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体建筑经济实现历史大跨越doc15)-工程综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筑企业的办公环境和职工生活都有较大改善。 多数企业实现了计算机管 理 ,不少企业建成了花园式的办公区和生活区 ,企业形象与传统的建筑公司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平均工资 ,1991 年达到 2216 元 ,比 1978 年增长 2 7 倍。 1997 年比 1991 年又增长了约 4 倍。 农村建筑企业职工平均收入 ,1978 年为 500—700 元 ,1988 年为 2020—2500元 ,1992 年为 4000—5000 元 ,1997 年达到 8000—10000 元。 同时 ,职工的生产劳动条件大大改善 ,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更为活跃。 在两个文明建设中 ,职工思想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由城镇知青、普通农民成长为有组织、有觉悟的 产业大军。 二、基本经验 集体建筑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就 ,为稳定我国建筑业乃至推动全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就是 : (一 )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集体建筑经济 首先要认真总结前三十年发生的两次所有制结构大改组 ,搞升级过渡 ,追求所有制形式越大越公越纯越好 ,“遵国营 ,排集体 ”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的教训 ,清理 “左 ”的思想影响 ,为集体建筑经济争取生存的权力 ,使它在建筑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其次积极落实“政治上一视同仁 ,经济上平等对待 ”的政策。 巩固和发展集体建筑经济是个不断延续的 过程 ,不能一蹴而就。 要依据集体建筑经济的性质和特点 ,紧紧抓住以变官办、官管、官有为民办、民管、民有这个中心 ,解决归还三权 (财产所有权、经营自主权、管理民主权 ),恢复三性 (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 )的问题 ,发挥集体建筑经济适应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优势 ,把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处。 (二 )必须坚持集体建筑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 集体建筑经济是以集体建筑企业的形式实现的。 抓住集体企业的深化改革 ,也就抓住了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改革始终是集体建筑企业前进的原动力。 长期以来 ,人们有一种误解 :非国有企业的发展 ,只能靠党和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 集体建筑企业的实践表明 ,非国有企业的发展 ,既要靠政策 ,更要靠改革 ,归根到底要靠改革。 集体建筑企业就是由政策拉动发展为体制推动 ,靠改革才发挥了集体资产集体所有这一生产关系所包涵的潜在优势。 集体建筑企业的改革要以转换经营机制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 ,并且要不断进行深化。 只有通过改革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才能调动广大集体职工自我投资、自我发展、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积极性。 (三 )必须坚持集体建筑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探索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既是十五大提出的新命题 ,也是对过去所有制问题的科学总结。 二十年来 ,对集体建筑经济的实现形式 ,不仅有劳动者的劳动联合 ,也有劳动者的资本联合。 既有集体建筑企业 ,也有由此派生出来的股份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 在经营方式上 ,出现了多种内容、不同深度和范围、个人和经营班子的承包制、租赁制等。 不拘一格 ,以 “三个有利于 ”为原则 ,只要职工群众需要 ,什么办 法都可以试验。 广泛的试验 ,取得了广泛的成功。 股份合作制即以合作制为基础 ,吸收股份制一些做法 ,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所有制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得到普遍认同 ,显示出集体建筑经济的无限生机、活力和希望。 集体建筑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 ,都极大地调动了集体建筑职工的积极性 ,推动了我国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 (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