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新景高速富阳互通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工程综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根据 《富阳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 本项目 位于优化 准入区 “中 江南造纸工业及城镇优化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 Ⅱ 210183D03) ”。 由于 项目为道路建设,为非工业项目,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 Ⅱ 类标准,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声环境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20)的 4a类标准。 项目建设能符合环境功能区的要求。 清洁生产 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为 为非工业项目 , 因此评价不进行清洁生产符合性分析。 污染物排放总量 分析 本项目为非生产性项目,不存在总量控制问题。 污染物 达标 排放 分析 通过污染防治对策措施治理,本工程 生活污水纳管,施工 废水 和径流雨水均可达标排放; 废气 经采取措施后 可达标排放 ;项目施工噪声对山建村 有超标现象 ,因此要求建设单位加强施工期和营运期的噪声防治措施,以降低对附近敏感点的噪声影响。 营运期远期山建 村噪声略有超标,要求建设单位加强报告提出的措施,以降低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 4 环境及功能区概况 富阳市杭新景高速富阳互通(新增)工程项目 环评报告书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天目山路 109号 17 环境功能区 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 区域 环境质量 现状中,富春江与苋浦江交汇处 NH3N 水质略有超标外,其他监测结果均能功能区要求。 而本项目为非生产性项目,废水、废气和固废污染物排放经治理后均满足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要求,但是项目营运期中、远期交通夜间噪声可能会对敏感点(山建村)产生超标影响,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加强营运期交通噪声防治措施,降低项目中、远期交通噪声对山建村的影响。 要求从整体水平上 维持 在 区域的环境 功能区要求内。 项 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根据相关道路行业的措施类比,并 通过前述 污染治理和防治措施的论证 分析,本项目所采取的环保措施能满足工程污染治理的要求。 风险防范措施 可行性分析 项目 建设不可避免地带来交通事故。 本项目采取的危险防范措施有 : ① 在敏感段设警示标志,提醒司机注意安全。 在大雾、梅雨、积雪天气等交通事故多发期应加强监控。 ② 严格执行危险品运输规定。 ③ 把好危险品上路检查关。 ④ 加强道路动态监控,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⑤ 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减少人为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采取落实以上风险防范措施后,能够满足控制环境风险的要求。 公众参与结论分析 通过对项目拟建地周围群众及单位的公众意见调查,从对公众对项目的总体态度来看,多数单位和个人被调查者对本项目的建设持支持态度,认为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 公众对本项目建设总体持支持态度。 4 环境及功能区概况 富阳市杭新景高速富阳互通(新增)工程项目 环评报告书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天目山路 109号 18 环境 经济 损益分析 本项目建成后 主要表现的环境 经济效益为 : 完善本地区路网,适应功能变化和交通量增长。 促进本地区旅游 事业发展 项目建设包括正效益和负效益在内的大部分影响难以绝对量化,但从综合考虑,本项目建设对环境的有利影响大于不利影响。 由以上分析可知,项目建设能够符合审批原则的要求。 5 环境影响分析 富阳市杭新景高速富阳互通(新增)工程项目 环评报告书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天目山路 109号 19 5 环境影响分析 环境 质量 现状 结论 现状 由监测结果可 知 ,所测的敏感点昼夜声环境质量均能达到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20) 中 2类标准要求,沿线的声环境现状较好。 环境现状 根据监测结果表明 : 富阳市自来水厂取水口上游 500m处 2020年 11 月 水质监测指标均 满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中的 Ⅱ类标准 要求,具有一定环境容量, 该 段 富春江 水质较好。 富春江与苋浦江交汇处 2020年 11 月 水质监测指标 ,除氨氮外,其余指标 均满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中的Ⅲ 类标准 要求, 氨氮超标原因主要是附近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导致。 本工程区域的 NO SO PM10 日均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评价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能满足当地环境空气功能区划二类区的要求。 环境影响 分析结论 项目建设 是 能 充分发挥国家高速公路辐射带动作用,完 善 杭州区域干线公路网结构 , 是加快杭州都市经济圈建设,促进富阳全方 位 接轨大杭州、融入都市区 ,能 加快富阳市城市发展战略实施 , 促进富阳中 心 城市富春 、 鹿山 、春江三组团联动发展 , 能最大程度 充分发挥鹿山大桥功能。 同时改善了境内各风景旅游点的交通网络,为风景旅游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提高旅游业的品牌形象。 5 环境影响分析 富阳市杭新景高速富阳互通(新增)工程项目 环评报告书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天目山路 109号 20 在项目施工期破坏临时堆场的植被,增大水土流失强度,影响运输沿线的作物生长;同时建设单位需注意所购石料的采石场是 否合法,该料场的设立是否经过当地矿产、林业等部门的批准。 同时要求料场在服役期满后必须进行生态恢复,按照环评批复的要求进行恢复。 