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oc59)-工程监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铸铁管 ≤3m 橡胶圈贮存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贮存室内温度宜为 5~ 30℃ ,湿度不应大于 80%,存放位置不宜长期受紫外线光源照射,离热源距离不应小于 1m; 橡胶圈不得与溶剂、易挥发物、油脂和可产生臭氧的装置放在一起; 在贮存、运输中不得长期受挤压。 管道安装前,宜将管、管件按施工设计的规定摆放,摆放的位置应便于起 吊及运送。 起重机下管时,起重机架设的位置不得影响沟槽边坡的稳定;起重机在高压输电线路附近作业与线路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当地电业管理部门的规定。 管道应在沟槽地基、管道质量检验合格后安装,安装时宜自下游开始,承口朝向施工前进的方向。 接口工作坑应配合管道铺设及时开挖,开挖尺寸应符合表 的规定。 接口工作坑开挖尺寸 (mm) 表 管材种类 管径 宽度 长度 深 度 承口前 承口后 刚性接口铸铁管 75~ 300 D1+800 800 200 300 400~ 700 D1+1200 1000 400 400 800~ 1200 D1+1200 1000 450 500 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滑入式柔性接口铸铁和球墨铸铁管 ≤500 承 口 外 径 加 800 200 承口 长度 加 200 200 600~ 1000 1000 400 1100~ 1500 1600 450 1600 1800 500 注: 为管外径 (mm); 接口铸铁、球墨铸铁管接口工作坑开挖各部尺寸,按照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一栏的规定,但表中承口前的尺寸宜适当放大。 管节下入沟槽时,不得与槽壁支撑及槽下的管道相互碰撞;沟内运管不得扰动天然地基。 管道地基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天然地基时,地基不得受扰动; 槽底为岩石或坚硬地基时,应按设计规定施工,设计无规定时,管身下方应铺设砂垫层,其厚度应符合表 的规定; 当槽底地基土质局部遇有松软地基、流砂、溶洞、墓穴等,应与设计单位商定 处理措施; 非永冻土地区,管道不得安放在冻结的地基上;管道安装过程中,应防止地基冻胀。 砂垫层厚度 (mm) 表 管材种类 管 径 ≤500 500,且 ≤1000 1000 金属管 ≥100 ≥150 ≥200 非金属管 150~ 200 注:非金属管指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管,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及陶管。 合槽施工时,应先安装埋设较深的管道,当回填土高程与邻近管道基础高程相同时,再安装相邻的管道。 管道安装时,应将管节的中心及高程逐节调整正确,安装后的管节应进行复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管道安装时,应随时清扫管道中的杂物,给水管道暂时停止安装时,两端应临时封堵。 雨期施工应采取以下措施: 合理缩短开槽长度,及时砌筑检查井,暂时中断安装的管道及与河道相连通的管口应临时封堵;已安装的管道验收后应及时回填土; 做好槽边雨水径流疏导路线的设计、槽内排水及防止漂管事故的应急措施; 雨天不宜 进行接口施工。 冬期施工不得使用冻硬的橡胶圈。 当冬期施工管口表面温度低于 3℃ ,进行石棉水泥及水泥砂浆接口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刷洗管口时宜采用盐水; 砂及水加热后拌和砂浆,其加热温度应符合表 的规定; 材 料 加 热 温 度 (℃) 表 接 口 材 料 加 热 材 料 水 砂 水泥砂浆 ≤80 ≤40 石棉水泥 ≤50 - 有防冻 要求的素水泥砂浆接口,应掺食盐,其掺量应符合表 ; 接口材料填充打实、抹平后,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进行养护。 新建管道与已建管道连接时,必须先核查已建管道接口高程及平面位置后,方可开挖。 食盐掺量 (占水的重量 %) 表 接口材料 日最低温度 (℃ ) 0~ 5 6~ 10 10~ 15 水泥砂浆 3 5 8 当地面坡度大于 18%,且采用机械法施工时,施工机械应采取稳定措施。 安装柔性接口的管道,当其纵坡大于 18%时,或安装刚性接口的管道,当其纵坡大于 36%时,应采取防止管道下滑的措施。 压力管道上采用的闸阀,安装前应进行启闭检验,并宜进行解体检验。 