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为制焦公司150th干熄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88页)-工程可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9)干熄炉上部采用电容式料位计,下部雷达料位计。 采用雷达料位计不但可以实时检测干熄炉料位,并且还可以避免伽马射线料位计 带来的辐射危害。 ( 10)装入装置漏斗 后部设有尾焦收集装置。 ( 11)采用旋转焦罐,既可保证焦罐内焦炭分布均匀,又减少了焦罐本身的重量及维护工作量。 ( 12)根据焦炭粒度的实际情况,对干熄槽斜烟道、环形烟道等关键部位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干熄焦装置的稳定运行。 ( 13)根据干熄槽各部位的操作温度和工作特点,采用性能不同的耐火材料。 干熄槽和一次除尘器工作层因部位不同,其内衬要求也不同。 对于干熄槽装焦口和斜道区,由于焦炭冲击磨损大,温度波动范围大,气流 (含焦粉 )冲刷严重的特点,而选用热震性能、耐磨性能好、抗折强度大的莫来石炭化硅砖,同时针对装焦口和斜 道区的工况特点,对斜道区的用砖的配料也进行了调整。 对于预存室直段、一次除尘器拱顶,由于其焦炭冲击磨损 (预存室 )和气流 (含焦粉 )冲刷 (一次除尘器 )的工况特点,选用耐磨性能和热震性能都较好的莫来石 (A)砖。 对于冷却室,其工况特点是磨损严重、温度变化也较大,选用强度性能、耐磨性能和热震性能都较好的莫来石 (B)砖。 另外,针对不同区域的形状特点,对非工作层用衬砖和隔热层用砖进行了优化。 ( 14)一次除尘采用重力沉降方式。 由于采用重力沉降方式,中间并设有隔墙,故除尘效率高、架构紧凑,而且不需要维修。 总图 运输 设计依据及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 ( 1)甲方提供的《云维集团 200 万吨 /年焦化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 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93); ( 4)《钢铁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试行)》( YBJ5288)。 总平面布置 ( 1)车间组成 干熄焦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 150t/h 干熄焦装置、运焦系统、环境除尘、牵车台及焦罐检修站、主控楼、辅机室、汽轮机发电站等。 ( 2)总平面布置 根据云南大为制焦有限公司焦化厂 4 号捣固焦炉工程规划,干熄焦布置于 4焦炉机侧外端处。 干熄焦装置布置于 4焦炉南侧,干熄焦环境除尘系统布置在 4 号焦炉焦侧;运焦系统,带式输送机从干熄槽下穿出,经转运站接至湿法运焦系统带式输送机上。 主控楼、辅机室与汽机房集中为一个建筑,布置在干熄焦装置南侧;牵车台位于干熄焦装置南侧,电站以西。 具体布置详见《云南大为制焦有限公司 1 150t/h 干熄焦工程 ?总平面布置图》。 厂区竖向布置规划 本工程区域场已完成工程整平工作,工程场地高程拟定 米,不对现场地坪进行调整。 土方 工程 干熄焦工程区域场地平整已经完成,本工程中不再包含土方工程。 场地排水 干熄焦区域排雨水采用明沟排水方式,在拟建干熄焦区域新设置排雨水沟统一排入现有排水系统。 运输及运输设备 干熄焦区域规划道路(车间引道)宽度为 7 米,转弯半径不小于 9 米。 干熄焦系统运输主要为红焦运输、冷焦运输和除尘焦粉运输。 其中,除尘焦粉运输采用汽车运输。 焦粉运输所需汽车(或特种密封运输车辆)由甲方统筹安排,本工程运输部分不考虑增加运输机具及运输定员。 消防 干熄焦工程区域道路宽度 米,转弯半 径不小于 米,符合消防通行要求。 绿化 为了美化厂区环境,降低污染,厂区可绿化面积工程建设设计均予以规划设置。 厂区绿化率约为 15%。 设备 红焦运输系统 红焦运输系统将炭化室中推出的红热焦炭运送至干熄炉炉顶,并与装入装置相配合,将焦炭装入干熄炉内。 