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doc55)-工程监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于风机底座与箱体软连接的设备,搬运时应将底座架起固定,就位后放下。 第3 6 4条设备运到现场开箱之前,应在较清洁的房间 内存放,并应注意防潮。 当现场一时不具备室内存放条件时,允 许短时间在室外存放,但应有防雨、防潮措施。 第3 6 5条设备应有合格证,开箱应在较干净的环境下 进行,开箱后应擦去设备内外表面的尘土和油垢,设备开箱检查 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安装。 第3 6 6条设备应按装箱单进行检查,并应 符合下列要 求: 一、设备无缺件,表面无损坏和锈蚀等情况; 二、内部各部分连接牢固。 第3 6 7条设备安装一般情况下应在建筑内部装饰和净 化空调系统施工安装完成,并进行全面清扫、擦拭干净之后进 行。 但与洁净室围护结构相连的设备(如新风净化机组、余压 阀、传递窗、空气吹淋室、气闸室等)或其排风、排水(如排风 洁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洁净工作台和净化空调器的地漏等)管 道在必须与围护结构同时施工安装时,与围护结构连接的接缝应 采取密封措施,做到严密而清洁;设备或其管道的送、回、排风 (水)口应暂时封闭,每台设 备安装完毕后,洁净室投入运行前, 均应将设备的送、回、排风口封闭。 第3 6 8条安装设备的地面应水平、平整,设备在安装就 位后应保持其纵轴垂直、横轴水平。 第3 6 9条带风机的气闸室或空气吹淋室与地面之间应 垫隔振层。 第3 6 10条凡有机械联锁或电气联锁的设备(如传递 窗、空气吹淋室、气闸室、排风洁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等),安 装调试后应保证联锁处于正常状态。 第3 6 11条凡有风机的设备,安装完毕后风机应进行试 运转,试运转时叶轮旋转方向必须正确;试运转时间按设备的技 术文件要求确定;当无规定时 ,则不应少于2h。 第3 6 12条设备的验收标准应符合该设备的技术文件 要求。 第3 6 13条安装生物安全柜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生物安全柜在安装搬运过程中,严禁将其横倒放置和拆 卸,宜在搬入安装现场后拆开包装; 二、生物安全柜安装位置在设计未指明时应避开人流频繁 处,并应避免房间气流对操作口空气幕的干扰; 三、安装的生物安全柜的背面、侧面离墙壁距离应保持在80 ~300mm之间。 对于底面和底边紧贴地面的安全柜,所有沿地边 缝应加以密封。 四、生物安全柜的排风管道的连接方式,必须以更换排风过 滤器方便 确定。 第3 6 14条生物安全柜在每次安装、移动之后,必须进 行现场试验,并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 Ⅱ 级生物安全 柜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压力渗漏试验,应确认所有接缝的气密性及整个设备没 有漏气; 二、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渗漏试验,应确认高效空气过滤器本 身及其安装接缝处没有渗漏; 三、操作区气流速度试验,应确认整个操作区的气流速度均 满足规定的要求; 四、操作口气流速度试验,应确认整个操作口的气流速度均 满足规定的要求; 五、操作口负压试验,应确认通过整个操作口的气流流向均 指向柜内; 六、洗涤 盆漏水程度试验,应确认盛满水的洗涤盆经过1h后 无漏水现象; 七、接地装置的接地线路电阻试验,应确认接地的分支线路 在接线及插座处的电阻不超过规定值。 第四章水、气、电系统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4 1 1条洁净室内的给水排水、消防设施、气体动力、 电气照明等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工业管道工程施工 及验收规范》GBJ23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 收规范》GBJ23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 和《工业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的有关规定。 第4 1 2条给水排水管道和气体动力管道穿过洁净室的 墙壁和楼板应设套管,套管内的管段不得有接头,管子与套管之 间必须用不燃和不产尘的密封材料封闭。 第4 1 3条明装或暗装的电气线管,其管材应采用不燃 材料,洁净室内线管的管口应用不产尘的密封材料封闭。 第4 1 4条洁净室内的管道外表面的保温层,应采用不 产尘的不燃或难燃的保温材料,保护层应采用金属保护壳。 对于 生物洁净室,管道保护壳缝隙应作防水密封处理,保护壳材质应 能抗消毒剂的浸蚀。 第4 1 5 条给水排水管道和气体动力管道的强度试验、 气密性试验、真空度试验和泄漏量试验,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 有关规范执行。 第4 1 6条水、气、电系统安装应与其他工程密切配合, 严格按程序施工,并符合附录二的要求。 第二节给水排水 第4 2 1条洁净室内的给水管道的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设计无要求时,各类给水管道的材质宜符合下列规定; 一、给水管道、工艺设备的冷却循环水管道宜为镀锌钢管; 二、纯水、高纯水管道为不锈钢(SUS)管、硬聚氯乙烯 (PVC)管、聚丙烯(PP)管和工程塑料(ABS)管等; 三、管道的配件 应采用与管道相应的材质。 