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90(doc26)-工艺技术(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房的最上一层靠外墙处。 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应设置泄压设施。 泄压面积( m2)与厂房体积( m3)的比值,宜采用 ~。 中国最庞大的实用下载资料库 (负责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条 厂房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 一、甲类厂房的每层面积不超过 5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 人; 二、乙类厂房的每层面积不超过 10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 10 人; 三、丙类厂房的每层面积不超过 20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 20 人; 四、丁、戊类厂房的每层面积不超过 30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 30 人。 但每层面积不超过 500m2 时,可采用钢楼梯作为第二个安全出口,其倾斜度不宜大于 45176。 ,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第 条 厂房的疏散楼梯、门各自的总宽度和每层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百人 计 算。 但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宜小于 ;疏散门的最小净宽不宜小于 ;疏散走道净宽不宜小于。 第 条 库房和每个防火隔间的安全出口不宜少于两个,但建筑面积不超过 80m2 的防火隔间,可设一个门;一栋多层库房的占地面积不超过 200m2 时,可设一个疏散楼梯。 库房的门应向外开启。 甲类物品库房不应采用推拉门和卷帘门。 中国最庞大的实用下载资料库 (负责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五章 民用建筑 第 条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允许层数、允许占地面积、允许长度,应符合表 的规定。 第 条 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养老院的宿舍应设在一 、二层。 第 条 公共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宜低于三级、三级耐火等级的电影院、剧院、礼堂、食堂建筑的层数不应超过二层。 第 条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表 的规定。 第 条 两栋建筑相邻较高一面的外墙应为防火墙或两相邻外墙均为非燃烧体实体墙,且无外露可燃屋檐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第 条 数座住宅建筑的占地面积总和不超过本规范第 条规定的防火分区允许上地面积时,可成组布置。 组内建筑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4m。 组与组或组与相邻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本规范第 条的规定。 第 条 公共建筑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 中国最庞大的实用下载资料库 (负责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一、一个房间的面积不超过 60m2,且人数不超过 50 人。 二、除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的教室外,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室内最远的一点到房门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 14m,且人数不超过 80 人时,可设一个门,其净宽不应小于 ; 三、除医院、托儿所、幼儿院、学校教学楼以外的二、三层公共建筑,当符合表 规定的条件时,可设一个疏散楼梯、其净宽不应小于。 第 条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不应大于表 的规定。 第 条 剧院、电影院、礼堂的安全疏散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观众厅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每个出口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 250 人; 二、观众厅内的疏散走道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 100 人不小于 计算。 其走道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 1m,边走道的净宽不宜小于; 三、观众厅的疏散门必须向外开,并不应设门槛;紧靠门口处 2m 内不应设置踏步;疏散门的宽度不应小于。 疏散楼梯的净宽不应小于。 中国最庞大的实用下载资料库 (负责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四、在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 20 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每排不宜超 过 22 个。 第 条 学校、商店、办公楼等民用建筑的楼梯、底层疏散外门的各自总宽度和每层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表 的规定计算,但每个疏散楼梯、走道和底层疏散外门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 第 条 封闭式农贸市场的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每个疏散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场地面积超过 1000m2 时,每增加 500m2 应增设一个疏散出口。 场内主要疏散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 第六章 消防给水 第 条 编制村镇规划时应同时规划消防给水和消防设施。 并宜采用消防、生产 、生活合一的给水系统。 第 条 无给水管网的村镇,其消防给水应充分利用江河、湖泊、堰塘、水渠等天然水源,并应设置通向水源地的消防车通道和可靠的取水设施。 利用天然水源时,应保证枯水期最低水位和冬季消防用水的可靠性。 中国最庞大的实用下载资料库 (负责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第 条 设有给水管网的村镇及其工厂、仓库、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宜设置室外消防给水。 村镇的消防给水管网,其末端最小管径不应小于 100mm。 无天然水源或给水管网不能满足消防用水时,宜设置消防水池,寒冷地区的消防水池应采取防冻措施。 第 条 室外消防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