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金龙客车公司价值诊断分析报告远卓顾问(79页)-其他行业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旅客等待时间短,运输效益更高 • 有一定规模且经济效益较好的高新技术企业、金融公司、外企等将需求一定数量的中高档中型客车作为团体客车使用 29 从销售价格来看,近三年中型客车行业的平均价格呈波动趋势,从 2020年开始,由于竞争的加剧,价格呈下降趋势 数据来源:金龙内部资料,并经远卓整理 以行业代表性企业厦门金龙为例 厦门金龙中型客车平均价格1819202122231999年 2020年 2020年(万元) % % 苏州金龙 米客车价格192021222020年 2 0 0 2 年(下半年)(万元) % 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不断推出新品,原有产品价格下降 竞争激烈,将降低价格作为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 产品档次提高,价格上升 30 中型客车行业前五名制造商的集中度较高,但近年也呈逐步下降趋势 数据来源:金龙内部资料,并经远卓整理 中型客车行业集中度65%69%70%0%10%20%30%40%50%60%70%80%1999年 2020年 2020年行业集中度郑州宇通扬州亚星厦门金龙常州长江丹东黄海• 中型客车行业的进 入壁垒较低,低端竞争尤为激烈 — 投资额无须很高 — 生产设施要求不高 — 技术门槛较低 到过金龙工厂的人都很惊讶,美观优质的金龙车居然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敲敲打打生产出来的 —— 访谈信息 • 受厦门金龙低成本快速成功扩张的影响,国内兴起客车投资热 — 一汽、二汽等集团加入 — 长城皮卡等民营企业扩张 — 厦门金旅、江苏友谊等轻型客车企业拓展 — 重庆力帆、隆鑫等摩托车企业通过收购、合资等方式进入 31 入世对中型客车行业影响较小 中型客车行业属于完全市场化竞争的行业,基本不存在限制和壁垒,产品趋向同质化 中型客车市场容量也逐渐趋于饱和,各制造商的利润趋低及平均化 技术优势不是中型客车行业竞争获胜的关键,价格和成本是竞争关键 由于利润和技术含量不高,国外企业很少生产 30万元以下的中型客车 国外厂商大举单独进入中客行业的可能性不大 零部件采购更多是本地化,进口部件较少 32 向 集 团 化 和 高 档 化 发 展 行业政策导向将会使中型客车行业的制造商集中度提高,促使制造商向高端发展,提高用户更新产品的速度,增强行业进入壁垒 汽车工业“ 十五 ” 规划 交通部《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经营资质管理规定》 • 重点发展绿色环保的公交汽车、低地板公交客车、适应高速公路需要的大中型客车 • 集中扶持 810家能参加国际竞争的大中型客车企业 • 对客车安全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新型大中型客车要装备 ABS系统,达到 欧 Ⅱ 排放标准,部分高档车争取达到欧 Ⅲ 标准 • 对企业中高级客车数量的规定将促进对中高档客车的需求 • 对客运车辆新度系数的要求将促进营运客车的及时更新 • 促进客车销售对象集中度的提高,中型客车销售将主要针对企业而不再是个体户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标准》、《城市车辆分等级技术要求与配置标准》、 《旅游客车分级标准》 • 共同形成客车制造业必须面对的三个等级标准,加强了对客车等级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将导致客车市场的进入壁垒增强,并且造成了中低档客车的销售壁垒 《汽车报废标准》 • 大中型客车的报废标准为累计行驶路程达 50万公里或行驶时间达 10年,是决定更新购买的主要依据 33 按客车等级和车身长度对中型客车市场进行细分,其中 8米和 9米空调车市场是厦门金龙中型客车的主要市场,同时在这些市场中金龙也面临着来自宇通、金旅等厂商的竞争挑战 高二 中级 客车等级 车身长度 高一 金龙 6600、 6601 金龙 673 6702 金龙 6790、 6796720 金龙 6892 金龙 6891 普通 89米 78米 67米 合客6900 金旅6893 宇通6893 宇通 6790、6796739 金旅6790、6791 34 在 