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20xx年湖北省通山县石材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报告(91页)-其他行业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 引进大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2020 年通山县引进澳大利来投资商,投资 1000多万元,占地 300 亩在 湄港焦岩村办石材工业园。 2020 年引进香港投资商,投资 6 亿元,在李渡村建设华乐石材工业园。 二家大型外资企业的进入,将成为通山石材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带动石材产业全面升级。 专业化配套是石材产业发展新特点。 近年来,通山石材不但产能增加,在专业技术研发、开发新产品、物流运输、信息(网络)服务、配套工器具供应以及机械修理等相关产业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新规划建设的华乐石材园区,更是集矿山开采、石 材加工生产、展贸、利废,信息、科研等各种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的石材工业园区。 将使石材产业专业化协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为更好加强对石材产业的引导, 2020 年成立了 通山县石材产业集群管理管委会。 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从经济商务局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石材办。 县委、县政府曾三次下发关于加快石材产业集群的发展政策意见。 为提高通山石材知名度,培育区域品牌,举办“中国大理石之乡”、湖北石材协会大理石分会等推广活动。 多年的发展 ,通山县石材企业已发展 成为具有 大理石 、 花岗石 板材 企业 、 文化石企业 、 石材机械制造企业 、 信息服务 机构、 运 输企业 、 石材技术研究 单位、开矿用膨胀剂企业 等产业体系 ,逐渐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 通山石材产业已出现了明显的聚集效应,与石材生产相关的物流、机械制造、包装、贸易、科研等围绕石材的配套产业也相应发展,一个具备一定影响的大理石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 2) 通山县石材产业发展大事记 1964 年,在杨林公社胜利大队留咀桥一带发现大理石。 1975 年,成立大理石厂,开发石材资源。 1985 年,已有的大理石厂与铁四院合资成立通山县大理石总厂。 1986 年,大理石总厂获国家工商局商标局的批准,注册 “九宫 山牌 ”商标。 1998 年,组建通山县石材集团 2020 年,通山县大理石总厂破产,建立通山县石材园区。 2020 年,通山县被中国石材工业协会授予 “ 中国大理石之乡 ” 2020 年, 动工兴建“华乐”“永亮”现代石材工业园区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 湖北省通山县石材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6 2020 年,通山县政府组建石材产业集群开发管理委员会 通山石材产业总体情况 通山石材产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 具有良好的 产业 基础 ,部分品种 /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逐渐建立起较高的知名度,大理石产品特色突出,成为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石材产业聚集区。 石材资源开发情况 通山县石材资源十分丰富, 在 燕厦乡、洪港镇、大 路 乡 、 通羊镇、大畈镇、慈口乡以及黄沙铺 等 各乡 镇 都有分布,主要 矿产有 : 大理石、板石、花岗石等。 目前已开发的 大理石 、板石品种 有五大系列, 40 多个花色品种,在 国内 市场上均有较好的销路 ,部分产品出口美国、韩国等地区。 主要 拳头产品:荷花绿、红筋红,中国啡网、金镶玉、木纹黄、米玉、黑白根、彩灰、通山红、珊瑚红、九宫青等 ,多为中高档石材品种,部分产品具备规模开发前景。 通山县现有石材矿山 61 家, 其中 持证矿山: 大理石矿企业 23 家,板石矿20 个,玄武岩矿 2 个,花岗石矿 2 个 ,其它, 2 个。 矿山分布如下表所示 : 表 1 通山县石材矿山在各乡镇的分布 燕厦乡 20 家 九宫山 3 家 闯王 镇 1 家 洪港镇 14 家 大畈镇 3 家 慈口乡 1 家 大 路 乡 10 家 南林桥 镇 2 家 厦 铺 镇 1 家 黄沙铺镇 4 家 通羊镇 2 家 合计 61 家 全县 石材 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 经过 40 年的发展,通山县从仅有一家大理石矿山 和 一个加工厂,发展到现在全 县共有 石材及相关 企业 236 家,其中 以 大理石企业、板石文化石企业 为主,还具备了 综合加工, 信息服务 , 包装 , 物流 ,机械制造 ,技术研究所 等相关配套服务企业 , 15 家企业 有 进出口 相 关业务。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通山县石材业平 均每年产值在 亿元以上,到 2020年,主导大理石产品产量 210 万 m2,板石 280 万 m2,花岗石产品 10 万 m2。 全年石材集群销售收入接近 50200 万元,实现利润约 3500 万元,从 业 人员 超过 3万人。 