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物理学方法(ppt40)-心理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成,在实验过程中维持不变,因而这种方法叫做恒定刺激法。 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的概率达到 95%左右,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的概率只在 5%左右。 各个刺激之间的距离相等,与最小变化法不同的是,恒定刺激法的刺激是随机呈现的,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应相等。  在用恒定刺激法来测量差别阈限时,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是继时呈现的,这就可能产生时间误差。 如主观相等点小于标准刺激,就产生负的时间误差。 反之,就产生正的时间误差。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平均差误法( 1)  这个方法的典型实验程序是,实验者规定以某一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个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  客观上一般不可能使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完全一样,于是每一次比较就都会得到一个误差,把多次比较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可得到平均误差。  因为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所以可以用平均误差来表示差别感受性。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平均差误法( 2)  求平均误差的方法有两种  把每次调节的结果(或每次的判断)与标准刺激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  把每次调节的结果与主观相等点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 在这里,主观相等点是相等地带的中点,它等于各比较刺激的平均值。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三种方法的比较  以上 3种古典心理物理学方法各有自己的特点  最小变化法的实验程序和计算过程都具体地说明了感觉阈限的含义,但它会因其渐增和渐减的刺激系列而产生习惯误差与期望误差。  恒定刺激法的实验结果可以应用各种数学方法加以处理,因而便于与其它测定感受性的方法进行比较。 在应用 3类反应的实验程序时,被试的态度会对差别阈限值有较大影响。  平均差误法的特点是求等值,它的实验程序容易引起被试的兴趣,但对不能连续变化的刺激则不能用平均差误法来测其差别阈限。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二、信号检测论  信号检测论( signal detection theory,SDT)是信息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 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 W. P. Tanner和 J. A. Swets把它应用于人的知觉过程,使心理物理学方法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一)色子游戏( 1)  假设一次掷三颗色子:两颗是正常的,即每个面有一个数字,依次为 1到 6。 第三颗是特殊的,三面写 0,另三面写3。  你的任务是猜测,特殊色子的哪一面朝上。  在猜测之前,告诉你三颗色子朝上的数目总和。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一)色子游戏( 2) 8= 3+5 0+8 1 + 4 2 + 3 3 + 2 4 + 1 出现 3的可能性为 4种 总数 特殊色子 (三) 正常色子 (二) 正常色子 (二) 2 + 6 3 + 5 4 + 4 5 + 3 6 + 2 出现 0的可能性为 5种 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一)色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