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沿海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doc40)-其他行业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在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生产力的总量,称为积分生产力,通常以 mg/(m2 d)表示。 广西沿岸各湾区年初级生产力水平可见,钦州湾海区的生产力水平最高,防城港湾的次之,铁山港湾及珍珠港湾海区的生产力水平相当,廉州湾海区的生产力水平最低。 内陆地表水现状及变化趋势 广西沿海城市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2020 年广西沿海城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 万 t、其中达标排放量为 万 t,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氨氮排放为分别为 、 、。 广西沿海城市只有北海市有一座污水处理厂,沿海各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万 t,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氨氮排放量。 现状监测概况 广西沿海城市有 4 条独流入海河流分别为南流江( 4 个断面)、北仑河( 1 个断面)、钦江( 2 个断面)。 其中北仑河为国际河流,沿与越南的边界线入海。 表 断面水质类别及平均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 河流名称 断面名称 水环境功能目标 枯水期 丰水期 平水期 水质类别 平均综合污染指数 水质类别 平均综合污染指数 水质类别 平均综合污染指数 南流江 南域 Ⅴ Ⅱ Ⅲ Ⅱ 亚桥 Ⅴ Ⅱ Ⅱ Ⅱ 北仑河 东兴旧纸厂 Ⅲ Ⅲ Ⅲ Ⅲ 钦江 青年水闸 Ⅱ Ⅱ Ⅳ Ⅱ 横水渡 Ⅳ 劣Ⅴ Ⅳ Ⅴ 各河流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南流江、北仑河各水期水质达良好以上,而钦江水质各水期均为污染。 受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项目为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 各水期无法满足水环境功能目标的断面情况详见下表。 表 无法满足水环境功能目标的断面情况 3 环境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中国 广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地址: 南宁市教育路 5 号 电话: 7715331497 邮编: 53002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Add: 5Jjiaoyu Rd. Tel: 7715331497 Post: 530022 13 河流名称 断面名 称 水环境功能目标 水期 实测水质类别 南流江 六司桥 Ⅲ 枯 Ⅳ 钦江 青年水闸 Ⅱ 丰 Ⅳ 钦江 横水渡 Ⅳ 枯 劣Ⅴ 平 Ⅴ 内陆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广西沿海区域主要河流为南流江、北仑河及钦江, 2020~ 2020 年各河流的主要污染因子为 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等。 2020~ 2020 年南流江的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呈下降趋势,生化需氧量、氨氮呈略为上升的变化趋势。 2020~ 2020 年北仑河的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呈下降趋势,石油类呈略为上 升的变化趋势。 2020~ 2020 年钦江的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和石油类呈波浪式变化趋势,生化需氧量、氨氮呈略为下降的变化趋势。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及趋势 监测结果及质量评价结果 2020 年度广西沿海三市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值及其与上年比较结果持平。 广西沿海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沿海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2020~2020 年度北海市近年空气质量情况 变化趋势为: NO2浓度有下降的趋势,其他污染物浓度变幅不大,基本持平。 2020~2020 年度 钦州市 近年空气质量情况 变化趋势为: SO2浓度有下降的趋势, 而 NO2浓度 则 有 上升 的趋势 ,其他污染物浓度变幅不大, 总体下降。 2020~2020 年度防城港市近年空气质量情况 变化趋势为: SO2浓度有下降的趋势, 而 SO NO2浓度 则 有 上升 的趋势 , 其他污染物浓度变幅不大, 总体下降。 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广西沿海各城市均开展区域环境噪声普查及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北海市还进行了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 各3 环境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中国 广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地址: 南宁市教育路 5 号 电话: 7715331497 邮编: 53002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Add: 5Jjiaoyu Rd. Tel: 7715331497 Post: 530022 14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除钦州市高于 4 类区域昼间标准即 70 分贝外,其余城市均低于区域昼夜标准,声环境质量整体基本良好。 