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番禺区榄核公交枢纽站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6页)-工程可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不仅为旅客运输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是一个地区重要的对外窗口,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形象与活力。 榄核 镇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吸引着并将继续吸引众多的外来人口与外来资金,大力发展工业产业,区域的规划也为 榄核 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为此,必须切实加快建设 榄核公交枢纽站 ,以改善旅客的流通环境,提高区域形象,从而提升区域 5 的吸引力与发展活力,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的建设是区域客运自身发展 的要求。 目前, 榄核 镇没有 公交枢纽站 ,客运出行主要是通过途经的公路班车和区内公交的上落客点完成,随着 榄核 经济的发展导致出行率的增加以及大量工厂的落户,中途停靠站的客运方式已不能满足广大人员的出行需求。 榄核公交枢纽站 的建设落实《广州市农村客运站发展规划》、《广州市番禺区道路客运站布局规划》等规划的要求。 2020 年广州市番禺区交通局、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编制的《广州市番禺区道路客运站布局规划》规划布局了 84 个道路客运站,其中 榄核公交枢纽站 为6 个辅枢纽站之一。 2020 年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广州市交通运输研 究所编制的《广州市农村客运站规划》在番禺区规划布局了 14 个乡镇客运站,其中 榄核公交枢纽站 为 3 个农村客运枢纽站之一。 综上所述,番禺区、 榄核 镇正处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而市、区的相关规划更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了适应其地位的提升,满足客运市场的发展需求,提升区域形象,必须切实加快 榄核公交枢纽站 的建设。 6 第 三 章 公交枢纽 站选址 选址原则 根据 榄核公交枢纽站 运营特点,确定本次车站的选址原则为: 交通便利。 贴环贴线,对外交通顺畅,减少对城区内部交通的影响;同时要求 公交枢纽站 内外通道 保持良好衔接,以使客流、 人 流的集疏方便、高效。 规划协调。 协调城规,协调路网,要与城市规划及综合运输网规划相协调,增加 公交枢纽站 选址的可行性。 客协调。 要使客运站尽量接近客吸引源,或使客源能够通过快速方便的集疏途径到达本站,降低区域内客运输成本、减少运输时间。 用地可行。 尽量选择现状预留用地,避免拆迁。 环境许可。 尽量使客运站远离居住区及其他保护区域,减少客运站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选址 拟建 公交枢纽站 位于番禺区的 榄核 镇, 榄核镇道路交通四通八达,便利快捷。 形成了“三横”(榄九路、榄灵路 、南二环高速公路)、“四纵”(榄北路、东新高速、广珠东线、七号干线)的交通网络,辐射到广州市中心、顺德、东莞、深圳、珠海、中山等珠三角任何一个城市。 此外,我镇还有东新高速公路、珠三环高速、穗港铁路轻轨途径,这几个重要交通干线建成之后,我镇的交通优势将更加明显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该站 沿着民生 路 呈南北向设置 ,西面为 居民区。 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 7 第 四 章 工程建设条件 建设条件概述 气象条件 年平均气温 ℃ 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 ℃ 最冷月平均最高气温 ℃ 极端最高气温( 1995 年 8 月 12 日) ℃ 极端最低气温( 1934 年 12 月 18 日) ℃ 年平均降雨量 毫米 24 小时最大降雨量 毫米 一小时最大降雨量 毫米 年平均大气压 毫帕 冬季平均大气压 毫帕 夏季平均大气压 毫帕 极端最高大气压( 1961 年 12 月) 毫帕 极端最低大气压( 1964 年 8 月) 毫帕 年平均相对湿度 84% 最热月(七月)平均相对湿度 54% 最冷月(一月)平均相对湿度 75% 年平均绝对湿度 81% 8 全年主导风向 北风 年平均风速 米 /秒 夏季主导风向 东南风 冬季主导风向 北风 极大风速( 1964 年 9 月 5 日) 米 /秒 全年平均雷暴日数 天 年最高雷暴日数 111 天 7 度 水文地质条件 站址所在地区地质条件良好,地势平坦,未发现断裂结构及塌方等不良地质现象, 市政工程配套设施条件 本工程的生产、生活用电为二级负荷,消防用电为一级负荷。 本工程的设计用电负荷为 100kW。 番禺电信局有足够的容量可满足本工程通讯的需要。 榄核公交枢纽站 的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供给。 排水采用 清污分流方式,洗车污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与净下水汇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结论 综上所述,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社会协作条件良好,供水、供电、通信等有保障,有足够的建设用地,地质条件良好,符合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是建设本站的理想站址。 9 第 五 章 方案设计 建站功能 榄核 公交枢纽站 主要功能包括: 1) 运输组织管理功能  根据客流量、流向、流时的规律,合理编制 公交车 发车时刻表,安排运力。  组织旅客有秩序地候车,安全、迅速地上下车 2)中转换乘功能  提供公共汽车之间的零距离换乘、无障碍接驳 3)通信信息功能  日常生活通信信息 4)生产生活辅助功能  提供车辆停放、清洗、维修、保养等服务  为旅客购物提供便利条件 5)综合功能  生态、环保、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系统 建站规模 榄核公交枢纽站 的建设规模主要参数如下: 总规划用地面积: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388 平方米 绿地面积: 490 平方米 道路及其他用地面积: 平方米 建筑密度: % 绿地率: % 容积率: 发车位: 6 个 10 平面布置 (一)布置原则  符合广州市城市建设和道路规划的要求  根据 公交 运作特点,人车分区不冲突  坚持大站场、小站房原则  按照流线简捷和安全消防的要求,合理划 站 内各功能区域  根据周边道路及车辆流向,合理确定客运站出入口的位置  根据站内车辆的流向,合理安排进出通道  总平面图应因地制宜,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设施和绿化用地 (二)平面布置及交通组织 根据汽车客运站的建设要求, 榄核公交枢纽站 规划有站房( 1F)、维修区、发车区。 考虑功能合理分区,根据人车分流不交叉, 对站场进行平面布置。 主要设备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