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学校市政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doc70)-工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 语文 224 100 124 数学 226 100 126 英语 220 110 110 计算机应用基础 120 60 60 60 文化基础选修课 120 20 30 40 30 主干专业课程及主要实践环节 市政工程建筑材料 130 10 34 130 市政工程施工测量 140 8 62 80 60 市政工程构造与识图 144 12 50 90 54 市政工程力学与结构 180 16 42 100 80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 管理 156 14 34 80 76 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 172 14 42 80 92 市政工程定额与预算 124 10 44 124 认识实习 30 30 30 市政工程施工测量实习 60 60 60 工种实习 90 90 90 专业选修课 140 60 20 120 续表 13 课 程 名 称 总学时 其中 机动 其中 实践 学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专项技能强化培训 综合课程设计 120 120 120 毕业实习 120 120 120 专项岗位培训 210 210 210 选 修 50 50 50 合 计 3148 84 1108 14 中等职业学校 市政工程施工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市政工程建筑材料教学基本要求 (130学时 )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市政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市政工程使用的各种材料的组成和性质,能够在施工中合理 选用各种材料。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 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工程材料的技术性能及储运知识、方法。 2.掌握各种材料的组成、结构及技术性质。 3.了解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外界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 4.掌握工程材料的实验、检测方法。 (二 ) 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合理使用常用市政工程材料的能力。 2.具有对常用市政工程材料进行检验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 础 模 块 (一 ) 无机材料 1.概论 了解材料的分类、对工程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了解材料的技术性质、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 15 2.砂石材料 了解砂石材 料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检测方法; 了解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理论; 掌握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3.石灰和水泥 掌握石灰、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技术标准及其测定方法; 掌握石灰、水泥的应用、贮存方法; 了解石灰的消解; 了解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及特性。 4.水泥混凝土和砂浆 掌握普通水泥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技术标准及性能的测定; 掌握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了解其他品种混凝土、抹面砂浆、防水砂浆的应用; 掌握建筑砂浆的配制和选用。 (二 ) 有机材料 1.沥青材料 掌握沥青的技术标准及其性质的测定; 了解沥青的技 术性质、分类; 了解沥青的贮存运输常识; 了解乳化沥青的一般技术性质、组成材料要求及其选用。 2.沥青混合料 掌握沥青混合料的概念及分类方法、适用范围; 掌握沥青混合料质量要求和主要技术指标的检测。 (三 ) 其他材料 1.建筑钢材和木材 掌握钢材的技术性质及其测定; 了解桥梁用钢制品的型号及技术性质; 了解钢材的分类、腐蚀与防护; 了解木材的性质及其应用。 2.新型建筑材料 了解乳化沥青路用性能,改性沥青的种类、性能及应用。 选 用 模 块 (一 ) 无机材料 了解工业废渣在道路中的应用; 了解石灰、水泥的凝 结硬化原理; 了解其他品种水泥的应用; 16 了解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应用。 (二 ) 有机材料 了解沥青材料的组成结构; 了解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和强度形成原理; 了解其他品种沥青混合料。 (三 ) 其他材料 了解钢材冷加工及其对钢材技术性质的影响; 了解土工布、橡胶沥青、钢纤维混凝土; 了解工程高聚物材料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实践性教学模块 (一 ) 基本实验 1.集料的密度和级配试验 掌握集料的密度测定方法; 掌握集料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的测定方法。 2.石灰有效氧化镁和氧化钙含量试验 初步掌握石灰有效氧化镁和氧化 钙含量测定的方法,以评定石灰的质量。 3.水泥物理性能和胶砂强度试验 掌握水泥细度的测定方法; 掌握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方法; 了解水泥净浆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试验方法; 初步掌握水泥胶砂强度的检验方法。 4.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的拌制与和易性试验 掌握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制方法; 掌握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测定方法。 5.水泥混凝土的力学强度试验 掌握水泥混凝土试块的成型和养护方法; 掌握水泥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的测定方法。 6.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试验 掌握石油沥青针入度的测定方法; 了解石油 沥青延度和软化点的测定方法。 7.沥青混合料制备和物理指标测定 了解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备方法; 了解沥青混合料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8.建筑钢材的强度和冷弯试验 掌握建筑钢材抗拉强度和冷弯试验的方法; 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 17 (二 ) 选做实验 1.石料的强度和磨耗试验 了解石料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 了解石料磨耗的试验方法。 2.集料的磨光性试验 了解石料磨光值试验的方法。 3.水泥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推定 通过测定水泥混凝土早期强度推定其 28 天强度值。 4.沥青的粘滞度和其他演示试验 了解沥青粘滞度测定的方法; 了 解沥青含蜡量、化学组分的测定方法。 5.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了解沥青混合料稳定度和流值的测定方法。 四、说 明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采用模块结构,包括基础模块、选用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 基础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是 3 年制专业必须完成的内容,有实际需要时,可以从选用模块中选择内容;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可选用 110 学时和 130 学时的学时分配建议 (见表 表 2)。 