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狮水泥咨询之水泥行业调研分析报告(100页)-其他行业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缴不到位,因此生产成本很低。 大部分消费者购买水泥时,只要强度符合要求,挑选的就是价格,因此立窑企业在价格上很有竞争力。 大型企业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和入世后的挑战,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以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优势,采取各种方式,迅速扩大企业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规模优势。 海螺集团 2020 年比 2020 年的生产 能力翻番有余,达到2690 万吨。 目前海螺集团在拟建的 5000t/d 及以上熟料生产线达到 14 条熟料,总生产能力为 2790 万吨,到 “ 十五 ” 末期水泥产量将再次翻番。 该集团将主要占领导东南沿海及部分中部地区水泥市场与海螺集团遥相呼应的是,渤海水泥集团,在 2020 年 1000 万吨水泥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到 2020 年生产能力将翻两番达到 3000 万吨,该集团主要是三水泥市场,即华北、东北及西北。 地处西部边疆的天山集团 2020 年 610 万吨, 2020 年 800 万吨, 2020 年水泥生产能力将翻三翻,达到 2500 万吨。 还有三狮、 腾辉、塔牌、天瑞、红狮等水泥集团也都在迅速扩张有力地推动了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 ④ 立窑企业发展新型干法异军突起 我国新型干法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并达到世界水平。 由于吨投资的大幅度降低,新型干法水泥发展非常迅速,据初步统计, 2020 年建成投产的新型干法生产线达 52 条,熟料生产能力 3235 万吨 (运转率按 310 天计 )。 2020 年投产的新型干法生产线 1000 26 842 2020 5 310 2500 14 1085 3200 1 99 4000 1 124 5000 5 775 合计 52 3235 注 : 1000t/d 级生产线中有一条 700t/d, 2 条 1200t/d, 2 条 1300t/d 和 1条 1500t/d. 2020 年投产的新型干法生产线中有 28 条生产线是由立窑企业建设的,熟料生产规模为 1200 万吨,占总投产能力的 %。 陕西汉中,河北奎山集团,浙江红狮、金圆、三源等均为立窑生产企业,其中浙江三家企业就建起了 5 条日产 2500 吨熟料的生产线。 3. 行业发展值得注意的问题 ① 加强对市场的研究十分必要 回顾我国近 10 年水泥生产的发展, “ 八五 ” 期间为高速发展时期,水泥产量由 亿吨增长到 亿吨, 4 年间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而 “ 九五 ” 期间,年平均增长率为 5%,水泥产量由 1996 年 亿吨增长到 2020 年 亿吨,基本稳定在 5 亿吨~ 6 亿吨之间。 进入 “ 十五 ” ,水泥产量出现了 “ 八五 ”期间高速增长的态势, 2020 年猛增至 亿吨,发展速度高达 %。 值得重视的是产量增长的主体是小型企业,进一步加剧了水泥工业的结构矛盾,使行业在可持续健康发展、抗风险能力、经济效益等方面均潜伏着极大的危机。 实践证明,不采取得力措施,总量是控制不住的。 因此,加强对我国水泥市场需求结构的研究,加快生 产标准和使用标准的修改,从而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水泥工业的发展。 ② 地区结构调整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首先是新型干法生产工艺得到快速健康发展,二是淘汰了部分落后生产工艺。 但受市场拉动的影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苗头有所抬头,一些地方特别是石灰石资源比较集中的中西部地区和市场消费量大,且集中在上海、北京、重庆、广州的周边地区,新建小回转窑和机立窑、已停产或关闭的落后工艺企业又重新开张生产,使这些地区水泥工业结构,与东部沿海省份的差距继续加大。 浙江、安徽是结构调整好的典范,新型 干法水泥的比例逐年上升,安徽省新型干法水泥的比例已超过 50%。 ③ 立窑企业发展新型干法亟需正确引导和帮助 立窑企业发展新型干法的积极性很高,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盲目发展,在资源、运输、资金、市场等诸多方面不够落实的情况下,急于开工建设,投产后,受资源、运输、市场的限制生产十分被动;有的资金不落实,开工后长时间不能投产;有的不找具有相应设计资格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生产线投产后,达不到设计能力;有的自己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结果生产规模不合理,投产后效益较差;有的缺少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企业运营 困难重重。 其次是对国家产业政策、法律法规、项目审批程序了解甚少,又缺少项目管理经验,造成投资高、效益差。 ④ 国有企业加快改制势在必行 今年国有水泥企业经济运行效益整体亏损,这些企业大多数是老企业。 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职工多,离退休人员多,企业负担重,债务多。 企业缺少发展能力,不能形成规模优势,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效益差,这些企业必须加快改制,放下包袱,才能获得新生。 二、 2020 年展望 按照十六大制订的奋斗目标到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比 2020 年翻两番,意味着这 20 年内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 度必须达到年平均递增 %。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对水泥需求将不断上升,但上升的速度将有较大幅度回落。 2020年房地产投资增长在 28%左右,据房地产业预测, 2020 年增长速度将回落到15%左右;东部地区的房地产投资可能要下降一半。 房地产业是水泥耗量的大户,一般约占总用量的 35%左右。 房地产业对水泥需求有较大减量的情况下,市场增长的剌激因素将大大减弱,市场将不会像 2020年一样活跃,再加上 2020年新型干法生产线的投产将达到高峰,预计将新增 4000 万吨熟料生产能力,小型水泥企业有可能出现负增长,从而有利于水 泥产业结构的调整。 资料四: 我国水泥技术现状及对未来的思索 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水泥实物产量已连续 16 年位居世界第一, 2020 年水泥总产量达 亿 t, 2020 年水泥总产量超过 7 亿 t。 尽管产量很高, 但产品生产方法的构成仍不尽如人意,其中 2020 年立窑水泥比例仍然高达 近 70%,新型干法水泥的比例仅占 17%左右。 据统计报道,我国经两年水泥 产品生产方法的构成见表 1。 表 1 我国水泥产品生产方法构成表 万 t 年 份 总产量 立窑产量 预分解窑产量 其他回转窑产量 2020 64000 46000 9000 9000 2020(1~ 8 月 ) 43900 30500 7400 6000 就我国水泥市场而言,从积极的方面考虑,我国 “ 十五 ” 期间要完成住房面积 10 亿 m2;拟建设铁路 9000km 和公路 20 万 km;拟建造或更换石油和天然气管道 万 km;拟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武汉、重庆、成都、沈阳、天津、长春、青岛、大联和西安建设地铁、轻轨和城市铁路; 2020 年的奥运会拟建设施投资将达 3000 亿元人民币。 此外, “ 十五 ” 期间我国还将建设一批港 口、码头、机场、输水管道及农业灌溉等工程。 所有这些,都会使我国在未来几年中,对水泥的需求保持较高的增量,对水泥生产发展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 特别是按照 “ 十六大 ” 制定的奋斗目标,到 2020 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20 年翻两番的要求。 这就意味着在这 20 年中,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必须达到年平均递增 %;这也意味着在未来时间里,我国水泥总需求量会呈增长态势。 但是,也有人认为,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及商品混凝土的普及,超细矿渣粉掺合混凝土的使用,将会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再考虑世界经济不景气,水泥出口形势不容乐观,这些 因素会对水泥的总需求形成制约。 我们认为,客观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的抵消,未来几年我国水泥的总需求将会保持在 2020 年的水平。 针对我国水泥生产方法结构不合理状况,从 “ 九五 ” 末开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要淘汰落后的立窑生产工艺,鼓励发展新型干法生产工艺。 实施这些政策的结果,到 2020 年底,全国淘汰了 3000 多台落后的水泥立窑 (生产能力约 1 亿 t)。 2020 年,由于国内水泥总需求量的快速增长,部分已淘汰的落后工艺又出现了反弹,一些小立窑又恢复了生产,其原因还是新型干法生产的增长仍赶不上水泥需求 的增长。 因此,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国还会进一步加快新型干法生产工艺的发展。 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的规摸迅速扩大 我国新型干法水泥起步于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已 30 多年,但发展步伐较小,速度缓慢。 其中, 20 世纪 70 年代,主要进行实验研究、中间试验和生产实验; 80 年代,从国外成套引进的冀东、宁国、珠江、柳州等 4000t/d、3000t/d 熟料级生产线及国产化的江西水泥厂 2020 t/d 熟料生产线相继投产,同时引进吸收了国外单机设计制造技术,使我国初步掌握了新型干法生产技术;90 年代,在建设一批引进技术或主 机设备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外,建设了一批不同规模的全国产化 (自己开发设计、自行设备制造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大型化干法水泥生产的发展轨道。