通山石材企业集群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技术 装备水平 的 不断提高 , 为 当地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 湖北省通山县石材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7 经济 的发展 ,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并且逐渐 成为湖北省重要的石材产业基地。 图 1 1 通山县石材产业集群结构示意图 加工技术装备 水平不断进步 通山石材企业 通过 不断发展,实力不断 壮 大,产能、产值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一个 重要 因素。 上世纪 80 年代末期,通山县共有石材机械设备 120 台套, 2020 年底,通山县拥有各类石材机械约 900 台套,生产能力有了较大飞跃。 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已经使用大型金刚石锯切设备,大型磨机,带锯等大型、现代化机械设备进行石材产品生产加工。 工业园内的部分企业建设了现代化的大型车间,具备加工大规格荒料,生产大规格产品的能力。 先进的设备是产能、产品质量、资源利用率得到提升的有力保障,同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经济实 力的提升为技术装备的革新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在此良性循环中,通山石材整体实力得到了很大地增强。 通山石材在近 40 年的发展过程中, 不断采用新的设备,新的生产方式, 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培养专业技术人员超过 1500 人,引进人才 30 人。 不加工企业 : 大理石板材企业 复合板企业 石艺品 企业 矿山企业 物 流 机械制造 包 装 其他配套 信 息 技术研究 通山县石材产业集群 外部荒料及毛板 其他外协力量 市场环节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 湖北省通山县石材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8 断引进先进设备、培养技术人才的同时,通山石材从业者还依靠技术创新为自己不断打开新的局面。 80 年代中期,通山石材人曾经依靠技术攻关,一举拿下援建非洲加纳的 弧形板加工 项目, 90 年代末期,通山石材人再度依靠技术攻关,开发出了 “东荣超强复合板”,并获得了国家专利,不仅节约了资源,还在 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通山还具备多项较有特色的专利技术。 在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培养人才的同时,通山县还引进了多家较有实力的企业:引进板石艺术品加工企业,带动了通山板石艺术品企业的发展,使通山县板石制品的加工技术、思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引进了大型企业集团到通山投资兴建现代化的石材工业园,较大型的石材工业园区具备完善的配套设施,为通山石材未来整体技术实力进一步提高、产业集群效应的发挥,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巨大贡献。 产业结构不断改善 随着通山石材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石材产业结构 较过去得到一定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 小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小部分企业 进 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 在通山石材自身不断发展,石材行业效益连年走高的形势下,通山石材企业在经过多年的积累后,小企业的资金、技术、装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自身实力逐渐增强,部分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已初具规模。 截至 2020 年,通山县拥有规模以上石材企业 5 家, 其平均产值超过 3000 万元,平均利润达到 700 万元。  吸引 外商投资建设 规模较大、 设计先进 的现代 石材工业园区 2020 年以来,通山县凭借其资源优势、石材发展的基础,吸引两家外资企业来通山投资兴 建先进的现代石材工业园区: 由香港 武汉华乐地产拓展有限公司投资 6 亿 元 人民币,开发的 “湖北通山国际石材工业城”。 园区定位为“华中地区及至全国重要的石材加工生产基地及交易市场”。 由澳大利亚籍华人黄本亮投资 8000 万元 , 兴建“永亮石材工业园” ,于通羊镇湄港焦岩。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 湖北省通山县石材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9 现代化的石材工业园是集 石材加工、产品研发、出口贸易、展览交易、全球信息服务 、咨询、循环利废等功能于一身的 现代 化 工业 园区。 两大工业园的建立标志着通山石材产业集群向科学化发展迈出了一大步。 通山县石材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构不合理,以 中小企业为主 通山县石材企业 虽然经过不断的发展装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企业实力已经较从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 以中小企业为主。 