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安全及管理技术ppt41-工艺技术(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网络资源之间的关系; ( 3 ) 新资源的引入和旧资源的删除。 配置管理操作 ( 1 ) 鉴别被管对象 , 标识被管对象; ( 2 ) 设置被管对象的参数; ( 3 ) 改变被管对象的操作特性 , 报告被管对象的状态变化; ( 4 ) 删除被管对象。 性能管理的组成 典型的网络性能管理分成性能监测和网络控制两部分。 性能管理以网络性能为准则收集 、 分析和调整被管对象的状态 , 其目的是保证网络可以提供可靠 、 连续的通信能力并使用最少的网络资源和具有最少的时延。 性能管理的功能 ( 1 ) 从被管对象中收集与性能有关的数据; ( 2 ) 被管对象的性能统计 , 与性能有关的历史数据的产生 、 记录和维护; ( 3 ) 分析当前统计数据以检测性能故障 ,产生性能告警 、 报告性能事件; ( 4 ) 将当前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与历史模型比较以预测性能的长期变化; ( 5) 形成改进性能评价准则和性能门限; ( 6) 以保证网络的性能为目的 , 对被管对象和被管对象组的控制。 故障管理的目的 故障管理是网络管理功能中与检测设备故障 、 故障设备的诊断 、 故障设备的恢复或故障排除等措施有关的网络管理功能 , 其目的是保证网络能够提供连续 、 可靠的服务。 故障管理的功能 ( 1 ) 检测被管对象的差错 , 或接收被管对象的差错事件通报; ( 2 ) 当存在空闲设备或迂回路由时 , 提供新的网络资源用于服务; ( 3 ) 创建和维护差错日志库 , 并对差错日志进行分析; ( 4 ) 进行诊断和测试 , 以追踪和确定故障位置 、故障性质; ( 5 ) 通过资源更换或维护 , 以及其他恢复措施使其重新开始服务。 计费管理的目的 计费管理记录网络资源的使用 , 目的是控制和监测网络操作的费用和代价。 它可以估算出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可能需要的费用和代价 , 以及已经使用的资源。 网络管理者还可以规定用户可使用的最大费用 , 从而控制用户过多占用和使用网络资源。 计费管理的功能 ( 1 ) 统计网络的利用率等效益数据 , 以使网络管理人员确定不同时期和时间段的费率; ( 2 ) 根据用户使。计算机网络安全及管理技术ppt41-工艺技术(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提供服务的能力。 服务质量可以由一些特定的参数来描述。 客户和通信提供者可以协商这些参数的值。 对于每一个服务质量参数,其最差情况下的值被指定了,要求通信提供者必须要达到或超过该值。 衡量 QoS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带宽控制、传输延迟、读码特性、流量控制、抖动控制和实时特性等。 从用户的角度看, QoS是通信业务的质量要求,从网络的角度看, QoS是网络的整体性能。 目前真正能达到多媒体应用所需的
tem CAPP ComputerAided Process Planning 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柔性制造系统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带有两个交换工作台的加工中心机床 (Machining Center With
) ( 1 . 8 6) 654 9 ttt XXX ( 1 . 9 6 ) ( 1 . 1 0 ) ( 0 . 2 4 ) 321 ttttt XXXXY ( 1 2 . 43 ) ( 1 . 80 ) ( 1 . 89 ) ( 1. 21 ) ( 0 . 3 6) 654 ttt XXX ( 0 .9 3 ) ( 1. 09 ) ( 1 .
2110 却估计线性式 显然, 两者的参数具有完全不同的经济含义,且估计结果一般也是不相同的。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三、模型设定偏误的检验 检验是否含有无关变量 可用 t 检验与 F检验完成。 检验的基本思想 :如果模型中误选了无关变量,则其系数的真值应为零。 因此,只须对无关变量系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 t检验 :检验某 1个变量是否应包括在模型中; F检验
ROM区: 2KB RAM区: 3KB ( 1)计算容量: ( 2)芯片数: EPROM 1片、 RAM 2片 A15 ~ A13 为 001 即 A15A14A13 来自 库下载 芯片 芯片地址 片选逻辑 ( 2)芯片地址分配与片选逻辑: 64KB: 16位地址 A15 ~ A0 例 主存 64KB,其中高地址区 2KB用于 I/O空间。 选用 芯片 8KB/片。 ( 1)芯片数: 8片
Gov阶段划分 技术应用型 管理信息化型: 由技术主导到管理主导 扁平服务型:从管理浅层进到结构重组和政务流程再造的深层 电子民主型:由 “ 政务 ” 进到 “ 政治 ” 全面响应型: 7*24+个性服务+ OSS交互式服务 不同公共行政理论--不同政务目标--不同电子政务的策略选择 Center for Informatization Study ,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