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河开平区段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52页)-工程可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水深 ,堤顶超高。 为体现景观河道设计要求以及防止风浪作用对堤防的淘刷,本工程采取全断面护砌方案,护坡材料采用六菱形砼预制板,预制板边长25cm、厚 15cm。 六菱形砼预制板下设粒径 5~ 20mm,厚为 10cm 碎石垫层,垫层以下铺设 300g/m2 无纺土工布。 护坡堤脚处设置基座,基座高 ,宽。 护坡与堤顶相交处应牢固封顶,封顶宽度采用 ,并在封顶位置 沿堤轴线方向设置高 、宽 浆砌石矮墙,以拦截雨水,将堤顶水排至迎水侧堤外。 在护坡上设置直径为5cm、间距为 2m 的排水孔,呈梅花型布设。 沿堤长方向每隔 10m 设沉降缝一道,缝中用两毡三油填充。 堤顶宽度 5m,堤外以 1:3的土坡与自然地面相衔接。 河道标准断面图见图 61。 某某 河开平区段各断面设计指标一览表 表 65 单位: m 序号 断面桩号 断面位置 设计河底高程 设计水位高程 堤顶高程 1 0+000 娄子庄 2 0+500 3 1+000 4 1+500 5 2+000 6 2+500 7 3+000 8 3+500 9 4+000 10 4+500 11 5+000 12 5+500 13 6+000 14 6+500 15 7+000 16 7+500 17 8+000 18 8+500 19 9+000 20 9+500 21 10+000 22 10+500 23 11+000 24 11+500 25 12+000 26 12+500 27 13+000 28 13+500 29 14+000 30 14+500 31 15+000 32 15+500 33 16+000 34 16+500 35 17+500 36 17+500 37 18+000 王盼庄 7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条件 对外交通 工程所在地附近有 205 国道和多条乡间公路可直通施工现场,施工料物可由汽车运输到施工现场。 施工期间只需修筑部分简易道路,即可连接各个施工作业点,由于地形比较平坦,所以施工场地条件良好。 用水、用电 本工程施工用水可就近解决。 本工程用电负荷不大,可通过临时拉线以供施工用电,电源电压等级 380/220V。 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要求 土方工程 土方工程主要有清淤、清杂草、土方 开挖、土方回填等,为了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降低造价,土方工程以机械化施工为主,人工开挖为辅。 土方开挖和回填,采取 “就近堆放、就近借土、就近回填 ”的原则。 土方开挖不论开挖工程量和开挖深度大小 ,均应自上而下进行 ,不得乱挖 超挖。 严禁掏洞取土。 ① 清基。 凡涉及到两岸大堤需要加高部位,都需要进行清基处理, 清基时应将树木、草皮、树根等杂物清除,清表厚度不小于 20cm,对 有树根部位应将树根挖净,对树坑进行压实处理。 ② 填筑。 严格控制土料填筑厚度,采用机械碾压时填土厚度不得大于 30cm,人工夯实填筑厚度不得大于 20cm。 分段铺筑时,必须做好接缝处各层之间的连接,使接缝层次清楚,不得发生层间错位,不论平面或斜面接头必须为阶梯状,即上层要比下层缩进去一定宽度,在斜面上的横向接缝应成不小于 1:2 的斜坡。 土堤的填筑收坡宜采取台梯收坡或按设计边坡收坡,但各层填筑超铺宽度不得少于 50cm,及时平料并应铺筑均匀平整。 ③ 碾压。 采用机械碾压,在碾压过程应严格控制,防止欠、漏压。 压实机械等在已 压实土层上行驶时,不宜往返同走一辙。 铺料与碾压工序必须连续进行,如短时间停工要保持含水量在控制范围内。 分段碾压时,相邻两段交接带迹亦彼此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 ~。 填筑碾压即要防止欠压和漏压,又要防止过压。 回填土料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的施工方法;土方碾压以履带式拖拉机压实为主,边脚地带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回填时要求够宽、够高,不亏坡,凡是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要人工夯实,达到设计要求。 对于砂性土,铺料后应充分加水,压实时的加水量,应按其最优含水量控制。 通过碾压试验确定压实工具、铺料方法、 压实方法、碾压遍数、有效压实厚度等施工方法和参数。 压实前加水一次,然后边 加水、边碾压,加水必须均匀。 砂性土压实施工宜用履带式拖拉机带平碾、振动碾或气胎碾。 压实后的土壤压实度或相对密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土堤施工结束后应预留 10~ 15cm 的沉降量。 砌石护坡工程 护坡工程是人工作业,应严格按照施工规程要求操作。 水泥砂浆采用机械拌和,各种建筑材料均应达到设计要求,砌体应做到砂浆饱满,避免出现通缝和齿缝,要做到砌块稳定、牢固。 