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达到了令人刮目相看的速度。 一批自行设计建设的 2020 t/d、 2500 t/d、及 5000 t/d 熟料生产线相继建成投产,且其达标达产周期短,建设投资和生产耗能也大大降低。 目前,海螺集团公司正在建设的多条生产线中,规模达 7200t/d~ 10000 t/d 熟料生产线就有 4 条,并将 于 2020 年年底陆续投入生产运行,这预示着我国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将跨入世界先进水平。 纵观近两年来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发展,其发展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量增加很大; 二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单线规模越来越大; 三是水泥生产企业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 据相关统计报道, 2020 年我国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能力 1700 多万t, 2020 年又相继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 52 条,新增总产能达 3300 万t/a 左右。 其中 1000 1500t/d 熟料的 26 条, 2020 t/d 熟料的 5 条, 2500 t/d熟料的 14 条, 3200 t/d 熟料的 1 条, 4000 t/d 熟料的 1 条, 5000 t/d 熟料 的 5 条。 仅 2020 年和 2020 年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总生产能力将达到 5000万 t。 另外据统计报道 ,2020 年我国几大水泥集团 —— 海螺集团、渤海集团、天山集团、山水集团等的水泥产量分别超过了 500 万 t/a,其中海螺集团的水泥产量达到了 2100 万 t/a。 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对全国 700t/d 熟料规模以上生产线进行了统计,前几个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大省和综合统计结果见表 2。 表 2 水泥生产大省 700t/d 熟料以上规模水泥熟料生产线统计 省 份 已 投 产 生 产 线 在 建 (含前期 ) 生 产 线 数量 /条 总产能 (万 t/d) 2020t/d~ 5000t/d,条 5000t/d 以上 ,条 数量 /条 总产能 (万 t/d) 2020t/d~ 5000t/d,条 大于 5000 t/d(条 ) 安 徽 18 10 2 10 1 9 浙 江 26 6 0 26 13 4 河 北 12 9 0 13 10 1 山 东 14 6 1 9 7 2 江 苏 9 3 1 10 6 2 广 东 10 3 0 5 2 2 湖 北 10 3 1 3 1 1 全国合计 (大陆 ) 190 83 5 134 76 27 注: (1)统计时间至 2020 年 8 月; 因为资料来源不同,统计可能不够很准确,仅作粗略参考。 分析表 2 的统计数据可得到以下几点: 到统计时间 2020 年 8 月,我国总的新型干法水泥 熟料生产能力已近 1亿 t;到 2020 年底前后或再稍后一些时间,目前在建的生产线差不多建成投产,又将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能力约 亿 t。 到时,总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将达到 亿 t 左右,新 型干法水泥产能将接近 亿 t,这个量将占到我国水泥总产量的 35%~40%,这将使我国水泥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变化。 目前 , 我国 2020t/d 熟料以上规模生产线总数占新型干法生产线的比例为 %,而在建生产线中 2020t/d 熟料以上规模生产线占约 77%。 当这批在建生产线建成投产后,我国 2020t/d 熟料以上规模生产线总数占新型干法生产线的比例将达到 59%,且 5000 t/d 熟料以上规模生产线占的比例将达到10%,还有几条 10000 t/d 熟料生产线投入生产,到时,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中, 2020t/d 熟料以上规模生产线将占主导地位。 到 2020 年,我国大的水泥生产企业的规模也将达到 3000 万 t/a 以上,就其产能而言,可跻身于世界大水泥集团行列;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水平也将跨入世界先进水平。 由此可见, “ 十五 ” 期间,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发展是何等巨大。红狮水泥咨询之水泥行业调研分析报告(100页)-其他行业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