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界的奥斯卡--中国本土卓越营销大案(doc141)-销售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尔文化的理念是 “ 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 海尔文化与航天精神是相一致的,海尔旨在通过学习航天精神,造就一支过硬的队伍。 通过科技创新、整合世界资源,创造出属于中国人的世界名牌,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航天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 与时俱进、勇于创 新、知难而进、勇于攀登的进取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确保 “ 万无一失 ” , “ 让每项工作零缺陷,让每个部件零故障,让每个人心中零疑点 ” 的高度负责精神;协同作战,将所有的资源都在一个规则严密的平台上协调进行的合作精神等。 海尔,在基础管理层面,它有 OEC—— 日清日高市场链;战略管理层面,它有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以及相关的 “ 吃休克鱼 ” 战略, “ 先难后易 ” 战略等;企业理念层面,有对消费者的 “ 真诚到永远 ” ,有海尔成功的九大秘诀等。 兼收并蓄载人航天精神,与时俱进,再创海尔辉煌,这无疑是海尔 人的追求。 支持航天事业 作为一个家电企业,海尔的经营宗旨不仅仅是向社会奉献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更是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生活水平为己任。 这与神舟探索服务于人类和平与进步的宗旨不谋而合。 以实际行动赞助国家航天事业发展、普及航天科技知识,体现了海尔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 神五 ” 成功发射后,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展在北京、香港等地陆续推出,所到之处盛况空前,激发了人们巨大的爱国热情。 海尔选择在全国 10 个城市举行航天展及系列航天公益活动,让更多的人近距离地感受航天成果,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和支 持中国的航天事业。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4 页 共 130 页 同时,航天展上,展出海尔各款高科技含量产品,邀请 10 岁以下小朋友对太空家电进行现场设计、泥捏设计、现场画画、电脑设计等,借机从事市场调查、探索航天科技转化途径的佐证。 携手航天科技 携手航天科技,推进航天科技在民用领域的使用与转化,研制开发出科技含量更高的海尔产品来造福社会,是海尔情系航天的直接目的。 载人航天工程由无人飞行进入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是我国航天技术实现的一次重大突破。 它将带来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等新兴高科技的快速发展。 海尔在家电信息化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及领先性,使得海尔与航天有关部门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共享航天科技资源,这必将推进航天科技在民用领域的使用与转化,也将提升海尔家电的整体科技水平;同时使得海尔家电在参与航天领域的研发中取得先机。 跨越太空是一个新的实实在在的资源。 今天,大量早期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产业。 有消息称,美国空间计划获得的技术已经为美国经济增加了 20 000 亿美元。 到 2020 年,美国在空间的资产将达到5 000 亿 ~6 000 亿美元,大约相当于现在美国在欧洲的资产。 统计表明,中国 近年来开发使用的 1 100 多种新材料中,有 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 1 800 多种空间技术成果已经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事实上,海尔在利用空间技术等最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家电方面,已经迈出了一大步。 海尔 A+网络家电就是海尔信息产品家电化、家电产品网络化、网络家电人性化的最好说明。 海尔从 1999 年就开始从事家电网络化技术的研究,搭建了以无线方式作为物理传输介质的家庭网络系统平台;在把握世界网络家电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提炼 A+网络家电的功能,使 A+网络家电系统达到了进入家庭的实用化阶段。 