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盛世华庭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22)-地产可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其他竞争楼盘像三庆 .阳光花园 、三发 .舜鑫苑、阳光花园、 富锦文苑等都有着良好的销售业绩。 经过实地考察,与其他楼盘相比,在绿化率,社区环境,项目品质、户型设计、建筑质量等均优势明显。 本项目住宅 1500 元 / m178。 的价格与其距离并不大,然而居住环境与品质远远胜出。 三、盛世华庭目标消费群体 盛世华庭作为一种新的住宅模式,主要的客户群是中等以上的家庭,本项目消费群体分为以下几类: 济阳县的公务员,国企、私企的高收入阶层; 因济南市调整工业布局而将企业迁至济阳的客户群; 县周边乡镇的富裕阶层。 10 第四章 项目地址和建设条件 一、项目地址 本案 位于济北开发区,其基础环境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 区位特征:济北开发区隶属省重点开发区,济阳县政府抓住济南北跨机遇,在此打造新城区,做为济南市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区位,其优势突出。 自然特征:济阳位于济南北,距市区仅 30 公里,总面积 1076平方公里,其自然特征表现为:济阳县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摄氏度,年平均无霜期 195 天,年太阳辐射量 千卡 /平方厘米,年降水量 ,降水多集中在 79 月份。 境内土壤发育在黄河冲积平原上,土层深厚。 交通条件 济阳县交通条 件便利,县域内有国道 220 线、 104 线,省道 248 线、249 线纵横交错,近靠济青、京福高速公路,距济南市区 30 公里,距济南飞机场 8 公里,特别是随着济北大道,济南绕城高速和黄河三桥的建设,济阳与省会济南,济南国际机场,济青高速,京福高速等的连接将更趋于现代化,大大缩短行车里程,交通极为便利。 人文特征及优惠政策 济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西周贵族墓群,刘台遗址和大汶口文化代表玉皇冢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明遐迩的孔子“闻韶台”遗址,黑陶工艺和鼓子秧歌久负盛名。 该县不仅有省属经济开发区 — 济北开发区,还因地处黄 河冲积平原,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11 四季分明,与热同期,光照充足,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物产,先后被授予“中国西瓜之乡”、“中国蔬菜之乡”“中国优质葡萄之乡”等称号。 济阳县委,县政府抓住济北开发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和济南实施“北跨”经济发展战略的机遇,为招商引资,其资源成本比济南市区低三分之一,并且对项目实施优惠政策,坚持一事一议。 二、建设条件 项目所在区域水、电、气、光纤接通后能满足项目投入使用的有关要求。 12 第五章 项目总体规划 项目规划方案是由澳大利亚 PTamp。 W 主笔建筑设计,该方案结 合城市建设,道路规划,周边环境,基础配套等进行设计,整体规划设计一流。 作为高档的住宅社区,相对完整的社区配套和休闲活动空间是提升小区生活品质的关键。 因此,在小区的景观入口处,方案设置了社区商务中心,幼儿园,文化广场,健身广场和休闲广场,为小区的业主营造出和谐舒适的生活气息。 社区规划亦以温泉特色为主,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温泉特色和建筑规划布局的完美结合。 一、建筑布局 建筑布局是社区形态的基础,穿插其间错落有致的绿化则是生态居家的前提,合理的配套和公建更是提升社区文化氛围的灵魂。 二、建筑单体 建筑单体设计 户型 类别 套型 建筑面积( m178。 ) A 三房两厅一卫 A 阁(顶层有阁楼的) 四房两厅两卫 A1 两房两厅一卫 A1 阁 三房两厅两卫 B 三房两厅两卫 B 阁 五房两厅两卫 C 三房两厅两卫 C 阁 五房两厅两卫 13 D 三房两厅两卫 D 阁 五房两厅两卫 建筑单体设计外观立面简洁大方,色彩明快,风格鲜明,建筑形式统一和谐,与环境相互协调。 三、户型特点 “四 明设计”,每户保证“明厨、明卫、明卧,明厅”格局。 每个住户均保证有足够的南向居住空间。 最大限度的引入阳光,保证各楼层住户具有良好的日照采光和优美的景观视觉。 每住户均设适度的过渡空间,做到动静分离,营造良好的空间层次。 各使用单元开间的确定均符合现代家具、家电的摆放和现代人生活的需求。 厨房和卫生间均集中排烟道,集中管道,避免管线外露,并保证有足够的使用和操作面积。 所有房间保证有足够的窗地比。 多层住宅标准层高。 四、景观绿化 景观配置按照园林设计,利用楼与楼之间自 然错落而形成的宅间绿地,结合小品的设置,形成绿林掩映,步移景异的田园景观效果。 五、结构形式 砖混结构 14 六、停车方式 108 个停车位 七、项目平面规划设计经济技术指标 建筑总用地面积 79169m178。 总建筑面积 87379m178。 多层住宅建筑面积 57968 m178。 高层住宅建筑面积 7920 m178。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