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花园三期c2楼施工方案(doc)-工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水准精确至 ,三、四、五等精确至 1mm。 第五章、 地下结构施工平面控制采 用外控法,进场并办理控制点移交手续后,首先对场区内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核。 经核对无误后,依据施工图及控制点进行施工主要轴线的测设,并将控制轴线向外偏移 1m,在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4 页 共 7 页 其延长线上适当位置设立轴线控制桩(轴线控制桩位置不宜离建筑物太近,以防基坑位移造成控制桩位置偏差),作为土方开挖及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放线的依据。 5. 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1. 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2. 采用测量精度 2”级、测距精度 2mm激光经纬仪,根据首级控制进行 校测。 5. 2轴线投测方法 2mm。 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 以下的基础施工一般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投测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 1. ,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 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并定出控制桩指导开挖。 、底板打好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 T2 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 (轴线标志 ),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 ,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 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 模板支好后,用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检查上口的位置。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 4mm。 施工放样技术要求如下表: 建筑物 结构特征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 测站测定高差中误差 (mm) 起始与施工测定高程中误差 ( 竖向传递轴线点中误差 (mm) 钢筋混凝土 结构、高度 1/20200 5 1 6mm 4 4. 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施工中,每当墙柱浇筑成形拆掉模板后,应在墙柱侧立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5. 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楼层放线记录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6. 基础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 30 m 允许偏差177。 5 mm L 30mL ≤ 60m 允许偏差177。 10 mm 5. 3 177。 1. 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 177。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 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 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塔吊立面位置,根据基坑情况。 设置在较稳定位置, 所标部位,应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测设定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施工中使用。 3. 待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 柝模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