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doc99)-公寓住宅(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楼层平面除开间、跨度 等主要尺寸,轴线编号外,与底层相同的尺寸可省略。 楼层标准层可共用一平面,但需注明层次范围及标 高。 15.根据工程性质及复杂程度,应绘制复杂部分的局部放大平面图。 16.建筑平面较长时,可分区绘制,但需在各分区底层平面上绘出组合示意图,并明显表示出分区编号。 17.屋顶平面可缩小比例绘制,一般内容有墙、檐口、天沟、坡度、雨水口、屋脊(分水线)、变形缝、楼梯间、水箱间、电梯间、天窗及天窗挡风板、屋面上人孔、检修梯、室外消防梯及其它构筑物,详图索引号、标高等。 建筑立面图 表示房屋外部形状和内容的图纸称为建筑立面图。 建筑立面图为建筑外垂直面正投影可视部分。 建筑各方向的立面应绘全,但差异小、不难推定的立面可省略。 内部院落的局部立面,可在相关剖面图上表示,如剖面图未能表示完全的,需单独绘出。 建筑立面图包括以下内容: 1.建筑两端轴线编号。 2.女儿墙、檐口、柱、变形缝、室外楼梯和消防梯、阳台、栏杆、台阶、坡道、花台、雨篷、线条、烟囱、勒脚、门窗、洞口、门头、雨水管 、其它装饰构件和粉刷分格线示意等。 外墙留洞应注尺寸与标高(宽179。 高179。 深及关系尺寸)。 3.在平面图上表示不出的窗编号,应在立面图上标注。 平、剖面图未能表示出来的屋顶、檐 口、女儿墙、窗台等标高或高度,应在 立面图上分别注明。 4.各部分构造、装饰节点详图索引,用料名称或符号。 建筑剖面图 表示建筑物垂直方向房屋各部分组成关系的图纸称为建筑剖面图。 剖面设 计图主要应表示出建筑各部分的高度、层数、建筑空间的组合利用,以及建筑剖面中的结构、构造关系、层次、做法等。 剖面图的剖视位置应选在层高不同、层数不同、内外部空间比较复杂、最有代表性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墙、柱、轴线、轴线编号。 2.室外地面、底层地(楼)面、地坑、地沟、机座、各层楼板、吊顶、屋架、屋顶、出屋面烟囱、天窗、挡风板、消防梯、檐口、女儿墙、门、窗、吊车、吊车梁、走道板、梁、铁轨、楼梯、台阶、坡道、散水、平台、阳台、雨篷、洞口、墙裙、雨水管及其它装修等可见的内容。 3.高度尺寸。 外部尺寸:门、窗、洞口高度、总高度;内部尺寸:地坑深度、隔断、洞口、平台、吊顶等。 4.标高。 底层地面标高(177。 0. 000),以上各层楼面、楼梯、平台标高、屋面板、屋面檐口、女儿墙顶、烟囱顶标高,高出屋面的水箱间、楼梯间、机房顶部标高,室外地面标高,底层以下的地下各层标高。 建筑形态构成 建筑形态是一种人工创造的物质形态。 建筑形态构成是在基本建 筑形态构成理论基础上探求建筑形态构成的特点和规律。 为便于分析,把建筑形态同功能、技术、经济等因素分离开来,作为纯造型现象,抽象、分解为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体 —— 空),探讨和研究其视觉特性和规律。 建筑形态构成的要素主要分为点、线、面、体四大要素。 点有一定形状和大小,如体与面上的点状物、顶点、线之交点、体棱之交点、制高点、区域之中心点等。 点的不同组合排列方式产生不同的表情。 点在构图中有积聚性、求心性、控制性、导向性等作用。 线分实存线和虚存线。 实存线有位置、方向和一定宽度,但以长度为主要特征;虚存线指由视觉 —— 心理意识的线,如两点之间的虚线及其所暗示的垂直于此虚线的中轴线,点列所组成的线及结构轴线等。 线在构图中有表明面与体的轮廓,使形象清晰,对面进行分割,改变其比例、限制、划分有通透感的空间等作用。 面分实存面和虚存面。 实存面的特征是有一定厚度和形状,有规则几何图形和任意图形;虚存面是由视觉 —— 心理意识到的面,如点的双向运动及线的重复所产生的面感。 面在构图中有限定体的界限,以遮挡、渗透、穿插关系分割空间,以自身的比例划分产生良好的美学效果,以自身表面的色彩、质感处理产生视觉上的不同重量感等作用。 面的空间限定感最 强,是主要的空间限定因素。 体也有实体和虚体之分。 实体有长、宽、高三个量度。 性质上分为线状体、面状体、块状体;形状上分为有规则的几何体和不规则的自由体,各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如方向感、重量感、 虚实感等。 虚体(空间)自身不可见,由实体围合而成,具有形状、大小及方向感,因其限定方式不同,而产生封闭、半封闭、开敞、通透、流通等不同的空间感受。 建筑形式 是指建筑的内部空间和外部体形。 外部体形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反映,建筑空间又取决于建筑功能的需要,因此,建筑形式与建筑功能有直接联系。 建造房屋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即所谓建 筑功能。 使用功能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建筑空间,因此也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建筑形式,从这一观点来说,建筑功能决定了建筑形式。 