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宏观经济形势与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报告(60页)-其他行业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7.112007.122008.012008.022008.032008.042008.052008.062008.072008.082008.092008.102008.11%M1 M2 M0三、 2020年经济走势的初步判断  2020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中不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增多。  世界经济遭遇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美欧日三大经济体首次出现同步衰退 , 世界GDP60%的经济体可能 2020年同步衰退。  中国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外来冲击 , 我国对外依存度和净出口率达到历史最高点时突然外需大幅减少 , 困难大大超过亚洲金融危机时期。 IMF对世界经济增长预测表 国家或地区 实际 预测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世界经济 发达经济体 美国 欧元区 日本 发展经济体 中国 俄罗斯 印度 巴西 缩我国外部需求  2020年我国对美 、 欧 、日等主要经济体出口可能全面放缓 , 外贸顺差规模进一步缩小 , 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下拉影响可能比 2020年更加严重 , 使我国 2020年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 经济增长率进一步下滑 ,外向型经济将经受严峻的周期性调整考验。 0510152025 进口实际增速 出口实际增速 ,带动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减速  一是 2020年的销售下滑和价格下行趋势使房地产开发商预期恶化,投资意愿减弱。 二是房地产投资资金链紧张,市场可能由“量跌价滞”进一步发展为“量价齐跌”,市场销售回款减少,商业银行为控制风险也将收紧对房地产开发的贷款。 由于房地产是产业链较长的支柱产业,也是这一轮经济扩张的龙头产业,它的周期性调整将拖累一连串行业景气度下降,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随之减速。 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土地出让金收入,今年以来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增幅明显下降将影响明年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 ,保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难度加大  2020年支撑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柱是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 但 2020年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出现不同幅度的调整,居民财产性收入缩水。 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增幅回落 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 %。 增幅回落。 居民实际收入增幅比前几年下降。 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消费热点退潮后在短期内很难由其它消费热点替代, 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都可能低于 2020年。  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 %左右。  多数制造业投资降温;虽然有积极财政政策和灾后重建等加速因素支撑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仍然回落 10个百分点左右 ,预计名义增长率达到 16%,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 1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幅预计达到 13%左右 , 同比下降 8个百分点。  世界贸易增长放缓使我国进出口同时减速 , 预计全年出口和进口分别将增长 5%和 8%, 贸易顺差约 2020亿美元 , 同比减少 12%左右。  理顺资源能源和公用事业价格成为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的主要因素 ,预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1%左右。  城镇登记失业率由 4%上升 %以上。 四、 2020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分析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月 8日至 10日在北京举行。  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 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  经济发展基本面未变。 我国积累了雄厚物质基础,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居民消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巨大发展空间,扩大内需潜力巨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形成了较好的体制环境;金融体系总体稳健,财政赤字规模较小,外汇储备充足,国内储蓄率较高,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有较大余地。 四、 2020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分析  战略机遇期没有逆转。 金融危机给我国发展既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们既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又要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善于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情。 四、 2020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分析  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 2020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分析  把握好几个重大问题: 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进一步增强抵御外部经济风险能力;坚持保持增长速度和提高质量效益相统一,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坚持推进结构升级和扶持就业创业相协调,进一步增强经济竞争优势和吸纳就业能力;坚持推进金融创新和提高金融监管能力相适应,进一步发挥金融对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坚持加强政府调控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促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内在活力。 会议明确提出,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此次政府明确提出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向“积极”,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适度宽松”,消除了市场对政策的不稳定预期。  会议确定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力度是空前的。 在加大投资方面,会议明确要求,“扩大投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  中央出台的十条措施,主要有四类:加快实施重大民生工程;加快在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尽快启动一批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型工程项目;加大力度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关键项目建设。 落实这些措施,要加强对重大投资的管理,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论证,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要加强对市场自主投资的鼓励和引导,支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政府鼓励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广泛参与各种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把政府投资引导作用与发挥民间投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  初步匡算 , 实施上述工程建设 , 到 2020年底约需投资 4万亿元。 为加快建设进度 , 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 1000亿元 , 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 200亿元 ,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 , 总规模达到 4000亿元。  •保障性安居工程: 2800亿;  •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大体: 3700亿;  •铁路 、 公路 、 机场 、 城乡电网: ;  •医疗卫生 、 文化教育事业: 400亿;  •生态环境这方面的投资: 3500亿;  •自主创新结构调整: 1600亿;  •灾后的恢复重建 、 重灾区: 1万亿。  今年新增 1000亿元中央投资用于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有280亿元,其中铁路 150亿元,高速公路 50亿元,农村公路 50亿元,中西部支线机场和西部干线机场 30亿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