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可研报告(15页)-工程可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程:大兴圩堤顶高程 17~ 米,堤面宽 5~8 米,防洪能力达十年一遇标准。 田间工程现状 项目区内田间工程现状甚差,灌 排渠 系 不完备 ,配套桥涵工程几乎空白。 造成农田区排水不畅, 灌溉耗水量大, 排灌 成本高 , 在很大 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生产 水平的 提高。 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 农业生产的 主要制约因素是 水利 工程 设施 薄弱。 唯有 完善和提高项目区水利条件,才能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并从根本上解决水多水少的问题,满足多种农作物生长对水的需求,进而为引进优质农作物品种提供保证,为项目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实施沟渠配套工程和排灌站工程,也为新农村建设水环境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本项目所采用工程措施,在技术上为成熟技术,而且 类似项目在我县其它乡镇均取得了预期效果,发挥了良好作用; 加之项目选择的工程措施,符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 为项目区农民所热切盼望的, 可操作性强。 因此,本 项目在技术上 和实施上是 有根本保证 的。 本项目区耕作农田均为中低产田, 项目实施后 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根据我县其它乡镇 类似项目 效果综合推算,本项目区经济增长潜力较大:一是水稻、油菜、棉花和特色蔬菜增产增效潜力大。 从测算的结果来看,项目 实施 后, 加上农业科技的推广, 每年可增产 油菜籽 520 吨、水稻 440 吨、棉花 160 吨 ,本 项目每年直接 效益为 万元 (详见“项目实施效益计算表”),投资回收期为 2 年(包括建设期), 因而,本项目在经济上是完全合理可行。 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况 项目区可利用的水资源 分为两类:一是地表水,这是降水在地表形成径流后,在项目区沟塘中的蓄水。 大兴圩内能起调蓄作用沟塘面积不足 1500 亩,而且沟窄水浅,蓄水深不足 ,年蓄水总量不足 400 万 m3,大量降水因不能存蓄而流入青弋江。 二是过境水,主要是指青弋江在大兴圩处的过境水量。 青弋江在此处的过境水量相对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关键在于大兴圩在灌溉用水期的提水能力,也即在于沿江灌溉站工程的完备程度和设计提水流量。 项目区 水资源 供需平衡分析 现状年需水量表 类别 名称 播种面积 (万亩) 需水定额 ( m3/亩) 需水量 (万 m3) 早稻 350 140 双晚 300 120 单晚 600 240 棉花 350 140 油菜 ( 150) ( 180) 合计 640( 820) 从项目区总体需水情况来看, 一般年份 油菜 不需要漫灌,其需水量一般为天然降雨;水稻和棉花,其总需水量中的四分之一 应 为天然降雨。 这样一般年份灌溉水量为 480 万 m3,仍需从区外通过灌溉站调水 80 万 m3;偏旱年份因区内沟塘蓄水不足,需从青弋江通过灌溉站调水 300 万 m3。 程可供水量 分析 项目区 拟更新改造 3 座灌溉站,它们分别是时村灌溉站、下姚 灌溉站、凤墩灌溉站, 灌溉水源 均为青弋江水,设计灌溉总流量为,按灌溉期运行 2 个月计算, 可调水量 399 万 m3, 大于偏旱年份应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