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老工业基地城市改造振兴总体规划(doc32)-销售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发展木材精深加工业,建成国家重要的木材精深加工基地。 以现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3 页 共 30 页 有中小企业为主,按集团化模式进行整合、重组和分工,形成专业配套协作生产体系,延长产业链,不断提高木材加工的深度和产品的附加值。 人造板业,要加快朗乡、汤旺河、水解厂等企业重组,扩大生产规模,形成集团化经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家具业,重点扶持光明集团 和友好盛宇、双丰家具实现低成本扩张,发展壮大家具产业群,提高产品档次和竞争力。 按照区域专业化分工原则,以产品订单为纽带联接相关企业,形成若干专业性家具集团。 木制品业,大力推进小木制品规模经营,重点扶持侨艺、艺达等龙头企业向专业化、集团化发展。 到 2020年实现增加值 亿元,年均增长 10%。 发展壮大生态畜牧业,建成生态畜牧业基地。 合理规划布局,搞好产业定位,巩固 “南牛北羊,中部鸡兔,各地蛙鹿 ”的格局,在发展牛、羊、猪、鸡、鹅等常规养殖的同时,大力发展鹿、狐狸、野猪、林蛙等特种养殖,突出一区 (县)一品,一地一业。 引建龙头,壮大产业实力。 支持现有大型畜牧加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引导一些规模小、产品趋同的加工企业向骨干企业靠拢,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加强基地建设,实行规模经营。 围绕主导产品,从建设专业村屯、林场(所)入手,开展千家万户普养,集小群体为大规模,发展基地生产。 鼓励各类专业户滚动发展,扩大经营规模,通过相对集中,形成专业小区。 引导和鼓励多元投资,兴建大规模、高水平、现代化的养殖园区。 建立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和畜牧兽医服务网络。 到 2020年实现增加值 17亿元,年均增长 %。 发展 森林旅游业,建成中国森林生态旅游胜地。 把森林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作为我市旅游产品开发的总体目标定位,以 “中国林都 —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4 页 共 30 页 伊春 ”为整体形象品牌 ,围绕全省重点发展的铁力 —伊春 —嘉荫黄金旅游带,整合旅游资源 ,打造旅游精品,培育龙头企业 ,拓宽客源市场,把我市建设成为中国森林生态旅游胜地。 在空间布局上,构成 “一个中心、三条辐射线、三个旅游集合区、八个重点旅游区 ”的旅游开发空间布局。 在产品开发上,南部旅游集合区以开发冰雪旅游产品为主;中部旅游集合区以开发城市观光和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为主;北部旅游集合区以开发森林生 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主。 同时,注重整合开发不同季节旅游资源,优化产品结构。 经过 5 至 7 年的努力,建成国家 AAAA级旅游区 4 个,国家 AAA级旅游区 6 个,铁力至嘉荫旅游带内主要旅游区都达到国家 A级以上标准,成为全省黄金旅游线。 森林观光、度假、漂流、滑雪成为全省名牌旅游项目。 特色旅游品牌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 到 2020年,实现旅游业收入 亿元,增加值达 亿元,年均增长 %;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 290万人次,使旅游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发展北药业,建成兴 安北药开发基地。 依托我市地道药材资源优势,立足现有知名品牌,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引进名牌企业,推进中药现代化,实现中药产业化,做到产品、企业、基地并进,尽快形成竞争优势。 在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 “北五味、刺五加、满山红、林蛙、鹿茸 ”等名品的开发和培育上,立足创新、仿创结合,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的中成药,开发营养滋补品和保健品。 抓好制药企业 GMP改造认证工作,不断采用先进技术,扩大生产能力。 抓好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对目前已有一定规模的人参、平贝、五味子、刺五加等基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5 页 共 30 页 地,按照 GAP标准组织生产,向专业 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采取资产重组、兼并或联合的方式,加大制药企业整合力度,组建 “林都北药集团 ”,壮大企业规模,打造 “林都北药 ”品牌。 到 2020年实现增加值 亿元,年均增长 25%。 发展绿色食品业,建成绿色特色食品基地。 坚持 “打绿色牌,走特色路 ”的发展思路,突出特色,系列开发,提高市场占有率。 以整体打造纯天然、无公害的 “小兴安岭大森林 ”品牌为目标,积极组织天然野生山特产 “保护性采集 ”,发展菌类、山野菜等 “特色栽培 ”和有机绿色水稻、大豆等 “特色种植 ”。 建设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优势产业带 ,加快推进铁力绿色水稻生产基地、嘉荫绿色大豆生产基地和市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重点扶持和培育友好翔宇集团、朗乡翠花集团、铁力四宝米业等一批具有规模优势的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扩大小兴安岭绿色食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到 2020年实现增加值 亿元,年均增长 %。 (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全面提高工业发展水平 以建立新型现代化森林工业基地和龙江精品钢材基地为目标,以推进工业信息化、传统工业升级为重点,加快大项目建设,积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新项目,不 断优化我市工业结构,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的综合实力。 到 202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 80亿元,年均增长 %。 建成新型现代化的森林工业基地。 