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专业建设方案(doc21)-工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值观 10 和世界观,较好的团结协作和组织能力,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 具有较熟练的使用计算机操作和计算机绘图的能力,具有能够阅读外语文字材料的能力以及较强的汉语文字与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测量、施工放线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专项能力。 具有较强的施工图纸识读能力,较强的施工建材检测能力,较强的水力、水文计算能力,较强的水文地质勘测能力。 第四,培养学生较强的中小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能力,扎实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程预算、招投标能力。 见图 1 示。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原有专业建设基础上,按照新时期职业教育的要求,构建“ 411”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水平。 构建素质教育、职业基础知识教育→技能训练、岗前培训→综合能力训练、顶岗实习→上岗就业 图 1 人才培养规格示意图 11 “一条龙”的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4 表示前 4 个学期,进行素质教育和必需的专业基本知识教育,接着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要求进行 1 个学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岗前培训,最后 1 个学期进行顶岗实习。 该模式的特点是以社会需求确定专业培 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打破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突出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需的专业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 通过顶岗之前的岗位培训、顶岗实习,使得学生在校学习与就业之间没有距离感,顶岗即上岗,上岗即就业,打通学习和工作之间的通道。 完善就业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社会需求,技能训练和培训内容实行动态调整。 改变传统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实施“考证”结合,以“证”代考,突出技能的考核力度。 完善教学质量保证措施,实行“双证制”、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其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描述,在人才培养方 案中做到“三个渗透一个贯穿”。 把公共基础知识渗透到基础训练中去;把专业基本知识渗透到专项实践中去;把专业知识渗透到专项实践和综合实践(如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中去。 分别体现学生通用能力、职业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将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分别贯穿到各个的教学环节中去,见图 2 示。 公共基础知 识 基础训练 通用能力 专项实践 综合实践 专业方向 知识 专业 基础知识 顶岗实习 职业技能 专业综合能力 图 4 - 1 - 4 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图 思想素质 人文素质 能力素质 职业素质 岗前培训 上岗就业 图 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示意图 12 课程体系构建、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水利工程技术领域要求,以职业实践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 建设“工学结合”特点的专业核心课程,突出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以精品 课程建设为带动,以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与企业合作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的优质课程和课件。 课程内容着重体现三个方面,一是专业目标必需的基本知识部分,二是专业延伸知识部分,三是技能培养训练部分。 改革现有选修课的设置,将专业延伸知识部分放入选修课程之中,加大第五学期选修课的选修力度。 设置讲座课程。 到 2020 年,打造出 1 门国家级精品课、 2 门省级精品课程、 4 门校级精品课。 编写 9 本特色教材、 12门网络教材。 建立 2 门课程技能测试试题库。 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以水利工程生产过程的系统性为出发点,分阶段重点建设工程制图 及 AUTOCAD、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现代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水利工程造价与招投标、水利工程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水力学、工程力学与建筑结构、工程地质与土力学 12 门课程,打破传统学科理论系统性,构建既实用又可灵活驳接的“专业群理论供给体系”,以带动专业群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 1)“工程制图及 AUTOCAD” 重点是读图、释图能力的培养以及使用 AUTOCAD 绘图的能力。 以水工建筑物为读图、释图的对象,为进一步阅读专业图纸奠定基础。 同时编写该门课程的网络教材。 ( 2)“工程测量” 结合学院的典型地形进行平面测量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在现场进行施工放样的学习和训练;结合“高级测量员技能培训”进行考核;掌握全站仪、 GPS 的使用和相应软件的应用。 同时编写该门课程的网络教材、特色教材和技能测试题库。 13 ( 3)“水工建筑物” 淡化主要水工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计算,重点介绍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中各种水工建筑物的形式、功能、结构组成及相互关系,以释读设计图纸、理解设计意图为宗旨。 适当介绍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思路、通用计算程序的应用、设计规范、标准等。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咨询式教学。 同时编写 该门课程的网络教材、特色教材。 ( 4)“建筑材料” 第一,精选教学内容,结合实际重点讲授当前建筑材料的新发展,突出新材料的优异性能,以及先进技术与新工艺在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 第二,按照边讲边练的思路,整个课程教学全部在实验室完成。 从介绍认识各种建筑材料、检测材料性能、评价质量开始,到沙浆、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综合材料的配合比设计、质量检验,整个教学贯穿试验规范和操作规程应用。 第三,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现场教学、启发式教学。 第四,考核结合“高级材料实验工”的技能要求。 同时编写该门课程的网络教材、特色教材。 ( 5) “工程造价与招投标” 以水利部编制规定和编制方法以及定额的使用为主,结合山东省的具体情况,介绍山东省水利工程造价的编制;熟悉工程造价、招投标软件;部分内容的讲授在招投标仿真实训中心完成;结合山东省典型招投标文件进行教学。 同时编写该门课程的网络教材、特色教材。 ( 6)“水利工程施工” 采取“产学结合”的教学方式, 60%的教学内容在施工现场完成; 40%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 同时编写该门课程的网络教材、特色教材和技能测试题库。 由兼职教师上课。 14 ( 7)“现代水利工程项目管理” 结合工程项目实例,讲授工程项目管理 、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以真实工程案例,系统介绍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最新强制性标准及现场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现场施工危险预测与事故防范、施工安全管理、救援应急处理措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工程项目实例,讲授网络计划技术以及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检查分析方法,并了解工程项目的投资管理、项目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的风险管理和项目的评估概念及方法。 同时编写该门课程的网络教材、特色教材。 ( 8)“水利工程管理” 采取“产学结合”的教学方式 50%的教学内容在已建水利工程现场进行渗漏、变形、沉降观测学习及检修、维护、除险、加固 知识的学习; 50%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进行防洪抢险技术和用水管理方法等内容的学习。 结合“高级水工监测工”技能证书进行考核。 同时编写该门课程的网络教材、特色教材。 由兼职教师授课。 ( 9)“水利工程建设监理” 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为依据,讲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监控的依据和方法、监控技术要点以及常见工程质量问题的防治,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阐述现场施工质量监督与检验技术标准实施、施工质量的评定与验收。 同时编写该门课程的网络教材、特色教材。 由企业兼职教师授课。 ( 10)“水力学” 针对水利工程专业的培 养目标,分解理论教学内容,把水力学的理论教学分理论水力学及应用水力学,淡化理论水力学的教学,相对加强应用 15 水力学的内容。 把“水力学”的实践教学分为:实验、小工程水力计算专业实训、专业生产三个部分。 编写该门课程的网络教材、实训教材。 ( 11)“工程力学与建筑结构” 以小型水利工程生产中可能遇到的力学问题作为工程力学的教学内容;淡化力学理论,强化应用;以工程实例讲解力学内容。 强化“规范”的应用,淡化结构计算;在工程现场讲授各种“构件”,并强化“读图能力”。 结合“高级水工结构实验工”技能证书改革考核方法。 编写该门课程的网络教材。 ( 12)“工程地质与土力学” 在现场讲授地质现象及水利工程中常见地质问题及各种地质因素对水工建筑物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