虽然部分相对较大的企业 已经进入 园区,但 全县石材企业在各乡镇的分布仍然处于较为散乱 的状态。 2020年通山县 各 乡镇 共有石材 及相关 企业 236 家,其中 规模以上 企业 仅有 5 家, 在全县相对处于龙头地位的企业有 9 家。 全县企业平均销售额 仅 为 万元,平均利润仅为 万元。 见 表 1 1 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多处于不利地位, 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企业实力弱,技术装备水平普遍较低, 使得集 群 结构不合理,整体技术水平 难以迅速 提高、产品档次、品种、营销能力、市场占有 率 等诸方面 在市场竞争中较难获得优势地位。 此外,小企业由于技术、资金等的局限,在资源的 矿山 开采、 石材加工等方面 缺乏 处于低层次开发阶段 ,资源开采的随意性大, 破坏和浪费 资源 现象严重,初加工产品,使通山石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得到充分的发挥。 表 1 通山县石材产业集群企业规模情况 单位:家 企业总数 龙头企业企业 大理石企业 120 6 板石企业 95 3 其他 21 — 表 1 2020 年 通山县石材产业 集群经济效益情况 单位:万元 销售额 利润 税费 出口额(万美元) 全县总量 50200 3500 1500 500 全县企业平均水平 — 集群发展属于初级阶段、未充分发挥集群效益 通山县石材产业已经形成集群,在通山县境内多个主要乡镇及主要矿区聚集了一定数量的石材及其相关企业。 但尚处于产业集群的初级阶段,集群尚未发展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 湖北省通山县石材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10 完善,存在较多问题,限制了集群效益的发挥。 其一, 集群对内外部资源的控制力以及整体开发、科学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有所欠缺。 石材行 业属于资源依赖性行业,通山石材集群属于资源依托性产业集群,石材资源的战略地位将日益显著。 通山石材产业集群在对内部石材资源的控制,对周边地区石材资源的掌控、国际资源的供应,对通山石材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较大影响,目前尚缺少对内部资源的开发、控制力。 其二, 集群内尚未催生出有活力的创新体系。 产业集群中的创新体系是推动产业集群整体发展的巨大动力,具备完善的传信体系有助于推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技术革新,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发展,扩大集群外部相应发挥,建立集群内部富有生命力的良性竞争、合作体系。 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还不具备 良好的创新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培育集群内部整体的、单个企业内部的创新机制,推动集群发展,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其三, 集群的区域品牌尚未建立。 区域品牌是地方石材的名片,是集群石材产品、企业、服务、综合配套能力在市场上口碑的集中体现,最响亮的广告。 通山石材产业集群在全国地方石材集群中的起步相对较晚,尚未建立起较为响亮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范围还较为有限,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其四, 集群内企业 竞争 不够规范 ,影响整体效益的提高。 集群内部通过地缘的优势,技术、信息等内部优势,催生出一批生产性质、产品雷同的企业,在集群诞生 初期,有效地壮大了产业,实现了技术、信息、人才等的交流和互通,使地方石材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率、产品供应规模等方面迅速发展壮大。 通山县石材集群业走过了这个过程,但内部企业的同质化如果不能衍生成为竞争与创新的动力,转而形成低价低质恶性竞争的环境,将极大地影响集群内部效应的发挥,影响集群内企业和集群的发展。 其五, 集群内的产业支撑 体系、服务支撑体系尚 不完善。 通山石材产业集群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配套能力,聚集了一批相关的物流, 信息服务 , 包装 ,机械制造 ,研发等企业。 完善的石材产业集群,还需要具备展贸,检测、培训、咨询、广 告、法律、会计、等相关服务、工程承包、设备及零部件企业、教育、科研、公共管理机构支持。 伴随通山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逐步建立完善的配套及服务体系。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 湖北省通山县石材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11 石材资源地质工作薄弱 通山县境内拥有大量大理石及 板石 资源,分布 比较 广泛,几乎 在 通山各个乡镇 都有出露。 根据 有关方面估测 ,通山县石材矿藏 35 亿 m3, 大理石、板石、花岗石等石材资源分布于通山各个乡镇。 大多数地区的石材资源情况未经详细的地质勘测,开发状态也多为零星开发,对矿体的基本情况并不十分清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