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运行专业教学指导方案(doc70)-营销策划(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3 理 解叠加定理的内容和条件。 5.戴维宁定理 掌握戴维宁定理的条件和内容。 实验三 电阻性电路故障的检查 学习用观察法检查电路故障; 学习用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检查电路故障。 (四 ) 磁场和电磁感应 1.磁场 了解磁场的概念,磁现象的根源,磁力线的性质,载流直导线和载流螺纹管周围的磁场。 2.磁场的物理量 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磁导率、磁场强度等物理量的概念及单位。 3.全电流定律 了解全电流定律的内容。 4.磁场对载流直导体的作用力 理解磁场对载流直导体的作用力及平行载流直导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计算公式; 掌握载流直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电磁力方向的判断。 5.电磁感应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 掌握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6.自感与互感 了解自感现象和互感现象,自感电动势和互感电动势,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概念; 理解同名端和涡流的概念。 (五 ) 电容和电感 1.电容器 了解电容器及电容的概念,电容器的种类,电容器技术指标,电容器的测试; 理解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计算公式。 2.电容元件 理解电容元件的定义,电容元件的储能; 掌握电容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电容元件的串联和并联 掌握电容元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等 效电容及电压的计算。 4.电感元件 理解电感元件的定义、电感元件的储能; 掌握电感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六 )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理解正弦量的两种表示方法:解析式、波形图; 掌握正弦量的频率、角频率、周期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正弦量的最大值、有效值、 14 平均值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相位、初相位、相位差的概念,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比较。 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了解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相量及相量图的概念; 掌握正弦量的解析式、波形图,相量、相量图之间的相互转换。 3.正弦交流电路中的 电阻、电感、电容元件 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平均功率 (有功功率 )和无功功率,感抗、容抗的概念。 4. RL 串联电路和 RC 串联电路 掌握 RL、 RC 串联电路的分析,阻抗、阻抗三角形和电压三角形的概念。 5. RLC 串联电路 掌握 RLC 串联电路的分析,阻抗、阻抗三角形、电压三角形的概念。 6.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理解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功率三角形的概念; 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的计算。 7.功率因数的提高 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 义; 理解并联电容器提高功率因数的原理。 实验四 正弦交流电路的认识实验 学习使用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学习使用交流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交流电压挡、单相调压器; 了解试电笔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学习使用试电笔。 实验五 RLC 串联电路 学习使用示波器观察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 理解 RLC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理解 RLC 串联电路谐振时的特征。 实验六 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学习使用功率表和功率因数表,学习日光灯的接线,了解各元件的作用,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原理。 (七 )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1.三相交流电的产生 理解对称三相正弦量及相序的概念。 2.三相电源及三相负载的连接 掌握 Y、△两种联结方式,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电路的接线。 3.三相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掌握 Y 和△两种联结方式下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 4.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理解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 5.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 15 掌握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 6.对称分量的概念 了解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的概念; 理解对称分量法。 实验七 三相负载的星形联结 掌握三相负载的星形联结方法; 理解对称三相星形负载的线电压与相电压之 间的关系; 理解中性线的作用和中性点位移现象; 学习使用三相调压器。 实验八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 掌握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方法; 理解对称三相三角形负载的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 观察三相三角形负载的故障情况,初步学会故障分析判断。 (八 ) 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 1.非正弦周期波 了解常见的非正弦周期波。 2.非正弦周期量的分解 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分解、谐波的概念,几种常见的非正弦周期量的傅里叶级数。 3.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值 了解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值的概念,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平均 值的计算。 (九 ) 电路的暂态过程 1.换路定律 了解暂态过程的产生,动态电路的概念; 理解换路定律、初始值的计算。 2. RC 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 了解 RC 串联电路的充电、放电过程及时间常数的概念。 3. RL 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 了解 RL 串联电路暂态过程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规律,时间常数的概念。 4.一阶电路的分析 了解用三要素法分析一阶电路。 实验九 一阶电路的研究 学习测量 RC、 RL 电路的时间常数; 学习用示波器观察 RC、 RL 电路的响应; 观察改变电路参数对暂态过程的影响。 (十 ) 磁路和交流铁心线圈 1. 磁路及磁路定律 了解磁路、主磁通、漏磁通、磁动势、磁位差、磁阻的概念,磁路基尔霍夫定律及磁路欧姆定律。 16 2.铁磁性物质的磁化 了解起始磁化曲线、磁导率曲线、磁滞曲线、基本磁化曲线,磁滞损耗的概念。 3.交流铁心线圈 了解正弦电压作用下铁心线圈的端电压与频率、磁通的关系,正弦电压作用下磁通和流的波形,正弦电流作用下磁通和电压的波形,交流铁心线圈的电路模型及相量图; 理解磁滞损耗、涡流损耗、铁心损耗的概念。 实验十 磁滞回线的测定 学习使用磁通计; 学习测定铁磁材料的起始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 (十一 ) 电工测 量的基本知识 1.仪表的误差及准确度 了解仪表误差产生的原因; 理解误差的表示形式、准确度、准确度等级。 2.测量误差 了解测量误差的概念,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测量误差的分类。 (十二 ) 直流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1.磁电系测量机构 了解磁电系测量机构的结构及作用原理。 2.磁电系电流表 了解磁电系电流表的构成,磁电系电流表量限的扩大。 3.磁电系电压表 了解磁电系电压量限的扩大。 (十三 ) 电阻的测量和万用表 1.电阻的伏安法测量 了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 理解电压表前接法和电压表后接法适用情形。 2.直流 单臂电桥 了解单臂电桥的工作原理; 掌握单臂电桥的使用方法。 3.兆欧表 了解兆欧表的工作原理; 掌握兆欧表的使用方法。 4.万用表 了解万用表的面板结构; 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5.交流电桥简介 了解交流电桥的使用方法。 实验十一 电阻的测量 17 学习使用万用表欧姆挡测量电阻; 学习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学习使用单臂电桥测量电阻; 学习使用兆欧表测量电阻。 (十四 ) 交流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1.电磁系交流表测量机构 了解电磁系交流表测量机构的结构及作用原理。 2.电磁系电流表和电压表 了解电磁系交流电流表和电 压表的构成及扩大量程的方法。 (十五 ) 功率的测量 1.电动系测量机构 了解电动系测量机构的结构及作用原理。 2.电动系功率表 了解电动系功率表的作用原理; 掌握功率表的正确接线,功率表的使用方法。 3.低功率因数功率表简介 了解低功率因数表的特点。 4.三相有功功率的测量 掌握用两表法和三表法测量三相有功功率。 5.三相无功功率的测量 掌握用一表跨相法、两表跨相法、三表跨相法测量三相无功功率。 实验十二 三相功率的测量 学习用两表法和三表法测量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 掌握功率表的使用。 (十六 ) 电能的测 量 1.感应系单相电能表 了解感应系单相电能表的结构; 掌握单相电能表使用。 2.三相有功电能表 了解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的组成及接线,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的组成及接线。 实验十三 电能表的使用 学习使用电能表; 学习用瓦秒法检验电能表。 四、说 明 1.适用范围 (1)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运行专业 (3年制 )和供用电 18 技术专业,也可供其他电类专业参考。 (2) 本课程分两学期授课,课时安排见学时分配建议。 2.教学建议 为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采用讲授、自学 、讨论、习题课、辅导课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采用电教、 CAI 等现代教学手段。 学时分配建议 序号 课 程 内 容 学 时 数 合计 讲课 习题课 实验课 机动 1 静电场 4 4 2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4 8 2 4 3 直流电路 12 8 2 2 4 磁场和电磁感应 8 8 5 电容和电感 6 6 6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20 12 2 6 7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12 6 2 4 8 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 4 4 9 电路的暂态过程 8 6 2 10 磁路和交流铁心线圈 10 8 2 11 电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2 2 12 直流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2 2 13 电阻的测量和万用表 6 4 2 14 交流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2 2 15 功率的测量 6 4 2 16 电能的测量 6 4 2 机 动 14 14 总 计 136 88 8 26 14 19 电工工艺实习教学基本要求 (60 学时 )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厂 及变电站电气运行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行业规范所要求的电工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具备初中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工工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加强职业道德观念。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三部分:知识教学目标、能力培养目标、思想教育目标。 (一 ) 知识教学目标 1.熟悉有关安全规程,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2.掌握室内照明、低压动力配线及低压电气安装的基本知识。 3.了解室外配电线路的施工方法。 (二 ) 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电工工艺的 基本操作方法,熟悉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2.掌握低压配线的各种施工方法和基本工艺。 3.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接线方法。 4.了解室外配电线路安装中的基本操作技能。 (三 ) 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良好的工艺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2.具有具有勤俭节约的美德。 3.具有文明生产的习惯。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 ) 电工工艺基本知识 1.安全用电知识 了解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掌握电工安全用电常识。 2.电工识图常识 了解电工识图常识,熟悉电路图中的常用电气图形符号,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 20 3.电工工具和电工仪表的 使用 掌握验电器、螺丝刀、钢丝钳、电工刀、活动扳手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熟悉喷灯、射钉枪、冲击电钻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掌握万用表、兆欧表、钳形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熟悉直流电桥、接地电阻测定仪的使用方法。 (二 ) 室内照明及低压配线 了解室内配线的原则和要求,导线的种类、规格及使用范围; 熟悉导线截面积的选择方法; 掌握低压配线的施工步骤和工艺要求,掌握采用 PVC 塑料管、护套线配线的施工方法和基本工艺; 掌握单股及多股导线的连接方法; 掌握单相电能表、三相电能表的安装方法; 掌握常用照明灯具的安装及维护方法 ; 熟悉室内照明单相、三相线路的设计、布置方法; 掌握一般照明故障的检查与处理方法。 (三 ) 低压电器安装及检修 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分类、用途及使用范围; 了解低压动力线路主要电器的配置原则;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起动控制线路的安装方法;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起动控制线路的安装方法; 掌握常用低压电器常见故障的检查及处理方法。 (四 ) 室外配电线路施工 了解室外配电线路的组成; 了解登杆要领和杆上操作技能; 了解工程中常用绳扣的打结方法; 了解导线在瓷瓶上的绑扎方法; 了解杆上横担、瓷瓶等附件的安装方 法。 四、说 明 1.适用范围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运行专业 (3 年制 )。 2.教学建议 (1) 建议在教学中积极进行改革,从实习项目、工艺过程、训练方式、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建设。 (2)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多采用模型、实物、录像、 CAI 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注重实际,同时注意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适时改进教学内容。 (3) 机动学时可根据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灵活处理。 21 (4) 本次实习共两周 (60 学时 ),可集中安排两周实 习或每周安排 6 学时实习。 本课程实习学时按集中两周时间安排,各实习项目的需用学时数见学时分配建议,供教师编写授课计划时参考。 学时分配建议。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运行专业教学指导方案(doc70)-营销策划(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