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文本doc39-销售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年,瑞安市城市人口发展 到约 36 万人。 规划远期 2020 年瑞安市和塘下连成一体,纳入温州中心都市圈,是组成温州中心都市圈的瑞云片区,片区的城市人口将发展到 70 万人。 4. 龙港 — 鳌江中等城市 龙港 — 鳌江强化工业基础,逐步提高科技含量,重点发展以印刷、编织、机械等产业和以金融、贸易、房地产、文化、娱乐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同时应注重龙、鳌的协调发展,结合港口资源优势,使龙港 — 鳌江城市成为以工业和商贸为主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带动整个鳌江流域的协调发展 .,成为浙南、闽北重要的商贸、港口城市,温州市域南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目前迫切需 要解决的是两镇的统一规划和各类设施的统一协调。 2020 年,龙港 — 鳌江发展到约 35 万人。 2020 年,龙港 — 鳌江城市人口将发展到约 5055 万人。 5. 上塘 上塘规划发展加工工业,加强发展第三产业,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成为带动永嘉发展的综合职能小城市。 2020 年,上塘城市人口规模为 13 万人。 2020 年上塘和瓯北、黄田,作为上塘 — 瓯北片区成为温州中心都市圈的组成部分,城市人口将发展到 35~ 40 万人。 6. 昆阳 昆阳作为龙港 — 鳌江城市的外围城市,是南部城镇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昆阳的发展应在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和专业市场 的基础上完善塑编、服装等轻工产业,加快产业科技化步伐。 温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 划文本 14 2020 年,规划昆阳城市人口规模约 10 万人, 2020 年,作为温州南部城镇群的组成城市,城市人口达到 15 万人。 7. 灵溪 灵溪交通条件优越,是苍南县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 今后发展应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及已有工商业基础,建立以机械制造、塑料工业、石化仪表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和大运输量的工业生产基地,并开发多功能、高层次的市场体系,使之成为带动苍南发展的综合职能小城市。 规划近期 2020 年,灵溪城市人口规模约为达到 18 万人。 2020 年,规划城市人口 25 万人。 8. 虹桥 虹 桥是该区域商品流通的中心城镇。 虹桥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继续充分发挥其商贸优势,大力发展食品加工、轻工、仪表制造等工业,使之成为乐清中部工贸中心和物资流通中心,带动乐清中部地区腾飞。 2020 年,虹桥将发展为人口规模约 12 万人的小城市。 2020 年城市人口发展到 17 万人。 9. 大峃 大峃今后应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及珊溪水电站建成带来的电力资源优势,发展农、林、副产品深加工工业,并发展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及科教文卫事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带动文成县发展的中心城市。 2020 年,大峃人口规模约为 6 万人。 2020 年大峃发展成为小 城市,城市人口 10~ 12 万人。 10. 罗阳 罗阳应加强与区域其它地区的联系,侧重发展农林副产品加工及矿产资源开发,成为以开发农林产品、生态旅游、矿产资源、水电为主的工贸城镇。 同时,应注重学校、科研、通讯与信息系统的建设,使之成为带动泰顺发展的具有综合职能的重点城镇,在远期条件成熟的时候发展成为小城市。 2020 年罗阳城镇人口规模约为 68 万人。 2020 年发展成为小城市,城市人口 10~ 12 万人。 11. 雁荡 雁荡是国家级雁荡山风景旅游区的中心城镇。 在旅游业的带动下雁荡在今后的发展中可大力发展商业和服务业。 