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业集团工程机械上市并购研究(doc53)-工程综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生产型企业,以快速的反映、低廉的价格强占国有外贸公司的国际市场,甚至有个别企业为了占领市场,吸引国外客户,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超低销售,充斥市场。 另外,韩国、台湾等以产品品种的多样化、更新速度快、生产规模大等也加剧了这些产品的国际市场的竞争。 ( 3)国际市 场的非关税壁垒和法律纠纷增多 随着中国入世,中国企业普遍获得了更为广阔和公平的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世界面对低廉的中国产品,更多的采用非关税壁垒手段对本国市场进行保护。 另外,国际市场的复杂性也日益加剧,法律纠纷频繁,也一定限制得影响了中国的产品出口,虽然入世为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提供了一定保证,但是中国产品由于价格低廉、产量可观而仍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弘业的出口产品经常遇到产品质量、信用证条款、客户违约等引起的法律纠纷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 4)中间商控制仍然存在 由于我国外贸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尚未在 国际市场上树立成熟、良好的商业形象,致使很多欧美客户对国内的外贸公司没有足够的信任,宁愿通过中间商采购也不愿意将订单直接下给国内外贸公司。 因此我国外贸出口普遍受到来自中间商的控制,弘业集团也不例外,通常是从香港、台湾等中间商获得订单,而最终进口国有可能是欧美等国。 这样,出口商品的相当部分利润被中间商所挤占,由于中间商控制着国际市场相当份额的订单量,致使弘业集团不得不忍受其控制和利润挤压,短期内很难摆脱现状。 国内市场 作为以外贸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弘业多年来关注国际市场的开拓,却忽视了国内市场的培育。 很多 优势产品虽然在国际市场上较为知名和畅销,而国内市场却知者甚少。 知名度不高。 公司也曾建立了一些商品专卖店、零售商店等销售窗口,但收效很不明显,目前国内市场基本没有打开局面。 我国 工程机械上市并购研究 此资料来自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7 进口业务由于风险较大,容易积压资金,弘业开展得也十分有限,目前仅限于代理进口业务,收取有限的代理进口手续费。 面对巨大的国内市场,弘业在国际贸易方面的优势没有得到体现。 三、外贸业务的竞争对手 随着国家外贸政策的逐步放开,再加上外贸行业的专业技术壁垒较低,其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弘业股份主要面临着以下几种主要竞争对手: 大型国有外贸公司 江苏是全国的外贸大省,大型外贸公司众多,竞争也十分激烈,仅在南京外贸集团就有几十个,除弘业集团外,年出口额在 2亿美元以上的大型外贸公司就有舜天集团(原江苏服装进出口公司和江苏机械进出口公司)、苏美达集团(原江苏设备进出口集团)、开元集团(原江苏轻工品进出口公司和江苏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汇鸿集团(原江苏针棉进出口公司和江苏土产进出口公司等)、苏豪集团(原江苏丝绸进出口公司)、海企集团、中江集团、南京纺织等等。 这些有着基本相同的外销渠道、货源工厂以及管理机制,其竞争几近白热。 随着国有外贸垄断局面的打破,各大集团 均加强改制,加大投资,以更灵活、更优越的条件来吸引国际客户、引进外贸人才。 再加上各大集团已不再仅限于自身的传统优势出口商品品种,大力拓展其他商品,在商品的品种和款式上下功夫,不断推出新品。 使各公司出口商品在种类上重复现象严重,竞争加剧。 私营外贸公司 私营外贸公司主要是由一些原国有外贸公司的业务骨干脱离原公司后成立起来的。 这些业务员通常是原公司的中坚力量,手中握有大批订单,和客户的关系也十分稳定。 脱离原公司后能够立即成立和发展自己的外贸公司,迅速形成规模。 这些私营外贸公司的优势是机制灵活,对市场的敏锐感 强;费用控制得力,通常除了财务人员之外,很少专门设置管理部门和人员,管理费用较低;专业性强,大多专攻一、两个重点产品,能够迅速开拓市场。 缺点是规模小、资金有限,不能接受大的客户订单。 但最近几年随着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一些小型私营外贸公司也在不断做大做强,如南京的华瑞公司,在规模、资金甚至人才方面都具备了较强的势力,再加上私营公司的自有优势,完全可能与大型国有外贸公司相抗衡,已成为弘业不可小视的竞争对手。 生产型企业 长期以来收购制在我国外贸实践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即由外贸公司将生产企我国 工程机械上市并购研究 此资料来自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8 业的产品买断,由其 负责出口及承担风险。 从传统的收购制下 弘业在外贸经营中主要以“中间商”的身份出现,以其订单对生产型企业加以控制,生产型企业由于订单和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等原因,只好依附于弘业这种专业外贸公司,依靠外贸公司的订单生存,长期以来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尤其是进出口经营权的逐步放开,生产企业不再甘心只作外贸公司的“货源基地”,而是纷纷申请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直接涉足外贸领取,主动出击争取订单,逐渐摆脱外贸公司的控制。 