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砂石厂安全评估报告(doc81)-其他行业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业时,未佩戴安全带或未设置安全网、护拦等防护设施,造成人员滑跌或坠落。 (四)坍塌 岩层坍塌包括:露天工作面边坡的片帮、滑坡等。 露天工作面边坡的片帮和 滑 坡是露天采矿场最严重的事故。 在作业中没有按分台阶顺序开采,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经常检查台阶(边坡)的稳定情况,没有对有 滑 动、崩塌迹象的台阶进行及时的削坡减载,没有设观测点等。 (五)机械伤害 转动设备因缺乏防护设施,人体或衣服接触时引起夹击、碰撞、卷入等伤害; 破碎时设备若缺乏防护设施,容易发生碾压、碰撞、挤压等伤害。 机械铲装时,容易发生碰 撞、挤压、坠落、物体打击等伤害。 空压机等设备的运转部位如果没有防护网罩,可能导致检查、维护人员受到机械伤害。 人为拆除安全防护装置可能导致事故。 22 (六)电气伤害 作业人员带电作业,不小心易引起触电。 电缆外皮破损,电气设备绝缘不良,无接地线,人员触及将造成触电事故。 如破碎、运输等。 电气设备维修时,误送电伤人。 电机试运转时,工具或零件未放好,飞溅伤人,输电电缆绝缘不好或短路,会发生火灾。 电器设备、照明等因误操作、过负荷、设备线路老化失修、防护装置缺陷等,不仅造成设备损坏,还可能造成人身触电伤害。 检修 质量或备品、备件质量不合要求,可能诱发设备故障。 (七)车辆伤害 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 如作业场地过小、道路过窄、陡坡急弯等都易造成车辆伤害。 (八)其它伤害 地表生活设施、建筑物,如值班室、空压机房等,若位置布置不当,或其上方未设置防洪沟,当雨季山洪暴发,会将其冲毁。 凿岩机、空压机以及破碎机械运转时,噪声都超过了 90dB( A),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作业,会损害作业人员的听力。 如果避雷设施不完善,夏季雷雨期有遭雷击的危险。 (九)其它爆炸 23 空压机、压气管道等如果 没有安全阀等安全保护装置,发生超压时会引起爆炸事故。 如果压气管道的位置选择不当,受到机械损伤后,也会造成受损害部位爆裂事故。 (十)粉尘危害 如果粉尘浓度过高,长期在此环境中作业的生产人员易患尘肺职业病,危害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 如该矿山在生产、开采、搬运等操作过程中,以及沉积的粉尘二次扬尘等。 (十一)排土场的危险有害因素 排土场周围沿山体开挖防洪沟,地表水和堆场渗滤水汇入防洪沟后引出。 如果堆场位置设置不当或防洪沟开挖不合理,雨季山洪暴发会引起堆土场垮塌,形成泥石流危及人员安全和造成水土流失。 24 第四章 评价单元的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 第一节 评价单元的划分 评价单元就是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系统分成的有限、确定范围进行评价的单元。 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评价单元进行评价,不仅可以简化评价工作、减少评价工作量、避免遗漏,而且由于能够得出各评价单元危险性(危害性)的比较概念,避免了以最危险单元的危险性(危害性)来表征整个系统的危险性(危害性)、夸大整个系统的危险性(危害性)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降低了采取对策措施的安全投资费用。 一、评价单元的定义 评价单元 就是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系统分成若干有限、确定范围和需要评价的单元。 二、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 划分评价单元是为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服务的,要便于评价工作的进行,既全面、又系统,有重点的分析问题,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 针对 %%%%%%%%%%%%%%%%%砂石厂的特点, %%%%%%%%%%%%%%%%%砂石厂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遵循下列原则: 充分考虑 %%%%%%%%%%%%%%%%%砂石厂开采设计方案。 不同地质条件的矿块,应划分为不同的评价单元。 适 应 %%%%%%%%%%%%%%%%%砂石厂施工管理实际,尽可能按工艺子系统为中心划分评价单元,不适应按工艺为中心划分的,应以危险设施、设备或危险场所为中心划分评价单元。 在满足安全管理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辨识工作量,将主要危险状况、操作条件,设备及控制状况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辨识对象划分为 25 不同评价单元,否则尽量合并。 以可能造成作业者人身伤亡的对象划分评价单元。 三、评价单元 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价时,一般不需要对所有单元进行评价,只对工艺有影响,对生产有一定安全隐患的单元进行评价,这些单元称为评价单元。 根据上述原则,本报告评价单元的确定是根据 %%%%%%%%%%%%%%%%%砂石厂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结果,评估该单元的危险有害程度。 确定本次预评价 %%%%%%%%%%%%%%%%%砂石厂评价单元划分为四大系统:技术管理系统、作业系统、辅助系统和周边环境。 每大系统又分为若干子系统。 技术管理系统 根据 %%%%%%%%%%%%%%%%% 砂石厂 开 采设 计方案 的布 置情 况,将 %%%%%%%%%%%%%%%%% 砂 石 厂 划 分 为 一 个 单 元。 该 系 统 主 要 评价 %%%%%%%%%%%%%%%%%砂石厂的合理性、稳定 性、安全性。 作业系统 %%%%%%%%%%%%%%%%%砂石厂作业系统相对独立的作业单元、施工设备、设施和作业场所为对象划分评价单元,主要分析、评价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性,共划分如下 5 个子系统: ① 凿岩、清理浮石工作面; ② 放炮工作面; 26 ③ 破碎作业 ④ 运输系统; ⑤ 电气系统; 辅助系统 辅助系统主要考虑这些系统对 %%%%%%%%%%%%%%%%%砂石厂安全作业的影响,共划分如下 3 个子系统: ①地质; ②防排水; ③供配电; 周边环境 主要考虑工业场地,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包括: ①工业场地; ②岩移、滑坡; ③泥石流。 27 第二节 评价方法的选择 安全评价方法是进行定性、定量安全评价的工具。 安全评价内容十分丰富,安全评价目的和对象的不同,安全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也不同。 目前,安全评价方法有很多种,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 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该根据安全评价对象和要实现的安全评价目标,选择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一、评价方法的分类 按照安全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 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了某项安全指标、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等。 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 — 金尼法或 LEC 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是运用基于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广泛的事故资料统计分析获得的指标或规律(数学模型),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量的计算, 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标,如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伤害(或破坏)范围、定量的危险性、事故致因因素的事故关联度或重要度等。 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还可以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 28 ( 1)概率风险评价法。 