然而对同一功能要求也可以用多种形式来满足,也就是说有多种方案来适应一种建筑功能的使用要求,因此建筑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它可以反过来对功能起到更新、发展的作用。 建筑形式往往不是简单的建筑功能的反映,人们还从建筑艺术和审美观点的角度去对建筑形式进行创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发展也会影响建筑形式的发展。 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就是建筑技术发展的反映,也赋予了新的建筑形式。 因此科学技术对 建筑形式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从建筑历史发展来看,建筑形式往往是不断变化的,例如从封闭到开敞、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犷到纤细、从对称到非对称、从有规律到无规律等等,而且这一现象还会出现反复、周期性的变化。 从辩证法的观点来看,这也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建筑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反映,一种建筑思潮的出现并非孤立的,它往往是社会发展的反映和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反映了建筑发展阶段螺旋式上升这一规律。 统一与多样是艺术形式应具备的基本原则。 建筑形式也同样有美的要求,也应遵循统一与多样这一形式美 的法则。 当然,建筑艺术与其它艺术(绘画、书法、音乐等)有原则区别,建筑艺术必须以物质为基础,受技术、经济条件的制约,如果脱离开功能、技术、经济条件,建筑艺术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统一与多样就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任何造型艺术在体形上可以分解成若干部分,这些部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各部分组合应有和谐的秩序,既有变化又有统一,不能杂乱无章,这样才会使人感到美。 只有统一没有变化,会使人感到单调、枯燥、千篇一律,不能唤起人的美感。 只有变化没有统一,会使人感到无秩序、杂乱,同样也不会使人认为 是美的。 只有统一变化,方能使人在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人们在实践中得出来的美学规律。 如何达到建筑的统一与变化,可以以多种创作手法来实现,如主从与对比、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等,这些处理手法都可以达到统一变化的目的。 独院式住宅 一幢住宅不与其它建筑相连,独立建造,并有独立的院子,称为独院式住宅。 独院式住宅的特点是:环境好、干扰少;平面组合灵活;朝向、通风采光好;有自己独立院落,可以组织家庭户外活动,绿化。 一般独院式住宅标准比较高,房间比较多,层数在二至三层,也有些做地下或半地下室 ,用做车库、仓库等,底层一般为起居室、餐室、厨房和卫生间等用房,二层为卧室与卫生间,并有阳台、屋顶活动平台等。 独院式住宅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建筑外墙比较多,市政设施投资较高。 因此,目前我国除少数面积较大,标准较高,供特定对象使用的住宅之外,一般较少建造。 而国外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独院式住宅建造量很多。 联排式住宅 将独院式户型单元拼联增到三户以上,各户间至少能共用两面山墙时,即为联排式住宅。 联排式住宅一般设前后院子,如二层可以上下各为一户,分别前后出入口,独立各用前后院。 联排式住宅的单元拼联不宜过多,一般长 度在 30 米左右为宜。 联排式住宅可以有前后院、单向院、内院等三种。 前后院一般前院可以做生活院,后院做家务院,这种形式多用于一二层联排式住宅,每户独立,前后通风、采光条件比较好。 单向院主要用于上下两层为不同的住户时,每层住户有不同的方向对院子开口,每户各用前后两个院子,互不干 扰。 在北方严寒地区,为避免寒冷季节北风吹入室内和节约用地,往往只在入口一侧设单向院子。 内院主要是利用房间围绕院子布置而形成内院。 内院一般面积不大,比较安静、隐蔽,可用于组织生活和家务活动。 夏季内院日照时间短,较阴凉,可改善室内气温。 冬季在北 方还可以起到防风沙作用。 在我国传统的民居中有不少内院式组合的住宅,如两合院、三合院、四合院等。 梯间式住宅 由楼梯平台直接进入分户门的单元式住宅称梯间式住宅。 这种住宅一般一梯可以服务二至四户,其特点是平面布置紧凑,公共交通面积少,户间干扰少,但一梯服务多户时难以保证每户都有良好的朝向,且服务的户数也受到限制。 