主要设备包括: □ 焦罐台车 数量: 3 台( 2 台操作 1 台备用) □ 旋转焦罐: 数 量: 3 台( 2 台操作 1 台备用) 结 构:钢板焊接结构 排焦方式:底部自动打开 □ 电机车 数 量: 2 台( 1 台操作 1 台备用) 走行速度(高、中、低、微):~ 180、 60、 2 10m/min 1 台电机车拖带 2 台焦罐车(焦罐台车及焦罐)。 □ APS 对位装置 采用 APS 强制对位装置,确保焦罐车对位修正范围控制在 ?100mm,对位精度达 ?10mm,主要由液压站及液压缸组成。 □ 提升机 提升机运行于提升井架及干熄炉框架上,将装满红焦的焦罐提升并横移至干熄炉炉顶,与装入装置相配合,将红热焦炭装入干熄炉内,装完红焦后又将空焦罐放回到焦罐台车上。 该设备包括提升装置、走行装置。 在本体框架下部有防止走行时焦罐振动的焦罐导轨,在吊件上有防止焦罐内 焦粉飞扬的焦罐盖。 - 提升机工作制度为起重机械设计标准 GB381183中规定的 A8级,以确保其强度和性能。 - 为了保证运行安全,提升机上设有过载荷、偏荷载检测器、钢丝绳张力检测器等安全设备,走行装置上设过走行检测器。 - 提升和行走的传动均按正常工作和事故(紧急)处理配置两台电 机。 当主电机出现故障时,人工手动合上机械离合器,启动事故电机,低速完成本次工作任务,然后必须停止运行进行故障处理。 - 根据焦炭处理量来设定满足提升机循环周期的提升速度曲线和走行速度曲线。 - 提升装置利用变频器来控制提升速度。 - 走行装置利用变频器进行速度控制,并采用电磁制动器制动,以实现停止精度在177。 20mm 以内。 - 焦罐用吊钩的开闭、焦罐底部闸板的开闭全部由提升机的升降动作通过机械连锁来完成。 -为方便装入装置及干熄炉中部分设备的维护﹑检修,在提升机上设置一台检修用电动葫芦。 □ 装入装置及移动除尘管道 装入装置安装在干熄炉顶,它包括干熄炉水封盖和移动装焦漏斗。 装入装置由带变频器的电动缸驱动,装焦时自动打开干熄炉水封盖,同时移动装焦漏斗至干熄炉口,配合提升机将红焦装入干熄炉。 装入装置与集尘管连通,装焦时无粉尘外逸。 装入装置 设有料钟,使布料均匀。 设备的特点: 料斗是将红焦投入干熄炉内用的溜槽,料斗内设有装入料钟。 设置此料钟可使干熄炉内的焦炭粒径均匀分布,改善干熄炉的热交换效率。 考虑焦炭造成的磨损,料斗内设有高铬铸铁衬板。 移动除尘管道及电动蝶阀用于装入红焦时抽出含尘烟气。 固定管道上 设有电动蝶阀,装红焦时,蝶阀打开。 电动蝶阀与地面除尘风机连锁,装焦时风机高速运转。 另外,料斗上部设有防尘闸板,以防止焦罐吊离漏斗瞬间焦粉的飞散。 驱动装置采用1个电动推杆驱动顶盖和料斗的连杆机构。 排焦装置 排焦装置安装于干熄炉底部, 将冷却后的焦炭排到胶带输送机上,通过旋转密封阀的旋转封住干熄炉内循环气体不向炉外泄漏,要求该装置自动、连续、均匀地排料,排焦时无循环气体和粉尘外逸。 该系统由插板阀﹑振动给料器﹑旋转密封阀及排焦溜槽等设备组成。 振动给料器和旋转密封阀组合的排出装置 ,该设备特征是能够连续排出焦炭,排出量的控制简单安全,且焦炭排出时干熄炉内的气体不会泄漏。 因为排出焦炭的磨损性较高,考虑了振动给料器和旋转密封阀的耐磨损设计。 旋转密封阀以恒定的转速将焦炭排出。 另外,采用旋转密封阀可以保证系统的气密性。 焦粉收集 焦 粉的运输和回收系统采用气力输送。 该设备用于运输由一次和二次除尘器收集的灰尘,然后存放在灰尘仓里。 焦粉运输方式采用汽车运输,运输车辆由用户自备。 焦粉使用加湿机边洒水边混合,防止装车外运时二次扬尘。 主要设备包括:旋转阀、气力输送系统、加湿机、焦粉仓、仓壁振动器、膨胀节等 干熄焦冷焦输送系统 能力按≥ 150t/h 配备冷焦运输设备。 皮带机采用耐温≥ 250℃的耐热胶带,冷焦炭运输系统设有电子皮带秤对焦炭进行连续称量。 焦罐及台车检修系统 干熄焦迁车台负责红焦运输设备的检修和更换,设 有迁车台台车及卷扬装置,并有焦罐检修站。 工业炉 干熄焦循环冷却系统 干熄焦循环冷却系统与余热锅炉系统共同组合为一个整体闭路换热系统,其中干熄焦循环冷却系统在干熄炉内进行,干熄炉下部冷却段布置在干熄炉的鼓风装置(冷循环气体入口)与环形气体通道下部斜风道(热循环气体出口)之间。 从干熄炉环形烟道排出的 800~ 980℃循环气体经一次除尘器重力沉降除去粗粒焦粉(或小焦块)后,进入余热锅炉换热,温度降至 180℃左右。 由余热锅炉出来的较冷循环气体,再经二次除尘器除去粒度较小的粉尘后,由循环风机加压送 入干熄炉内进一步循环使用。 