近几年随着外贸代理制逐步取代传统收购制,即使暂时没有获得自营进 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也积极通过 国际市场获取 商品 信息再 通过专业外贸公司代理出口,以摆脱束缚, 提高利润。 同时,由于生产企业对出口商品生产流程熟悉,通常设有打样中心,设计能力较强,商品的更新换代较快,吸引了相当的客户。 再加上外贸公司对其控制能力的不断减弱,使得外贸公司在贸易谈判中的竞争力严重受挫。 目前生产企业已经冲到外贸出口领域的前沿,自营出口规模不断加大,对弘业等外贸公司的业务发展甚至生存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第三节 弘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一、竞争优势 资金优势 由于弘业的外贸公司性质,其资产质量较好,负债 率较低,资金流转快,资本积累迅速,因此在营运资金方面具有相当的实力。 到 2020 年年底,集团净资产总额已达到 亿元,公司流动资产 亿元,流动比例为 ,资金流行性强。 弘业的资金优势使其能够接收大订单,增强国际谈判能力,同时还使公司进一步拓展经营范围、建立多种商品板块,增强设计打样能力等成为可能。 尤其是 1997 年公司通过上市在证券市场募集了大量资金, 2020 年又成功配股,为公司的深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品牌优势 弘业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品牌的树立,以“爱涛”冠名的南京电视台极限拍卖节目已 在南京地区深入人心。 为树立品牌形象弘业近年来还多次以“爱涛”冠名赞助开展各种大型文化活动,比如 1999 年以上海承办《财富》论坛年会为契机,在上海世贸大厦举办爱涛艺术精品展览; 2020 年参与承办江苏省第六届艺术节; 2020年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江苏文化月”艺术精品展览等等。 另外弘业还利用自身我国 工程机械上市并购研究 此资料来自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9 工艺方面的优势,多次为外国元首访华和江苏省外事活动提供礼品。 最具代表性的是 1998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江泽民总书记赠送的克林顿全家福丝毯就出自弘业之手,这些努力都为公司树立自身公司形象和宣传“爱涛”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弘业利用传统工艺品出口的优势,使“爱涛”品牌与工艺精品相联系,鼓励业务人员在出口商品中使用“爱涛”商标,在经营中不断强化“爱涛”品牌,在外商中也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爱涛”品牌已多年被评为省级知名品牌,在外国客户中也有相当的知名度,弘业多年来致力于品牌、企业形象等无形资产的努力已收到初步效果。 为弘业增加出口商品差异化、增强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产优势 外贸公司通常习惯于以采购形式交付订单,而不愿主动涉足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的生产活动。 随着外贸行业的不断发展,没有生产基地的单纯外贸行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为稳定货源、增强外贸市场竞争力,弘业适时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如在江宁建立了江宁工业园,主要生产长毛绒玩具、鞋帽等;建立江苏蔺艺草制品厂、宁波弘艺装饰制品公司,主要用来生产出口日本的蔺草制品;并购钟艺箱包生产箱包产品等等。 这些生产基地的建立,为公司有效控制出口商品成本、稳定货源供给和商品质量,保证供货期,积累商品生产经验,增强设计打样能力等多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部分优势出口商品的规模效应 弘业多年的外贸经营,逐渐形成了自己优势商品,比如蔺草制品、玩具、礼品、特艺品等等,这些商品的客户都 是多年与公司合作的老客户,订单较为稳定,而且相当一些商品经过多年的经营逐渐作大,每年订单都固定在几百万美元。 有利于公司集中采购或生产,发挥规模效应,降低出口商品成本和相应的运输、保险等费用。 二、竞争劣势 整体规模较有限。 虽然弘业已挤身于省内大型外贸公司的行列,但是与舜天、苏美达等超大型贸易公司相比,其规模仍显有限。 在近三年省内十大外贸集团的排名来看,弘业虽勉强进入十强,但其规模排名只能徘徊于九、十之间。 况且随着国有外贸行业垄断时代的结束,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想在外贸行业中继续将“蛋糕”作大十分困难。 利润率逐年下降。 ( 1)弘业的优势商品多为技术含量较低的工艺品和轻工品,进入壁垒低、成本小,因此竞争尤为激烈,激烈的竞争和进入者的不断增多,使行业内的利润率不我国 工程机械上市并购研究 此资料来自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10 断被摊薄。 ( 2)生产企业凭借其不断增强的实力和天然的优势,吸引了大批客户,使弘业相当部分的业务被夺走,只能以代理形式来吸引部分业务,勉强维持出口创汇的规模,而代理业务只能收取极为有限的手续费,大部分利润转移到生产企业。 目前 由于各大外贸公司纷纷抢夺代理市场,代理费逐年下降。 因此在出口规模不变或略有增大的情况下,利润总额却很难维持原有水平。 ( 3) 个别业务员处于个人利益的考虑,连同生产工厂抬高商品的采购成本,而自己从中获取好处,或者降低外商的出口价格,从公司支付给外商的佣金中获得反佣。 这种情况在外贸行业中普遍存在且屡禁不止,使得公司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未能完全摆脱“中间商”的尴尬境地 弘业虽然通过多年努力成立了一些生产基地,但是大部分出口商品仍保持着“订单采购”的模式,其客户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都受到生产厂商品质量和设计能力的影响,而生产企业实力的加强使弘业对其控制能力不断削弱,再加上外贸市场竞争的加剧,外国客户不断增加谈判筹码,提出苛刻要求,使 弘业同时受到来自外国客户和货源工厂两方面的压力,处境十分尴尬。 固定费用较大 弘业与其他私营外贸公司相比综合管理人员较多,其中包括人事部、财务部、总经办、审计企管部、证券部等部门人员,这些部门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且普遍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虽然公司多次进行减员,但效果仍不明显。 根据目前标准,业务员每人每月至少要承担 4000 元的管理费用,再加上房租、物管、单证等费用,商品价格下降空间非常有限,与那些规模较小、管理人员少的私营外贸公司相比在出口商品定价上处于不利地位。 这也是目前国有外贸公司普遍 存在的问题,如不能很好的解决,将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羁绊,很难与发展势头强进的私营外贸公司相竞争。 第四节 弘业由一体化发展战略向多元化发展战略转变过程 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探索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弘业一直积极进行“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探索,试图通过规模的扩大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实现企业的成长。 主要包括对上游货源工厂、下游贸易渠道的延伸,具体表现为: 我国 工程机械上市并购研究 此资料来自企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11 积极建立货源基地,对上游进行延伸 如上所述,货源基地的建立对外贸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弘业一直探索着货源工厂的建立模式。 弘业曾 尝试以“工贸联营”的形式对一些生产企业进行参股,以加强对这些企业的控制,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外贸业务。 这种“工贸联营”的形式在相当一段时期为弘业的外贸业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这些联营企业经过十多年变迁,一部分已经破产倒闭,一部分被其他工厂兼并,还有部分通过改制等形式变成私营企业。 弘业对这些企业的控制力也已日渐削弱,目前弘业正逐步放弃联营形式、收回投资款项。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弘业积极建立自己的货源基地,最为典型的就是江宁工业园,弘业股份根据自己的经营品种,重点生产毛绒玩具、鞋类以及帽子等轻工产品,目 前已初具规模。 这些货源基地的建立,稳定了供货渠道,减少了对原货源工厂的货源依赖,在与外商的商业往来中增强了谈判能力。 另外弘业在苏州、宁波等地建立了蔺草产品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出口日本的踏踏米和其他草制品。 2020 年日本对中国出口的蔺草产品加收高关税,弘业股份积极做出反应,赶在其制裁实施日之前加紧出货,货源基地在这一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公司效益。 如果没有自己的货源基地,生产和成本都控制在别人手里,很难作出如此迅速的生产调整,那公司将遭受严重损失。 弘业还通过购并、重组等形式,控股了一些一直为其提供货源的生 产能力较强的工厂,如购并钟艺箱包厂、参股重组江阴第五毛纺厂等。 贸易渠道的延伸 弘业的出口商品主要面对的是一些跨国采购商、外国进口公司以及一些个体中间商等,而不能直接延伸到外国的商品零售和批发市场,为此弘业建立了一系列驻外公司如香港钟山公司、阿根廷公司、美国公司等,作为弘业的贸易窗口,这些公司积极发挥地域优势、开拓贸易渠道,为公司直接在外国市场中获取订单发挥作用,并且为出口到该国的商品提高应变能力提供服务。 二、由“一体化”向“多元化”发展战略的转变 经过十多年的“一体化”经营战略的探索,弘业取得了显 著成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外贸形势的变化,弘业也暴露出了很多“一体化”战略无法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近年外贸行业竞争的。弘业集团工程机械上市并购研究(doc53)-工程综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