已验收合格入库存放的管、管件、闸阀,在安装前应进行外观及启闭等复验。 钢管内、外防腐层遭受损伤或局部未做防腐层的部位,下管前应修补,修补后的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 条和第 条的规定。 露天或埋设在对柔性接口橡胶圈有腐蚀作用的土质及地下水中时,应采用对 橡胶圈无影响的柔性材料,封堵住外露橡胶圈的接口缝隙。 管道保温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道焊接、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 法兰连接处应留有空隙,其长度为螺栓长加 20~ 30mm; 保温层与滑动支座、吊架、支架处应留出空隙; 硬质保温结构,应留伸缩缝; 施工期间,不得使保温材料受潮; 保温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 保温层允许偏差 表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厚度 (mm) 瓦块制品 +5% 柔性材料 +8% 钢管安装 钢管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管节的材料、规格、压力等级、加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管节表面应无斑疤、裂纹、严重锈蚀等缺陷; 焊缝外观应符合本规范表 的规定; 直焊缝卷管管节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 直焊缝卷管管节几何尺寸允许偏差 表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mm) 周长 D≤600 177。 D600 177。 圆度 管端 ;其他部位 端面垂直度 ,且不大于 弧度 用弧长 ЛD/6的弧形板量测于管内壁或外壁纵缝处形成的间隙,其间隙为 +2,且 不大于 4;距管端 200mm 纵缝处的间隙不大于 2 注: 为管内径 (mm), t为壁厚 (mm);。 同一管节允 许有两条纵缝,管径大于或等于 600mm 时,纵向焊缝的间距应大于 300mm ;管径小于 600mm 时,其间距应大于 100mm。 管道安装前,管节应逐根测量、编号,宜选用管径相差最小的管节组对接。 下管前应先检查管节的内外防腐层,合格后方可下管。 管节组成管段下管时,管段的长度、吊距,应根据管径、壁厚、外防腐层材料的种类及下管方法确定。 弯管起弯点至接口的距离不得小于管径,且不得小于 100mm。 管节焊接采用的焊条应符合下列规定: 焊条 的化学成分、机械强度应与母材相同且匹配,兼顾工作条件和工艺性; 焊条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低合金焊条》的规定; 焊条应干燥。 管节焊接前应先修口、清根,管端端面的坡口角度、钝边、间隙,应符合表 的规定;不得在对口间隙夹焊帮条或用加热法缩小间隙施焊。 电弧焊管端修口各部尺寸 表 修口形式 间隙 b (mm) 钝边 p (mm) 坡口角度 a(amp。 deg。 ) 图示 壁厚 t(mm) 4~ 9 ~ ~ 60~ 70 10~ 26 ~ ~ 60 177。 5 对口时应使内壁齐平,当采用长 300mm 的直尺在接口内壁周围顺序贴靠,错口的允许偏差应为 倍壁厚, 且不得大于 2mm。 对口时纵、环向焊缝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纵向焊缝应放在管道中心垂线上半圆的 45amp。 deg。 左右处; 纵向焊缝应错开,当管径小于 600mm 时,错开的间距不得小于 100mm,当管径大于或等于 600mm时,错开的间距不得小于 300mm; 有加固环的钢管,加固环的对焊焊缝应与管节纵向焊缝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 100mm;加固环距管节的环向焊缝不应小于 50mm; 环向焊缝距支架净距不应小于 100mm; 直管管段两相邻环向焊缝的间距不应小于 200mm; 管道任何位置不得有十字形焊缝。 不同壁厚的管节对口时,管壁厚度相差不宜大于 3mm。 不同管径的管节相连时,当两管径相差大于小管管径的 15%时,可用渐缩管连接。 渐缩管的长度不应小于两管径差值的 2 倍,且不应小于 200mm。 管道上开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得在干管的纵向、环向焊缝处开孔; 管道上任何位置不得开方孔; 不得在短节上或管件上开孔。 直线管段不宜采用长度小于 800mm 的短节拼接。 组合钢管固定口焊接及两管段间的闭合焊接,应在无阳光直照和气温较低时施焊。 当采用柔性接口代替闭合焊接时,应与设计单位协商确定。 