目前常用的梯间式住宅有一梯二户、一梯三户、一梯四户等形式。 在北方寒冷地区梯间式住宅可以适当加大进深,减少占地面积,并有利节约能源。 如一梯二户梯间式住宅将楼梯间及厨房布置在北向,可以使大部分居室有好的朝 向,而且每户较容易组织交通,布置房间。 因此,在每户面积较大,居室较多的情况下,多采用一梯二户形式。 如果每户面积较小,且为小室户户型,一般可采用一梯三户或四户形式,其楼梯的利用率较高,每户都能有好的朝向。 但有些户通风条件较差,一般南方地区较少使用。 一梯四户形式住宅常用于东西向,每户朝向也可以满足要求。 点式住宅 是几户围绕一个楼梯枢纽布置,四面均为外墙,可以采光、通风。 其特点是建筑布局紧凑、集中;分户灵活,一般每户能获得两朝向;建筑外形处理比较自由,建筑轮廓挺拔;可以丰富建筑群体;建筑占地小,便于因地制宜地 在小块零星地插建。 在风景区及主干道两侧,为避免建筑成片的单调感和视线遮挡,可以适当布置一些点式住宅,同时也丰富了街景。 点式住宅外墙较多,经济性较差。 对一梯服务多户或面积较大的多室户住宅,较难布置,且易出面朝向差的房间,因此在平面设计中应予以注意,尤其要注意不得使一户住宅所有房间均为不好朝向。 点式住宅设计时应在满足平面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力求使建筑体型简洁,结构整齐、合理,外墙少,暗面积少。 一般点式住宅平面形式有方形、 T 形、 Y 形、风车形、十字形等。 台阶式住宅 是指住宅楼在不同的层面上依次作退台处理,使之在形 体上出观台阶状。 台阶式住宅是近十余年国内外兴建较多的住宅类型之一。 这主要是由于居住在楼层的居住者希望获得阳光、空气和绿地,希望有户外活动空间 —— 露台。 也由于为了追求提高居住密度,减少日照间距,希望作成北向退台。 再由于有的小区住宅选择作些台阶式住宅以打破千篇一律的“方盒子”,丰富小区空间形态。 还由于台阶式住宅对地形的适应性强,可以结合地势修建,坡度大于 50176。 也可兴建,为住宅开拓新的用地领域,还可以保留自然环境。 台阶式住宅分为二类:一类是自然台阶,主要指在山地修建的。 另一类是人工台阶,它是在平地上依据设计作出各 个层面的台阶。 台阶式住宅设计中应注意如下问题: 1.在各层面作退台时,不能光考虑外部形态,而要与各套型空间相协调。 2.层层收退给建筑结构设计带来复杂性,要注意使结构合理。 3.对于北方地区来讲,每一个局部屋顶都要作好保温防水构造处理。 4.层层收退,易造成户与户之间的视线干扰,设计时要作好遮蔽处理。 5.层层收退,注意垂直交通的位置设置要合理。 6.每户露台的尺寸确定要综合结构、经济的合理来确定。 7.设计中注意露台与住宅单元的不同组合,创造防尘、遮阳、视线干扰小的户外活动空间。 外廊式住宅 外廊式住宅是采用靠外墙的 走廊来进入各户的住宅形式。 外廊式住宅可分为长外廊和短外廊两种。 长外廊式住宅一梯可以服务多户,分户明确,每户均有较好的朝向、采光和通风。 其缺点是每户均需经过一个公共走廊进入,因此对每户有视线和声响上的干扰。 长外廊住宅在寒冷边区不易保温防寒,在南方地区使用较多。 短外廊住宅是为了避免外廊的 干扰,将外廊服务的户数减少,缩短外廊。 一般短外廊一梯每层服务三至五户。 外廊式住宅按其朝向有南廊和北廊两种。 南廊有利于在廊内活动,但南向外廊对居室干扰较大,且在北方对南向房间采光、日照有遮挡。 北廊可靠廓布置辅助房间或小居室,可以减 少对主要居室的干扰,一般采用较多。 内天井式住宅 是在单元内部设置天井,利用天井解决各类用房的通风和采光问题。 内天井的井壁实际上是内向的外墙。 内天井式住宅由于增设天井使得栋深加大,面宽减少,可收到节约土地的效益。 内天井式住宅依据天井面积大小可分大天井和小天井式两种。 1.小天井的面积最好大于 7平方米,天井尺寸应大于 2. 7 米179。 2. 7米,这样可解决四层以下用房的采光问题。 从天井内相对两窗防火安全距离要求,天井尺寸宜大于 3. 3米179。 3. 3 米。 2.大天井又有封闭式大天井和环廊式大天井两种。 内天井式住宅设计时应注意如下 方面: 1.从防火安全考虑,小天井式住宅在井内不应设挑阳台;靠天井的房间门应为内开;小天井底设有固定的进气口或进气门;与小天井相邻的楼梯间不宜设朝向天井的门窗洞口;小天井出口处不应设挡火板或遮阳板。 2.在天井里不宜设开向居室的窗子,以避免视线干扰。 3.井壁应光滑刷白,以利光线反射,加大反光系数。 4.在北方为了防止西北风干扰,可将西北二侧各设 0. 5 米高的矮墙。 5.井内要设雨水排除口。 但对于大天井内不应设排水口和垃圾道,以免造成不卫生。 6.天井式住宅存在户间干扰大,防火差,采光差等问题,所以一般在旧区改造、青年公 寓或老年公寓中易选用。 还有对于日照要求不高的地区易选用。 别墅 建于郊外风景区,供人们短时间休息游憩使用的独户住宅。 别墅建筑设计应选择自然景色优美,能使人享受大自然的空气阳光,小溪流水,树木成荫等环境,并且要因地制宜与自然景色、景观、景点有机结合。 对于不同自然地形的别墅建筑应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经过巧妙的处理,合理地利用地形和空间,创造出功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