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天和苑项目可行性报告doc41-地产可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天和苑小区在规划立意之初,就考虑到要从文化上融入江南名城芜湖,从特色上体现芜湖,为芜湖的城市建设及景观大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2)住宅小区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在已达到或接近小康生活的城市居民中间,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成为人们追求的主流 ,居住观念的更新,要求建筑师对居住模式、居住心理做更深刻的探究,不能把自己的想法不假思索地强加于人。 首先,必须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重视居住环境、空间、氛围的营造,使之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场所,更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 其次,住宅小区的价值区域分析必须重视,通过合理规划和资源调配,尽量增加积极空间,减少消极空间,并根据区域价值的高低进行户型设置。 第三,设计手法应排斥繁琐,摒弃造作,切实从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以细致、质朴、人性化的设计,来塑造舒适、和谐、有亲和力的新社区,体视建筑师的人文关怀。 3)“诗意的栖居,度假式生活” —— 现代高品位住宅区的定位。 “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假日式风景家园” —— 天和苑小区的设计 定位。 222 总体布局 设计理念 现代建筑群的设计,应从城市环境发展及地域环境特征为考虑的出发点,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对话,从单一的硬件开发发展为对整体环境氛围的营造,力图创造连续的空间层次体系。 具体到住宅小区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上来,可以概括为将外部的生态环境,引入住宅建筑群中,形成立体的空间与景观环境系统。 规划布局 1)小区的外部环境 以小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朝南面对小赭山的方向上,建筑群宜以扇形的布局增加与赭山公园的接触面,使小区从整体上与自然清新的绿色氛围相拥,营造小区良好的外部景观氛围。 同时, 为了将绿色清新的空气引入小区,我们在小区中部面向小赭山设置了绿色的景观轴(中心花园),使小区内 此资料来自企业 部的环境与赭山自然的风光融为一体,这条景观轴形成了整个小区的绿色呼吸系统 —— “绿肺”,使得小区成为一个在优美的环境中吐纳生息的有机体。 2)小区的整体性及景观绿化设计:从道路系统、绿化景观、空间形态多方面来塑造小区统一完整的形象,在小区中心的景观环境设计上,以“水”为主题,设计富有丰满优美曲线的溪流,清波荡漾的绿水中放置弧桥连接沿水两岸,水岸边利用富有层次和韵律的草坪系统及色彩鲜艳的草间小径,以及立体的文化生态系统 (亭、台、船、阁、架等)为居民提供一个修身养性、放飞心情的场所。 水岸边绿化景观中,种植含笑、桂花、栀子等色香俱佳的植物品种,提升绿化系统的特色和品味。 小区的景观轴以南北两个水上广场为始末,同时,这两个广场也正对三个出入口,对于小区的形象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同时,中心花园的三幢点式高层,底部架空,使整个小区的优美环境融汇贯通。 为了体现小区景观设计中“生态文化园”的理念,除了在中心花园中进行富有韵味的文化营造外,宅间绿化系统也要形成一个文化园的次中心。 我们在设计中首先赋予每个院落独特优美的主题 —— “琴苑”、 “棋苑”、“诗苑”、“画苑”,每一块宅间绿地中利用层次丰富的绿化植被系统,建筑小品,亭台和雕塑及不同色彩材质的铺地,树、草、花、石各有不同,形成琴棋诗画,一派悠然自得的休闲生活氛围。 3)小区的住宅群体:住宅的基本朝向与团结西路平行(即南偏西 25o左右),同时,适当引入曲线形的建筑群体组合,主要曲线的线型顺各自主导风向,形成风道,保证小区内部良好的通风。 同时,曲线的建筑形态除保证自身优美外观外,还有利于室外环境的塑造。 创造出有收有放,步移景异的景 此资料来自企业 观效果。 按整体设计的要求,住宅群采用 18~ 25~ 29 层的空间 轮廓体系,南低北高,既能有利于整个住宅群的日照分析,同时,又能保证对于赭山公园的视线顺畅。 住宅群的布局,采用点式(中间)与板式(外围)相结合的组合形式,使整个小区规整而不失活泼,错落而又不乏韵律。 住宅群与整体环境的融合,使人赏心悦目。 4)道路交通 在设计中我们着重于挖掘道路及交通的丰富内涵,体现三大功能,即交通功能、交往功能与景观功能。 ( 1)出入口设置:小区形象主入口设在团结西路上,同时在九华山路及长宁路上设置主入口次入口。 三个出入口间由主干道相连环通。 ( 2)道路系统:道路系统分为二级,小区主干道宽 7 米,单侧设 米的人行步道,其它车道宽 4 米,消防车道主要依靠小区的车行道路。 