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广水镇东河西岸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1页)-工程可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2) 第四纪三角洲海陆交互冲淤积层( Qmc) ② 淤泥质土、淤泥质粉土:层厚约 ~ 米。 土层呈深灰 色、灰 色,含腐植质,局部含粉砂,渐变为 淤泥质 粉土, 流塑。 标准贯入击数 N= 1~ 14 击。 地基承载力建议值 60kPa。 渗透系数 K20=3x106厘米 /秒 ~4x106 厘米 /秒,属微透水性。 ③ 粉砂、细砂:局部中砂,层厚约 ~ 米。 土层呈灰 色、浅 灰 色,局部地段夹薄层 淤泥质土 ,饱和, 松散~稍密。 标准贯入击数 N= 10~ 23 击。 地基承载力建议值 100kPa~150kPa。 属强透水性土,渗透系数 K20= 厘米 /秒 ~ 厘米 /秒。 ④ 粉土:层厚约 0~ 米。 土层呈灰白 色,局部 褐黄 色。 由粉粒、粘粒组 成, 稍密~中密,很湿。 标准贯入击数 N= 5~ 10 击。 地基承载力建议值 220kPa。 渗透系数 K20= 厘米 /秒,属微透水性。 ⑤ 淤泥质土:层厚约 ~ 米。 土层呈灰 色、 深灰 色,流塑。 标准贯入击数 N= 2~4 击。 地基承载力建议值 60kPa。 渗透系数K20= 厘米 /秒,属微透水性。 ⑥ 细砂:层厚 0~ 米。 土层呈灰白 色、 褐黄 色,含粉砂、少量 淤泥质及中粗砂 ,饱和, 稍密~中密。 标准贯入击数 N= 14~ 28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60kPa。 属强透水性。 ⑦ 中砂、粗砂:层厚 ~ 米。 土层呈灰白 色、浅 灰 色、 褐黄 色,以石英为主,含少量细砾,饱和, 中密~密实。 标准贯入击数N= 6~ 45 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50kPa ~275kPa。 渗透系数 K20=2x102 厘米 /秒 ~8x102 厘米 /秒,属强透水性。 ⑧ 残积土( Qel):层厚约 ~ 米。 土层呈灰紫色 ,以泥岩风化 残积而成粘土,坚硬。 标准贯入击数 N= 25~ 30 击。 地基承载力建议值 250kPa。 属微透水性。 结论和建议 ( 1)经综合判别,场地等级为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中等复杂地基; ( 2)淤泥质土属 高压缩性土层,承载力小,抗剪强度低,易引起护岸结构滑坡、开裂,建议进行处理。 ( 3)粉砂 、 细砂和中砂土层易产生管涌变形; ( 4)场地河水对砼无腐蚀性; ( 5)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区,属抗震不利地段。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 1)虽然本项目东河沿岸土地使用规划、道路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相关详细规划尚在审查和完善之中,但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所依据的有关规划资料是经相关主管部门确认有效的成果。 因此,项目相关的规划 资料已基本落实。 ( 2)《广水市城市发展规划》公布后,政府正致力于现代化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各项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 作为重点工程之一的 东河综合整治 工程 即将 全面展开,这为本项目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第四章 建设规模 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河岸西岸治理工程和治污工程,其中河岸治理工程分为岸线(堤岸)整治工程和市政道路工程两部分。 岸线整治工程 根据《东河综合整治规划》划定的河岸控制线 为基准,设置护岸建筑物,提高河堤防洪安全性,整治岸线总长 3 公里。 防洪设计标准为 50 年 一遇洪水,堤顶高程按 50 年一遇洪水、分 洪 300 立方米 /秒相应水位加综合安全超高 米控制。 初拟的护岸方案有直墙斜坡式和直墙式两种断面型式。 护岸建筑物(岸坡)高度 5~7 米。 市政道路工程 根据广水市主管部门审批确定的该段河岸的城市道路规划,拟在西岸硬化一条长 1000 米宽 10 米路面作为通向新工业园区的主干公路。 全段道路新建照明、道路标志、标线及排水管网等配套设施。 该段道路初定 为城市支线道路,道路等级 Ⅱ 级,设计行车速度30 公里 /小时 ,设计年限 10 年。 本项目涉及的排水区域为东河以 南,铁板桥村、南站村和何家寨以东的地域,面积约 6 平方公里。 按照规划确定的排水及污水治理方案,该片区拟建设南站污水泵站和何家寨 引水泵站 ,通过铺设截污干管,并将截留的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以减少向东河排放的污染物,改善河水水质。 排水体制为截留式合流制,截留倍数采用。 在本项目工程范围内,即沿河西侧沿岸边铺设φ 800φ 1200 的钢筋混凝土污水截留管,本项目设计管线总长度约 600 米。 第五章 工程布置 工程区为沿河西岸宽约 15 米~ 150 米的不规则地 带,临河护岸挡土墙后埋设截污管线,驼子桥以西近河岸道路安排项目实施。 护岸挡土墙施工需设置挡水围堰,由于现状河宽较窄,采用土围堰施工难度较大,而且围堰对河流断面束窄较多,拟采用拉森Ⅲ型钢板桩围堰。 围堰布置在挡土墙前趾以外约 2 米~ 3 米的河中。 施工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于岸边搭建临时仓库和布置钢筋场等 临时施工设施。 为了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保证质量,按有关规定要求,工程所需砼采用商品砼。 故不需要考虑砼拌和系统。 岸线整治工程 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 根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GJJ5092,本工程为三等工程。 