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宝典--下厨必备(下)(doc60)-地产综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粘锅 3煎鸡蛋时,在热油中撒点面粉,蛋会煎得黄亮好看,油也不易溅出锅外 3用羊油炒鸡蛋,味香无异味 3炒鸡蛋时加入少量的砂糖,会使蛋白质变性的凝固温度上升,从而延缓了加热时间,加上砂糖具有保水性,因而可使蛋制 品变得膨松柔软 3炒鸡蛋时加入几滴醋,炒出的蛋松软味香 3炒茄子时,在锅里放点醋,炒出的茄子颜色不会变黑 炒土豆时加醋,可避免烧焦,又可分解土豆中的毒素,并使色、味相宜 4炒豆芽时,先加点黄油,然后再放盐,能去掉豆腥味 4炒波菜时不宜加盖 4炒肉片:肉切成薄片加酱油、黄油、淀粉,打入一个鸡蛋,拌匀,炒散;等肉片变色后,再加佐料稍炒几下,肉片味美、鲜嫩 4炒牛肉丝:切好,用盐、糖、酒、生粉(或鸡蛋)拌一下,加上生油泡腌, 30 分钟后再炒,鲜嫩可口 4炒肉菜时放盐过早熟得慢,宜在将熟时加盐,在出锅前再加上几滴醋,鲜嫩可口 4肉丝切好后放在小苏打溶液里浸一下再炒,特别疏松可口 4不论做什么糖醋菜肴,只要按2份糖1份醋的比例调配,便可做到甜酸适度 4炒糖醋鱼、糖醋菜帮等,应先放糖,后放盐,否则食盐的“脱水”作用会促进菜肴中蛋白质凝固而“吃”不进糖分,造成外甜里淡 4做肉饼和肉丸子时,一公斤肉馅放 2 小匙盐 50、做丸子按 50 克肉 10 克淀粉的比例调制,成菜软嫩 5做滑炒肉片或辣子肉丁,按 50 克肉5克淀粉的比例上浆, 成菜鲜嫩味美 5做馒头时,如果在发面里揉进一小块猪油,蒸出来的馒头不仅洁白、松软,而且味香 5蒸馒头时掺入少许桔皮丝,可使馒头增加清香 5蒸馒头碱放多了起黄,如在原蒸锅水里加醋2~3汤匙,再蒸 10~ 15 分钟可变白 5将少量明矾和食盐放入清水中,把切开的生红薯浸入十几分钟,洗净后蒸煮,可防止或减轻腹胀 5牛奶煮糊了,放点盐,冷却后味道更好 5放有辣椒的菜太辣时或炒辣椒时加点醋,辣味大减 5烹调时,放酱油若错倒了食醋,可撒放少许小苏打,醋味即可消除 5 菜太酸,将一只松花蛋捣烂放入 60、菜太辣,放一只鸡蛋同炒 6菜太辣,放些醋可减低辣味 6菜太苦,滴入少许白醋 6汤太咸又不宜兑水时,可放几块豆腐或土豆或几片蕃茄到汤中;也可将一把米或面粉用布包起来放入汤中 6汤太腻,将少量紫菜在火上烤一下,然后撒入汤中 6花生米用油炸熟,盛入盘中,趁热撒上少许白酒,稍凉后再撒上少许食盐,放置几天几夜都稣脆如初 6菜籽油有一股异味,可把油烧热后投入适量生姜、蒜、葱、丁香、陈皮同炸片刻,油即可变香 6用菜油炸一次花生 米就没有怪味了,炒出的菜肴香味可口,并可做凉拌菜 6炸完食物后的油留下一些残渣并变得混浊,可将白萝卜切成厚圆片,用筷子把萝卜戳几个洞,放入剩油中炸,残渣会附着在萝卜片上,取出清除残渣,再反复放入锅中炸,混浊的油可变清澈 6炒菜时应先把锅烧热,再倒入食油,然后再放菜 70、当锅内温度达到最高时加入料酒,易使酒蒸发而去除食物中的腥味 7熬猪油:在电饭褒内放一点水或植物油,然后放入猪板油或肥肉,接通电源后,能自动将油炼好,不溅油,不糊油渣,油质清纯 7泡菜坛中放十几粒花椒或少许 麦芽糖,可防止产生白花 一、 烹调加水的技巧 炒肉丝、肉块加少许水,炒出的肉鲜嫩得多。 炒、煮蔬菜时加开水,若加冷水会使菜变老变硬不好吃。 