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20xx年南京市城西南部连片供热规划报告(59页)-其他行业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全国各地区对热力的需求愈加迫切。 城市及区域供热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中供热专业的深化,城市供热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编制,并自 始至终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执行国家关于能源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政策,已达到合理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供热规划的编制对提高城市档次和品味、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本供热规划按照建设部、原国家计委建城 [1995]126 号文“关于加强城市供热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编制。 本次编制的供热规划是对南京市城西南部实行连片集中供热,同时通过对该区域的现有及近期热负荷和规划热负荷进行调查和 统计,使集中供热在符合国家能源政策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有序地发展。 热电联产技术是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提倡和鼓励的。 国家计委、经贸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文件“关于印发《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热电联产具有节约能源、 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 ”“在进行热电联产项目规划时,应积极发展城市热水供应和集中制冷,扩大夏季制冷负荷,提高全年运行效率。 ”“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发展和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措施。 ”同时,规定中提出:热电联产规划必须“统一规划 、分步实施、以热定电和适度规模”的原则进行,以供热为主要任务,并符合改善环境、节约能源和提高供热质量的要求。 南京市城西南部连片的集中供热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各片 区建设 秉承 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实施 的理念 ,着力体现 “生态型园区 ”、 “花园式厂区 ”和 “现代化城区 ”,为中外投资商提供优质的服务,力争打造一流的投资载体 ,对集中供热需求日益增加,其对改善投资环境以及加强环境的保护也日显重要。 因此,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区域集中供热是非常必要的。 本次编制的供热规划是对 2020 年编制的《南 京市城西南片供热规划》的进一步调整、深化,根据南京市西南部连片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对于热力集中供应的需求已经较为迫切,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避免小锅炉杂乱分布产生污染排放影响环境,实现节能环保,发展循环经济。 区域规划简述 城西南片区 河西新城中南部为主城的延伸, 和板桥新城一起形成居住和商务活动中心,并适当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 河西新城中南部地区规划方向为中高档居住区、滨江休闲游览区及高科技都市产业区。 规划新引进的项目以高科技工业和都市工业为主,允许兼容负荷准入要求的现代服务业。 鼓励发 展科技先导型、高附加值、无污染的高新 技术产业。 板桥新城定位为南京沿江综合性工业城镇。 板桥新城充分利用宁马高速、长江三桥等区域性的交通设施,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钢铁、装备制造、仓储物流等产业。 板桥新城居住组团主要集中于宁马路以东地区进行发展,工业组团主要以宁马高速以西的雨花经济开发区和梅山钢铁为主体进行集中建设。 板桥新城注重与北部河西新城区的发展对接以及与南部滨江新城的发展协调。 2020 年人口规模约 23 万, 总规划面积 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达 35 万人。 雨花经济开发区属于板桥新城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2020 年启动与河西新城的无缝对接方案,打通两条快速通道(龙藏大道北延对接江东南路南下,滨江大道雨花段建设),雨花经济开发区作为河西新城的功能配套区域,承接河西新城区产业定位 ——现代及高品质商务科技、文化中心,积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并成为河西的产业功能区。 铁心桥的产业发展将依托区位交通和软件产业集聚的优势及独有的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总部经济,引入电子信息产业、软件配套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引入高端的商业地产、住宅地产,并为企业提供优美、舒适、智能的办公场所。 