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南塘街d地块ⅱ标段7、11、15、16楼工程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方案(26页)-工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T6016S拖式混凝土输送泵理论最大输出量为 72m179。 /h,由于工程的实际情况 ,如 :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及天气等对混凝土输送泵的实际输出量有很大的影响,可按下式计算出实际输出量: Q1=Qmax a1η =72 =179。 /h 179。 /h 故型号 HBT6016S 拖式混凝土输送泵能满足 施工要求。 当混凝土泵连续作业时,每台混凝土泵所需配备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台数 N1=Q1/60V1 (60L1/S0+T1) =(60 6) (60 16/30+30) =7 台 大体积混凝土 因地下室主楼部分电梯井承台砼体积较大,可以当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须采取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 采用低热或中热水泥 ,掺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掺入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等外加剂; 粗骨料宜采用连续 级配,细骨料宜采用中砂; 在炎热季节,采用降低原材料温度、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吸收外界热量等降温措施。 混凝土中心温度的预测 现场条件:基础厚度为 混凝土等级 C35 S6 普通水泥水化热 Q=276KJ/Kg 混凝土比热 混凝土表观密度 2400Kg/m179。 降温系数 A 取 混凝土预测出机温 度 T2=28℃ 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升 T1=A Tmax=A W Q247。 (c r) = 385 276247。 ( 2400) =26℃ 混凝土中心温度 T=T1+T2=28+26=54℃ 混凝土测温 测温目的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 ,砼内部热量较难散发 ,外部表面热量散发较快 ,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过程相应会在砼表面产生拉应力。 当温度大到一定程度,砼表面拉应力超过当时砼极限抗拉强度时,在砼表面产生有害的裂缝,有时甚至贯穿裂缝,引起渗漏。 另外砼硬化后随温度降低产生收缩,由于受到地基约束, 会产生很大的外约束力当该力超过当时砼极限抗拉强度时,也会产生裂缝。 为了了解基础大体积砼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温度升降规律、及时掌握基础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湿度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变化状况、以利采取必要的措施,为此通过测温对该工程基础大体积砼进行温度变化的监测。 测温点布置 详见附图一 (具体布点根据现场情况在布点时可能略有修改 ) 测温阶段要求 1)自混凝土入模至浇捣完毕的 3 天期间每隔 2 小时测温一次,以后每 4 小时测温一次,测温直到该混凝土温度下降为止; 2)每测一次应记录,计算每个测温点温度的升降值及温差 值,当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差值超过 22℃时,必须向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反映,当超过 25℃时,施工现场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覆盖保温材料),当温度20℃时,通知施工现场可消除混凝土表面保温材料。 测温技术资料 1)测温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原始记录。 2)出具两份测温报告。 质量要求 商品混凝土要有出厂合格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使用前检查出厂合格证及有关骨料、掺和料、配合比等试验报告。 混凝土的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及本方案的要求。 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规定。 混凝土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在预留洞宽度大于 1m 的洞底,在洞底平模处开振捣口和观察口,避免出现缺灰或漏振现象。 钢筋、模板工长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设专人看模。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浇筑前由生产部门经常注意天气变化,如有大雨缓时开盘并及时通知搅拌站。 浇筑时要有专门的铺灰人员指挥浇筑,切忌“天女散花”,分配好清理人员和抹面人员。 做好混凝土浇筑记录。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 验方法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 轴线 位置 基础 15 钢尺检查 独立基础 10 墙、柱、梁 8 剪力墙 5 垂直度 层高 ≤ 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5m 10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全高( H) H/1000 且≤ 30 经纬仪、钢尺检查 标高 层高 177。 10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全高 177。 30 截面尺寸 +8,5 钢尺检查 电梯井 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25,0 钢尺检查 井筒全高( H)垂直度 H/1000 且 ≤ 30 经纬仪、钢尺检查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预埋设施中心线位置 表面平整度 8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预埋件 10 钢尺检查 预埋螺栓 5 预埋管 5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15 钢尺检查 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见下表) 序号 名称、现象 产 生 原 因 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1 蜂窝(混凝土 结 构 局部 出 现 疏松 、 砂 浆少 、 石 子多、石子之间 形 成 空隙 类 似 蜂窝 状 的 窟窿) (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 ,振捣不密实。 (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造成水泥浆流失。 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搅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 2m 时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堵塞严密,浇灌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 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在下部浇完间歇 1~,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处理方法: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 1: 2 或 1: 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堵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灌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2 麻面(混凝土 局 部 表面 出 现 缺浆 和 许 多小凹坑、麻点) ( 1)模板表面粗糙或黏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摸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 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黏结造成麻面。 (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防治措施: 模板。温州市南塘街d地块ⅱ标段7、11、15、16楼工程地下室混凝土施工方案(26页)-工程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