容为三个车间的建设,木渣堆场的建设及相关设备安装、环保设施配套入场安装等。 施工人数约 为 10 人,施工期 2 个月。 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染因素主要为噪声、废气、污水、扬尘及建筑垃圾等。 施工期废气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施工机械废气、运输车辆产生的废气、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等。 本次施工产生的扬尘通过洒水降尘且避开大风天气施工,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运输车辆少, 车辆尾气排放量小,地势开阔, 运输车辆、施工机械产生的尾气经大气稀释扩散后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施工单位 针对施工期的扬尘 已采取了如下措施: ( 1)在施工厂界周围搭建临时围挡,减轻施工的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2)定期在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上洒水湿法抑尘,保持地面湿度; ( 3)对于装运含尘物料的运输车辆加盖篷布,严格控制物料的洒落,以免道路颠簸和大风天气加大起尘量; ( 4)减少建筑材料的露场堆放 ; ( 5)装修过程中选用环保漆料,加强通风。 施工期废水 项目区内不设置食宿,在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 施工废水、生活废水、雨季雨水地表径流等。 本项目施工工程量较小,产生的废水较少,项目设置了排水沟和沉淀池,产生的施工废水经过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中喷洒工序,经沉淀后的多余废水可用于场地及路面喷洒,以降低施工现场的扬尘量。20xx年西畴县群通木业有限责任公司改扩建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