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广饶县迎宾路东延供暖管道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1页)-工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毫米) 厚度 T 坡口形式 间隙 C 钝边 P 坡口角度α(176。 ) 10 V型坡口 02 02 65— 75 管道对口时必须外壁平齐,管 道与管件之间的对口,也要做到外壁平齐。 对完口进行点固焊,点固焊与第一层焊接厚度应一致,但不超过管壁厚的 70%。 焊缝根部必须焊透, 中国最大管 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在焊下一层之前,将上一层的焊渣及金属飞溅物清理干净。 多面焊时,各层引弧点和熄弧点应错开 20 毫米或 30176。 角。 焊缝均满焊,焊接后立即将焊缝上的焊渣、氧化物清除,每个焊缝在焊接完成后立即标记出焊工的标识。 焊缝外观检验表面须完整,高度不低于母材表面并与母材圆滑过度,焊缝宽度应超过坡口边缘 2— 3 毫米。 所有焊口进行 100%超声波探伤及 3%X 射线探伤检查,无损探伤由监理单位复核,质检部门进行第 三方抽检。 不合格的焊缝应及时返修。 管道支架是管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管道起着支撑重量、平衡介质反力、限制位移和防止震动的作用。 支架安装要求: a、 管道安装前,应先完成管道支架的安装。 支架的形式、位置、间距、标高应符合设计和有关技术标准的要 求; b、 支架应牢固地固定在墙、柱子或其它结构物上,横梁长度方向应水平,顶面应于管中心线平行。 c、 大口径管道上的阀门应设置专用支架,不得由管子支撑阀门重量。 d、 从干管接出的较大管径为立管敷设时,立管的荷重应设置专用托架承担,不得由支管和干管的焊口承担。 阀 门安装: 中国最大管 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安装前应核实阀门的型号、规格正确,外观无缺陷,开关灵活,各部连接螺栓无松动,指示正确,还应清除阀门的封闭物和其他杂物,并按照规定进行检验。 阀门在关闭状态下安装,其开关手轮放在便于操作的位置;阀门上箭头批示的方向与介质流向一致。 管接头处理: a、 管口找正、保持同心,为防止焊接时飞溅的焊渣烧烧坏保温管,需用苫布或胶破布覆盖工作点两侧各 500mm 的保温管。 b、 安装过程必须保持管端保温层始终处于干燥状态,做好防水保护,严禁保温层受潮。 C、 对接头的严密性试压,试验压力 ,持续 5—10 分 钟用肥皂水涂在接缝处,检查无漏气现象为合格。 合格后用移动式发泡机现场发泡,然后焊死。 管道水压试验、严密性试验、吹扫清洗。 管网应分段进行水压试验、严密性试验和吹扫清洗,尽量安排在两个检查井之间进行。 分段试验及总体试验须编制具体的施工方案并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批准。 水压试验: 直埋管槽中应有可靠的排水系统,以保证被试压管道一旦泄漏,管道不被淹没。 中国最大管 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水压试验前应注意以下事宜:焊缝及其他待检部位不能涂漆和绝热;管道上的膨胀节应设置临时约束;固定支墩必须能承受设计推力,管道端头宜在固定支墩处采取防护措施或采取临时 支墩措施,以保护管道和补偿器;试验用压力表已经校验;待检管道与地匀系统已用盲板或其他措施隔开;应做技术交底。 灌水时,打开管道高点排气阀。 水压试验时,电动试压泵应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工作压力的 倍)后,稳压 10 分钟,无渗漏,再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用 1 公斤重的小锤在焊缝周围对焊缝逐个敲打检查,在 30 分钟内,以无渗漏且压力降不超过 为合格。 试验过程中,若发现泄露,不得带压处理。 试验结束后,应及时排尽积液,拆除盲板和膨胀节限位措施。 管道的清洗: 本工程利用正和热电厂首站热网循环泵对全线 管网采取闭式循环,总体清洗。 循环系统如下: 热网回水管→大型除污器→热网加热器旁路→热网供水管→干管末端供、回水等径连通管→热网回水管。 为使残存在管内的杂物清洗时产生移动,最小清洗流速不小于 ,并以系统能达到的最大流量和压力进行。 洗涤方法及过程: 中国最大管 理资源中心 中国最大管理资源中心 先将管网全部充满水(利用试压时的满管水)。 开启热网循环水泵、循环过滤,反复多次粗洗循环。 换水再进行净水循环。 再换水进行清洗循环,直至排水的透明度与入口处一致为合格。 管道的吹洗顺序应按主管、支管依次进行。 管道保温: 管道接口处采用聚氨脂保温处 理,黑夹克保护。 回填土: 管道铺设 200mm的中砂,管道胸腔部位填砂或过筛细土。 填土时,其颗粒应小于 20mm。 回填砂或细土的范围为保温管顶以上 200mm 以下的部位。 其他部位回填原土夯实。 胸腔回填时,两侧同时回填,以防管道中心线偏移。 回填时分层夯实。 试运行: 在工程的各单位工程全部竣工并验收合格后,派工程技术人员配合业主进行联合试运行。 管道、法兰、阀门和补偿器等处的螺栓在试运行时应进行热紧,热紧时运行压力应降低至 3 公斤以下,温度为设计温度,螺栓对称、均匀地适度紧固。山东省广饶县迎宾路东延供暖管道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1页)-工程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