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载数据链信息分析报告(doc28)-其他行业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其中, LAM 的滞空时间达 30 分钟、射程 110 千米,不仅能够摧毁目标,而且可以通过数据链传输目标情报。 LAM 的数据链选用“士兵无线电波形” (SRW),在 兆赫时的传输速率为 900 千比特/秒~ 兆比特/秒,在 4 兆赫时的传输速率为 8 兆比特/秒。 这表明,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弹载数据链能够而且正在提供所需的链接能力。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2 页 共 26 页 “未来作战系统”中的精确攻击导弹( PAM)和待机攻击导弹( LAM) 通过弹药数据链传输信息 3 我军制导武器的发展  防空导弹 我国 从 50 年代后期开始研制地对空导弹,现已发展为 HQ1 至 HQ9等红旗系列车载、舰载防空导弹。 主要型号有:中高空的“红旗 2”、中低空的“红旗 61”、低空超低空的“红旗 7”(“飞蠓 80”)等。 便携式等防空导弹:我国研制单兵防空导弹的最初型号为“红樱 5 号”,此后于 90 年代初又发展出“前卫 1 号”,其很多指标都超过了美国的“毒刺”。 “ ET2020”地空反辐射导弹: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大型地空反辐射导弹,专门对付敌人的雷达预警机和电子干扰机。  空空导弹: 我国于 1959 年开始研制空对空导弹,现已发展霹雳系列等空对空导弹 系列。  反舰导弹: 岸舰导弹:海鹰系列。 HY 导弹是我国 60 年代末研制的反舰导弹。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3 页 共 26 页 主要有 HY— 1— 2— 3— 4,其中 HY3 为超音速岸舰导弹, HY4 为中程反舰导弹。 舰舰导弹:上游系列。 主要有 SY— 1— 2。 空(潜)舰导弹:鹰击系列。 主要有 YJ6 和 YJ8( C801)。 YJ8被誉为“中国的飞鱼”,采用固体发动机和箱式发射等先进技术,具有超低空掠海飞行、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一弹多用和小型化等特点。 C701 反舰导弹:该弹长度 米,不足 YJ8 的一半,性能相当于美国的“小牛”导弹。  反坦克导弹: 红箭系列 — 73— 8:我国于 50 年代末开始研制反坦克导弹, 70 年代初研制成“ J— 201”型反坦克导弹。 1978 年研制成功“红箭 — 73”型第一代反坦克导弹。 80 年代中期又研制成功“红箭 — 8”第二代反坦克导弹,该弹既可由步兵携行,又能装在各种车辆和直升机上。 其与美国主要装备的“陶”式反坦克导弹性能相近,作战效能更是全面超过德、法的“米兰”反坦克导弹。  地地战术导弹: 东风系列:主要有 DF1 DF15 和 DF21。  巡航导弹: 我国已经研制成功了自己的巡航导弹,并已开始向部队进行装备。 这种巡航导弹的性能与美国 “战斧”巡航导弹类似,最大射程近 2020 公里,采用复合制导,在海平面或沙漠等地形平缓的地方最低飞行高度可低至 15 至 20 米,可携带各种常规弹头或核弹头,对固定目标的射击精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4 页 共 26 页 度可达 5 米。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我军各类制导武器的研制已取得一定得成果,尤其是制导技术与攻击威力等方面已掌握核心技术,但是制导武器的先进电子技术方面仍落后于西方国家,使得武器攻击移动目标时精确度偏低,抗干扰性差,尤其缺乏弹载通信设备,无法对 飞行中的武器进行重新瞄准。 