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20xx年宜昌市西陵分区规划报告(32页)-其他行业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主 要发展都市型工业和 物流产业。 三峡大学教育组团: 主要用地为现状 三峡大学 用地区域 , 总面积为 平方公里, 主要发展高等教育。 窑湾生态农业组团: 主要用地为窑湾乡的石板村、黑虎山村 和大树湾村,总面积为 平方公里,主要发展生态农业和 城郊生态旅游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组团: 主要用地为宜昌开发区东山园区 工业 用地,总面积为 平方公里,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深圳路居住组团: 深圳路两边 用地,总面积为 平方公里,以居住为主。 东山综合组团: 主要用地为东山大道、港窑路、运河及西陵二路围合地区,总面积为 平方公里,主要发展职业教育和体育产业。 葛洲坝综合组团: 包括西坝和葛洲坝两部分,总面积为 平方公里, 西坝主要发展 文体 及居住 ,葛洲坝 主要以居住为主。 大公桥居住组团: 主要用地范围为胜利四路、沿江大道、港窑路 和东山大道所围合区域,总面积 平方公里,以居住为主。 第十九条 居住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分为 8 大 片区 进行布局, 即 西坝片区( 人口 万 ) 、东湖 片区( 人口 万)、夜明珠片区(包括西陵山半岛 、 镇镜山 和营盘山 ,共计 万人)、 唐家湾片区 (包括 唐家湾和西陵园区 ,共计 万人) 、 东山片区( 人口 万)、 西陵 中心 片区( 人口 万 )、 宜昌开发区片区( 包括 港窑路 和 北苑 ,共计 万人 )、 大公桥片区( 人口 万)。 规划 总人口 48 万, 居住用地 总 面积为 公顷。 宜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0 年 6 月 7 村民安置用地规 划: 规划在范家湾、罗家湾、石板村等 8 处作为失地农民安置用地,共计 公顷。 第二十条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公共设施按市级、区级、片区级和居住区级四个层次进行布局。 市级、区级公共设施的配置依据《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02020年)》确定,片区级和居住区级公共设施按实际需要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的规定进行配置。 行政办公用地规划 保留区内市级行政办公用地,规划将西陵区政府搬迁至西陵二路现机床集团处,根据发展需要在区内新增部分基层行政机构的办公用地。 规划行政办公 用地面积为 公顷。 商业金融用地规划 ( 1)、市级商贸中心: 规划市级商业中心在现状的基础上沿夷陵大道向葛洲坝方向拓展,形成铁路坝片、解放路片和葛洲坝片等三片,通过儿童公园、夷陵大道将其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2)、商务中心:规划商务中心的范围为沿江大道、云集路、东山大道和西陵二路围合区域,面积约 250 公顷,积极引导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业,会计、法律、信息咨询、 IT 等现代服务业和中介服务业和大公司、大型企业集团的总部向此区域积聚。 ( 3)、片区级商业中心:以开发区中心转盘周边为规划范围,以发 展大道为轴线,通过规划在建和新建贸易广场、会展中心、汽车交易等项目,形成以会议商务、科技产品展示、汽车交易等为主的综合功能区。 ( 4)、商贸物流中心规划:规划建设发展大道宜洋汽车后市场、华祥市场、夜明珠及宜秭路两侧的钢材、木材、农副产品批发流通中心 、易中物流 等。 ( 5)、特色商业街规划:规划形成珍珠 路、西陵二路电脑器材商业街、东山大道通信器材商业街、西陵一路精品服饰商业街、胜利三路机电产品、果园路花鸟、平和里音响制品商业街、环城南路仿古美食街、环城北路夜市、二马路酒吧娱乐商业街、西坝长江鱼以及陶珠路商业步行 街等特色商业街。 ( 6)、星级饭店规划: 规划在平湖旅游小区、九码头、发展大道、铁路坝新建五星级宾馆,使星级饭店数量达到 50 家左右,同时完善二、三星级饭店的硬件设施和改进服务质量,鼓励有条件的晋升为三、四星级,使西陵分区成为星级宾馆集聚区。 ( 7)、 农贸市场规划:规划共设置农贸市场 38 个,其中一级市场 7 个、二级市场 20 个、三级市场 11 个。 规划商业金融用地面积为 公顷, 文化娱乐设施用地规划 保留现状文化娱乐设施,重点改造提升以文化广场为中心、以福绥路、红星路、二马路为骨架的老街文化娱乐区。 规划 在西坝庙嘴城标公园附近布置宜昌市大剧院(暂定名)。 