炒藕丝时,边炒边加些水,可防止藕丝变黑。 炒鸡蛋时,一个鸡蛋加一汤匙温水搅匀,而且炒出的蛋不老,量多,松软可口。 豆腐下锅前,先在开水里浸渍一刻钟,可清除泔水味。 用冷水炖鱼无腥味,并应一次加足水,若中途加水,会冲淡原汁的鲜味。 蒸鱼或蒸肉用开水,使鱼或肉外部突然遇到高温蒸气而立即收缩,内部鲜汁不外流,熟后味道鲜美,有光 泽。 熬骨头汤时,中途切莫加冷水,以免汤的温度突然下降导致蛋白 ?椭 ?肪迅速凝固变性,影响营养和味道 ?? 煎荷包蛋时,在蛋即将凝固之际,可浇上一汤匙冷开水,使蛋熟后又黄又嫩,色味俱佳。 熬猪油时,先在锅内放少量水,再将切好的猪肉放入,这样熬出来的猪油,色晶亮而无杂质。 二、烹饪用水三忌 炒菜忌用硬水 水有软、硬之分,若水中的钙、镁离子浓度(以氧化钙计)大于160%,则属于硬水;小于 80%则属于软水。 用硬水烹制某些菜肴会使有些菜肴变成“木片”,令人难以下咽。 据说有位好客 的厨师,为喜食豌豆的客人烹制豌豆菜肴,上席后,菜中豌豆外结硬皮,咬不开,嚼不烂,成了“橡皮豌豆”。 原来这是硬水作怪:豌豆等蔬菜富含有机酸物质,能与硬水中的钙、镁离子化合成难溶于水的坚硬的有机酸盐,使成菜风味大减。 炖肉忌用冷水 炖肉宜用热水,而熬骨头汤则宜用冷水。 原来,肉味鲜美是因为肉中富含谷氨酸、肌苷等“增鲜物质”。 若用热水炖肉,可使肉块表面的蛋白质迅速凝固,肉内的增鲜物质就不易渗入汤中,使炖好的肉特别鲜美。 而熬骨头汤,就是为了喝汤,用冷水、小火慢熬,可延长蛋白质的凝固时间,使骨肉中的增鲜物质 充分渗到汤中,汤才鲜美。 煮饭忌用生冷自来水 我国越来越多的居民饮用加氯消毒的自来水。 若直接用这种冷水煮饭,水中的氯会大量破坏谷物中的维生素 B1 等营养成分。 据有关部门测定,维生素 B1 损失的程度与烧饭的时间和温度成正比,一般情况下损失 30%左右。 若用烧开的自来水煮饭,则可大大减少维生素 B1 等营养成分的损失。 因为烧开的自来水中,氯多已随水蒸气挥发掉了。 炒 炒是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烹调方法。 适用于炒的原料,多系经刀工处理的小型丁、丝、条、球等。 炒用小油锅,油量多少视原料而定。 *作时,先将锅烧热,再下 油,一般用旺火热油,但火 ?力的大小和油温的高低要根据原料而定。 *作时,依次下料,用手勺和铲翻拌,动作要敏捷,原则是断生即好。 它的特点是脆、嫩、滑。 具体方法可分生炒、熟炒、软炒、干炒等四种。 (一)生炒。 生炒又称火边炒,以不挂糊的原料为主。 先将主料放入沸油锅中,炒至五、六成熟,再放人配料,配料易熟的可迟放,不易熟的与主料一齐放人,然后加入调味,迅速颠翻几下,断生即好。 这种炒法,汤汁很少,原料鲜嫩。 如果原料的块形较大,可在烹制时兑人少量汤汁,翻炒几下,使原料炒透,即行出锅。 放汤汁时,需在原料的本身水分炒干后 再放,才能入味。 (二)熟炒。 熟炒一般先将大块的原料加工成半熟或全熟(煮、烧、蒸或炸熟等),然后改刀戌片、块等,放入沸油锅内略炒,再”依次加入辅料、调味品和少许汤汁,翻炒几下即成。 熟炒的原料大都不挂糊,起锅时一般用湿团粉勾成薄荧,也有用豆瓣酱、甜面酱等调料烹制而不再勾荧的。 熟炒菜的特点是略带卤汁、酥脆人味。 (三)软炒(又称滑炒)。 先将主料出骨,经调味品拌脆,再用蛋清团粉上浆,放入五、六戍热的温油锅中,边炒边使油温增加,炒到油约九成热时出锅,再炒配料,待配料快熟时,投入主料同炒几下,加些卤汁,勾薄荧 起锅。 