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浙江地方标准(doc47)-工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警器。 防护区入口处应设光报警器、 IG541 灭火系统防护标志和放气指示装置。 报警时间不宜小于灭火过程所需的时间,并应能手动切除报警信号。 防护区应有能在 30s 内使该区人员疏散完毕的走道与出口。 在疏散走道与出口处,应设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 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动关闭;在任何情况下均应能从防护区内打开。 防护区应设置通风换气设施,可采用开启外窗自然通风、机械排风装置的方法,排风口应直通室外。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库下载 16 系统组件 和灭火剂输送管道 与带电设备之间的 最小间距 应符合表 中 的 规定。 表 系统 组 件和灭火剂输送管道 与带电设备之间的最小间距 带电设备额定电压 ( kV) 最小间距( m) 与末屏带电导体 与末接地绝缘支撑体 10 35 110 220 注:绝缘体包括有形式的绝缘支架和悬挂的绝缘体、绝缘套管、电缆密封端等。 当系统管道设置在可燃气体、蒸汽或有爆炸危险场所时应设防静电接地。 防护区内宜 配置的专 用空气呼吸器或 氧 气呼吸器。 7 施 工 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技术资料: 1 施工设计图、设计说明书、系统及主要组件的使用维护说明书和安装手册; 2 系统组件的出厂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国家 级 消防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 中心出具的型式检验报告、管道及配件的出厂检验报告与合格证、进口产品的原产地证书。 施工应具备下列条件: 1 防护区和灭火剂容器储存间设置条件与设计相符; 2 系统组件与主要材料齐全,且品种、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3 系统所需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前应 对 系统组件进行 下列 检查 : 1 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无碰撞变形及机械性损伤; ( 2) 表面涂层完好; ( 3) 外露接口设有防护装置且封闭良好,接口螺纹和法兰密封面无损伤;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库下载 17 ( 4) 铭牌清晰; ( 5) 同一集流管的灭火剂储存容器规格应一致。 2 检查灭火剂储存容器内的储存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实际压力不应低于相应温度下的储存压力,且不应超过 5%; ( 2) 不同环境下灭火剂储存压力应按附录 E 确定。 3 系统安装前驱动装置 应 进行 下列 检查: ( 1) 电磁驱动装置的电源、电压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磁驱动装置应满足系 统启动要求,且动作灵活无卡阻; ( 2)气动驱动装置、储存容器的气体压力和气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单向阀芯应启闭灵活无卡阻。 4 管道安装前管口应倒角,管道应清理和吹净。 安装 施工应按设计施工图纸和相应的技术文件进行。 当需要进行修改时,应经原设计单位同意。 施工应按附录 F( 3)规定的内容做好施工记录。 防护区内的隐蔽工程应按附录 G规定的内容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灭火剂储存容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储存容器上的压力指示器应朝向操作面,安装高度和方向应一致; 2 储存容器 正面应有灭火剂名称标志和储存容器编号。 气动启动管网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启动管网位置从释放装置的气体出口到各储存容器的距离,应满足系统生产厂商产品的技术要求; 2 用螺纹连接的管件,应用密封带或密封胶密封,但螺纹的前二牙不能有密封材料以免堵塞管道; 3 启动管网应固定牢靠,必要时应设固定支架和防晃支架。 集流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集流管必须由系统生产厂商提供,并应有单独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的报告;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库下载 18 2 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储存压力的 倍,保压 10min,再将试验压力降 至储存压力,停压 10min, 以压力不降、无渗漏为合格; 3 气压严密性试验压力与储存压力相同。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 50%时,如 未 发现异 常 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 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 3min,直至 达到 试验压力。 