西善桥 地区 发展分为四个组团:油 坊桥地区、梅山科学园、沿路沿河总部经济带、新型资源业基地。 油坊桥地区:秦淮河以北 的油坊桥地区,规划建设集中高档住宅、现代商务、综合商贸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梅山科学园:是雨花科学园“三基地”之一,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为主的绿色生态办公区( EOD)。 沿路沿河总部经济带:沿 205 国道和秦淮新河两岸规划建设 40 万 m2 的商务楼宇,发展总部经济。 新型资源业基地:以世界 500 强企业中国宝钢集团和法 国圣戈班集团的子公司 — 梅山矿业有限公司、南京圣韩玻璃有限公司为龙头,逐步调精调细调高产品结构,向产业链价值高端提 升。 滨江新城片区 滨江新城是江南城镇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是南京辐射马鞍山、芜湖等地区的桥头堡。 滨江新城定位为:南京沿江综合性工业新城,引导发展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等现代产业。 滨江新城的建设注重与板桥新城的发展对接。 在新城中部沿景明大道两侧集中建设商业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医院等公共设施,形成新城中心;在新城中心区的南北两侧集中发展工业,依托港口与铁路站场,加快发展物流产业。 滨江新城 2020 年 规划 人口规模约 30 万。 铁路南站片区 南京南站是铁道部规划的京沪高铁的 5 大始发站之 一,并将汇集京沪高速铁路、宁杭铁路、沪汉蓉城际铁路、宁安城际铁路 4 条国家、区域铁路干线,形成 3 场 28 条客运线的铁路枢纽。 除铁路客运站外,南京南站还将集中城市轨道、长途汽车、常规公交、出租车以及小汽车等多样化的交通方式,统筹布局邮政等配套设施,形成现代化综合性客运交通枢纽。 铁路南京南站的建设将对于提升南京都市圈功能与辐射力具有重要意义。 构筑综合型商业商务中心 — “南站商圈”,实现由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的转化,发挥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对城市发展的“催化作用”, 把南站地区打造 为 南京市有重要影响力的商贸商务中心,并衔 接主城区与东山新市区商业商务的枢纽,承担东山、宁南新区服务,并辐射皖南和浙北。 编制依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3)原建设部、原国家计委建城 [1995]126 号文《关于加强城市供热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 ( 4)原建设部、原国家计委《城市供热规划的技术要求》、《城市供热规划的内容深度》; ( 5)《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 ( 6)《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 7)《南京市“十一五”热电联产规划》; ( 8)《河西新城区中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9)《河西新城区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10)《雨花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11)《南京江宁滨江新城总体规划》; ( 12)《南京江宁滨江新城供热规划》; ( 13)《铁路南京南站地区综合规划》。 规划范围及期限 规划范围 本规划依据“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根据南京市政府对集中供热的要求,分区域依靠现有热源点逐步实现集中供热,规划范围确定为南京城西南部连片地区,即包括南京城西南片区(含河西新城中南部及板桥新城)、滨江新城及铁路南站片区,规划总面积约为223 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同步。 近期: 2020 至 2020 年; 远期: 2020 至 2020 年。 主要技术原则 ( 1)在城市总体规划及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下,按照《城市供热规划的技术要求》和《城市供热规划的内容深度》的规定编制; ( 2)满足目前所需,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并与区域内其它基础设施相协调; ( 3)尽可能利用现有热电厂,统筹考虑,合理布局,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 4)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综合利用,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城市集中供热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是节约能源、减少 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城市供热规划五年左右应进行一次调整。 当调整、修改城市总体规划时,城市供热规划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供热系统 供热系统是指由拟定热源点、热网管道、热力站及 辅属设施组成的蒸汽或热水生产和输送系统。 供热系统的确定是供热规划实现的重要环节。 ( 1)集中供热热源点的选择 根据热负荷的分布情况,热源点的设置尽量靠近热负荷中心且尽量以原有热电厂为基础,优先考虑大型热电联产机组。 