软炒菜肴非常嫩滑,但应注意在主料下锅后,必须使主料散开,以防止主料挂糊粘连成块。 12 种错误的食物搭配 生活中,有些食物的搭配组合已经是由来已久,其美妙的口味也被人们所接受,习惯上也觉得这些种搭配是顺理成章的了。 但从健康的角度讲,还是不科学的,人家健康专家可是有着充足的理由呢。 这里给您列出12 种被健康专家列为错误的(我认为该是:不科学的)菜肴搭配。 不过,不这样吃,有的东西还真不好吃,我想少这么吃也许问题不大吧。 如果您很重视健康,还是听从专家们的忠告,别跟我似的,总是傻吃、贪吃。 1.土豆 烧牛肉:由于土豆和牛肉在被消化时所需的胃酸的浓度不同,就势必延长食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从而引起胃肠消化吸收时间的延长,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 2.小葱拌豆腐:豆腐中的钙与葱中的草酸,会结合成白色沉淀物 ——草酸钙,同样造成人体对钙的吸收困难。 3.豆浆冲鸡蛋:鸡蛋中的粘液性蛋白会与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从而失去二者应有的营养价值。 4.茶叶煮鸡蛋:茶叶中除生物碱外,还有酸性物质,这些化合物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有刺激作用,且不利于消化吸收。 5.炒鸡蛋放味精:鸡蛋本身含有许多与 味精成分相同的谷氨酸,所以炒鸡蛋时放味精,不仅增加了鲜味,反而会破坏和掩盖鸡蛋的天然鲜味。 6.红白萝卜混吃:白萝卜中的维生素 C 含量极高,但红萝卜中却含有一种叫抗坏血酸的分解酵素,它会破坏白萝卜中的维生素 C。 一旦红白萝卜配合,白萝卜中的维生素 C 就会丧失殆尽。 不仅如此,在与含维生素 C 的蔬菜配合烹调时,红萝卜都充当了破坏者的角色。 还有胡瓜、南瓜等也含有类似红萝卜的分解酵素。 7.萝卜水果同吃: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进入人体后,经代谢很快就会产生一种抗甲状腺的物质 ——— 硫氰酸。 该物质产生的 多少与摄入量成正比。 此时,如果摄入含大量植物色素的水果如橘子、梨、苹果、葡萄等,这些水果中的类黄酮物质在肠道被细菌分解,转化成羟苯甲酸及阿魏酸,它们可加强硫氰酸抑制甲状腺的作用,从而诱发或导致甲状腺肿。 8.海味与水果同食:海味中的鱼、虾、藻类,含有丰富的蛋白 ?透频扔 ?养物质,如果与含有鞣酸的水果同食,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且易使海味中的钙质与鞣酸结合成一种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质,这种物质会刺激胃而引起不适,使人出现肚子痛、呕吐、恶心等症状。 含鞣酸较多的水果有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 因此这些水 果不宜与海味菜同时食用,以间隔两个小时为宜 ?? 9.牛奶与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