稳压 5min 后,再将压力降至 工作 压力,以发泡剂检查不泄漏为合格; 4 集流管的安装高度应根据储存容器的高度确定,并应用支框架牢固固定; 5 集流管的端部宜装螺纹管帽、法兰及法兰盖作集污器。 减压孔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减压孔板应安装在系统压力入口处,并在减压孔板 壳体上应有气流方向的箭头标志; 2 从减压孔板到第一个三通或弯头的长度应大于 10 倍管径。 选择阀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选择阀应有强度试验报告,试验要求与 中第 1 款相同; 2 选择阀的操作手柄应安装在操作面一侧,当安装高度超过 时应采取便于手动操作的措施; 3 采用螺纹连接的选择阀,其与管道连接处宜采用活接头。 驱动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电磁驱动装置的电气连接线应沿储存容器的支、框架或墙面固定; 2 拉索式手动驱动装置应固定牢靠,动作灵活,在行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3 气 动驱动装置可直接安装于储存容器阀、选择阀的气体驱动接口上,为了管网定向和拆装时不破坏气动管路,宜采用旋转接头进行连接。 灭火剂输送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管道穿过墙壁、楼板处应安装套管。 穿墙套管的长度应和墙厚相等,穿过楼板的套管应高出楼面 50mm。 管道与套管间的空隙应用柔性不燃烧材料填实; 2 管道应固定牢靠,管道支、吊架的最大间距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灭火剂输送管道固定支吊架的最大间距 管道公称直径( mm) 15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 150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库下载 19 最大间距( m) 3 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 50mm 的主干管道,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至少应各安装一个防晃支架。 当穿过建筑物楼层时,每层应设一个防晃支架。 当水平管道改变方向时,应设防晃支架。 4 管道末端及喷嘴处应采用支架固定。 支架与喷嘴间的管道长度不应大于 300㎜; 5 所有管道的末端应安装一个长度为 50mm 的螺纹管帽作集污器; 6 管道变径可采用异径套筒、异径管、异径三通或异径弯头; 7 用螺纹连接的管件,应符合 中第 2 款的规定。 灭火剂输送管道的试压、吹扫和涂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灭火剂输送管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 1)水压强度试验的试验压力,应为减压孔板后管道工作压力的 倍,稳压 5min,检查管道各连接处应无明显滴漏,目测管道无明显变形; ( 2)不宜进行水压强度试验的防护区,必须有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后,方可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作气压强度试验,试验压力应为减压孔板后管道工作压力的 倍; ( 3)进行气压强度试验时,应采用空气做预试验,试验压力宜 为。 预试验合格后,方能进行正式气压强度试验; ( 4)进行正式气压强度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 50%时,如未发现异 常 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 10%逐级升压,每级稳压 3min,直至试验压力。 稳压 5min 后,再将压力降至管道工作压力,目测管道无明显变形,以发泡剂检查不泄漏为合格;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库下载 ( 5)气压严密性试验压力与管道工作压力相同。 试验时应逐步缓慢增加压力,当压力升至试验压力的 50%时 , 如未发现异 常 或泄漏,继续按试验压力的 10%逐级升压, 每级稳压 3min,直至试验压力。 关闭试验气源后, 3min 内压力降不超过试验压力的 10%,且用发泡剂检查防护区外管道连接处,以不泄漏为合格; ( 6)经气压强度试验合格,且在试验后未经拆卸过的管道,可不进行气压严密性试验。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库下载 20 2 水压强度试验后或气压严密性试验前管道要进行吹扫,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 1)吹扫管道可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 ( 2)吹扫完毕,采用白布揩拭检查,直至无铁锈、尘土、水渍及其它杂物出现。 ( 3)灭火剂输送管道的外表面应涂红色油漆。 在吊顶内、活动地板下等隐蔽场所内的管道,可涂红色油漆色环。 每个防护区 的色环宽度、间距应一致。 喷嘴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喷嘴安装前应与施工设计图纸上标明的型号规格和喷孔方向逐个核对,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安装在吊顶下的喷嘴,其连接螺纹不应露出吊顶。 喷嘴挡流罩应紧贴吊顶安装。 施工完毕,防护区中的管道穿越孔洞处应用不燃材料封堵。 