另外,新增两处片区级文化娱乐用地,一处位于得胜街,一处位于东山片区。 主要布置影剧院、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宫等相关设施。 宜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0 年 6 月 8 规划文化娱乐用地面积为 公顷。 体育用地规划 规划 把东山体育场建设成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能满足市民健身和承担大型体育赛事的体育中心。 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坚持各级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加强社区小型体育的规划建设,在新建居住小区及旧城区改造过程中,按国家标准设置小型运动场地,如篮球场、网球场、健身硬地、健身路径等。 规划体育用地面积为 公顷。 医疗卫生用地 规划三级医疗设施 5 处、二级医疗设施 3 处,按街道或 310 万人的规模设置一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共 8 处。 具体见附表 1:规划医疗卫生设施一览表。 规划医疗卫生用地面积 公顷。 教育科研用地规划 规划 三峡大学和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在现有基础上完善。 规划教育科研用地面积为 公顷,占总城市建设用地 %,人均 平方米 /人。 中小学用地规划 规划 36 所小学,其中现状保留 22 所,新建 8 所,改扩建 6 所 ; 规划初级中学 16 所,其中现状保 留 10 所,新建 3 所,改扩建 3所; 规划高级中学 8 所,其中保留 3 所,新建 1 所,改扩建 4 所。 具体见附表 2: 规划中小学一览表。 规划中小学用地面积为 公顷。 其他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 1)、社会福利院:规划 6 处社会福利院,其中 2 处为区级福利院, 4 处为街道级福利院。 ( 2)、文物古迹用地:规划范围内现有 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11 处,无省级、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十一条 工业用地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用地:规划保留宜昌开发区东山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用地,并向北扩展,规划高新技术产业用地面积为 公顷。 都市型工业用地:保留原西陵园区工业用地,新增工业用地分布在现状沙河村、唐家湾村,即 宜黄 高速公路 以北、东山四路以南、发展 大道以西,规划都市型工业用地面积为 公顷。 第二十二条 仓储用地规划 仓储用地布置在 在港窑路西侧、大连路东侧 ,用地 面积为 公顷。 宜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0 年 6 月 9 第二十三条 规划建设用地 平衡(见附表 3: 建设用地平衡表 ) 第二十四条 开发控制 片区 划分 : 根据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自然环境、城市主次干道等因素将分区划分为 西陵中心区、东湖中心区、西坝、东山、大公桥、营盘山、镇镜山 、西陵山半岛、沙河、西陵园区、三峡大学、北苑、港窑路、唐家湾、北海路、黄家湾、窑湾乡和大连路等 18 个片区。 规划控制 : 规划对各片区的建设用地总量、居住人口 等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指标,并对各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 作了相应配置。 见附表 4:各片区用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一览表 和附表 5:各片区公共设施及市政公用设施一览表。 第六章 综合交通 第二十五 条 客运站规划 规划范围内共设 4 处客运站,分别是宜昌港客运站占地 公顷;东山客运站占地 公顷和宜昌市长途客运站占地 公顷和夜明珠客运站占地 公顷。 第二十六条 港口码头规划 滨江港区,现有货运职能逐步外迁,以客运、旅游休闲和水上管理服务为主。 黄柏河港区现有货运码头逐步改造为旅游和客运码头,翻坝运输功能转移至上游港区。 第二十七 铁路场站规划 规划宜昌火车站为城市铁路站场,以客运为主。 