按照国家有关节能减排政策,确定区域性集中供热热源点,原则上排除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污染环境、高能耗的小热电或区域锅炉。 ( 2)热网的拟定 根据热用户对用热介质参数的要求,本规划的热网系统以过热蒸汽为主要介质,热力网采用多分支树状结构的开式布置。 热网主干管的敷设,按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安排。 建议热电厂在负荷集中区域利用冷凝水资源建设热水供应项目,对居民区供应热水。 本规划热力网实施过程中,分片区考虑凝结水回收,以利节能。 ( 3)热电冷三联供 热电冷三联供是目前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一种形式,系统利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蒸汽作为空调的能源,不额外消耗一次能源,同时节省了变配电投资。 其中蒸汽制冷环节是通过蒸汽非电空调实现的。 蒸汽非 电空调 制冷是以蒸汽为驱动热源、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水为制冷剂制取低温水。 制冷 最基本 原理 是利用极低 压力 条件下, 吸收剂 蒸发过程中大量吸热, 冷剂水闪发吸收冷媒水的热量,产生制冷效应。 非电空调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医院、大中型商场、办公区等大型建筑物,还可用于 具备 集中供热 供 冷条件的居民社区和厂矿,尤其适用于本次规划范围河西新城中南部区域及铁路南站区域,在热网覆盖的区域选用这一暖通方式,不失为节能、环保、经济之举。 ( 4)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南京市城西南部连片地区应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能源,保证供热多元化,如积极利用太阳能、天 然气等清洁能源。 规划区域的太阳能利用已有一定基础,居民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较为广泛。 近期需要加强的是扩大高效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农用温室、被动式太阳房、太阳能干燥器等的商业应用范围,研究开发太阳 能高、中温热利用技术。 在设计新建筑物时,特别是居住区的建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其阳面可考虑利用太阳能作为辅助供热措施,以充分利用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川气东送管道工程的实施并供至南京市,天然气已作为南京市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之一。 作为一种干净和高效的能源,天然气热值高,燃烧效率也比燃煤高,燃烧产生的污 染物较少,是一种洁净的能源,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南京市城西南部可适当发展以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燃料的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 第二章 供热现状与热负荷 供热现状 南京市城西南部连片供热的范围主要包括城西南片区、滨江新城片区、铁路南站片区。 目前,规划范围内的热力供应主要有大型热电联产机组集中供热和企业自备小锅炉分散供热两种形式。 城西南片区 本规划所指城西南片区主要包括河西新城中南部地区、雨花经济开发区、铁心桥西善桥地区、板桥新城等区域,片区内除雨花经济开发区实施大型集中供热外,其他区域均为 小锅炉分散供热。 河西新城中南部地区 河西新城中南部地区目前以企业自备小锅炉分散供热为主。 根据对河西新城中南部地区热用户的调查,区域内现有工业和民用热用户计 9 家。 工业热用户有南京卷烟厂、南京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主要为轻工、食品等,多数为三班制连续生产,用汽参数为 ~ 的饱和蒸汽,民用热用户主要为体育场馆、宾馆、休闲场所等。 工业及民用热用户的自备小锅炉共计 16 台,铭牌累计总蒸发量为 ,详见附表 21。 雨花经济开发区 雨花经济开发区目前以南 京华润热电有限公司为热源点实施集中供热,同时仍有部分企业采用自备小锅炉分散供热。 根据对雨花经济开发区分散用热热用户的调查,现有工业热用户计 6 家。 工业热用户有三山化工厂、雨花台区聪明炒货厂等,行业主要为化工、食品等,用汽参数为 ~ 的饱和蒸汽,民用热 用户主要为大专院校。 工业及民用热用户的自备小锅炉共计 9 台,铭牌累计总蒸发量为 ,详见附表 21。 南京华润热电有限公司目前为该区域 的 集中供热热源点,现有装机规模为 2 SG1036/+2 SG440/+2。 热电公司现状热负荷较小,现有工业热用户主要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桂花鸭集团、江苏三鸿食品有限公司等计 11 家,热负荷合计。 铁心桥、西善桥地区 铁心桥、西善桥地区目前以企业自备小锅炉分散供热为主。 根据对铁心桥、西善桥地区热用户的调查,区域内现有工业和民用热用户计 49 家。 工业热用户有中牧股份南京药械厂、南京春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行业主要为机 械、汽车、建材等,大多数为两班班制生产,用汽参数为 ~ 的饱和蒸汽,民用热用户主要为宾馆、机关、休闲场所等。 工业及民用热用户的自备小锅炉共计68 台,铭牌累计总蒸发量为 ,详见附表 21。 板桥新城 板桥新城目前以企业自备小锅炉分散供热为主。 根据对板桥新城热用户的调查,区域内现有工业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