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温泉小区a区三期30号31号楼及地下车库混凝土施工方案(34页)-工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同时浇筑,三条泵浇筑带前后略有错位,形成阶段式分层退打的局面,以提高泵送工效,防止混凝土出现泌水现象,确保混凝土上下层的整体性结合。 对于集水坑、电梯坑等不同标高部位的基础底板,浇筑混凝土时,先浇筑低跨底板混凝土,再浇筑高跨底板,待低跨混凝土达到初凝前,浇筑高低跨交界处,每次浇筑 200~ 300mm,依次向上推进,到达上层底板底后,再与上层底板一起浇筑。 由于底板段混凝土的厚度较厚,底板混凝土 浇筑量大,为了在浇筑过程中不出现冷缝,根据底板宽度不大,长度较长的特点,浇筑时采用“分段分层”的方法连续进行浇筑施工, 车库 基础 降 板厚度为 600mm 时 ,分两层浇筑,第一层厚度为 300mm。 第二层为 300mm 的一次浇筑。 分段分层的浇筑方法见图 基础底板每个施工段混凝土采用 8 条φ 50 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 由于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混凝土摊铺较长,故混凝土振捣由坡脚和坡顶同时向坡中振捣,在振捣时严格控制振捣棒移动距离、插入深度、振捣时间,避免各浇筑带交接处漏振。 振捣棒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 ”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宜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 底板混凝土振捣见底板混凝土振捣示意图。 图中标注数字为浇筑顺序号。 基础底板板厚70 0 mm 时,分两层浇筑,第一层厚度为40 0 mm ;(300)400400534214004003 5421碧桂园温泉小区 A区三期 31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 16 页 共 33 页 车库底板各流水段浇筑时,先浇筑下柱基部分混凝土,然后再浇筑底板,严格 控制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得小于 4 小时。 混凝土浇筑时自由下落度度不超过 2m,若超过 2m 时,应采取加长软管和串筒方法。 在泵送过程中料斗内应有足够的混凝土,以免吸入空气产生堵塞。 混凝土振捣操作时要做到快插 慢 拔。 在振捣上层混 凝土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0mm 左右,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每插点振捣时间宜为 20~30s,视其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气泡、表面泛浆为准。 且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支埋管件。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用刮杠刮平, 表面有 水 时 应排除。 混凝土浇筑应避开雨天施工,若突遇降雨应用塑料薄模及时覆盖进行保护。 当采用玻璃温度计测温时,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将测温薄壁钢管埋在指定位置(也可在浇筑前将测温管绑在钢筋上提前埋设)作为预留测温孔,测温孔根据测温平面布置图埋设 ,并进行编号。 每组测温孔根据大体积混凝土厚度埋设不少于 3 根,间距各为 100mm 呈三角形布置的一组测温管,分别用于测量结构表面、内部核心区以及底部温度。 测温孔上端堵实,测温孔布置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其数量以平面布局间隔 6m 为宜。 应优先选用电子测温仪测温,测温点布置与玻璃温度计测温相同,并提前埋设测温导线,施工中注意保护。 混凝土表面压实:混凝土浇筑完毕、表面泌水已处理,经刮杠刮平后用木抹搓平,二次振捣用平板振捣器或振捣棒滚动振捣,表面用木抹压实。 当混凝土表面用手按有明显印痕但下沉量不大时 即可进行二次搓毛压实。 二次抹压时不可在混凝土表面洒水进行,而应将混凝土内部浆液挤压出来,用于表面混凝土湿润抹压。 柱、剪力墙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柱混凝土 行列式排列 R 底板混凝土振捣示意图 碧桂园温泉小区 A区三期 31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 17 页 共 33 页 ① 柱浇筑前在底部先铺垫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子砂浆,并使底部砂浆厚度为50mm~100mm。 柱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浇筑柱混凝土的厚度为 500mm,使用标尺杆和高能电筒照明观察控制分层厚度及振捣情况,用对讲机传递信息控制混凝土浇筑量。 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振捣棒插入点要均匀,振捣顺序为先四角后中间(见下图)振捣,做到 均匀振实,防止多振或漏振。 ② 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 50mm。 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洞口模板挤偏,须在洞口两侧同时下灰,同时振捣,下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 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出气口,便于此部位空气排出。 在不便振捣部位的模板外侧 应配置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对于洞底太低、洞口太宽的部位,应预留浇筑振捣口。 ③柱高在 2m 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 2m 时应在布料管上接一软管,伸到柱内,保证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不超过 2m。 下料时使软管在柱上口来回挪动,使之均匀下料,防止骨浆 分离。 ④ 柱混凝土应分层下料振捣,下料振捣每层厚度不小于 500 ㎜,振捣棒振捣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振捣过程中下面要有人随时观察和敲打模板,保证振捣密实。 在浇筑柱混凝土的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钢筋的位置,要随时检查模版是否变形、位移、螺栓和拉杆是否有松动、脱落、以及漏浆等现象,并有专人进行管理。 ⑤柱子混凝土一次分层浇筑到梁底处,且高出梁底下口 30mm(待拆模后,剔 凿掉浮浆及混凝土薄弱层,使之露出石子为止)。 ⑥浇筑完后,应随时将甩槎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调整好。 剪力墙混凝土 LB框架柱振捣插入点布置图振捣插入点碧桂园温泉小区 A区三期 31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 18 页 共 33 页 ①外墙为 P8 抗 渗混凝土,内墙为普通混凝土。 墙体混凝土浇筑时用钢板网在内外墙转角处(暗柱边)沿墙高通拦钢板网,见下图。 ②墙体混凝土主要采用地泵布料机及塔吊配合浇筑, 依据施工方案的分段,确定混凝土浇筑顺序,一般从外墙大角向俩个方向浇筑,先浇外墙,后浇内墙,控制浇筑速度分层逐步推进。 