第4 2 2条纯水和高纯水采用不锈钢(SUS)管、硬聚氯 乙烯(PVC)管、聚丙烯(PP)管和工程塑料(ABS)管,其化 学成分及物理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4 2 3条纯水和高纯水管道、管件、阀门安装前必须清 除油污和进行脱脂处理。 第4 2 4条纯水、高纯水采用硬聚氯乙烯(PVC)管、聚 丙烯(PP)管和工程塑料(ABS)管时,其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 要求: 一、管道安装必须在环境清洁,室温在5 ℃ 以上,相对湿度在 85%以下的条件下进行; 二、管道的连接宜采用粘接、焊接、平焊法兰 连接及活接头 连接; 三、管道或管件的承口不得歪斜和厚度不匀。 管端不得有裂 缝。 管道的承插间隙不得大于0 15~0 3mm; 四、管道在粘接前,应对表面进行砂磨处理和清洁处理,不 得沾污,粘接时必须保证插入承口的深度; 五、法兰面应平整光滑,密封面应与管道中心线垂直; 六、活接头的接管与管道应采用粘接、焊接或螺纹连接; 七、埋地敷设时,必须对垫层进行处理或设简易管沟;安装 在地面上时,应设防护罩; 八、管道采用焊接或平焊法兰连接时,管道或法兰应根据不 同厚度加工坡口,焊缝及坡口形式应符合表4 2 4的规定, 焊缝 应填满,不得有焦黄、断裂、虚焊等现象,焊缝强度不得低于母 材的60%,焊条材质应与管材相同。 第4 25条纯水、高纯水管道采用不锈钢(SUS)管 时,其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管道连接宜采用焊接、焊环活套法兰和凹凸法兰等连接 方式; 二、焊接应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工艺; 三、采用分段组装工艺的翻边管 、三通、弯头等部件焊接 时,管内应充氩气保护,使焊缝表面光滑无氧化现象; 四、管道部件的点固焊应与焊接相同,必须采取措施,防止 焊缝氧化; 五、管道部件焊接后应将管内焊缝氧化物清刷冲洗掉,再用 四氯化碳脱脂,然后封闭管口; 六、设计无要求时,法兰垫片宜采用聚四氟乙烯或软质聚氯 乙烯板。 第4 2 6条纯水、高纯水管道系统强度试验合格后,在系 统运转前必须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水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4 2 7条洁净室内的地漏或排水漏斗安装后必须封 闭。 第4 2 8条与设备连接的排水管,当采用螺纹连接时,不 得 使用铅油麻丝。 第三节消防设施 第4 3 1条暗装消火栓的立管,安装位置必须与土建施 工密切配合,不得外露。 第4 3 2条安装在洁净室内的消火栓,其水龙带和消火 栓箱内外必须擦洗干净。 第4 3 3条明装的消火栓箱的箱背应紧贴墙面,并将缝 隙用密封胶密封。 第4 3 4条自动灭火系统的喷头短管穿过吊顶处,必须 封闭严密。 第4 3 5条火灾探测器应安装在靠近回风口处,距墙壁 或梁的距离应大于0 5m,距送风口的距离应大于1 5m,距全孔 板送风口的距离应大于0 5m。 第4 3 6条在卤代烷灭火系统的灭火 瓶站的集流管上应 连接通至室外的泄压管,并在泄压管上安装截止阀。 第四节气体管道 第4 4 1条本节适用于洁净室内压力小于等于0 8MPa 的氢气、氧气、氮气、压缩空气、煤气等一般气体和高纯气体管 道及真空管道的安装。 第4 4 2条气体管道管材的型号、规格、化学成份及物理 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管道的表面无裂纹、缩孔、夹渣、起瘤、折 迭、重皮、锈斑和麻点等缺陷。 第4 4 3条气体管道的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阀门与氧气接触部分不得用可燃材料,其密封圈应采用 有色金属、不锈钢及聚四氟乙烯等材质。 填料用经脱 脂处理的聚 四氟乙烯; 二、气体管道的法兰垫片应符合设计要求,材质柔软、无老 化变质和分层现象,表面不应有折损和皱纹等缺陷; 三、氢、氧管道的附件、仪表及过滤器等,其材质、型号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符合该介质条件的出厂合格证书。 第4 4 4条气体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管道敷设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输送干燥气 体的管道宜水平安装;输送潮湿气体的管道应安装成有不小于 0 003的坡度,坡度应坡向冷凝水收集器; 二、管道的连接采用焊接,并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手工电 弧焊盖面工艺。 不锈钢管焊接 或点固焊均应采取管内充氩保护措 施; 三、气体管道与设备、阀门及其他附件应采用法兰或螺纹连 接。 螺纹接头的填料必须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 四、通过洁净室的气体管道,其法兰垫片或螺纹填料的外露 部分,必须清理干净; 五、气体管道采用喷砂除锈或酸洗钝化的无缝钢管时必须采 用集中安装方式,并在48h内分段组合安装,充入压力不小于 0 2MPa的氮气保护; 六、有接地要求的气体管道,法兰间必须焊有导电跨线,其 导线截面及焊接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焊点必须牢固、可靠。 第4 4 5条高纯气体管道的安装,除应符合第4 4 4条 有关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经脱脂或抛光处理的不锈钢管,安装前必须采取保护措 施,严防二次污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