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doc18)-其他行业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作: (一 )认真解决“三农”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制定《吉林省 2020— 2020 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明确任务目标,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 农业生产力水平。 进一步完善加强农业、支持农村、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 加快商品粮基地和优质粮产业工程建设,启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实施一批大型水利工程。 全面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 深入实施“粮变肉”工程,做强做大畜牧业。 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 加快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步伐,启动东部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 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选择30 个镇、 100 个行政村作为试点,先行启动。 同时,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的投入。 推进改水改厕,启动农村清洁能源工程。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到 2020 年全省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逐步扩大免费教科书范围。 三年内完成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率先建立覆盖全省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乡村。 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继续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8 页 共 16 页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积极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 把培育新农民与促进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实施“一推双带”,建立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机制,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深入推进县域突破战略,实现县域经济整体跨越。 (二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壮大提 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体制创新、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的转变。 进一步发展壮大支柱、优势和特色产业,推动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以一汽为龙头,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整车生产能力和零部件配套能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基地。 以吉化和油田为依托,加快推进原料路线多元化、产品加工精深化、产业发展延伸化,建设全国综合性石化产业基地。 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生态资源,建设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基地。 积极发展医药、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培 育发展能源、冶金、建材、纺织和旅游等特色产业,做大人参、矿泉水产业。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轻工业。 培育一批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原产地标识产品。 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 进一步加强地质矿产勘查工作。 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推动金融、信息、社区和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 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增长。 (三 )继续实施投资拉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提升重点产业水平和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大投入。 全省“十一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要达到 万亿元,比“ 十五”增加 1 万亿元。 重点加大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9 页 共 16 页 工业项目、技术改造、高新技术和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 加快实施一汽“五大”工程、吉化百万吨乙烯扩建、吉林油田油气勘探开发、通钢 1000 万吨钢、长春大成 300 万吨化工醇等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建设。 加快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加强大中型煤矿开发建设。 全省新增发电装机达到 700 万千瓦,基本形成省内 500 千伏电网骨架。 实施铁路网建设改造计划,新建改建铁路 1300 公里。 完善“五纵五横”公路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争取达到 2020 公里,基本实现省会长春与各市州所在地、出海入关通道和重点开发区域的高速公路联结。 优化民航机场布局,构建“一主四辅”的机场格局。 完善通信网络,加快“数字吉林”建设。 积极推进长白山管理区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实施投资拉动中,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强化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切实加强建设管理。 (四 )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兴业战略,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充分发挥我省科技、教育和人力资源优势,实施一批重大基础科学研究、前 沿技术研究、产业技术攻关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加创新投入,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搞好国家和省级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发展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0 页 共 16 页 学习体系。 推进人才兴业战略,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能力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五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方位扩大开放。 着力推 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 深入推动全民创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做大总量,做强企业,抢占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公共财政体系。 加快发展土地、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 建立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打造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