主要建筑物 3 级、次要建筑物 4 级、临时性建筑物 4 级。 防洪设计标准为 50 年一遇洪水,堤顶高程按 50 年一遇洪水、分洪 300 立方米 /秒相应水位加综合安全超高 米控制。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本段河岸控制线沿用 《东河综合整治规划》 确定的控制线,大部分地段与现状岸线基本吻合。 综合考虑工程景观效果、已实施河段河岸断面型式、河岸现状等因素,河岸断面型式初拟以下几种方案,以适应不同地形条件的要求。 ( 1)直墙斜坡式:护岸下部设置悬臂式砼挡土墙,墙顶设宽 米亲水平台 ,以上为坡比 1: ~1: 的岸坡至岸(堤)顶。 该类断面型式为规划部门推荐的断面型式,主要布置在不受计划不拆迁建筑物限制或受影响很小,而且具备施工开挖条件的地段。 ( 2)直墙式:采用悬臂式砼挡土墙或密排桩护岸,墙顶与岸(堤)顶齐平。 该类断面型式主要布置在建筑物临近岸线且无法拆迁的地段。 从工程造价经济性考虑,当无法布置直墙斜坡式护岸但具备施工开挖条 件时采用悬臂式砼挡土墙;不具备施工开挖条件时采用密排桩护岸。 ( 3)其它护岸型式:下部设置砼沉箱或砼地梁,根据地基条件,软弱地基段在沉箱或砼地梁下布 置 Ф 1000 灌注桩,以稳固堤岸。 沉箱与旧岸墙之间灌注砼,沉箱和砼地梁以上紧贴旧岸墙面设砼护面,外贴石片。 道路工程 根据规划,在原有路基上对其进行硬化,路面长 1000 米,宽 10米。 初拟的路面结构分层至下而上为:①碾压砂(土)基础;②级配碎石底层,厚 300 毫米 ;③水泥稳定石屑基层,厚 200 毫米 ;④乳化沥青及聚酯长丝土工布层;⑤ AC25 沥青砼下面层,厚 60 毫米 ;⑥改性 AC13 沥青砼表层,厚 40 毫米。 主要工程量 本工程以土石方、砼工程、道路、排水及配套工程为主,其中:土石方总量约 3 万立 方米,道路路面约 1 万平方米 ,截污管线总长约 600 米。 水污染治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东河的治理,一直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 近几年来,东河综合整治全面考虑了沿河治污、水质保护、沿河两岸城镇建设、产业布局调整和防洪排涝等方面的要求,突出治污为重点,综合安排了治污、堤路建设、等系列工程,进行系统性的综合整治。 规划中的建设项目包括截污工程、引水冲污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河道清淤裁弯取 直工程、雨污分流工程、两岸路堤合一工程和其他配套整治工程等,目前东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已全面展开。 东河 本项目河段,是广水镇工业、生活污水的主要排出口,目前日排污量约 4 万立方米。 由于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生活污水排入、致使东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沿岸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平常水位时,河水浑浊,垃圾漂浮于水面,枯水低潮时水体发黑发臭,岸边脏泥显露,垃圾成堆,居民望河生畏,对居民身体健康和城市形象都造成一定危害。 东河水污染综合指数分别为 、 ,已属中等污染。 2020年 1 月取样化验结果,溶解氧 毫克 /升,超标率 %,石油类 毫克 /升,超标率 %,氨氮 毫克 /升,超标率 %。 有机污染相当严重。 东河上游虽然有霞家河水库,引水冲污,平水期水质有所改善,但枯水期引水量小,水质污染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污水量预测 本排水区域为东河以南,南站村、铁板桥以东,总面积约 6 平方公里。 规划到 2020 年有 2 万人,规划到 2020 年有 4 万人。 预测污水量到 2020 年为 万立方米 /天,到 2020 年为 万立方米 /天。 排水体制分析 在城市和工业企业中通常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 这些污水是采用一个管渠系统来排除,或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系统来排除。 污水的这 种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做 排水系统的体制。 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⑴ 合流制排水系统 将城市中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排水的系统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 ⑵ 分流制排水系统 将城市中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水的系统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 合理地选择排水系统的体制,是城市和工业企业排水系统规划和设计的重要问题。 排水体制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对城 镇 和工业企业的规划和环境保护影响深远。 同时也影响排水系统工程的总投资和 初期投资费用。 通常,排水体制的选择首先应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根据城 镇 的经济条件和实际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采用完全合流制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全部截流送往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但这时的截留主干管尺寸较大,污水厂容量也增加很多,工程建设费用较高。 采用截留式合流制时,在晴天和初期降雨时,将所有污水和初期雨水都截流入污水厂,经处。广水市广水镇东河西岸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1页)-工程可研(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