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泸一级公路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110)-工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料离析。 e、 摊铺和整型 I. 根据混合料的特点、理论干密度、试验路段的经验计算混合料的松铺厚度。 ,并使混合料按上述的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规定的宽度上。 表面要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 III. 摊铺时 混 合 料的 含水 量要 高于 最佳 含水量%%,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 V. 设一个 35 人的小组,携带一辆装有新拌混合料的小车,跟在平地机后面,及时铲除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补以新拌的均匀混合料,或补撒拌匀的细混合料,并与粗集料拌和均匀。 ,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VII. 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形,整形前用齿耙将轮迹低洼处表层 5cm 以上耙松, 并用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平,然后用压路机碾压一遍。 VIII. 最后再用平地机整形一次。 要将高处料直接刮出路外,不能形成薄层贴补现象。 每次整形都要达到规定的坡度及路拱,并特别注意接缝的顺适与平整。 人工摊铺区域同样严格控制其相关技术指标。 用人工进行整形时,用锹和耙先将混合料摊平,用路拱板进行初步整形。 初压 12 遍后,根据实测的松铺系数,确定纵横断面的标高,并设置标记和挂线。 利用锹耙按线整形,再用路拱板校正成型。 X. 严格控制粗细集料离析,如果已离析,应弃除不合格料,碾压前重新摊铺合格 料。 特别应铲除局部粗集料“窝”。 摊铺过程中禁止车辆通行。 ,由人工对边缘进行检查和修理。 对宽度和厚度过大的区域对可利用的材料进行回收,对宽度不足或厚度太薄的区域采用相同的材料进行修补,且快速完成,以便在水泥初凝之前对底基层进行压实。 f、 碾压 I. 混合料的碾压按试验路段确认的方法、机械、碾压遍数、压路机行进速度等施工参数进行施工。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订碾压方案,使各部分碾压的次数尽量相同,路面的两侧可适当多压23 遍。 III. 整形后,立即用轻型压路机并配合 18t 以上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内进行碾压。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重叠 1/2 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一般需碾压 68 遍。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 ,以后采用。 ,水泥稳定碎石的表面始终保持潮湿。 如表面水蒸发得快,要及时补洒少量的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 V.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不受破坏。 ,如有“弹簧、松散 、起皮”等现象,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水泥)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VII. 经过整形的混合料,要在水泥初凝前按试验路段确定的合适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轮迹。 VIII. 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 终平要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对于局部低洼之处,不再进行找补,留待铺筑基层时处理。 g、 接缝和“调头”处理 I. 时间间隔较短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采用搭接。 前一段整形后,留 58m 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前段留下的未压部分与后 一段一起碾压。 ,在混合料未端,如图 42 放置一根长度为底基层全宽的宽约 30cm 的方木,方木厚度与底基层压实厚度相同 ,方木轴线应与路的中心线垂直,一面与施工段紧贴成垂直面,另一面用碎石筑成 1米以上厚度逐渐趋于零的斜坡,便于压实机械的上下及方木的稳定。 整平的混合料应较方木高出约 5cm,以利端头厚度的保证,最后接缝应修整平顺。 1路基顶面、 2基层施工段、 3方木、 4碎石 横向接缝处理示意图 图 42 III. 下次铺筑时 ,除 去方木和碎石 ,并将下承层清扫干净。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采取措施保护调头作业段,在准备用于调头的约 810m长的段落上先覆盖一张厚塑料布或油毛毡纸,然后铺上约 10cm 厚的砂。 完成后,用平地机将塑料布上大部分砂除去(注意勿刮破塑料布),然后人工除去余下的土,并收起塑料布。 V.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严禁出现施工纵缝,铺筑时一次性全宽铺筑。 h、 养生 I. 每一段碾压完成后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立即进行养生。 养生时间不少于 7d。 底基层养生 7d 后方可铺筑基层。 在 整个养生期间始终保持麻袋及底基层表面湿润,养生期终了拆除麻袋。 III. 养生期内禁止除洒水车外的一切车辆通行。 部分路段不能封闭的,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要将车速限止在30km/h 以下,但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i、 其他事项 I. 作业方法:底基层施工采取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 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和延迟时间。 并严格参照试验路段确定的合理延迟时间。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一般情况下,每一流水作业段的长度以150200m 为宜。 III. 气象:本结构层不会处于低温期。 但要注意天气变化,勿使混合料受雨淋。 降雨时必须停工,但已摊铺的混合料要尽 快碾压密实。 :底基层要在施工现场每天取样一次或每2020m2取样一次,检查混合料的级配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J 05794)标准方法进行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含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已完成的铺筑段上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J05995)进行压实度试验,每一作业段或不超过 2020m2检查 6 次。 V. 