概率风险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概率分析方法,求取事故基本致因因素的关联度(或重要度)或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的安全评价方法。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逻辑树分析、概率理论分析、马尔可夫模型 分析、模糊矩阵法、统计图表分析法等都可以用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来计算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 ( 2)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数学方法,求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范围或对物体的破坏范围的安全评价方法。 ( 3)危险指数评价法。 危险指数评价法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和工艺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事故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 二、评价 方法的选择 选择安全评价方法应遵循充分性、适应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原则。 根据 %%%%%%%%%%%%%%%%%砂石厂的作业工艺及其特征,同时根据矿方提供的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等相关资料,拟选用下表所列的评价方法。 分析方法 主 要 目 的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根据实际经验,对 %%%%%%%%%%%%%%%%%砂石厂各主要作业点进行打分,最后用公式计算其危险性分值,从而确定其危险程度 事故树分析( FTA) 重点发掘 %%%%%%%%%%%%%%%%%砂石厂生产中几种主要事故的影响因素及其组合关系,为危险辨识及控制提供信息 故障模式影响和严重度分析( FMECA) 辨识各危险源危险发生模式,发掘固有危险信息,为安全评价和危险控制提供依据 29 第五章 定性定量安全评价 在评价中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规定和标准,辨识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严重程度,预测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掌握其发生、发展的条件、规律,并借鉴评价中心的专家对同类生产装置或类似装置评价所得到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经验、教训,以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控制和防止事故、减少职业危害,达到实现本质安全化的目的。 根据 %%%%%%%%%%%%%%%%%砂石厂 提供的设计方案,结合评价工作经验,对 %%%%%%%%%%%%%%%%%砂石厂生产装置、技术管理、作业管理、辅助系 统 和 周 边 环 境 先 用 作 业 条 件 危 险 性 法 分 析 危 险 性 , 找出 %%%%%%%%%%%%%%%%%砂石厂存在的问题,然后用事故树与故障模式影响和严重度分析( FMECA)进行综合分析,为危险辨识及控制提供信息。 第一节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方法,它是由美国的格雷厄姆和金尼提出的,因此 也称为格雷厄姆一金尼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分析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是: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 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为了简化评价过程,可采取半定量计值方法,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 D 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 30 的大小,即: D=L E C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的特点是比较简短,容易在企业内部实行。 它有利于掌握企业内部各危险点的危险状况,有利于整改措施的实施。 (一)赋分标准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而必须发生的事故概率为 1。 然而,从系统安全的角度考虑,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而必须要发生的事故的分数定为 10,以此为基础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中间值,如表所示。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表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6 3 1 完全可以预料到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小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 能 实际不可能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E)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越大,相应的危险性也越大。 这里按人员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 10,而非常罕见的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 ,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所示。 31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E)表 分数值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分数值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6 3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1 每月一次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的暴露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C) 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范围变化很大,所以规定分数值为 1100。 把需要治疗的轻微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 1,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分数值规定为 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在1100 之间,如表示。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C)表 分数值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分数值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100 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许多人死亡 7 较小的财产损失或数人重伤 40 造成很大的财产损失,或数人死亡 3 较小的财产损失或使人致残 15 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或 一人死亡 1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二)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经验,危险性分值在 20 分以下为低危险性; 2070 分之间为一般危险,需要注意;如果危险性分值在 70160 之间,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采取措施整改或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