科学经营、永续利用森林资源,合理调减木材产量,实施商品林基地建设工程,搞好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快木材精深加工业的发展,推进林纸、林板一体化建设,以家具、人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6 页 共 30 页 造板、木制工艺品为主导产品,抓好骨干产品更新换代和重点项目的改造,不断提高各类木材精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份额。 加快推进绿色、特色食品工业和北药深加工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力争到 2020年建成新型现代化的 森林工业基地。 建成北方重要的龙江精品钢材生产基地。 支持西林钢铁集团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优化工艺设备结构,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加快实施 40万吨焦炉等技改项目建设,实现产量和效益大幅度增长。 进一步扩大原料基地规模和生产能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巩固西林钢铁集团在全省冶金行业龙头地位,力争到 2020年集团钢产量达到 250万吨。 加快发展矿产建材工业。 支持浩良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扩建新的生产线,使我市成为全省水泥生产基地之一。 积极发展各种新型墙体材料、高级内外墙涂料和复合板材,开发石材、化学 建材、保温防火材料以及陶土制品,建成具有地方比较优势的建材生产体系。 积极开发高新技术产业。 坚持科技创新,以伊春市工业园区为重点,积极与国内外科技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发展 “零资源 ”的高新技术产业。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引导企业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五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发展。 以农民和务农职工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森工多种经营发展,努力提高产业化水平,全面繁荣农村和林区 经济。 到 2020年,农业增加值达到 亿元,年均增长 %;森工多种经营产值 亿元,年均增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7 页 共 30 页 长 9%。 调整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内部结构。 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作物品质,大力发展畜牧业,尽快实现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主辅换位,使畜牧业成为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继续把发展绿色农业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特色栽培和特色种植,提高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产品的比重。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加速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扶持、引导、培训和规范基地农 户,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规范化程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下功夫抓好具有区域性牵动作用的加工型或流通型龙头企业,突出地域特色,发展优势项目,实现合理布局。 巩固现有龙头企业,着力新建一批特色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发展新型农业合作形式,促进形成农户、基地、市场和龙头企业之间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健全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服务体系。 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和各级农技推广中心(站)建设,大力推广应用农业和森工多种经营先进技术,发展经济示范带,培养科技示范户。 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网功能 ,逐步建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新型服务体系。 加强农产品和山特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培育中介服务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六 )充分发展现代服务业 创新机制,提升质量,扩充结构,完善体系,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适应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变化。 到 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 73亿元,年均增长 %。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8 页 共 30 页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引导和鼓励物流企业打破行业、地域、所有制限制,组建具有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强化服务 功能,拓展服务范围,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构建城市物流服务网络。 进一步强化伊春区、铁力市、嘉荫县、南岔区物流枢纽的聚集辐射功能,建设林木产品、畜禽产品、北药产品、绿色食品交易中心大市场,组建大型物流企业集团,推进连锁经营、多式联运、网上交易、仓储批发、集中配送等经营形式。 加快发展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房地产和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全面推进政府上网工程和 “伊春数码城建设 ”,扩大国际互联网、有线电视、移动通讯、电信业务覆盖面,推广多种形式的信息网络服务。 积 极发展金融保险业,优化信贷结构,鼓励金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