《广西环境质量报告书》城市区域环境噪 声监测统计结果表明,平均等效声级最大的是防城港市和北海市属于轻度污染;钦州市噪声区域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 规划区域主要环境问题和制约因素 主要环境问题 内陆河流可利用环境容量不足,河流局部受污染 广西沿海城市除北海市有污水处理厂,钦州及防城均未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大量排放、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导致沿海城市局部河段及小河流的受污染影响。 钦江因径流量小,受 2020 年旱情影响,上游来水减少,局部河段出现了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钦江、南流江水质中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石油类等因子超标情况较突出。 此外 ,由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对流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以及农村养殖业的发展使大量农业面源污染物进入水体已成为水环境污染的因素之一,也是较难控制的环节。 局部河流出现事故污染,如南流江沿岸纸厂等事故污染情况时有出现,对局部河流影响较大。 广西近岸海域水质良好,但小范围的局部污染时有发生 由于钦州及防城均未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 广西近岸海域排污区等区域水环境局部受无机氮和石油类的污染,局部海域受活性磷酸 污染。 受污染的海域主要是海水养殖区和港口排污区,污染规律表现为枯水期比丰水 期污染重,丰水期比平水期污染重,近岸污染比远岸污染重。 受无机氮污染的海域为北海市的党江至西场海水养殖区、钦州市的茅尾海海水养殖区、龙门港口区、水井坑红树林保护区和防城港市的北仑河入海口海区;受石油类污染的海域为北海市的沙田海水养殖区、钦州市的茅尾海海水养殖区和防城港市的天堂滩旅游区、北风 脑海水养殖区;受活性磷酸盐污染的海区为北海港口区和侨港港口区。 受无机氮污染的水期主要是枯水期和丰水期,受活性磷酸盐污染的水期主要是枯水期。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业、生活和农业污染都呈上升趋势。 沿海各 城市虽然近年来都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场,但目前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多,部分垃圾仍然集中堆放或沿江倾倒,无害化处理率低;随着旅游业、养殖业、工业的发展,近岸海域水质呈下降趋势, 沿海河口地区和城市附近海域污染较严重;塑料包装物等导致的“白色”污染和矿业排放的固体废物污染较为突出。 海洋资源开始衰退,生态破坏情况尚未完全遏制 由于长期过度捕捞,渔业资源己明显衰退,捕捞量下降,捕捞的低值鱼和小型鱼比重上升,入海河口与一些海湾本来是生物生产较高的地方,由于沿岸工业污水大量超标排入,致使滩面变黑。 此外,由于受沿岸排放废 水的污3 环境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中国 广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地址: 南宁市教育路 5 号 电话: 7715331497 邮编: 53002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Add: 5Jjiaoyu Rd. Tel: 7715331497 Post: 530022 15 染影响,近岸海域水体的水质已经对海域生物构成一定的压力。 近年来,沿海红树林受到破坏的现象不断出现,除了直接占用红树林地直接砍伐破坏外,由于沿海工业区不断发展带来的海水污染对近海区红树林的影响也比较大,如钦州港建设曾破坏约 的红树林,目前还发现局部红树林的退化现象,但具体机理不明。 受外部污染物输送的影响,防城港市酸雨频率较高 广西 有 33 个市县被列入国家酸雨控制区范围,面积达 10 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 %,且酸雨有向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发展的趋势,部分地区酸雨频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 防城港市虽然大型的工业企业不多,但近年却出现酸雨污染现象,受外源污染的影响,酸雨较高。 公路等交通项目建设影响沿海自然景观 滨海公路的建设给区域交通带来便利,有利于当地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从环境景观的角度而言,滨海公路的建设对滨海区域及海陆结合部位的块状景观的有影响。 饮用水资源 沿海城市一般的饮用水资源来源于地下水,随着工业化进程,人口剧增,地下水饮用水取水量与日俱增,造成局部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淡水恶化,对地方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 环保监管能力薄弱 沿海区域整体经济实力强弱不齐,环保投入不足。 