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万松书院复建工程规划设计方案(doc10)-工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强调等级序别的礼文化对书院建筑的空间布 置起决定作用 —— 次要建筑如斋舍分立左右,重要建筑如讲堂居中,尊崇建筑如祠堂、圣殿更据后进。 ( 3)讲堂建筑空间,多取面阔大于进深或与进深相同的横向方形式。 堂前庭院要求宽敞开阔。 书院教学讲究师生切磋、对话交流。 前述的空间要求正是适应这种讲学方式的结果 [7]。 万松书院的功能内容及平面布置原则 自明弘治初创,至清光绪十八年( 1892 年)原址停用, 400 年间,书院屡修屡圮,屋舍多有增减、位置也有变动。 但不外是围绕着讲学和祭祀等功能布置。 具体修建情况,历代修建碑文虽有记载,但多有不详之处, 前后也无法一一应证。 无论是其原状、还是历史修建状,都难以确知,而现状又遗存极少、破坏极多,无法确定一 “ 标准平面 ” 供复建设计工作完全参照。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5 页 共 9 页 考虑到完全的复原性重建不可能,也无甚必要 —— 因为本处遗址的价值主要在于其历史文化方面,而非建筑技术本身,因而允许复建设计有一定的主动选择。 但必须坚持如下 3 个标准: ( 1)围绕书院的主要功能 —— 讲学和祭祀,考察并取舍万松书院历史上曾出现的书院建筑配置,保证主要建筑配置的完备。 ( 2)参考一般书院的布置格局(见前),组织书院空间序列,保证书院空间的完整和妥贴。 ( 3)以基地的 自然条件,包括遗存情况,以及未来的考古、勘探工作成果做最后依据,检验平面布置是否贴切、可行。 2 书院复建设计 总平面配置 根据前述确立的万松书院功能内容及平面布置原则。 复建后的书院计有:万松书院、德侔天地、道贯古今三座牌坊(引导);仪门、仰圣门(门区);明道堂(讲堂)、居仁斋、由义斋(学斋);曾唯亭、颜乐亭、大成殿、孔子祭台(祭祀);毓秀阁(祀魁星,兼藏书)。 从而可以保证书院主要建筑配置的完备(图 1)。 空间序列 根据现状遗存情况,参考了一般书院的布置格局,书院空间由外而内,从低到高,分别安排了外部引导空间 → 书院门区过渡空间 → 讲堂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6 页 共 9 页 空间 → 室内祭祀空间 → 露天祭祀空间,从而构成完整而贴切的书院院落空间体系。 明道堂置于前面,突出了书院以讲学为中心的特有空间组构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