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城市应急指挥中心综合业务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8页)-工程可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下: 北距 7号楼 ; 西距 6号楼 10米; 南与 6号楼南墙对齐。 详见附图 工程建设场地条件 交通条件 xxx市政府大院位于长安街以南,西为正义路。 市政府大院进出车辆出入口只有西侧一个,面向正义路开设。 政府大院内部交通组织基本上为环形路线,必要时可穿过东侧的市委大院到王府井大街。 市政配套设施 本项目的市政配套设施利用 xxx 市政府办公大院内的原有设施,供水、供电、热力等市政配套设施齐全,能力充足,可以满足该项目 的建设需求。 安全防护条件 本工程位于 xxx 市政府大院内与大院内原有 6楼办公楼相连,与 7办公楼相邻,工作联系方便,安全保卫条件好。 工程地质条件 场地地面标高约在 ~ 间,地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表层为厚 ~ 的人工堆积之粉质粘土、粘质粉土 ○ 1 层,房渣土 ○ 1 1 层;其下为第四纪沉积的粉质粘土、砂质粉土 ○ 2 层,粘质粉土、粉质粘土 ○ 2 1 层;在埋深 ~ 以下为砂 质粉土、粘质粉土○ 3 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 ○ 3 1 层,粉砂 ○ 3 2 层,重粉质粘土、粘土 ○ 3 3 层;在埋深 ~ 以下为细砂、粉砂 ○ 4 层;卵石 ○ 5层;粉砂 ○ 6 层。 拟建工程预计埋深约为 ,工程结构底板大部分坐落在粘质粉土 ○ 3 或粉质粘土 ○ 3 1 层上,承载 力满足工程要求。 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钻探测得第一层地下水(上层滞水)静止水位埋深为 ~,第二层地下静止水位埋深为 ~。 历年最高水位标高:1959 年为 , 1971~ 1973 年为。 另外,地下水对混凝土及其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工程抗震 考虑到本工程的政治特殊性和建筑重要性,其在地震破坏后对社会具有严重影响。 因此,拟建设施属甲类建筑。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20),抗震设防烈度应 在 xxx市区抗震设防烈度 8度的基 础上提高为 9度。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20),该建筑属一类建筑,建筑耐久年限 100年。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建筑设计方案 平面布局 本建筑为一座单体建筑,南面与 6号楼南墙相平,西面与 6号楼相距 10米,东面退东围墙 15米,北面距 7号楼。 考虑到院内现状,建筑采取了与 6号楼平行的方式布置,与周围建筑、环境和谐统一。 同时,南面开阔的广场绿地为办公提供了良好的视野与环境。 功能分区 首层为大会议厅及附属用房:地上夹层通 6 号楼并有部分餐厅 ;二层为 8 个市长办公用房;地下夹层布置活动用房和设备用房。 建筑形象 建筑立面设计运用老楼的一些建筑元素,并加以简化和提炼,使用青砖外墙,建筑风格和高度基本与 6 号楼协调。 结构设计方案 结构形式: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一级。 设计使用年限: 100 年。 抗震设防烈度: 9 度。 给排水系统 本建筑采用城市自来水作为供水水源。 生活给水就近接入市政给水管网,由于本建筑物高度较低,因此其给水由市政给水管线直供。 生活热水由地下热交换站供给,设置热交换器制备 60℃生活热水。 地下室的污水采用自流排出,当不能自流排出时,采用机械排出。 楼内污水废水分流,污水汇集后经处理排入污水管网。 废水集中排至地下层中水机房,经处理后供冲洗大便器、小便斗及浇地之用。 雨水系统为内排水形式,雨水经雨水斗及雨水管汇集后排入雨水管网。 消防系统 消防系统包括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防排烟系统。 由市政给水管网引入给水干管,在建筑物外成环状布置,并设置地下式室外消火栓。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为湿式系统,大厅、办公室、走道均设置喷洒头。 楼梯间及消防电梯前室均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供 热、空调与通风 本工程的供热由院内的热力站统一提供,经地下层热交换站交换出二次热水供空调供热及热水之用。 冬季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为 60/ 50℃。 中心采用集中空调系统,冷源由地下层的冷冻机房供给,机房内有多台电动制冷机等配套设备。 各房间内采用内外分区的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 配电室、设备机房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 公共卫生间均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通过排风机经风道直接排出室外。 电气系统 动力及照明系统 电气设计除应满足平时用电需要外,还应满足应急时用电的需要。 变配电室 布置在地下层的 设备用房内。 为保障电源供电可靠,特别对安防系统信号电源、消防系统设施电源、通讯电源及计算机。某市城市应急指挥中心综合业务楼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8页)-工程可研(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