干熄焦循环冷却系统生成总粉尘量一般≤2%。 为了进一步降低循环气体温度,在循环风机与干熄炉下部鼓风装置之间设置锅炉副省煤器,由锅炉低温给水把进入干熄炉的循环气体温度再降至 135℃左右。 在干熄炉内冷循环气体与热焦炭的逆流物理换热过程中,还伴随着高温焦炭与循环气体氧化气氛的化学反应变化,并造成少量焦炭烧损 (一般 1%),并且与上部预存室中红焦炭析出的残余挥发份进行混合,使得出斜风道循环气体中可燃组份的浓度相对增加。 当可燃组份的浓度超过爆炸极限就有爆炸的危险。 为保证干熄焦装置生产操作的安 全可靠性,必须有效控制循环气体中可燃组份的浓度。 采用在环形通道上部补充空气的方法,将循环气体中的可燃组份大部分燃烧并可提高系统蒸汽产率。 此时因补充空气,使得系统内循环气体量相对增加,为保证循环气体总量平衡,通过副省煤器上的放散装置将多余气体放散。 特殊情况下,通过系统充 N2 方式来调整循环气体成分。 在干熄炉与一次除尘器之间以及一次除尘器与干熄焦余热锅炉之间设有高温补偿器,并内衬耐火材料;在循环气体主循环管路的较长直管段上也设有多个膨胀节。 风机前后的循环气体管路上设有温度、压力、流量测量、补充 N2 装置;副省煤器 后循环气体管道上设有循环气体成分自动分析仪;二次除尘器及锅炉出口管路上还设有防爆装置等。 在干熄炉入口的循环气体管路上还设有手动翻板阀以调节供气装置中央风帽和周边风环的送风比例及大小。 循环冷却系统主要设备 □ 干熄炉 干熄炉主要担负着红焦炭的储存、冷却任务,红焦炭从其上部进入,经预存室到冷却室,被冷却的焦炭从下部排出;而对应的冷却气体从干熄炉下部鼓入,在冷却段经过与它接触的热焦炭换热变为热气体后,从干熄炉炉墙中间斜风道汇入上部环形通道两侧排出,并最终汇入一次除尘器入口。 为了保证干熄炉焦炭冷却效果 ,该设备应该确保 上部焦炭平整及均匀下降,下部循环气体均匀上升,这是干熄炉确保最终冷却效果的两个主要方面。 干熄炉的砌筑特色: 干熄炉砌体属于竖窑式结构,中下部是处于正压状态的圆桶形直立砌体。 炉体自上而下可分为预存室,斜道区和冷却室。 预存室的上部是锥顶区,因装焦前后温度有波动,炉口工作层采用热稳定性能较好的 B 级莫来石-碳化硅砖,其余为干熄焦通用粘土砖和隔热耐火砖。 预存室下部是环形气道,可分为内墙及环形通道外墙两重圆环砌体。 内墙要承受装入焦炭的冲击力和磨擦,还要防止预存室与环形气道的负压压差窜漏,因而采用高强 度耐磨砖- A 级莫来石粘土砖。 斜道区的砖逐层悬挑承托上部砌体的荷重,并且是逐层改变气道深度的砖的砌体。 温度频繁波动、热气流和红焦炭粉尘激烈冲刷,对内层砖的热震性、抗磨损和抗折强度要求都很高。 该部位采用高档次 A级莫来石-碳化硅特制砖。 冷却室虽结构简单 ,是一个圆筒形,但它的内壁要承受焦炭激烈的磨损、循环冷却气体的激烈冲刷,也是最易受损害的部位,同时还受循环气体温度的波动和上部较高耐火衬体的正压力。 冷却段用砖采用耐急冷急热性好且高强耐磨的 B级莫来石粘土砖。 □ 一次除尘器 从干熄炉环形通道出来的高温气体由于循环 冷却工艺原因含有大量粉尘(焦粉),一次除尘器采用重力沉降方式,顶部采用砖拱结构, 结构可靠,强度又大,比较实用。 为了保证进一次除尘器循环气体的温度恒定,在环形烟道一次除尘器入口处设置了循环气体旁通掺入装置。 从副省煤器上方引入较冷的循环气体至环形烟道顶部与一次除尘器侧相接触部位,此气体不参与红焦炭的热交换,只起对出环形通道高温气体温度恒定的降温作用,确保后部余热锅炉稳定、可靠运行。 □ 二次旋风除尘器 该装置为进一步降低循环气体粉尘含量、保证主循环风机的运行寿命所设。 二次除尘器采用多管旋风分离器,将循环气体 中的焦粉进一步分离出来,使进入循环风机的气体中粉尘含量小于 ,且其中小于 的粉尘占 95%以上,以降低焦粉对循环风机叶片的磨损。 二次除尘器上还设有人孔﹑观察孔﹑防爆装置﹑粉尘料位计﹑掏灰孔及焦粉排出装置等。 □ 主循环风机 干熄焦主循环冷却设备的循环动力为主循环风机,它要求进出口要绝对密封。 风机入口设置流量电动调节挡板,风机机壳设置 N2 密封系统,配置合格电机。 风机型式:双吸入式离心风机 循环总风量:约 202000Nm3/h 风机全压: 其中入口压头:约 4500Pa 出口压头:约 +7000Pa 风机入口气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