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 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应明确施工范围和行动路线,不得随意扩大施工活动区域,从而避免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对于取土场等临时占地区域,则必须尽最大可能有效期及时恢复,在施工初期 (开挖前 ),应先挖出表层土壤,并设固定区域就近堆放保存,待施工完毕 (开挖后 ),应恢复可恢复区域,将保存的表土回用;对于被项目永久占用的基本土地,应待工程完毕后,进一步核实实际占用数 量,严格按照国家及浙江省有关法律和法规,另外选择土地补偿。 同时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的原有景观有切割破坏的影响,路基形成为视觉的阻碍;互通、立交等大型构筑物又造成一定的突兀感;公路本身的颜色、造型与周边地形产生一定的冲突。 要求在设计和施工方案上加强工程自身与外部沿线环境的协调,使工程的三维曲线具有连续性和平纵横三个方面的均衡性,注意工程各种构造物设施从结构造型到色调都应按美学要求进行设计建造,使道路有舒顺、连续、和谐的造型。 进一步 调整工程项目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均匀度和连通程度,减少本工程建设对沿途景观的影响,尽量使得项目建成以后,不破坏原有景观,使项目成为自然环境整体的一部分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1) 施工现场会不 可避免地靠近村庄噪声敏感区,预计昼间 50m外可达标,夜间 120m外可达标。 根据本项目沿线的实际情况,施工作业期间昼间基本能够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夜间 A 匝道西侧的山建村噪声可能超标,会对山建村居民生活造成干扰,应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采取限制工作时间、加强管理等措施加以控制。 5 环境影响分析 富阳市杭新景高速富阳互通(新增)工程项目 环评报告书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天目山路 109号 21 根据分析,并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进行对照,本项目施工期的多数施工阶段,昼间机械作业噪声的影响距离在 50m 以内,只有冲击式打桩机的噪声影响较大,但目前一般施工均采用钻孔式罐装机,可以避免该类设备高噪声的影响。 施工期的多数施工阶段,夜间机械作业噪声的影响距离较远。 根据沿线主要环境敏感点的分布特点,结合本次工程分布情况,因此,昼间施工噪声影响不大,夜间影响范围则较大,尤其是对山建村的影响。 因此工程施工需在昼间进行,尽可能避免夜间作业, 确需施工的要报请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告示附近民众。 (2) 本工程灰土拌 合应尽可能采取设置相对集中式灰土拌合站方式进行,且距环境敏感点在 200m以上,以避免扬尘对环境敏感点的直接影响。 本工程绝大部分路段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阶段的空气污染除扬尘外,沥青烟气是主要污染源。 在本工程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在工程招标书中及在和施工单位的工程承包合同中应对施工单位提供的沥青拌和设备提出具体要求,沥青拌和设备必须带有除尘装置。 根据对公路沥青拌和设备的类比调查,该套设备加工能力为 160t/h,燃料为重油 ,额定燃油量为 ,该设备带有除尘器,排气筒高度为 8m,出口粉尘浓度 50mg/m3,可以做到达标排放。 本工程选址距 村庄 环境敏感点 距离较近 ,以避免沥青烟气对这些敏感点的直接影响。 因此要求建设方将路面使用的 沥青 全部外购,不得在工程区域范围内建立沥青拌和点 , 这样 不会对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 (3) 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中的生产污水 , 只要施工时按照相关施工要求实施,确保水污染防治措施和物料临时堆场水污染防治的措施,则施工场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是可以减少的。 临时居住地必须建设生活污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由专用临时移动公厕收集,运送至最近的春南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不得排入附近水体。 5 环境影响分析 富阳市杭新景高速富阳互通(新增)工程项目 环评报告书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天目山路 109号 22 空气环境影响 在平均交通量及高峰交通量和高峰交通量状况下,项目下风向叠加背景浓度后的地面 NO2小时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 平均交通量时,在距路肩 20m 处,营运初期 (2020 年 )的地面小时浓度占标准的 %,营运中期 (2020年 )占标准的 %,营运远期 (2030年 )占标准的 %。 高峰交通量时,在距路肩 20m处,营运初期 (2020 年 )的地面小时浓度占标准的 %,营运中期 (2020 年 )占标准的 %,营运远期 (2030年 )占标准的 %。 从预测结果来看,项目工程完成后,其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项目区域各环境敏感点不同预测年份的 NO2 地面浓度类比预测结果见表811,预测结果显示,无论在平均交通量,还是在高峰交通量状况下,项目区域各环境敏感点叠加背景浓度后的 NO2地面小时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限值。 距离 A匝道西侧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 50m,在高峰交通量状况下,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均较小,在高峰交通量状况下,营运远期 (2030年 )最大浓度约为 ,有因此,汽车尾气对道路沿线环境敏感点的影响不是太大。 声环境影响 项目营运初期的 2020 年,项目边空旷地带昼间 70dB、 60dB、 55dB的达标距离分别为距项目各匝道中心线任意距离、 35m 和 41m,项目边空旷地带夜间55dB、 50dB、 45dB的达标距离分别为各匝道中心线 41m、 151m和 295m; 营运中期的 2020年,项目边空 旷地带昼间 70dB、 60dB、 55dB的达标距离分别为距各匝道中心线任意距离、 52m 和 165m,项目边空旷地带夜间 55dB、50dB、 45dB的达标距离分别为距各匝道中心线 59m、 210m和 342m; 营运远期的 2030年,项目边空旷地带昼间 70dB、 60dB、 55dB的达标距离分别为距各匝道中心线任意距离、 73m 和 245m,项目边空旷地带夜间 55dB、50dB、 45dB的达标距离分别为距各匝道中心线 84m、 215m和 385m。 5 环境影响分析 富阳市杭新景高速富阳互通(新增)工程项目 环评报告书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天目山路 109号 23 ② 敏感点评价 根据表 711 的预测结果可知: 对于项目敏感点,近期、中期和远 期昼间噪声均满足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