依次循环至墙顶标高。 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连接,避免出现施工冷缝。 墙体混凝土 应连续浇筑,不宜 留 施工缝。 ③墙体混凝土浇筑顺序是外墙、内墙。 浇筑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 50mm 厚与墙体混凝土原标号 相同的 减石子 砂浆,以免底部出现烂根现象。 ④浇筑墙体混凝土应采取分层分段连续进行,浇筑层厚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每层厚度不超过振捣器作用部分有效长度的 倍,最大不超过 500 ㎜,因此,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及下料数量。 ⑤混凝土至料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应超过 2m,如超过 2m 时必须采取措施,采用增设软管或串筒等方法。 ⑥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混凝土凝结时间确定。 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 ⑦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 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振捣密实。 移动间距不应大于 500 ㎜,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的浮浆为准,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 50 ㎜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分层厚度用标 尺杆控制。 采用垂直振捣方法,模内有外墙外保温时要禁止直接振捣在 保温板上。 每一插点振捣时间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振捣插入点见下图。 有暗柱时内外墙拦钢丝网图双层钢丝网片内墙暗柱外墙300无暗柱时内外墙拦钢丝网图内墙双层钢丝网片外墙碧桂园温泉小区 A区三期 31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 19 页 共 33 页 ⑧门窗洞口混凝土浇筑必须从两侧均匀下料(高差≤ 500mm),振捣棒应距洞边 30cm 以上,以避免模板位移 ,先浇筑窗台下口,后浇筑窗与窗、窗与门、门与门间墙。 外墙体混凝土应比内墙混凝土先浇筑一个分层高度(即 500mm 高)。 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门窗、洞口要对称下灰和振捣,防止模板移动。 结构断面较小,钢筋密集的部位可用小振捣棒,并在模板外用附着式振动器振捣。 ⑨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观察模板、钢筋预埋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混凝土标高应严格按照抄测标高进行控制。 ⑩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毕之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整理好,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待终凝后将混凝土表 面浮浆清除。 为了保证混凝土接茬质量,墙体浇筑高度高出顶板底 30㎜左右,终凝后在顶板下皮标高上返 30 ㎜统一弹线切割,剔除混凝土的浮浆层,露出石子。 梁、板、楼梯混凝土浇筑 楼板(梁)混凝土浇筑 ①楼板(梁)混凝土浇筑前,墙体(柱)插筋做好临时定位固定,根部用塑料布包裹,包裹高度为 500mm,以防污染钢筋。 测量工抄出楼层标高结构 米线,并用红三角标记在暗柱钢筋上,浇筑人员用小白线在暗柱钢筋上牵出标高线,标高线要绷紧。 ② 梁、板混凝土同时浇筑,浇筑方法由第一段开始用 “赶浆法 ”即先浇梁(或连梁)根据梁(或连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梁(或连梁)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长,楼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推进。 ③ 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40040 0 厚外墙振捣插入点布置图150振捣点成梅花式布置,各点错开振捣点成一字型布置200300厚 墙砼振捣插入点布置图200400 400(300)外墙混凝土振捣插入点布置图点 内墙混凝土振捣插入点布置图点 碧桂园温泉小区 A区三期 31楼及地下车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 20 页 共 33 页 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插入式振捣器振点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 ④浇筑过程中 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拉标高线用三米大杠刮平,待混凝土收水时,用木抹子抹平。 一般压三遍,将表面裂纹压回, 在顶板混凝土达到初凝前,进行二次找平压实,用木抹子拍打混凝 土表面直至泛浆,用力搓压平整。 并用 2m靠尺检查平整度。 ⑤当梁、板、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差异时分级浇筑时 ,采取分隔措施,先浇筑柱子混凝土,梁、板混凝土应在柱子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保证各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梁、柱节点钢筋较密,需采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⑥ 顶板下高度大于 1m 的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 20~ 30mm 处。 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 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⑦ 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派专人看护模板、钢筋、止水片,调整纠偏,发现模板有变形、位移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保证混凝土填满、填实,以防出现孔洞。 ⑧顶板混凝土浇筑高度(标高)应拉对角水平线控制,边找平边测量,尤其注意墙、柱跟部混凝土表面的找平,为模板支设创造有利条件。 楼梯混凝土的浇筑 ①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休息平台混凝土,达到踏步 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同时进行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搓压抹平。 ② 混凝土坍落度要尽量小,防止混凝土下滑离析。 浇筑后必须及时清除剩余的混凝土,把踏步面找平压实。 混凝土强度未达到。 拆模后对棱角用旧竹胶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