规划加强城市基础设 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开发新景点,加强污染治理和景观资源的保护,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工业将适度发展旅游制品工业。 2020 年雁荡将发展为人口规模约 5 万人。 2020 年,雁荡和大荆共同组成新的旅游小城市,人口规模发展 15 万人。 12. 水头 温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 划文本 15 水头是辐射现有的平阳县域中西部的核心城镇。 应加快其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枢纽的建设,加快壮大城镇规模和经济实力,担负起平阳西部中心的作用。 工业发展依托区域专业市场发展传统工业,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同时继续发展南雁风景区旅游业。 规划建设成为平阳中西部的小城市。 2020 年水头城市人口规 模约为 6 万人, 2020 年发展成为小城市,城市人口 8~ 10 万人。 温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 划文本 16 第四章 都市地区结构规划 第十九条 温州中心都市圈规划结构 确定区域点轴发展的空间结构特征,并通过空间发展一体化来实现城镇功能的一体化。 采用“绿核 — 辐射中心 — 片区”的规划结构,使温州成为一个由多个片区有机组合而成的山水城市。 温州中心都市圈的发展轴线为瓯江都市发展轴、海岸线城市发展轴、沿海高速公路发展轴。 温州市区、瑞安市区和乐城柳市是都市圈的辐射中心。 在都市圈范围内,共划分为 7 个片区,分别为:中心片、永强片、瑞云片、乐柳片、上塘 —— 瓯北片、洞头 片、七里 —— 黄华片。 大罗山是都市圈绿核,各片区围绕绿核发展。 第二十条 温州中心都市圈功能分区 中心片 温州城区的中心片向南和沿瓯江南岸向东延伸,是全市的商业、金融、政治、文化科技中心、交通枢纽和温州中心都市圈的中心。 2020 年规划城市人口125~ 135 万。 永强片 永强片是温州中心都市圈的东大门,发展外向型工业以及海滩休闲观光、旅游业。 2020 年规划城市人口 30 万。 瑞云片 瑞云片是温州中心都市圈的南翼副中心,包括瑞安市区和塘下片。 2020 年规划城市人口 70 万。 乐柳片 乐柳片包括乐清组合城市( 乐成 — 柳市)是温州中心都市圈的北副中心。 2020 年规划城市人口 48 万。 七里 — 黄华片 七里 — 黄华片区是温州港区开发、沿港工业发展的重要地区。 利用港区优势,发展港口运输服务业。 2020 年规划城市人口 14 万。 上塘 —— 瓯北片 温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 划文本 17 上塘 —— 瓯北片由上塘、瓯北、黄田联合发展形成。 2020 年规划城市人口35~ 40 万。 洞头片 洞头片是温州中心都市圈的深水港区和海洋产业的基地。 2020 年规划城市人口 12 万。 第二十一条 温州南部城镇群规划结构 温州南部城镇群以龙港 — 鳌江中等城市为核心,形成昆阳、金乡、钱库、宜山等围绕龙 港 — 鳌江的体系结构。 东西向以鳌江为发展轴,聚集鳌江两岸城镇,南北向以鳌江以北 104 国道及鳌江以南平原龙金大道、龙巴线为发展轴。 规划南部城镇群在远期形成多核心的城镇发展空间结构。 远期城市人口规模在 80— 90万人。 灵溪、水头两个小城市作为温州南部城镇群的外围组成城市。 第二十二条 温州南部城镇群布局 1. 龙港 鳌江城市 龙港和鳌江纳入统一规划,近期吸纳钱仓、湖前二镇共同发展。 规划 2020年,城市人口在人口 5055 万人。 规划发展成为鳌江流域和温州市域南部的经济中心,并辐射闽北地区。 2. 昆阳 昆阳近期继续作为小城市发展,远期 昆阳作为是鳌江下游中心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 昆阳 2020 年人口规模将达 15 万人。 3. 江南片区 在规划范围上包括:宜山、金乡、钱库、芦蒲、巴艚、望里、大渔、炎亭。 该地区是龙港 —— 鳌江城市的自然辐射范围和腹地。 在规划远期作为温州南部城镇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南部城镇群发展港口、工业的主要空间。 规划 2020年,江南片区城镇人口 15— 18 万人。 温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 划文本 18 第五章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第二十三条 综合交通规划目标 建成与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相适应的,各种交通方式相协调的,以主干线、主通道、主枢纽为主体的,快速、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 系。 