第二十八 城市道路规划 道路网络:规划形成以平行于长江的快速路和货运通道为骨架的道路系统,以火车站和港口、铁路等为枢纽,与高速公路和过江大桥相衔接,形成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道路网密度:规划区内主次干道道路网密度为 公里 /平方公里。 城市快速路:城市快 速路承担城市主要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功能。 规划将分区范围内的宜黄公路调整为城市快速路,保留夜明珠立交和发展大道立交,并在港窑路增加一处立交。 宜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0 年 6 月 10 城市主干道规划:城市主干道主要为衔接主干道和承担地区集散服务功能,主干道间距一般在 700— 1200 米之间。 规划城市主干道 16 条(具体见附表 6:城市主干道一览表),主干道密度为 公里 /平方公里。 城市次干道规划:城市次干道主要为衔接主干道、地区集散服务,次干道间距一般在 300— 500 米之间。 规划城市次干道 24 条(具体见附表 7:城市次干道一览表),次干道密度为 公里 /平方公里。 城市支路规划: 规划区内支路 网密度为 公里 /平方公里 步行系统:规划沿江步行道,东山公园 夷陵广场 儿童公园 商业步行街 滨江公园步行道,沿运河、沙河步行道,共同组成城区步行系统。 城市广场:规划 1 处主要交通集散广场,即位于东山的宜昌火车站站前广场, 4 处休憩集会广场,即夷陵广场、东门广场和葛洲坝左坝头广场和滨江公园双亭广场。 第二十九条 公共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形成快速公交、常规公交相互补充的公交体系,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的通达性和线网的整体 服务水平。 公共交通站点按吸引范围 500 米计算,要求公共交通线路覆盖全部规划建设用地的 90%以上。 公交网络:根据宜昌市交通规划,城区近期公交线网氛围干线和支线两级,远期为快速干线、干线和支线三级。 规划分区公交线网密度为 4Km/Km2。 规划东山大道、城东大道、发展大道开辟快速公交专线,连接晓溪塔城区、黄柏河旅游服务区、西陵中心区和伍家岗中心区等主要功能区。 公交场站:规划 4 处公交场站,其中 3 处为现状保留,新增 1 处。 现状保留的分别是:位于夷陵大道的公交保养场,占地 公顷,位于石板村 1 组的公交停车场 ,占地 公顷和位于沿江大道的公交首末站,占地 公顷;规划新增夜明珠公交首末站,占地 公顷。 第三十条 静态交通规划 社会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区、各片区中心,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客运港等对外交通枢纽;大量吸引人流、车流的公共设施处,如大型体育场馆、影剧院、文化娱乐场所、大型市场、公园等;城市公交起终点站、轮渡码头、货运集散地点、仓储区等。 规划范围内设置有 19 座社会停车场,总占地 公顷。 加油(气)站:城市公共加油(气)站按服务半径 ~ 公里设置,选址应 符合国家标准防火规范的要求,加油(气)站进出口宜设在次干道或主干道与快速路辅路上。 规划范围内共布局有 17 处加油(气)站,总占地面积 公顷。 宜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0 年 6 月 11 第七章 园林绿地规划 第三十一条 规划目标 结合分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充分保护现有山水的自然格局,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网络化、点线面结合的生态绿地体系,保证居民在步行 10 分钟内能到达公园绿地或公共开敞空间。 完善城市各类、各级绿地系统,使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第三十二条 绿地结构 规划形成以东山为核心,以沿江、沿河、沿路的带状绿地为联系纽带,以各级公园绿地 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点、线、面结合的复合式、立体化结构。 第三十三 各类各级公园 规划市级公共绿地包括石板公园、滨江公园、东山公园、儿童公园、营盘山公园、沙河公园等 6 处市级公园和东山科技展览公园、西坝文化博览园、植物园 3 处主题公园;区级公共绿地包括白龙岗公园、南湖公园、葛洲坝公园及镇镜山公园等 4 处区级公园;组团级绿地 22 处。 市、区级公园绿地见附表 8:规划主要公园绿地一览表。 第三十四条 带状绿地 规划沿长江岸线设置 15100 米宽带状绿地,作为市民游憩、健身和游客旅游观光的城。20xx年-20xx年宜昌市西陵分区规划报告(32页)-其他行业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