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xx年十一五规划报告(doc27)-其他行业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以内,新增城镇就业 3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 200 万人,城 市化水平达到 60%左右。 ——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生态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总体水平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 15%左右;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阶段性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5‰ 左右。 —— 公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 文化大省建设步伐加快,文化建设 “ 八项工程 ” 扎实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卫生、体育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国民教育、区域科技创新、人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1 页 共 24 页 才支撑、医疗卫生和全民健身体系不 断完善,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省份建设有效推进。 —— 依法治省得到明显加强。 “ 法治浙江 ” 建设成效显著,政府职能全面履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生活的法制环境不断改善,基层民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为实现 “ 十一五 ” 发展目标,《纲要 (草案 )》提出了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 这里从七个方面作重点报告。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 农村和 “ 多予、少取、放活 ” 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农村新社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培育新型农民。 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民主管理形式,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继续推进城市化,加快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和浙中城市群建设,支持区域中心城市做强做大,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积极培育中心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强化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2 页 共 24 页 (二 )着力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全面实施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地区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等产业带发展规划,优先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大力发展成套设备等装备制造业,推动 “ 块状经济 ” 加快转型提升。 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支持一批科技含量高、专业特色强的中小 企业发展,形成一批产业层次高、竞争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集群。 进一步增强建筑业发展优势。 大力发展服务业,深化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强分类管理和政策扶持,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的贡献率。 加强自主创新,着力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大力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导向,确定若干重点领域,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培育一批高技术产业和大批创新企业,促进产业竞争能力提升。 (三 )统筹区域发展,完善基础设施。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合理划分并逐步形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建立和完善主体功能区划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差别化区域开发政策体系,努力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 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坚持基础设施、教育培训、 “ 内聚外迁 ” 和生态经济先行,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3 页 共 24 页 深入推进百亿帮扶致富、山海协作、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等工程,改善欠发达地区发展 环境,支持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力争使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加快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进一步改善海洋经济发展环境,加强沿海港口规划建设和资源整合,加快建设港口物流、战略物资储运和临港工业三大基地,依靠科技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海洋产业。 增强资源要素保障能力,着眼于适度超前、综合提升,继续推进 “ 五大百亿 ” 工程,增强水资源、能源保障能力,提高综合运输和信息应用效能,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避险能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设施先进、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 (四 )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全面开展节约用水,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节约用水机制;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推广应用再生材料、替代材料和新型材料;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积极开发和全面推广节能降耗新技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节约资源的生产消费方式,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深入实施循环经济 “991” 行动计划和 “4121” 示范工程,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继 续推进 “811” 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江河水系源头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大城市环境管理力度,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执行碧海行动计划。 强化引导约束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加强污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定和完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废弃物排放等标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4 页 共 24 页 准规范,实行鼓励资源节约和加强污染防治的财税、金融、价格等政策,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五 )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 繁荣先进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浙江精神,推进文化 “ 八项工程 ” 和 “ 四个一批 ” 建设,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的公共服务能力。 贯彻 “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 的指导方针,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专项,构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全面提升科技综合实力。 提高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突出素质教育,把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基础教育抓均衡、高等教育抓质量、职业教育抓结合、终身教育抓体系的思路,加快建设现代教育体系。 增强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卫生强省 “ 六大工程 ” ,健全现 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卫生设施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全面发展体育事业,组织实施 “ 奥运争光工程 ” ,加快推进 “ 小康健身工程 ”。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调整优化人才结构,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组织推动人才培育和开发载体建设,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六 )建设 “ 平安浙江 ” ,促进社会和谐。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探索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合理 调节收入分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5 页 共 24 页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和机制,健全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完善信访工作制度,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健全残疾人保障机制,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和老年服务产业,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 切。浙江省20xx年十一五规划报告(doc27)-其他行业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