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规范(doc49)-工程监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见光透射比进行复验。 外门窗工程施工中,应对门窗框与墙体缝隙的保温填充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并应有详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金属外门窗隔断热桥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标 准的规定。 外门窗工程的检验批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1 同一品种、类型、规格和厂家的 金属门窗、塑料门窗、木质门窗、各种复合门窗、特种门窗 及门窗玻璃每 100 樘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 100 樘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2 同一品种、类型和规格的特种门每 50 樘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 50 樘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3 对于异型或有特殊要求的门窗,检验批的划分应根据其特点和数量,由监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确定。 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门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 5%,并不 少于 3 樘,不足 3 樘时应全数检查;高层建筑的外窗,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 10%,并不得少于 6 樘,不足 6 樘时应全数检查。 2 特种门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 50%,并不得少于 10 樘,不足 10 樘时应全数检查。 主控项目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传热系数、露点、 玻璃透过率 和 可见光透射比 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中对建筑物所在地区的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技术性能检测报告,进场复验报告和实体抽样检测报告。 检查数量:按第 条执行。 建筑门窗玻璃应符合下列要求: 建筑门窗采用的玻璃 品种、 传热系数、可见光透射比和遮阳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镀(贴)膜玻璃的安装方向、应正确。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施工记录, 检 查技术性能报告。 检查数量: 按第 条执行。 中空玻璃的中空层厚度和密封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中空玻璃应采用双道密封。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 技术性能 报告,观察。 检查数量: 按第 条执行。 外门窗框与副框之间应使用密封胶密封;门窗框或副框与洞口之间的间隙应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弹性闭孔材料填充饱满,并使用密封胶密封。 检验方法: 检查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观察及启闭检查。 检查数量: 按第 条执行。 严寒、寒冷地区的外门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采取保温、密封等节能措施。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外窗的遮阳设施,其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标准;遮阳设施安装的位置、可调节性能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安装牢固。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 技术性能 报告,观察。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凸窗周边与室外空气接触的围护结构, 应采取节能保温措施。 检验方法: 检查保温材料厚度。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特种门的节能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对照设计文件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一般项目 门窗扇和玻璃的密封条,其物理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中对建筑物所在地区的规定。 密封条安装位置正确,镶嵌牢固,接头处不得开、裂;关闭门窗时密封条应确保密封作用,不得脱槽。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合格证、技术性能报告,观察及启闭检查。 检查数量: 按第 条执行。 外窗遮阳设施的角度、位置调节应灵活,调节到位。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 检查数量: 按第 条执行。 7 屋 面 一般规定 本章适用于建筑屋面的节能工程,包括采用松散、现浇保温材料、板材、块材等保温隔热材料的屋面节能工程的质量验收。 屋面保温隔热 工程的施工 ,应在基层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 屋面保温隔热工程采用的保温材料,进场时应对其下列性能进行复验: 1 板材、块材及 现浇等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压缩( 10%)强度、阻燃性; 2 松散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干密度和阻燃性。 屋面保温隔热 工程应对下列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并应有详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 1 基层; 2 保温层的敷设方式、厚度和缝隙填充质量; 3 屋面热桥部位。 4 隔气层。 屋面保温隔热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避免保温层受潮、浸泡或受损。 建筑屋面节能 工程的检验批划分参照《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 执行。 建筑屋面节能 工程的检查数量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1 按屋面积每 100m2 抽查一处 ,每处 10 m2,且不得少于 3 处。 2 热桥部位的保温做法全数检查 、同 一生产厂家、同一规格、同一批材料为一个检验批 , 每个检验批随机抽取一组 . 