随后又开始着手研究基于蓝牙、电力线、 等的网络家电产品,一直保持着在国际上先进的水平。 进入 2020 年,海尔网络家电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开发出了新一代的无线网络家电。 随着网络家电产品的完善,相应配套服务的健全,网络家电将以其高度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走进普通的家庭。 海尔家庭网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5 页 共 130 页 络产品涵盖了网络冰箱、网络空调、网络洗衣机、网络热水器、网络微波炉、网络洗碗机、网络电视等传统的家电,还集成了安防、远程抄表、紧急求助、可视对讲、灯光窗帘等智能设备。 与航天携手,还为海尔共享航天信息技术资源,拓展社会合作领域,提供了平台和契机。 “ 神舟五号 ” 成功遨游太空,既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综合尖端技术的亮相,还是全国通力合作的结晶。 载人航天工程的应用系统包含的 6 个子系统 28 个项目的共 188 套设备全部都要重新研制,整个载人航天工程涉及全国不下 3 000 个单位。 这些宝贵的资源,通过结缘航天这个平台,无疑会为推进航天科技在民用领域的使用与转化,提升海尔家电的整体科技水平提供坚强的后盾。 案例提供:海尔集团 创新传播成就品牌 —— 蒙 牛品牌传播策略解析 蒙牛品牌的成功是 21 世纪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典范。 蒙牛成功的价值不但在于它所创造的 “ 七项冠军 ” 、 “ 成长奇迹 ” 、 “ 百万富翁团队 ” 等令人眩目的光环,更在于蒙牛的成功表明我们中国的企业也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创造出自己的强势品牌。 这在目前中国整体品牌竞争力相当较弱的态势下,显得尤为可贵。 蒙牛的成功证明了我们曾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在中国现阶段,中国企业仍有很多机会创造自己的强势品牌,但这种机会时不我待。 在与蒙牛的合作历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 21 世纪是 “ 竞争力 ” 的世纪 ,也是传播制胜的世纪。 蒙牛更是 21 世纪中国最会营销的企业之一,总能处在焦点的中心。 的确,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 信息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却越来越稀缺。 “ 受众注意力 ” 已成为现实市场环境下品牌间竞争加剧的动力。 蒙牛总能产生极具新闻价值的信息,从创业历程、打造中国乳都,直到中国航天员专用乳制品,以及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民企红筹股。 蒙牛总能抓住受众的眼球、媒体的眼球,引发宣传的热潮,策划出一系列精彩的品牌传播活动。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6 页 共 130 页 纵观蒙牛品牌的成长历程,传播成就营销、传播成就 品牌,一场场精彩的品牌传播活动构筑起蒙牛塑造强势品牌的成功之道。 21 世纪是品牌竞争的世纪,广告是塑造和提升品牌最有效的捷径。 但现在的消费者每天都生活在广告的包围中,大多数的广告都被人忽略了,广告的浪费已成为企业最大的浪费。 因此,要想广告有效到达目标消费者的心灵,一方面要求广告创意的突破,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广告聚焦法则。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特说过: “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 ” 蒙牛认为广告是一种投资,而不是一种花费,媒体不仅是时间,更是 一种资源。 在蒙牛的传播策略中,广告通路聚焦于中央电视台:蒙牛当年起步时,启动资金拿出三分之一做广告,第一年就选择投到中央电视台,正因为蒙牛一开始就选择中央台,使得蒙牛成为中国人的蒙牛,而不是一个地域性品牌。 美国著名营销专家托马斯 柯林斯指出: 媒体选择的效果最大化,意味着企业要对每一个特殊机遇保持警觉,特别要关注最有优势的媒体对于最大化营销的作用。 这一原则尤其适用于中国,正是由于中国广告通路的复杂性,广告投放不宜分散,而应集中广告预算,坚持聚焦法则。 而要塑造一个全国性的强势 品牌必须借助广告的力量,最好的选择就是强势媒体。 以广告塑造品牌,讲求传播势能的运用。 居高声自远,形成居高临下的势能可以为广告的传播形成更大的动能推动力。 