8米空调车市场,金龙的满天星系列占有绝对优势,宇通、金旅、亚星仅能拓展局部市场 产品状况 绩效表现 进入壁垒 • 销量逐年上升,销售区域扩大 • 行业集中度较高 • 利润率约 4% • 针对中短途客运和旅游市场,用户多为较小的营运企业 • 行驶安全, 舒适性 好,油耗低 • 采用国产发动机, 排放指标达到欧洲 一 号标准 • 一般需获得高一级资格,因此进入壁垒稍高 • 一旦进入,投入资金、生产设备和技术等,将有一定的退出壁垒 关键成功因素 • 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且价格低 • 销售网络、售后服务网点分布广泛 • 地域先入者优势 35 在 9米空调车市场,合客、宇通和金旅与厦门金龙直接竞争,合客经历快速增长,对金龙威胁最大 产品状况 绩效表现 进入壁垒 • 销量逐年上升,约 2020余台 • 行业集中度高,这四家制造商占据了约 90%的份额 • 在中型客车中利润率较高,约 8% • 针对高速客运和旅游市场 • 设计强调 动力匹配、性能和舒适性 • 一般采用进口发动机, 排放指标达到欧洲二号标准 • 一般需获得高一或高二等级资格,因此进入壁垒较高 • 一旦进入,投入资金、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力量较多,形成一定的退出壁垒 关键成功因素 • 悦目的外观,稳定的性能,良好的性价比 • 优秀的售后服务,便捷而迅速 • 地域先入者优势 36 中型客车市场竞争激烈,宇通客车要做中国客车业服务型制造商 •亚洲生产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条件先进的大中型客车生产基地 •拥有行业内唯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筹建国家级技术中心 •在行业内率先通过 ISO9001认证 •行业内唯一的整车磷化技术 •行业内唯一的国家级整车检测线 •和德国 MAN公司合资,拥有 MAN公司底盘及车身技术,全面介入高档客车市场 技术 销售 服务 •2020年销售额居行业第二,利润总额第一,销售利润率最高 •以保持 20%市场份额为目标 •只接 100辆以上的大单子 •开通了全国销售免费电话 •投资 12个集整车销售、售后服务、配件供应、信息反馈四位一体销售服务公司 •电话跟踪,及时了解车辆情况 •设立 24小时售后服务热线,并开通 800免费服务热线 •售后服务工程师为中心的技术支持 •14个分公司都配备有售后主任和售后服务队伍 •2020年 6月 1日全面启动 一站式 服务,实行第一责任人负责制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宇通的介绍和年报 37 扬州亚星实力雄厚,奋起直追 •建立了行业一流的技术开发中心,建成多功能道路试验产品试制车间 •拥有近十项客车整车专利和结构专利 •等级评定的高级客车 29种,居行业首位 •至 1999年底所属四个分公司全部通过 ISO9000认证 技术 销售 服务 •除直销外还建立了全国经销网,在广东和西北部都设有经销商 •城市客车销售强劲 •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服务中心全面负责亚星产品的服务工作,由总部 50人组成抢修队和全国 99家特约技术服务中心对用户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 •服务中心及服务部门 24小时值班 •上门维修用户实现全过程专人接待处理 •全国范围内不定期回访和巡回上门服务 •近期开通 800免费服务热线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亚星的介绍和年报 38 获取在中型客车行业成功应具备以下核心竞争力 先进的总装技术 配套资源优势 规模化制造优势 强大的市场网络 39 中型客车行业分析归结 • 中型客车市场增长较高,但未来增长速度将减慢,市场容量有限,能提供给厦门金龙的发展空间有限 • 厂商竞争日趋加剧,行业利润率水平下降,价格竞争将成为行业竞争的主要手段 • 产品差异逐步缩小,产品档次将逐步提高 • 行业将向中高端发展,领头制造商之间的份额争夺将愈演愈烈,虽然政策导向想提高行业集中度,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厂商纷纷加入,行业集中度可能将会进一步下降 40 报告目录 182。 厦门金龙业务主体所在的行业分析 182。 厦门金龙现状诊断分析 182。 厦门金龙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41 报告目录 182。 