规划温州市区至市域内其他城镇实现 2 小时可达。 在温州中心都市圈内部实现 — 1小时可达。 第二十四条 铁路规划 规划期内建设温福铁路和甬温铁路。 温福铁路、甬温铁路和金温铁路共同组成温州市域的铁路网,建设温州成为华东铁路网的枢纽之一。 1. 温福铁路: 规划中的全国沿海铁路通道,温福铁路北起温州市区、往南经过瑞安、平阳、苍南,过分水关后进入福建,规划按国家铁路Ⅰ级干线标准修建。 2. 甬温铁路: 规划中的全国沿海铁路通道(宁波至深圳)的组成部分,甬温铁路北起宁波,途径台州并从乐清、永嘉至温州市区,按国家铁路Ⅰ级干 线标准修建。 3. 温州市铁路枢纽: 规划温州铁路枢纽由温州西站、双屿站和温州站三个站组成。 温州西站为区段站兼货运站,双屿站是甬温线同金温线的接轨站,温州客站是全线终点站和全线最大的客运站。 第二十五条 市域港口水运规划总体目标 建设温州港为我国沿海 20 个枢纽港之一,为浙南、闽北的沿海地区和浙赣、金温铁路沿线的地区服务。 规划以温州港为中心,以洞头港、鳌江(龙江)港、瑞安港、为骨干,组成大小配套的港口群,沟通内河和四江(瓯江、飞云江、鳌江、楠溪江),形成江、河、海贯通的航运网络。 充分利用骨干港的集散、分流、中转作用, 发挥港口群体优势;对老港区以航道整治、港区改造、道路疏通和设施更新为重点,对建港条件较好的港口及新建港区,根据需要增建新泊位,并配套完善基础设施。 温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 划文本 19 第二十六条 主要港口规划 温州港:发展目标是以国际集装箱 、 能源 、 外贸物资为主的沿海主枢纽港,规划形成五个主要港区:老港区、杨府山港区、龙湾港区、七里港区、乐清湾港区 洞头港:对建设温州大型深水港有重要意义,远期以三盘港为中心,逐步形成洞头深水港区,将逐步成为温州港深水港区推进的方向 瑞安港:是为瑞安市及周边地区服务的重要地方性港口。 远景逐步开发飞云江口外的海岛资源,建设货 物中转产品加工基地, 鳌江(龙江)港:规划加强航道的整治,进行合理的港口布局。 在改造老港区的同时,考虑开辟新港区。 第二十七条 内河航运规划 规划以沟通铁路温州货站与温州新港区和各条江河的联系为重点,将内河南北主航线和四江(瓯江、飞云江、楠溪江、鳌江)航线联网,形成内河主干道和四江互相通达的航运网。 内河南北主航线规划从乐成开始经柳市进入瓯江,过龙湾、蒲州经温州市区杨府山港区后方,再沿温瑞塘河往南至瑞安市区东山入飞云江,在南岸浦口进入内河至昆阳,再在鳌江南北两岸的亲美洲和下厂分别建过船建筑,经鳌江、龙港至金乡。 第二十八条 公 路交通网络规划 温州公路交通规划网络形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沿海高速公路、金丽温一级汽车专用道组成公路主骨架,道路等级为一级;第二层次由 104 国道、 330国道、环城快速路、仙清线、瑞东线、分泰线组成,道路等级为二级及二级以上;第三层次由省道和主要县道构成,道路等级在三级以上。 第一、第二层次共同构成公路主网络,即“二纵、二横、一环、三连”的结构。 二纵: 沿海高速公路:南北贯穿温州东部沿海地区,由北至南分别设雁荡、虹桥、乐城、白鹭屿、七都岛、状元镇、南白象、罗凤、西岙、平阳、钱仓、沪山、观美十三个立交。 温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 划文本 20 104 国道:贯穿温州东部沿海地区,改建的重点是提高路面等级,改善路况。 二横: 金丽温一级汽车专用路:温州西向陆路对外通达丽水、金华市并转接沪杭衢及沪昆高速公路的高等级公路。 330 国道:温州西向陆路重要出口公路。 规划继续向东延伸,经半岛工程到达洞头。 一环: 温州市区绕城快速道:疏解市区过境交通的快速通道。 三连: 仙清线:是连接高速公路和国家级风景区,贯穿永嘉县南北重要公路。 瑞东线:是温州市域南部贯穿瑞安、文成的重要公路。 分泰线:横贯温州最南部的省道,是泰顺县对外交通的 重要公路。 第二十九条 公路站场和枢纽规划 温州公路主枢纽:由公路主枢纽服务管理中心;五个客运站(温州西站、新南站、龙湾客运站、机场客运站和白鹭客运站);五个货运站(温州双屿货运站、温州龙湾运配载中心、横塘货运站、七里货运中转站和蛟尾堡货运中心站);两个客、货运综合站(南白象客货综合站和瓯北客货综合站)组成。 各县(市、区)站场布局 市域其他各县(市、区)设: 35 个客运站, 14 个货运站, 16 个客、货运综合站。 客运一级站为:乐清新站、虹桥站、上塘新站、瑞安站、平阳客运中心、灵溪汽车站、龙港客运中心、永强客运中 心、文成县城站、泰顺站;二级站为:洞头站、雁荡站、岩头站、巨溪客运中心。 货运二级站为:白象、虹桥、乐城、乌牛、上塘、瑞安商城货运交易中心、温福铁路瑞安物资集散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