在寒冷或恶劣环境下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清除管道上冰、雪、霜等; 当工作环境的风力大于 5 级、雪天或相对湿度大于 90%时,应采取保护措施施焊; 焊接时,应使焊缝可自由伸缩,并应使焊口缓慢降温; 冬期焊接时,应根据环境温度进行预热处 理,并应符合表 的规定。 冬期焊接预热的规定 表 钢号 环境温度 (℃ ) 预热宽度 (mm) 预热达到温度 (℃ ) 含碳量 ≤%碳素钢 ≤- 20 焊口每侧 不小于 40 100~ 150 %含碳量 % ≤- 10 16Mn ≤0 100~ 200 钢管对口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点焊,点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点焊焊条应采用与接口焊接相同的焊条; 点时,应对称施焊,其 厚度应与第一层焊接厚度一致; 钢管的纵向焊缝及螺旋焊缝处不得点焊; 点焊长度与间距应符合表 的规定; 点焊长度与间距 表 管径 (mm) 点焊长度 (mm) 环向点焊点 (处 ) 350~ 500 50~ 60 5 600~ 700 60~ 70 6 ≥800 80~ 100 点焊间距不宜大于 400mm 管径大于 800mm 时,应采用双面焊。 管道对接时,环向焊缝的检验及质量 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查前应清除焊缝的渣皮、飞溅物; 应在油渗、水压试验前进行外观检查; 管径大于或等于 800mm 时,应逐口进行油渗检验,不合格的焊缝应铲除重焊; 焊缝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 的规定; 当有特殊要求,进行无损控伤检验时,取样数量与要求等级应按设计规定执行; 不合格的焊缝应返修,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三次。 焊缝的外观质量 表 项 目 技 术 要 求 外观 不得有熔化金属流到焊缝外未熔化的母材上,焊缝和热影响区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灰渣等缺陷;表面光顺、均匀,焊道与母材应平缓过渡 宽度 应焊出坡口边缘 2~ 3mm 表面余高 应小于或等于 1+ 倍坡口边缘宽度,且不应大于 4mm 咬边 深度应小于或等于 ,焊缝两侧咬边总长不得超过焊缝长度的 10%,且连续长不应大于 100mm 错边 应小于或等于 ,且不应大于 2mm 未焊满 不允许 注: t 为壁厚 (mm)。 钢管采用螺纹连接时,管节的切口断面应平整,偏差不得超过一扣,丝扣应光洁,不得有毛刺、乱丝、断丝,缺丝总长不得超过丝扣全长的 10%。 接口紧固后宜露出 2~ 3扣螺纹。 管道法兰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法兰接口平行度允许偏差应为法兰外径的 %,且不应大于 2mm ;螺孔中心允许偏差应为孔径的 5%; 应使用相同规格的螺栓;安装方向应一致,螺栓应对称紧固,紧固好的螺栓应露出螺母之外; 与法兰接口两侧相邻的第一至第二个刚性接口或焊接接口,待法 兰螺栓紧固后方可施工; 法兰接口埋入土中时,应采取防腐措施。 钢管道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的规定。 钢管道安装允许偏差 (mm) 表 项目 允许偏差 无压力管道 压力管道 轴线位置 15 30 高程 177。 10 177。 20 钢管道内外防腐 钢管道水泥砂浆内防腐层施工前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道内壁的浮锈、氧化铁皮、焊渣、油污等,应彻底清除干净;焊缝突起高度不得大于 防腐层设计厚度的 1/3; 先下管后作防腐层的管道,应在水压试验、土方回填验收合格,且管道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 管道竖向变形不得大于设计规定,且不应大于管道内径的 2%。 水泥砂浆内防腐层的材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不得使用对钢管道及饮用水水质造成腐蚀或污染的材料;使用外加剂时,其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砂应采用坚硬、洁净、级配良好的天然砂,除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外,其含泥量不应大于 2%,其最大粒径不 应大于 ,级配应根据施工工艺、管。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oc59)-工程监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