厦门金龙业务主体所在的行业分析 182。 厦门金龙现状诊断分析 - 对厦门金龙发展沿革的理解和财务绩效的分析 -对厦门金龙经营现状的分析 -对苏州金龙的分析及对厦门金龙未来发展的影响 182。 厦门金龙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42 厦门金龙客车经过了 1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通过低成本扩张的形式,在全国客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销售额以近似翻番的超常规的速度增长,一跃成为中国大中型客车行业的领头羊 1996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上半年 金龙 宇通 亚星 常客 金旅 桂客 安凯 中通 厦门金龙销售收入 ( 19962020,亿元) 2020年各主要生产厂家销售收入(亿元) • 2020年,交通部对客运企业的资质评定使得客运企业纷纷购买规定等级的中高档大中型客车,客车行业升级换代加速,国内客车产销增长 20%左右 •厦门金龙通过低成本扩张成立的苏州子公司、绍兴和武汉事业部的销售已占其合并销售收入的一半以上 •良好的激励政策、扁平化的管理使得厦门金龙的员工全部围绕市场运转,对市场反应的高效赢得了客户的一致认可 43 厦门金龙在近 14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19881992 19932020 2020现在 •1988年,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成立,厦汽占75%, 法亚洋行占 25%的股份 •1989年,华能集团加入,股权结构变为华能、厦汽、二汽、法亚四家各 25%,注册资金 2020万元 •1990年,首期缴资完毕,四家股东各投入 375万元 •1991年,二期增资结束,公司注册资本 2020万元缴资完毕 •1992年,工商年检变更营业执照,成为非独立核算的经营实体,但经华能发出备忘录后纠正为独立核算经营实体,企业开始赢利,但没有分红。 •1993年,新的领导班子成立,赢利571万,但未分配 •1995年,首次分红,每家股东 168万元 •1997年,成立武汉事业部,开始低成本扩张步伐 •1998年,设立苏州分部;产能达到2400台 /年,销售收入 ,全国客车行业排名第七 •1999年,成立苏州子公司,成立绍兴事业部,注册资本增加至 396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 ,全国排名第三 •2020年, 法亚洋行将其股份转让给创兴国际;产能达到 8000辆 /年,销售收入 ,全国排名第一 •2020年,原总经理辞职,苏州子公司搞员工持股,厦门金龙与苏州子公司之间就股权发生争论 •新的经营班子成立,销售持续增长,销售达 31亿多元,继续行业领跑 •2020年,厦门新厂区建成 •苏州股权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苏州独立的倾向明显,对未来金龙的发展添了许多变数 •计划以技术和设备入股的形式与印度 JCBL公司合资办厂,同时进一步加强与英国 Tranbus的合作 44 远卓对厦门金龙发展历程的理解: 19881992 经营环境 •国内缺少豪华客车;但国内市场需求不大,高速公路很少、休假旅游尚未成为主流 •国内主要的客车生产厂家的技术比较落后,豪华客车主要是进口车 战略导向 •以合资的形式引进技术,进行客车的组装和试销 股权情况 •厦汽、二汽、法亚、华能等各以 500万入股,其中只有华能单纯以现金入股,其他股东以现金加技术获土地厂房作价的方式 企业能力 •能力较弱,二汽提供技术人员支持、依赖泰国技师手把手的教,没有图纸,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 •底盘质量不过关,在供应上也有问题,主要采用三类散发底盘,没有底盘的组装和生产能力 •由于不属于汽车行业,因此也得不到行业协会的支持,产量少,起步晚,质量也不能与竞争对手相比,因此在整个行业中也没有市场地位 经营绩效 •持续亏损,没有分红 艰难起步,技术资金缺乏,惨淡经营 1988 1990 1992 厦门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成立,厦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