7. 2 主控项目 用于屋面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干密度或密度、导热系数、 压缩( 10%)强度、 阻燃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 检查材料的合格证、 技术性能报告 、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 按第 条执行。 屋面保温隔热层的 敷 设方式、 厚度、缝隙填充质量及屋面 热桥部位的保温隔热做法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保温板或保温层采取针插法或剖开法用尺量其厚度。 检查数量 : 按第 条执行。 屋面的通风隔热架空层,其架空层高度、安装方式、通风口位置及尺寸应符合设计及有关标准要求。 架空层内不得有杂物。 架空面层应完整,不得有断裂和露筋等缺陷。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 按第 条执行。 天窗(包括采光屋面)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气密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构造节点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要求。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的合格证、技术性能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 按第 条执行。 7. 3 一般项目 屋面保温隔热层敷设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松散材料应分层敷设、压实适当、表面平整、坡向正确; 2 现场喷、浇、抹等施工的保温层配合比应计量准确、搅拌均匀、分层连续施工,表面平整,坡向正确。 3 板材应粘贴牢固、缝隙严密、平整。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检查数量: 按第 条执行。 屋面金属板保温夹芯板材应铺装牢固、接口严密、表面洁净、坡向正确。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检查数量: 按第 条执行。 天窗(包括采光屋面)坡向和坡度应正确,封闭严密,嵌缝 不得渗漏。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检查数量: 按第 条执行。 7. 坡屋面、内架空屋面当采用敷设于屋面内侧的保温板材做保温隔热层时,保温隔热层应有防潮措施,其表面应有保护层,保护层的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检查数量: 按第 条执行。 8 地 面 一般规定 本章适用于建筑室内地面节能工程的质量验收。 包括毗邻采暖、不采暖空间及毗邻室外空气的地面工程。 地面 节能工程的施工 ,应在主体或基层质量验收合格后进 行。 地面节能工程采用的保温材料,进场时应对其下列性能进行复验: 1 板材、块材及 现浇等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压缩( 10%)强度、阻燃性; 2 松散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干密度和阻燃性; 地面节能 工程应对下列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并应有详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 1 基层; 2 保温材料粘结; 3 隔断热桥部位; 地面辐射采暖工程的隐蔽验收应符合《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JGJ142 的规定。 地面节能工程检验批划分应符合《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 的规定: 1 每一楼层或按照每层的施段工或变形缝可划分为一个检验批,高层建筑的标准层每三层作为一个检验批。 2 不同隔热保温节能做法的地面节能工程应单独划分检验批。 地面节能工程的 检查数量: 1 每检验批抽检有代表性的房间不得少于 5%,并不应少于 3 间,不足 3 间时应全数检验,走廊(过道)应按 10 延米为一个自然间计算。 2 有防水或防潮要求的抽查间数不应少于 5%,且不应少于 4 间,不足 4 间时应全数检查。 3 保温隔热材料进场复检按同一单体建筑、同一生产厂家、同一规格、同一批材料为一个检验批 , 每个检验批 随机抽取一组 . 主控项目 用于地面节能工程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厚度、密度、压缩( 10%)强度、导热系数和阻燃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各种保温板或保温层的厚度不得有负偏差。 检验方法: 检查材料的产品合格证、技术性能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现 场对保温层可采取针插法或剖开法、尺量。 检查数量 : 按第 条执行。 地面 节能工程施工前应按照设计和施工方案的要求对基层进行处理。 基层应平整 , 并符合保温层施工工艺的要求。 检验方法: 对照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 检查数 量: 按第 条执行。 建筑地面保温、隔热以及隔离层、保护层等各层的设置和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应按照经过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检验方法: 对照设计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 按第 条执行。 地面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保温板与基体及各层之间的粘结应牢固,缝隙应严密。 2 楼板下的保温浆料层应分层施工。 3 穿越地面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各种金属管道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断热桥的保温绝热措施。 4 严寒、寒冷地区,底面接触室外空气或外挑楼板的地面, 应按照本规范第 4 章墙体的要求执行。 检验方法: 对照设计观察检查;抽样、剖开法实测检查。 检查数量: 按第 条执行。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其节能保温做法不得影响地面排水坡度。 其防水层宜设置在地面保温层上侧,当防水层设置在地面保温层下侧时,其面层不得渗漏。 检验方法: 用 500mm 水平尺检查;当防水层设置在地面保温层下侧时,应蓄水 24h后剖开检查无明水,必要时测试保温材料的含水率,不超过设计要求的 20%为合格。 检查数量: 按第 条执行。 严寒、寒冷地区的建筑首层直接与土壤接 触的周边地面毗邻外墙部位和房芯回填土的部位应按照设计要求采取隔热保温措施。 检验方法: 对照设计观察检查,尺量检查。 检查数量 : 按第 条执行。 保温和隔热层的表面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对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检查。 检查数量: 按第 条执行。 8. 