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活垃圾焚烧厂技改及扩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工程综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域环境空气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包括二恶英)均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大气环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技改及扩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6 境影响预测表明,项目在非正常工况排放时也不会对周边敏感目标形成超标影响。 ( 9)江桥厂东西两侧的比邻地区是急需改造的地区,选址江 桥厂建设 技改扩能项目有利于区域环境的综合整治。 ( 10)项目选址的主要环境制约因素在于该区域是城市建成区, 500 米以外的环境敏感目标分布较密集,这也给项目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项目采用欧盟 2020 标准正是这一选址约束的结果。 6 项目污染物排放 情况 (1) 技改及扩能工程的设计完全符合环发〔 2020〕 82 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 ”中的要求。 (2) 技改及扩能工程在采取了合理的废气、废水、噪声的治理措施和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措施后,所有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 ( 3)项目 排放的污染物中,属于上海市总量控制的是二氧化硫。 技改及扩能工程建成后, 3500 吨 /日规模时排放的二氧化硫较目前 1500 吨 /日规模时削减了 吨 /年,削减率达到 %。 因此技改及扩能工程投产后,国家和上海市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实现了 “增产减污 ”。 ( 4)废气污染物氯化氢 排放总量较现有工程国标允许排放量削减了 吨 /年,削减率 %;较现有工程实际排放量也削减了 /年,削减率 %。 其余因子的排放总量对于现有工程实际排放量相比是增加的,但与现有工程国标允许排放量相比都 是削减的。 ( 5)废水污染物:扩能工程投产后, 共增加废水排放量 万吨 /年, 新增的污废水经厂内处理达标后纳入城市污水管网。 ( 6)固体废物:扩能工程投产后,增加炉渣排放量 100566 吨 /年,增加飞灰排放总量 23310 吨 /年;增加污泥排放总量 吨 /年。 7 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正常排放情况,在各类气象条件下,各污染因子的最大落地浓度都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以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限值要求。 各污染因子在 敏感目标处的预测浓度和背 景浓度的叠加值也都能达标。 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技改及扩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7 (2) 非正常排放情况,常规气象条件下,各污染因子仍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以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限值要求。 其在 各敏感目标处与背景浓度的叠加值都能达标。 因此,本项目对评价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不会产生明显的污染影响。 8 项目对声环境的影响 (1)项目的主要设备噪声源包括焚烧炉及各类辅助设备如泵、空压机等产生的动力机械噪声和各类管道介质的流动和排汽等产生的综合性噪声。 设备噪声影响预测值与环境背景噪声叠加后昼间增量在 (A)之间,夜间增量在(A)之间。 昼夜间叠加噪声值均未改变原有评价等级。 南边界由于受绥德路交通噪声影响,夜间背景值已超标,叠加本项目噪声贡献值后,南边界夜间噪声叠加值超标。 项目对上海未来岛物流科技园区外的居民区不会产生噪声污染影响。 (2)项目垃圾运输以 15 吨密闭垃圾车为代表车型,日平均流量为 250 车次 /日,高峰时间 30 车次 /小时。 主要运输通道为绥德路。 市政府已拟新建自外环线直接通入厂内的匝道,届时,垃圾运输车辆对道路噪声的增量将显著降低。 9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案影响评价 (1) 本工程的主要固体废弃物为垃圾焚烧后产生的残渣 、 除铁器除下的废金属 、 烟气处理系统捕捉下的飞灰 、 渗沥液处理产生的污泥 、 少量 职工 生活垃圾以及湿式洗涤塔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 其中飞灰和湿式洗涤塔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属于危险废物( HW18),其余均为一般废弃物。 (2) 本项目产生的炉渣运送至老港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是可行的。 从提高资源化的要求出发,本报告建议对炉渣进行充分利用。 (3) 危险废物飞灰通过专用的密闭槽车运送至嘉定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填埋。 湿式洗涤塔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在厂内进行脱水固化 后运送至嘉定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安全填埋 ,这些处理处置方案合理可行。 10 环境风险影响评价和应急预案 (1) 项目可能发生的事故源主要来自盐酸储罐、烟气处理系统、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等。 计算表明,发生有害物质泄漏等事故时,财产损失和健康影响基本上限于厂界范围内。 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技改及扩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8 (2) 烟气事故排放情况下: 氯化氢 的最大落地浓度不会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一次值 , 对人体 不会形成 危害。 (3)一旦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发生故障时,由于调节池停留时间按 5 天设计,有效容积为 4000 立方米 ,有效 水深 4 米 ,已具有事故调节池的功能,因此可以有足够容积储存垃圾渗滤液,可有效 防止渗沥液超标排放。 (4) 建设单位已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在技改和扩能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应该完善安全措施的配备和落实,最大可能地降低事故风险性。 11 项目环保治理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 (1) 根据污染源监测数据,现有工程采用的 “半干法+活性碳喷射 +袋式除尘器 ”的烟气治理措施,其排放的污染物可达到欧盟 92 标准,除 氮氧化物 、烟尘和二氧化硫 以外其他污染物还能达到欧盟 2020 标准。 为此本工程拟采用 “炉内喷尿素 +干法 (喷活性碳及消石灰 )+袋式除 尘器+湿式洗涤塔 ”烟气净化工艺,以重点提高 氮氧化物 、烟尘和 二氧化硫 的去除效率。 (2)本工程采用 布袋前喷消石灰干法除酸 +布袋后湿法除酸的双重除酸工艺,增加了喷水雾降温塔和湿式洗涤除尘, 经处理后 氯化氢和二氧化硫能符合欧盟2020 排放标准的要求。 (3)项目要求被引进焚烧炉的 氮氧化物发生浓度控制在 300 毫克 /立方米,在此基础上再采用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SNCR)脱硝工艺,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能达到欧盟 2020 排放标准的要求。 (4)现有工程的布袋除尘率已达到 99%以上。 扩能工程增加 降温 塔和湿式洗涤塔 除尘措施后 外排 烟尘能达到欧盟 2020 要求。 (5)现有工程的实践证明, 在焚烧炉正常运行时,将垃圾坑内高浓度恶臭气体引至焚烧炉内焚烧处置是合理可行的。 扩能 项目 在 焚烧炉检修时对垃圾坑臭气采用活性碳除臭的方法,其 除臭效率一般可达到 90%以上,符合 非长时间连续使用的具体情况,因此恶臭污染物能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排放标准要求。 (6) 现有工程已建成运行的渗沥液处理工艺将生化处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