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四季花城营销企划案(doc12)-营销策划(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区。 市区内共有公交线路 228条,线路总长度 4016公里,公共汽、电车 4461台。 出租汽车 12260台,中巴客运车 361台。 万人拥有公交车辆 ,在全国大城市中居领先水平。 武汉港是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之一。 武汉拥有码头泊位 615 个,年吞吐能力 4400 万砘。 拥有各类船舶 2080 艘,总载重量 150 万吨、载客量 6万客位,货轮可直达俄罗斯、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港澳地区。 货运量居长江内河港口第 3位,客运量居首位。 武汉是我国重要航空指挥中心和航空港之一。 航线可抵达全国 56 个大中城市,并开通了至香港、澳门及日本福冈、韩国清州四条国际航线,至韩国汉城和俄罗斯的国际航线亦在筹划之中,预计 2020年内开通。 武汉航空客运量居全国第 9位。 .邮政 武汉邮政局是全国七大一级中心局和八大航空邮运中心之一,是中国南方七省(鄂、湘、粤、桂、川、滇、黔)的通信与邮政的传输、集散中心,并与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邮及 380个城市、130多个国家(地区)开办了特快专递业务( EMS)。 .电信 武汉是全国主要的通信枢纽,京广汉同轴电缆与沪宁汉渝光缆通信干线在汉交汇。 武汉拥有光纤、数字微波、中同轴载波和长途、市话程控交换、公用分组交换及数字网络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手段。 目前,全市已形成功 能齐全的现代通信网络,可与国内 900多个城市和国际 150多个国家(地区)直接通话。 1999年市内电话装机容量 万门,市话用户 129 万户。 移动通信和国际互联网发展迅猛,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 ,网络用户也达。 市区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 部,其中移动电话每百人拥有。 市郊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供水 全市有供水企业 15个(其中公用自来水厂 12个),日总供水量 吨,供水能力仅次于上海、广州居全国第三位。 .医疗卫生 1999 年末 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2167 个,其中医院 220 个。 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万人,医院病床。 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 ,拥有医院病床。 .“三废”治理 全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城市地面水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 100%;工业废气处理能力 /小时;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 255万吨 /年。 2.人文环境与城市文脉 .三镇际会 武昌,汉阳、汉口形成市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 在西汉时此处归江夏郡管辖。 隋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6 页 共 10 页 统一大业后,江东归江夏,隶属江夏 郡,江西归汉津,隶属沔阳郡。 不久,汉津县改名为汉阳县。 自此,江夏与汉阳两县的建制沿袭下来,直到清末。 唐朝将江夏郡更名鄂州,江夏县是州政府机关的所在地,江夏县又有鄂州的别称。 元政府改鄂州为武昌路;湖广行中书省与武昌路的政府机关设在江夏县。 汉阳军改为汉阳府,恢复汉阳县建制。 明朝以前本无汉口。 明成化年间 (1465— 1487年 ),汉水改道,从汉阳龟山北麓入江。 以新河道为界,汉口从汉阳分出,从此奠定了武汉三镇的地理格局。 明嘉靖年间 (1522— 1566 年 )置汉口镇,归汉阳县管辖。 1858 年《天津 条约》使汉口辟为通商口后,商贸地位日趋显著。 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口设夏口厅,与汉阳县分治,隶属汉阳府。 1912年,民国政府将夏口厅更名为夏日县。 在称呼上,人们习惯称夏口县为汉口镇。 不久,改江夏县为武昌县,今日武昌正式定名。 至此,武昌,汉阳,汉口三镇名遐中外,更呈合一而治的趋势。 1926 年 9 月,国民革命军攻克汉阳、汉口,国民政府成立汉口市 (兼辖汉阳城区 )。 10 月,国民革命军攻占武昌,不久设武昌市政厅,以管辖武昌城区。 国民政府宣布汉口、武昌、汉阳城区为京兆区 (国家最高机关所在地 ),定为首都。 1927年 4月 16 日,成立武汉市政府,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 1949年武汉解放,人民政府正式将三镇合为一市,定名武汉市,为湖北省会。 .文墨雅集 .距今 3600多年的商代方国盘龙城址的发掘揭开了武汉城市的历史。 湖北是古楚国的中心区域,武汉地区则是楚文化向东南传播的重要通道。 战国末,秦国大举伐楚,楚国名臣、爱国诗人屈原怀着“宗国之念”的忧愤心情,过夏口,南行至洞庭湖畔,在汩罗江投水自沉。 今人取《楚辞渔文》中“行吟泽畔”的辞意,在东湖之滨建“行吟阁”,以寄托后人对文化名人 — 屈原的思念。 始建于北宋的汉阳月湖“古琴台”,源自纪念春秋时期的琴人俞伯牙与樵夫钟子期之间“相识满天下、识音能几人”的动人故事。 记述江夏古城最早的繁荣景象是东汉学者蔡邕著《汉律赋》,而与蔡邕同时代的名士祢衡被黄祖杀害后,所葬之地就已祢衡的名作《鹦鹉赋》而取名为鹦鹉洲。 .文兴与豪情自古就是武汉最丰盛的物产。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代诗人崔颢一曲《黄鹤 楼》让天下所有愁肠尽化一掬相思泪。 黄鹤楼建于公元 223年,原楼在蛇山西麓的黄鹤矾上,作军事上的瞭望楼。 到唐代,黄鹤楼已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