表 1 110 学时分配建议 (含基础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 ) 序号 课 程 内 容 学 时 数 合计 讲授 实验 机动 1 无机材料 概论 4 4 砂石材料 10 6 4 石灰和水泥 12 6 6 水泥混凝土和砂浆 24 18 6 2 有机材料 沥青材料 16 10 6 沥青混合料 20 16 4 3 其他材料 建筑钢材和木材 12 8 4 新型建筑材料 2 2 机 动 10 10 总 计 110 70 30 10 18 表 2 130 学时分配建议 (含基础模块、选用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 ) 序号 课 程 内 容 学 时 数 合计 讲授 实验 机动 1 无 机材料 概论 4 4 砂石材料 14 8 6 石灰和水泥 16 10 6 水泥混凝土和砂浆 26 20 6 2 有机材料 沥青材料 18 12 6 沥青混合料 24 18 6 3 其他材料 建筑钢材和木材 14 10 4 新型建筑材料 4 4 机 动 10 10 总 计 130 86 34 10 19 市政工程施工测量教学基本要求 (140学时 )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市政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其任务 是:使学生掌握所必需的施工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够应用施工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市政工程施工中定位放线等实际问题,为学生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 )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一般测量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掌握小区域范围内进行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 3.熟悉城市道路、排水、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 4.掌握市政工程施工测量、放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二 ) 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熟练操作一般测量仪器的能力。 2.具有测绘小 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和识读、使用地形图的能力。 3.具有市政工程施工放线定位和验线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 础 模 块 (一 ) 概论 1.了解市政工程施工放样的基本过程及其重要性。 2.认识常用的测量仪器,了解测量工作内容。 3.熟悉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及程序。 (二 ) 水准测量 1.熟悉水准测量原理。 2.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20 3.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 4.掌握点的高程计算方法。 5.掌握 DS3 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6.掌握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三 ) 角度测量 1.熟悉角 度测量原理。 2.了解经纬仪的构造。 3.掌握经纬仪读数方法。 4.掌握测角操作及计算过程。 (四 ) 控制测量与地形测绘 1.了解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的概念。 2.掌握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的操作方法。 3.了解导线测量的实施方法及基本工作内容。 4.了解高程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 5.掌握量距、测角配合作业。 6.掌握大平板及其他测图方法。 7.掌握地形图的识读和使用。 (五 ) 道路与管线施工测量 1.掌握道路基本知识。 2.了解道路测量的基本过程。 3.掌握道路中桩放样方法。 4.熟悉纵、横断面图的测绘方法。 5.掌握路基边桩、边坡、路面的施工放样方法。 6.了解管道中线桩的测设方法。 7.了解管道施工测量的内容及方法。 (六 ) 桥梁施工测量 1.了解桥梁总体布置的基本知识。 2.了解桥梁三角网的布设方法。 3.掌握基础、墩台、主要承重结构和桥面的放样方法。 (七 ) 全站仪测量 1.了解全站仪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基本功能。 2.掌握全站仪的使用。 3.了解数字化测量的意义。 选 用 模 块 (一 ) 水准测量 了解精密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21 (二 ) 角度测量 了解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三 ) 控制测量与地形测绘 了解 小三角测量的实施方法及基本工作内容; 了解经纬仪测绘法碎部测量。 (四 ) 道路与管线施工测量 了解缓和曲线的测设原理。 (五 ) GPS 定位技术 了解 GPS 技术。 实践性教学模块 (一 ) 基本实验 1.水准仪的使用 了解水准仪各部分的作用及其操作方法; 掌握水准仪粗平、瞄准、精平、读数的方法; 掌握测算两点高差的方法。 2.普通水准测量 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方法及成果校核方法。 3.经纬仪的构造与读数 熟悉 DJ DJ2光学经纬仪的构造和读数方法。 4.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 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5.竖直角测量 熟悉竖直角观测、记录和计算方法。 6.用经纬仪定线、钢尺丈量两点间距离 掌握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7.导线的距离丈量及角度观测 掌握量距、测角配合作业方法; 掌握导线点坐标计算方法。 8.四等水准测量 掌握双面尺法水准测量的观测顺序、记录、计算与校核方法。 9.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施测碎部点 熟悉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的过程。 10.用极坐标法将已知坐标的点位放样到实地 掌握用极坐标法放样的作业方法。 11.测设圆曲线主点 掌握路线转角的测量方法; 22 熟悉圆曲线主点里程 的计算方法及主点的测设过程。 12.用偏角法详细测设圆曲线 掌握偏角法测设圆曲线的数据计算及详细测设方法。 13.用切线支距法详细测设圆曲线 掌握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的数据计算及测设过程。 14.纵断面测量 掌握利用水准仪进行纵断面测量的外业操作方法; 熟悉纵断面图的绘制方法。 15.横断面测量 掌握利用水准仪进行横断面测量的外业操作方法; 熟悉横断面图的绘制方法。 16.用逐渐趋近法放样边桩 熟悉逐渐趋近法放样边桩的作业方法。 17.布设桥梁三角网 掌握桥梁三角网的布设方法及平差计算方法。 18.用角度交 会法测设桥梁墩台中线 学会用角度交会法放样墩台的中心位置。 19.全站仪的使用 熟悉全站仪的常规操作步骤。 (二 ) 选做实验 1.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掌握 DS3 型微倾式水准仪各轴线之间应具备的几何关系; 掌握水准仪的检验方法; 了解水准仪的校正方法。 2.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了解经纬仪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 掌握常规检验方法; 了解经纬仪的校正方法。 3.经纬仪测绘法碎部测量 熟悉经纬仪测绘法的基本工作。 4.用切线支距法测设缓和曲线 了解切线支距法测设数据的计算及测设过程。 5.用偏角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