4 弹载数据链技术在精确制导武器中的应用 战术“战斧”导弹可能是美国库存导弹中 抗 GPS 干扰最强的武器,因为它要用了一种称作精确地形辅助导航技术,当导弹朝目标飞去时,这种导航技术可使导弹严格按照地形轮廓飞行,使导弹在 GPS 受干扰时中仍具有捕获目标的能力,从而不需要对已有的 GPS 制导装置作任何改进,其精度与如今正在研制的“战斧” Block III 导弹所获得的精度相当。 它计划于 2020 年投入战场使用。 美国“贾斯姆”联合空对地防区上导弹将于 2020 年进入服役,它是美国第二代精确攻击导弹,能够耐受 100 瓦干扰机的干扰信号。 在美国库存或计划的下一个十年中服役的 13 种精确攻击武器中,AGM1“贾斯姆”以及战术“战斧”导弹采用了高技术干扰数据链路。 空军库存中总计约 300 枚 AGM130 将携带雷西昂公司的 AXQ14 高抗干扰数拓链中延缓外,根据科索沃作战获得的经验,约 1300 枚装有双向数据链的 GBU15 将采用中段弹道制导修正系统,改进后的导弹型号为EGBU15。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5 页 共 26 页 采用射频数据链 /光电传感器导的相结合的方案使导弹具有末制导能力,它们将具有高抗干扰能力。 在高抗干扰改进计划中,采用该技术方案的导弹系统,如“斯拉姆”一 ER、库存 1900 枚 GBU15 中的大部分、以及 AGM154C 联合防区外发射武器等将作为主要的候选武器。 以色列设计的某些远程导弹采用了 GPS 制导方式,但它们具有高抗干扰性,特别是末段采用了控制导弹飞行的数据链路。 目前正在进入以色列武库的精确打击导弹采用了数字跳频数据链路,抗干扰性能高达90100 分贝,足以对付近期潜在威胁。 以色列设计的其它导弹包括 “瞪眼”和新型“瞪眼石”导弹,如果客户需要特别保护的话,也能够安装GPS 装置和高抗干扰数据链。 在那些导弹中主要使用光电传感器制导,GPS 制导是作为一种备用制导系统。 5 弹载数据链的发展 目前弹载数据链的成本还很高(装有双向数据链的 斯拉姆 增敏SLAMER 导弹单价达 70 万美元),还无法大范围装备到各类武器中,因此现多装备于空地导弹、反舰导弹、巡航导弹等需求比较紧迫的武器中。 随着民用技术在军事领域的成熟应用,弹载数据链的成本将会有所下降。 以下是以舰载武器为类,详细介绍弹载数据链的作用与发展: 在过去,现有 的武器技术不允许舰射武器接战远距离的运动目标。 除非传输到武器的数据链能在武器飞到远距瞄准点之前,提供连续的实时闭合回路控制制导,否则目标就已经跑到武器传感器的目标捕获“吊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6 页 共 26 页 篮”外面去了。 事实上,除非某些形式的闭环制导系统可以利用,否则舰射武器击中超视距运动目标是很困难的。 携带现代化的,能提供大的目标捕获半径的传感器的武器和分弹头,以及从舰上发射高速 (3 个马赫数 )舰对舰导弹的可能性的出现给上述概念提供了相当大的可信度。 尽管如此,仍需要有武器闭环回路的控制。 基本上,如若武器的发射延时和飞行时间长得足以让目标移到 所报舰射武器的传感器捕获“吊篮”外面,那么为了引导武器足够接近目标,使其可以捕获目标,必须把目标位置修正信息提供给飞行中的武器。 事实上,这种修正系统(它要求一个视距数据链)组成了武器回路控制系统。 幸运的是在所遇到的许多情况中,即使用于舰射武器,开环控制系统也是足够的。 在这些情况中,在武器到达它的初始瞄准点附近处之前,目标不可能运动到武器传感器捕获“吊篮”外。 如果发射延时和飞行时间长得足以让目标躲藏到(即运动到)战术飞机平台上或在武器上的辅助传感器捕获“吊篮”以外时,则需要一个实时传感器 —— 武器的闭合回路控 制系统。 因此,传感器和武器的导向目标和互联性,是限制舰射远程武器来对付机动目标的中心问题。 一般来说,当目标距离增加到75mile 以上时,飞行时间是几分钟长,提供目标修正位置数据变得更加需要了。 除了在水面平台,武器和前方传感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