小区的主要交通系统,是通过一条 7米宽的线型舒缓的环形道路,将各部分连系起来,宅间道路宽 4 米,尽端设置回车场地。 ( 3)停车:机动车停放分为地上、地下两种方式,地下停车场分为两块,一块于集中绿地下设置,另一块设置在东北部三幢高层中间,地上停车主要集中在团结西路主入口附近,此外,局部也有地面停车场地。 汽车泊位共 330 辆,其中,地上 250辆,地下 80辆。 非机动车停放以及设备用房,主要布置在每幢高层住宅的地下室。 5)日照分析 根据国家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有关规范、规定,采用大寒日为标准,根据住宅不同朝向,以大寒日不同时段 此资料来自企业 为有效日照时间,进行日照分析,均满足规范要求。 6)公建配套 按国家规范要求,按相应的配套设施要求进行设置,小区内设物业管理、居委、会员俱乐部,小型商业服务家政服务设施,沿三条城市道路设 2~ 4 层商业用房,方便本地块居民购物、餐饮、储蓄等多种需求。 于重要道路附近,地块边角处设垃圾收集点,箱变,水泵房、报亭等设施,同时在物业管理用房内设一座公厕。 这些配套公建布置原则上不影响小区景观,但也应方便利用。 33 建筑设计 户型设计 本方案的户型标准按照甲方的要求进行多次调整设计,从均好性的角度出发,大开间、浅进深、宽敞明亮,尊贵气派、动静分区,功能合理,圆弧形观景阳台,通透明亮。 住宅户型丰富多样,满足各种消费层次的需求。 具体详见如下: 户 型 建筑面积 套 数 比 例 四室二厅二卫 A1 ㎡ 18 6% A2 ㎡ 52 三室二厅二卫 B1 ㎡ 148 91% B2 ㎡ 150 B3 ㎡ 102 B4 ㎡ 161 B5 ㎡ 152 此资料来自企业 B6 ㎡ 158 B7 ㎡ 74 B8 ㎡ 75 三室二厅一卫 B9 ㎡ 82 二室二厅一卫 C1 ㎡ 36 3% 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借鉴北欧理性主义先锋派风格,立面采用简洁素雅的造型,抛弃了以往繁琐的欧陆线条,柱式等僵硬程序化的构件,转而体观轻快、精致及高低错落的起伏感和韵律感。 建筑的外立面强调竖线条,体现其高度挺拔感,凸窗,弧形阳台等体现出技术的精美,屋顶设计采用一片轻盈的片格做为收头, 穿插在建筑实体与柱子之间,优雅而又飘逸。 建筑色彩以浅黄色与白色为基间,体现宁静素雅的建筑风格。 消防设计 1)总平面消防设计 本项目建筑均为高层建筑,沿建筑主要一侧均有消防车道, 4米宽,距建筑 5米,尽端设 18 18米消防回车场及登高场地,高层建筑之间间距大于 13 米。 2)建筑单体消防设计 18 层以下高层塔式住宅设一部防烟楼梯,两部电梯(其中一部消防电梯),前室正压送风。 11~ 18 层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内设两部防烟楼梯,两部电梯(其中一部消防电梯)。 18 层以上塔式住宅设两部防烟楼梯,两部电梯(其中一部 消防电梯),前室正压送风。 人防设计 此资料来自企业 原地下人防设施作废,新建人防设施按市人防办的具体要求及国家规范进行设计。 44 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46809 ㎡ 总建筑面积: ㎡ 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 ㎡ 住宅面积 ㎡ (1167套 ) 居委及物业管理面积 ㎡ 小区会员俱乐部面积 ㎡ 小区托儿所面积 ㎡ 小区商业服务中心面积 ㎡ 小区门诊部面积 ㎡ 小区公厕面积 ㎡ 沿街商铺面积 16580m2 地下总建筑面积 12370㎡ 地下汽车库面积 6940 ㎡ 地下自行车库面积 5430 ㎡ 建筑占地面积 12685㎡ 容积率 建筑密度 % 绿地率 % 中心绿地面积 2700 ㎡ 汽车泊位 330 辆 地 上 80 辆 地 下 250 辆 总户数 1167 户 此资料来自企业 总人口 4085 人 55 结构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方案图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建筑重要性类别:丙类 抗震设防裂度:七度,按近震考虑 基本内压:多层: ,高层: KN/m2 设计所涉及的主要规范和规程: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 JGJ202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2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2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二、基础 高层住宅采用桩基础。 多层商场采用天然地基上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或条基。 地下车库采用 抗浮桩。 三、上部结构: 高层住宅采用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高度 80米以下为三级,高度 80米以上为二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