除施工中对相关技术指标进行严格控制外,每个作业段完成,必须按表 45 的指标对底基层进行全面自检,合格后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交验,不合格者必须返工, 直到合格为止。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检验项目 表 45 项目 偏差与标准值 频率 压实度 (%) ≥ 96 每作业段不超过 2020m2检查 6点 平整度 (mm) ≤ 12 每 200m 测 2 处 10 尺 纵断高程 (mm) + 15 每 20 延米测 1 个断面,每断面 6点 宽度 (mm) 不小于设计 每 40 延米测 1 处 厚度 (mm) 10 每 2020m2检查 6 点 横坡 (%) 177。 每 100 延米测 3 处 强度 (Mpa) ≥ 2 按 JTJ07198 附录 G及 JTJ05995 检查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3. 20cm 厚石灰粉煤 灰稳定碎石底基层 1) 材料要求 a、 石灰:符合表 41 的要求。 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如存放时间较长,要采取覆盖封存措施,妥善保管。 生石灰块在使用前 710d 充分消解,消解后的石灰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得产生扬尘,也不可过湿成团。 消石灰需过 10mm 的筛,并尽快使用。 b、 粉煤灰:粉煤灰中 Sio AL2o3和 Fe2o3的总含量要大于70%,粉煤灰的烧失量不超过 8%,粉煤灰的比面积大于2500cm2/g(或 90%通过 的筛孔, 70%通过 的筛孔)。 干粉煤灰和湿粉煤灰都可使用。 干粉煤灰如堆在空地上,要加水 使料堆保持湿润或者覆盖,防止飞扬造成污染。 湿粉煤灰的含水量不能超过 35%,拌和厂集中堆放的粉煤灰要覆盖,防止雨淋。 使用时将凝固的粉煤灰块打碎或过筛,同时清除有害杂质。 质量指标如表 46。 粉煤灰的质量控制指标 表 46 项目 等级 细度 (45Μ M气流筛筛余 ) 烧失量 需水量 比 含水量 CL SO3 单位 % % % % % % 指标 Ⅱ ≤ 20 ≤ 8 ≤ 105 ≤ ≤ ≤ 3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c、 碎石:其粒径不超过 (指方孔筛,如为圆孔筛,则最大粒径可为所列数值的 倍),其颗 料组成要求见表 47。 其压碎值不大于 30%,有机质含量不超过 10%。 碎石颗粒组成控制范围 表 47 结构层 通过下列方孔筛 (MM)的质量百分率 (%) 19 底基层 100 90100 7290 4868 3050 1838 1027 620 07 d、 水:洁净,不含有害物质。 来自可疑水源的水按照《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 JTJ 05684)要求进行试验,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得使用。 2) 混合料组成设计 a、 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全部委托质检站中心试验室设计。 b、 配合料全部采用集中厂拌。 c、 用于底基层的原材料标准试验频率按表 48 抽样。 底基层原材料试验项目 表 48 试验项目 材料名称 频率 含水量 碎石 每天使用前抽 2 个样品 颗粒分析 碎石 每种料源使用前抽 2 个样品,使用过程中每2020m3测 2个样品 相对密度 碎石 使用前抽 2个样品,料源变化重做 2 个样品 吸水率 碎石 使用前抽 2个样品,料源变化重做 2 个样品 压碎值 碎石 使用前抽 2个样品,料源变化重做 2 个样品 有效钙、 氧化镁 石灰 做材料组成设计和生产使用时分别测 2 个样品,以后每月测 2 个品 烧失量 粉煤灰 做材料组成设计前测 2个样品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d、 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控制在 1: 21: 4,石灰粉煤灰与集料的比应是 20: 8015: 85。 3) 施工工艺流程 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工艺流程如图 43: 二灰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 图 43 5) 施工技术方案及技术要求 准备下承层 施工放样 准备、厂拌 运输 摊铺、整型 碾压 接缝和调头处处理 养生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a、 准备下承层 I. 底基层的下承层为路基,路基表面要求平整、坚实、具有设计规定的路拱,平整度和压实度及弯沉值等指标 按表 49 进行检查验收,凡不合格的路段,要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可铺筑。 路基检验项目 表 49 项目 偏差与标准值 频率 高程 (mm) + 15 每 200m 测 4 点 宽度 (mm) 不小于设计值 每 200m 测 4 个断面 横坡度 (%) 177。 每 200m 测 4 个断面 平整度 (mm) ≤ 15 每 200m 测 2 处,每处连续 10 尺 (3m 直尺 ) 压实度 (%) ≥ 95 每 200m 测 4 处 碾压检验 无“弹簧”现象 全面、随时 弯沉值 () ≤ 320 每 1km 每车道 4050 点 ,用 1215t 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 34 遍碾压检验。 在检验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要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水泥等措施进行处理。 III. 验收合格后的路基先清除表面的石块等杂物后方能施工。 并在混合料卸料前洒水湿润。 b、 施工放样 I. 施工前在路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 1020m 设一桩,平曲线段每 510m 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示桩。 高。 c、 备料与设备准备 I. 根据底基层的 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需要的石灰、粉煤灰及碎石的数量。 3 天确保贮存或落实足够数量且合格的碎石、消石灰、粉煤灰。 不同粒级的碎石进行隔离、分开堆放。 III. 施工前对所需的运输车辆、操作机具、人员等进行全面计算、统一配置、统筹安排,并保证提前到位。 同时拌和设备、运输设备、施工设备的生产能力必须匹配,尽量避免窝工。 对相应的拌和设备、运输车辆、操作机具进行检查与修理,保证完好地投入使用,减少非正常停工发生。 ,先调试所用的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 要求。 特别是原集料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调试设备。 d、 拌和与运输 I.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料的拌和采用厂拌法。 采用先进的计量设备,并定期进行校验。 确保配料准确,拌和均匀。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根据设计的配合比及拌和站的生产能力,确定每生产单位应配送的水泥、石灰、粉煤灰、水的数量,确保拌和的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