监察支 队、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差距大,特别是对环境安全隐患监管能力不足,尚处于空白的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乡镇空气、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监测,使现有的环境监测能力难以全面反映全市环境质量状况。 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刚刚起步,信息化水平很低。 环境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环保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环境管理和执法能力不足,环境管理和执法手段落后,不适应环保监督、监察的需要,严重影响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提高。 其他环境问题 一是工业的快速发展,钢铁、电力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进一步加重;二是随着人口增长、环境安全压力加 大。 三是城市化进程继续加快,使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更为突出。 四是环保投入长期不足,环境管理能力手段薄弱,都会使环境保护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环境制约因素分析 不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能源、燃料短缺,影响了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二是沿海局部区域的土地肥力低,砖红壤、咸酸田等面积较大,对 农业 生产十分不利;三是灾害性天气较多,热带气旋影响较频繁,给渔业生产和海上作业带来威胁,干旱、洪涝对沿岸三角洲的农业生产也常造成大面积的灾情;四是生态环境脆弱。 3 环境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中国 广西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地址: 南宁市教育路 5 号 电话: 7715331497 邮编: 530022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Add: 5Jjiaoyu Rd. Tel: 7715331497 Post: 530022 16 此外,由于广西沿海区域城市化、工业 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大量增长,使得该区域环境将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一方面要保护区域的环境不恶化,甚至得到改善,有利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尤其是保护该区域的生态敏感区和自然保护;另一方面要有足够的环境容量容纳新引入的项目。 土地资源不足 沿海区域农林用地本来就少,近年来沿海区域工业化迅速发展大量占地使争地剧烈化,因此土地资源少也成为整个沿海区域工业化的制约条件。 近年来工业区向沿海迅速发展 ,使当地土地资源溃缺突出,农林用地与工业用地的竞争剧烈,于是就出现大量大面积的吹砂填海现象。 填海是个巨大的工程,除了经 济上投资巨大外,填海的结果是改变了近海岸滩涂地的原有生态功能,同时对区域海洋生态环境也影响较大。 因此,土地资源不足成为区域发展及本规划实施的制约条件。 沿海保护区的存在和生态功能保护是沿海工业规划实施制约因素 广西沿海区域分布有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自然保护区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而随着近年来沿海区域工业化迅速发展,产生的三废会对自然保护区产生较大的冲击,而反过来说,保护区的存在就可能制约着某些重污染行业的准入或规模,对区域工业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从而成为本规划实施的制约因素。 水资源不足是 制约本规划实施的主要因素 沿海区域虽然具体丰富的海水资源,但工业企业往往不能直接利用沿海作为水源,必须把沿海经过复杂的工艺处理除盐等成分才能使,成本非常高,目前尚未得到利用,因此沿海区域工业化迅速发展也使当地的淡水资源紧缺,水往往是多种工业的命脉,因此水资源的紧缺就成为沿海区域工业化迅速发展及本规划实施的制约条件。 工业区的不合布局制约工业区的发展,也是本规划实施的制约因素 在本规划之前,沿海区域工业化已经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工业区沿海岸线布局,难免有些布局不合理的现象比如炼油布设于港区生活区的的上 风向,如北海市 68 万吨炼油厂布局于市建成区内,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影响了居住环境质量,这样对港区进一步拓展十分不利,从而成为整个沿海区域工业化及本规划实施的制约条件。 内陆河流可利用环境容量稀少 沿海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广阔的海域具有的较大环境容量,可以消纳较多的工业“三废”,则一般大型的工厂企业往往布设近海区域,于谋求更大的发展。 而内陆河流环境污染情况较海洋严重,局部河流已无可利用的环境容量,内陆河流的环境质量现状,制约了规划的布局与实施。 综上所述,沿海区域的资源、能源、生态敏感区、自然保 护区以及环境容量等因素将成为区域规划、区域功能区布局、行业分布和行业类型等的环境制约因素。 广西沿海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中国 广西环。广西沿海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doc40)-其他行业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