3 一般项目 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地面,其隔热层做法应符合《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 的规定。 检验方法: 对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检查。 检查数量: 按第 条执行。 9 采 暖 一般规定 本章适用于热水温度不超过 95℃采暖系统的散热设备、管道、绝热、阀门及仪表安装等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 采 暖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被批准的设计施工图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 等国家现行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和规定。 散热设备、阀门、仪表、管材、保温材料等产品的规格、型号及技术参数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产品质量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采暖系统节能工程采用的保温材料和设备等,进场时应对其下列性能进行 复验: 1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材料密度、吸水率; 2 散热设备的热工等技术性能; 3 在合同中约定的复验项目。 采暖系统,应随施工进度 对与节能有关的隐蔽部位或内容进行验收 ,并应有详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采暖系统节能工程验收的检验批划分应按本规范 3. 3. 4 条的规定执行。 当需要重新划分检验批时,可按照系统、楼层、建筑分区划分为若干个检验批。 主控项目 采暖系统 的 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暖系统的制式及其安装,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2 设备、阀门与仪表应安装齐全,不得随意增加、减少和更换; 3 系统各分支管路水力平衡装置的安装位置、方向应正确,并便于调试操作; 4 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能 进行 分室(区)温度调控和实现分栋分户 、分室 (区)热量计量。 检验方法: 按设计施工图进行核对。 检验数量 :全数检查。 散热器的种类、规格、型号、单位散热量及每组散热器的数量等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 散热器、宜明装,散热器的外表面应刷非金属性涂料。 检验方法: 按设计施工图现场观察检查,并查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及产品复验报告。 检验数量: 按散热器组数 抽查 5%,不得少于 5 组。 散热器 恒温阀及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散热器 恒温 阀 应具有人工调节和设定室内温度的功能,并通过感应室温自动调节流经散热器的热水流量,实现室温自动恒定; 2 散热器 恒温阀应水平安装,不应 安装在狭小 和封闭 空间 ; 3 暗装 散热器恒温阀应 采用外置式温度传感器 ,并安装在空气流通的空间; 安装内置传感器的 恒 温 阀 ,不 应 被散热器或其他障碍物遮挡。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检验数量: 按散热器组数抽查 5%,不得少于 5 组。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 的 安装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的制 式及安装,应符合施。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规范(doc49)-工程监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创意;既经济又具档次;既符合传统文化又具有现代风采,不仅要使客户称心满意,而且亦能反映我公司的名度风格。 5)努力学习与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及业务水平。 6)作好本部的周工作计划与小结,不断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 7)完成上级交赋的其他工作。 五、财务部 财务经理 1)在总经理直接领导下负责本公司的财务工作。 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遵守国家会计制度, 爱岗敬业
纪要中提出的问题通过书面的形式进行解释或提交设计变更通知书。 ( 5)审计单位根据价值工程理念,从资金合理、合法、有效的角度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 会审内容 ( 1)是否符合国家建筑方针政策。 ( 2)是否无证设计、越级设计,图纸是否经设计单位正式签署。 ( 3)地质勘探资料是否齐全。 ( 4)设计图纸是否齐全。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23 ( 5)总平面与施工图的几何尺寸、标高是否一致。 (
窄的走道应该是住宅中通往辅助房间的过道,按《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GBJ9686)规定,其净宽不应小于 ,这是 单行线 ,一般只允许一个人通过。 规范规定住宅中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净宽不宜小于 ,也只是一人正行,另一人侧身相让的尺寸。 这个尺寸用 不宜小于 是考虑到砖混建筑中, ,净空只有 ,不足。 高层住宅的外走道和公共建筑的过道的净宽,一般都大于 ,以满足两人并行的宽度。
,其返工费用由甲方承担,工期顺延。 由于乙方原因造成质量事故,其返工费用由乙方承担,工期不顺延。 工程竣工后,乙方应通知甲方验收,甲方自接到验收通知 日内 组织验收,并办理验收、移交手续,如甲方在规定时间内未能组织验收,需及时通知乙方,另定验收日期。 但甲方应承认竣工日期,并承担乙方的看管费用和相关费用。 第六条 关于工程价 款及结算的约定 双方商定本合同价款采用第 种。 ( 1)固定价格。 (
9.在不影响( )的前提下,网络中一项工作除完成该工作的必需时间以外所拥有的机动时间是该工作的总时差。 A.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B. 网络总工期 C.紧后工作的最早结束时间 D. 紧前工作的最迟结束时间 10.施工段的划分一般应该遵循除下列( )其它原则。 A.要尽可能考虑工 程的结构特征 B.各工作段的工作量尽可能相等 C.要不大于最小工作面 D.用在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最好是工作日的倍数
脚手架基础不平、不实、无垫木,扣 10分 脚手架底部不加扫地杆,扣 5分 10 3 架体稳定 不按规定间距与墙体拉结的每有一处扣 5分 拉结不牢固的每有一处扣 5分 不按 规定设置剪刀撑的扣 5分 不按规定高度作整体加固的扣 5分 门架立杆垂直偏差超过规定的扣 5分 10 4 杆件、锁件 未按说明书规定组装,有漏装杆件和锁件的扣6分 脚手架组装不牢、每一处紧固不合要求的扣 1分 10 5 脚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