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资料(doc12)-工程综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采用定向爆破,解决大量土石方的施工问题。 理论 研究精密化:一些新理论和方法,如计算力学、结构动力学、动态规划法、网络理论、随机过程论、滤波理论学的成果,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而渗进了土木工程领域。 结构动力学已发展完备,荷载不再是静止的和确定性的,而是被作为随时间变化的随即过程来处理。 静态的、确定的、线性的、单个的分析,逐步被动态的、随机的、非线性的、系统与整体的分析所代替。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高次超静定方程的分析成为可能。 大跨度建筑的形成层出不穷,薄壳、悬索、网架和充气结构覆盖大片面积,满足各种大型社会公共活动的需要。 从材料特性,结构分析,结构受力计算到极 限状态理论,土木工程的各个分支中都得到充分发展。 正是这些巨大的飞跃在二十世纪中后期有出现了一大批代表性工程 ,如马来西亚 石油大厦( 450m,1996)、美国西尔斯大 厦( 435m,1974)、日本明石跨海大桥( 1991m,1998)、英吉利海峡隧道等,它们代表了当今土木工程技术最高水平。 土木工程历史上的三次飞跃 做中国最大的 管理资料库 — 企业 () 对土木工程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首先是作为工程物质基础的土木建筑材料,其次是随之发展起来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 每当出现新的优良的建筑材料时,土木工程就 会有飞跃式的发展。 人们在 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从事营造活动,后来出现了砖和瓦这种人工建筑材料,使人类第一次冲破了天然建筑材料的束缚。 中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 的西周初期制造出瓦。 最早的砖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的墓室中。 砖和瓦具有比土更优越的力学性能,可以就地取材,而又易于加工制作。 砖和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广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 由此土木工程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直至 18~ 19 世纪,在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里,砖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筑材料,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甚至在目前还被广泛 采用。 钢材的大量应用是土木工程的第二次飞跃。 十七世纪 70年代开始使用生铁、十九世纪初开始使用熟铁建造桥梁和房屋,这是钢结构出现的前奏。 做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库 — 企业 () 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冶金业冶炼并轧制出抗拉和抗压强度都很高、延性好、质量均匀的建筑钢材,随后又生产出高强度钢丝、钢索。 于是适应发展需要的钢结构得到蓬勃发展。 除应用原有的粱、做中国最大的 管理资料库 — 企业 () 拱结构外,新兴的桁架、框架、网架结构、悬索结构逐渐推广,出现了结构形式百花争艳的局面。 建筑物跨径从砖 结构、石结构、木结构的几米、几十米发展到钢结构的百米、几百米,直到现代的千米以上。 于是在大江、海峡上架起大桥,在地面上建造起摩天大楼和高耸铁塔,甚至在地面下铺设铁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 为适应钢结构工程发展的需要,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等就应运而生。 施工机械、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理论也随之发展,土木工程从经验上升成为科学,在工程实践和基础理论方面都面貌一新,从而促成了土木工程更迅速的发展。 十九世纪 20 年代,波特兰水泥制成后,混凝土问世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