砌筑石料必须进行挑选,采用石质均匀、新鲜、表面清洁、没有裂纹、不含易风化的矿 物颗粒、未经风化的坚硬石块,不得有剥落层。 石料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大于 30Mpa,软化系数应在 以上。 块石形状大至方正、平整,无尖角、薄边,一般尺寸约为 ~ ,每块重量以不小于 30kg 为宜,并有两个大致平行的面。 砌石及 六菱形 砼预制 板砌筑均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低于 325,砂浆采用 号砌筑,按实验的配合比进行配料,各种材料的误差不得大于配合比的 2%,砂中含泥量不得大于 5%。 同时严格控制水灰比,并要求有一定的稠度,确保砌块固结和填充砌体孔隙。 浆砌石体应在凝固后的 7~ 10 天内及 时养护,经常洒水,保持砌体的湿润,也可加盖草帘等,以减少水份蒸发,砌石在未达到要求强度之前,不得受力或受震动等影响,砌体后背填土最早不得少于 15天进行。 在雨季施工要求有防雨措施。 质检 质量控制要控制好施工的全过程,重点把好填筑材料质量、上土厚度、干容重以及平整度等几个指标。 施工质检人员,必须对质量负责,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实行自检、互检和检查制度。 施工单位必须设立专职质量检查机构,质检人员和施工单位必须树立 “预防为主 ”和 “质量第一 ”的意识,双方密切配合,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操作,防止发生质量事故。 质量控制必须按照国家和部颁标准,以及设计技术要求制定的规程进行,检验结果应如实记录,质检资料要妥善保存,特别是隐蔽工程应详细记录工程质量情况。 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处理经过及遗留问题,必须由主管技术负责人签署,作为施工质检的原始记录。 施工进度安排 施工准备期 2 个月,工程施工期 22 个月。 总工期计划为 24 个月。 2020 年 3 月至 5 月完成立项、招标和施工准备工作, 2020 年 6月份开始进场施工。 8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情况 本工程占地情况包括堤防加固占压土地、施工临时占地和弃土场占地等。 工 程损坏水土保持生物设施主要为堤防加固占压林、园地。 工程实施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工程建设区的水土流失程度,如不及时进行有效防护、治理,则会对当地的水土资源及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堤防修筑后遇降雨冲刷可产生地面径流,形成沟蚀、冲沟,影响堤身稳定,威胁堤防安全。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按照 “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 ”的原则,通过现场查勘和调查研究,根据工程征地面积和直接影响区域,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范围。 工程建设区包括 某某 河两岸迎水侧坡面,背水侧坡面,河底,堤顶,弃土场。 直接影响区包括堤防管理 范围。 水土保持设计 工程措施主要是迎水坡护砌设计,此项设计已包括在工程设计 中。 生物措施设计包括堤防管理范围绿化设计、背水坡绿化设计等,拟在下一步绿化设计或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中安排进行。 水土社会效益分析 水土保持方案逐年实施后,将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控制新增水土流失量可达 90%以上,堤防安全得到保证,林草覆盖率由原来的 30%提高到 85%,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既绿化美化了环境,又为发展旅游资源、改善城市面貌和投资环境打下了良好基础。 9 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① 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有利影响 开平区城区内人口密集,党政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及居民高度集中在这一区域,防洪工程的修建后,城区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对社会安定将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防洪工程兴建后可改善投资环境。 防洪工程建成后,保护区内可达到发生 20 年一遇洪水不受灾,将有利于吸引外来投资,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生活条件,实现社会的良性循环。 防洪工程的修建可有效抵御外部洪水对开平城区自然环境的破坏,确保城区不处于淹没状态,保证城市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绿地树木免遭破坏 ,使城市的环境维持正常发展。 ② 防止城市生态环境遭受污染 开平区企业众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对开平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发生较大洪水,在没有防洪工 程的情况下,这些废弃物、污染物就会冲入下游地区,并向周围扩散,对土壤环境、地表及地下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防洪工程实施后,在遇设计标准以内洪水情况下,能确保城区的安全,这样就减少了废弃物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 河道的清淤和护坡工程可减少河道中有毒有害物质对地下水的污染。 某某 河两岸堤防外规划绿化带、绿地,可以改善周围环境,防风固沙,减少水土 流失,另外园林绿化可吸收空气中的 CO2 和有毒气体,对大气中的微粒和粉尘污染起到过滤和净化作用,同时还能调节气候和净化水源。 不利影响 本工程在施工期间主要是对大气环境和声环境产生影响。 土建施工和运输过程中,主要产生扬尘污染,其主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和降尘;噪声污染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车辆运输,在施工中由于车辆运输来往频繁,其行驶、振动和喇叭声都产生噪声污染,另外,机械的轰鸣声还将影响施工场地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 防洪堤修建,将不同程度的改变城市固有的自然景观,如占压耕地,破坏植被等,对城市的小气 候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防洪堤对地面风有阻隔作用,对空气中污染物扩散稀释不利。 环境影响评价 某某 河开平区河道治理工程的实施,将在减少开平区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减轻洪灾损失方面;改善城区排水条件方面;改善水环境、 生态环境和城区自然环境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防洪工程效益的发挥,又将为开平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适宜的环境条件。 工程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减免。 工程占地的不利影响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工程措施使其减小至最低。 综上所述, 某某 河防洪工程的实施,对改 善开平区环境是非常有利的,其不利影响较小,且可以通过相应措施减免。 工程方案未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从环境影响角度分析本工程是可行的。 10 节能综述 某某 河开平区段河道治理工程符合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该工程的实施,将有助于加强 某某 河河道和水域岸线管理,维系河流的可持续利用。 在施工总布置中,要结合 某某 河治理河段沿线的交通条件和地形地质条件,优化选择最佳的进场路线,最大限度地减少进场临时道路的修筑长度;各类施工设施、施工 中间作业区、料场等集中布置在靠近河岸位置,且尽量利用废弃荒地,以减少运输里程,减少施工占地。 河道整治施工中将涉及大量的土方开挖、回填与土方调配作业,应确定最优调配方案,避免重复倒运。 不同施工区之间进行土方调配时,应依据拟定的调配方向、运输路线、施工顺序,组织车辆运输,避免土方运输出现对流现象,同时要便于机具的调配和机械化施工,达到节能的目的。 根据集中与就近弃渣相结合及环境保护的原则,选择适宜的施工弃渣场地,尽量减少弃渣运输里程。 通过工效分析,选择配套施工机械,严禁使用生产效率低、污染重、能耗高的施工 设备。 11 工程管理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的规定,堤防工程管理设施设计应根据工程规模和防洪任务,设置满足工程运用要求与现代化管理需要的管理设施;应根据堤防工程的级别、安全和管理工作的需要,提出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工程管理 ① 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根据建管并重的原则,为切实加强对河道工程的管理,确保工程建成后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效益。 ② 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③ 实行招标、投标管理。 ④ 贯彻执行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的方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