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区电工管理工作调研报告(doc14)-其他行业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6 页 共 13 页 实际操作内容;监督检查力度不够,使社会一些电工无证上岗;为搞好进网作业电工的培训、考核、实施规范化管理,坚持“五统一”的原则,省经贸委制定了 51 号文件。 51号文的出台完全打破了原来形成的规律,改变了过去的管理模式,突出了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电工工作由一家管理变成了多家管理。 这就需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顺应形势的发展。 但在实际工作中同样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环节多,流程长;新电工报名、培训、考试、办证大约两个月;复审电工考试、换证大约两个月。 急等用证找工作的电工意见大,有许多电工因为复审换证的时间长 ,没有及时拿到合格的《进网作业许可证》丢了工作;电工管理人员忙于接电话,进行大量的宣传解释工作。 还要对用户登记、造册,收旧证、照片。 然后安排复审考试、不及格补考、制证等等。 由于手续繁杂,工作量大增,(是过去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大家都觉得很累。 而且效率不高,用户又不太满意;考试不及格的,有放弃补考的;有要求退款的;用户普遍反映对新电工培训收费高;试题库对变电所的运行、检修的内容较多,缺少安装(即外线),厂矿电气检修等内容,所以对建筑部门、厂矿机器维修电工考试难度较大;如果对厂矿电工进行共性的知识统考外,能结 合本单位实际对他们进行一些必要考核那就更好了;对新规定的实施,有些单位不理解,操作起来有一定阻力,有的单位公开说不办进网证了。 这就有待于加强宣传,制定监督条例,增加监管力度,经过充分磨合,使各项工作做到实处;各环节的责任分工不是很明确,操作起来经常有卡壳的时候,(省、市经贸委、省、市行协、培训中心)相互之间应相互提供帮助和方便,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内部麻烦,尽量减少中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7 页 共 13 页 间环节,方便用户,更好地服务社会,树立良好的行协形象。 所以,在培训管理工作中,电工培训管理人员深入到现场办公,细心体察电工用人企业的需求,反映企 业和全社会电工的呼声。 我们建立了“第一时间事情处理率、第一时间工作完成率、第一时间用户满意率”的服务质量标准。 电工管理人员与每个企业电工管理者和社会零散电工保持密切的关系,根据需要可随时取得联系。 每次新老电工考试,管理人员必须在场,发现问题在第一时间处理。 在服务中,我们做到以下七个坚持。 一是坚持培训信息广而告之。 在今年三月份、六月份、八月份、十一月份,我们先后在沈阳日报、沈阳晚报上刊登培训、换证广告,社会响应积极,当月电工培训、考试报名人数明显增多。 二是坚持相关信息传递到位。 老电工换证考试和取证的时间信息、新电工培训取证信息,逐一通知到企业、通知到零散电工本人。 由此,一次单位或个人新电工培训或老电工换证考试,至少需要三次交流(含通知),一次现场监考。 三是坚持培训、换证规则透明。 我们向社会各界公开承诺新电工培训和换证时间和程序,即:新电工培训班每月 10日开班,办证时间为 57天。 老电工换证考试在每周二、五上下午进行,换证时间为 27天。 四是既坚持严格的考场纪律,又承认电工队伍现状。 在沈阳 2 万余名电工中,能一次通过现行考试的只有 50%,如果只给他们一次考试 机会,就意味着社会上立刻要有 50%电工下岗或违规不持证上岗作业。 这对企业和电工本人都是不能接受的。 我们现在的处理办法是,严格考场纪律,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8 页 共 13 页 但给不及格人员一次免费考试的机会。 这一政策赢得了所有企业和电工的欢迎。 现在换证考试通过率约为 90%。 五是坚持反复耐心的说明。 年初,企业和电工面对新的规则产生了不理解,有很多牢骚,电工队伍中弥漫着焦燥、甚至是逆反的情绪,有些人对电工管理人员出口不逊。 面对社会,从服务的角度,我们保持着克制,坚持反复耐心地进行说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