8 调 试 一般规定 系统调试宜在系统安装完毕后单独进行,并在相应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开口自动关闭装置、通风机械和防火阀等联动设备调试完成后再进行联动调试。 调试前应具备完整的技术资料 及调试必需的其他资料(包括本规范第 条 的 规定)。 调试负责人应由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担任。 调试前应对系统组件和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以及系统安装质量进行检查,并应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 调试后按附录 H规定的内容提出调试报告。 调试内容与方法 调试应包括驱动装置的测试、选择阀的测试和灭火剂模拟喷气试验以及备用灭火剂储存装置和启动装置的切换操作试验。 进行调试试验前,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和避免灭火剂的误喷射。 模拟 喷气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库下载 21 1 试验宜采用氮气进行,氮气储存容器与被试验的防护区用的灭火剂储存容器的结构、型号、规格应相同,连接与控制方式应一致;充装的氮气压力与灭火剂的储存压力应相等; 2 每个防护区应做模拟喷气试验 ; 3 试验宜采用自动控制的操作方式; 4 试验的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 1)气体能喷入被试防护区内,系统动作正确,且能从被试保护区的每个喷嘴喷出; ( 2)相应的控制阀门工作正常; ( 3)相应的声、光报警信号正确; ( 4)储存容器间内的设备和被试保护区内的灭火剂输送管道无明显晃动和机械性损坏。 作方式,试验采用的储存容器数量为一个,试验结果应符合第 条的规定。 9 验 收 一般规定 系统的竣工验收应由建设主管单位组织,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组成验收组进行。 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具备下列资料: 1 有关消防审核意见; 2 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中间验收记录; 3 竣工图和设计变更文字记录; 4 竣工报告; 5 系统设计说明书; 6 系统及其组件的使用维护说明书; 7 调试报告和系统检测报告; 8 系统组件和管道材料及管道附件的检验报告、试验记录、出厂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库下载 22 竣工验收应包括下列场所和设备: 1 防护区和储存容器间; 2 系统设备和灭火剂输送管道; 3 与系统联动的有关设备; 4 其他有关的安全设施。 竣工验收完成后,应按本规范附录 J 的规定编制竣工验收报告。 竣工验收报告的表格形式可按系统的结构形式和防护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验收合格后应将系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验收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 . 防护区和储存容器间验收 防护区的划分、用途、位置、开口、 通风、几何尺寸、环境温度、可燃物种类与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防护区的下列安全设施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1 防护区的疏散通道、疏散指示和应急照明装置; 2 防护区的声光报警装置、入口处的安全标志; 3 防护区的泄压设施。 储存容器间的位置、通道、耐火等级、应急照明及地下储存容器间的排风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备验收 储存容器的数量、型号和规格,位置和固定方式,油漆和标志,灭火剂的储存压力以及灭火剂储存容器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逐个检查灭火剂储存容器的储 存压力,应符合 条 中 第 2 款第 1 项的规定。 集流管的材料、规格、连接方式、集流管与储存容器间距、减压孔板安装尺寸、泄压装置泄压方向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驱动装置的数量、型号、规格和标志,安装位置和固定方法,气动装置中驱动气瓶的介质名称和充装压力,以及气动管道的规格、布置与连接方式、固定方法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料库下载 23 选择阀的数量、型号、规格、位置、固定方法、标志及其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设备的手动操作,均应有标明对应防护区名称的永久标志,包括警示标志及操作说明。 减压孔板的数量、型号、规格、位置和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单向阀的数量、设置位置和气流方向标志应符合设计要求。 喷嘴的数量、型号、规格、安装位置、喷孔方向、固定方法和标志应符合设计要求。 系统功能验收 系统功能验收时,应进行下列试验: 1 按防护区总数的 20%进行模拟启动试验,但不得少于 1个 防护区 ; 2 按防护区总数的 10%进行模拟喷气试验,但不得少于 1个 防护区。 模拟自动启动试验时,应先切断相应的灭火剂储存容器上的驱动器,安装相应的指示灯、压力 表或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