在中国众多的电视媒体中,中央电视台是惟一的全国性电视台,对观众、对消费者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力,是其它媒体难以相媲美的。 它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影响人们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活动。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7 页 共 130 页 曾听蒙牛老总牛根生说起,某省有一个蒙牛的经销商,每天晚上都要看中央电视台的招标广告,只要看到了蒙牛的广告,他就可以踏踏实实睡 觉了,因为他知道蒙牛的货不愁了。 在中央台高举高打的媒介投放战略,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蒙牛追赶其它几个主要竞争对手的时间成本。 也就是说,蒙牛在选择中央台的时候,看重的不仅仅是对销售量的提升,还看中了中央台快捷的传播速度,这为蒙牛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 借助中央电视台的强势传播平台,蒙牛成功地利用广告抢占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 正是这种果敢的广告意识,为蒙牛品牌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最初的原动力。 借强势媒体,蒙牛提升事件行销影响力 —— “ 蒙牛:中国航天员专用乳制品 ” 的成功,不仅是事件行销本身的 成功,也是传播的成功。 ” 借势 “ 神五 ” 的企业很多,仅航天员专用产品就有 6 个,但今天能够让普通消费者清晰记住的恐怕只有蒙牛。 因为蒙牛的成功更在于它传播的强度和跨度,在于它的媒介策略。 蒙牛没有仅限于赞助,而是利用 “ 神五 ” 着陆的那一刻做了一次全方位的事件营销,利用广告把蒙牛的“ 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 ” 告诉了全国的消费者。 在媒介策略上,蒙牛采取了 “ 重点加支撑 ” 的以点带面的方法:在中央电视台密集投放广告,让所有看过直播节目的观众都记住了 “ 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 ” 这一概念,同时,采取全方位策略,配合以宣传 海报、户外媒体、媒体新闻、报纸、网络广告投放等多种途径,几乎在消费者能接触到的任何一种媒体上,蒙牛都在极短时间内迅速让消费者接触这一信息。 那一刻,中国人事实上是把对神舟五号,对整个民族的自豪感和蒙牛品牌嫁接到了一起。 这种广告宣传活动的效果自然非比寻常。 蒙牛的成功告诉我们,品牌辐射力的强弱取决于品牌传播力度的强弱。 注意力经济揭示出一个道理:低成本扩张与其说是以资本为纽带 —— 搞资本扩张,还不如说是以品牌延伸为标志 —— 搞品牌扩张。 事件行销成功的关键在于借势,形成传播的势能,要如水银汇地般从 高向低迅速传播。 就像阿基米德所说: “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8 页 共 130 页 在事件行销中,中央电视台成为众多企业做广告时的首选对象,就是因为 “ 居高声自远 ” ,中央电视台的强势媒体领导地位,会进一步加强企业、品牌在事件行销中的传播势能,使品牌依附于中央电视台的强势媒体地位,获取媒体背书,对品牌权威性和美誉度的培育往往是其它媒体无法取代的。 在事件行销中,站在中央电视台这一强势传播平台上,借助强势传播之力,会形成水银泻地般的传播优势,放大品牌传播效应,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强势出击,转 化后发优势 体制决定命运, 100%自然人持股同时又吸纳境外投资机构入股的纯民营股份制治理机制,保证了蒙牛内部机制的灵活,这不但表现在蒙牛对市场先机的及时把握上,也表现在蒙牛后来居上的跟随策略上。 蒙牛起步的时候,一无工厂,二无品牌,三无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蒙牛把 900 万元启动资金中的 1/3用于广告宣传, 1999年 5月 1 日在呼和浩特市一夜之间就推出 500 多块户外广告牌,上写 “ 发展乳品行业,振兴内蒙古经济 ” ,底下是 “ 创内蒙乳业第二品牌 ”。 大家都知道乳业老大哥是伊利,老二却不知是谁,蒙牛站出来说是第二品牌,消费者就认同它是第二品牌,就这样,蒙牛产品还没卖,在消费者心中就成了第二品牌,蒙牛成功地利用广告抢占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 正是这种果敢的广告意识,蒙牛公司创业半年,销售收入就达到了 4 400万元。 在如今的奶片市场,蒙牛已成为第一强势品牌。 许多消费者都认为奶片是蒙牛的原创,其实奶片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产品。 多年前。营销界的奥斯卡--中国本土卓越营销大案(doc141)-销售管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