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f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doc49)-其他行业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9 页 共 48 页 海河流域 是我国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2020年耕地面积 , 粮食总产量 5390万 t,产量占全国的 10%。 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高粱、水稻、豆类等,经济作物以棉花、油料、麻类、甜菜、烟叶为主。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海河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也逐步发生的变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第一产业 (农业 )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传统产业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过渡。 水资源特点 海河流域的雨源型特征明显,降水是流域水资增的基本来源。 流域的主要特点是降水时 空分布不均、水资源总量少、经常出现连续枯水年。 海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539mm。 流域年降水量变差较大。 从 1949年以来,先后出现了 1951~ 1952年、 1980~1982年和 1992~ 1993年,以及 1997~ 2020年四个连续枯水年段。 1998 年,流域总供水量 (不含污水 )432 亿 m3,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引黄河水、微咸水、海水等。 地下水供水量 265 亿 m3,占总供水量的 61%。 1998 年流域实际引黄河水 51 亿 m3,占总供水量的 12%。 微咸水利用量 亿 m3。 海水利用量 26 亿 m3, 折合淡水 亿 m3。 1998 年,全流域总用水量 432 亿 m3中,城市用水 98 亿 m3,占 %;农业和农村用水 334 亿 m3,占 %,是城市用水的 倍。 各主要用水行业中,城镇生活用水 亿 m3,占总用水量 6%;工业用水 亿 m3,占 16%;城市河湖环境用水 亿 m3,占 %;农村生活 亿 m3,占 5%;农业灌溉 亿 m3,占 68%,林牧渔业用水 亿 m3,占 4%。 全流域平均降水深 551mm,降水量 亿 m3。 流域内水资源总量 355 亿 m3,其中地表水、地下水资 源量分别为 192 和 253 亿 m3,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重复量 90 亿m3,入海水量 43 亿 m3。 然而,流域现状实际用水量已达 432 亿 m3,即使流域内水资源全部能被利用,仍缺 %。 流域现状 生活、生产的 可供水量 372 亿 m3,包括 地表水 114 亿 m3,地下水188 亿 m3,黄河水 41 亿 m3,微咸水约 3 亿 m3,海水约 1 亿 m3,污水回用 25 亿 m3等 6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0 页 共 48 页 种水源 (图 1)。 加上 生态用水量平均为 12 亿 m3,合计 现状流域 “ 三生 ” 水资源 供给能力为 384 亿 m3。 现状 海河 流域 水资源供需缺口为 184 亿 m3。 需水量与 实际供给能力严重 失调。 尤其是 生态需水的供给缺口较大,达到 110 亿 m3。 海河流域 多年平均总水资源量为 372 亿 m3,占全国的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05m3,仅为全国平均水资源占有水平的 14%。 流域现有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 80%。 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紧缺将成为影响该流域21 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020 年流域总供水量 亿 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为 亿 m3,占总供水量的 %。 地表水中引黄河水量为 亿 m3,占地表水供水量的 29%。 流域地下水供水量 亿 m3,占总供水量的 %,是利用地表水的 倍。 (1)地表水开发利用情况 海河流域地表供水以蓄水工程为主,目前全流域已建成大型水库 (总库容≥ 1 亿m3)32 座,其中山区 31 座,平原 1 座 (北大港 ),总库容 260 亿 m3。 建成引水工程 1万处,提水工程 8200 处,构成了比较完整的供水系统。 (2)地下水超采情况 海河流域地下水大规模开采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 浅层地下水超采区主要分布在北京东部、河北中南部平原、冀东平原、大同、豫北等地区,超采总面积 万 km2,其中一般超采区 万 km2,严重超采区 万 km2。 深层地下水超采区主要分布在天津、河北中东部平原的咸水区,总面积 万km2,其中严重超采区 万 km2。 浅层和深层地下水超采面积分别 占流域国土面积的 %和 %。 渤海是中国东北部的一个近封闭状流域。 东起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南至山东半岛蓬莱角连线以西水域,沿岸环绕着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等四省(直辖市)。 渤海所跨经纬度西起 117o32’ E,东至 122o08’ E。 东北西南向长约 555km,东西向宽约346km。 平均水深约 18m,最大深度约 80m,海岸线总长约 3780km,其中陆地岸线约3020km,海域面积约 万 km2,是我国的唯一内海。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经济发达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1 页 共 48 页 地区之一, 不但有 便利的 对外交通贸易,而且自古 就 有繁荣的渔业、养殖业, 并 且蕴藏着石油、天然气等丰富的资源。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沿海地区人口的迅速增长,工业污染物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致使渤海海域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及生态压力。 渤海接纳的污染物来自陆源、海上交通、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其中 80%以上来自陆域污染源排放的 废 污水。 污染物排放量大大超过海域环境承受能力,且污染物排放量增长速 度快于治理设施的增长速度。 加强近岸海域生态保护,建设生态示范工程。 强化环渤海地区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在开发建设中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双赢”,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海河流域严重缺水,同时,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和水库,造成海河流域水体严重污染。 2020 年,全流域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 亿 t,其中工业废水 亿 t,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 63%;生活污水 亿 t,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 37%。 污水排放和不合 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根据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提供的水质监测资料,以流域干流、一级支流的基本站以及大、中型水库站为重点,并按照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88)III类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对 2020 年度河流的全年、丰、枯水期和主要大、中型水库水质进行了评价。 在评价的 11278km 河长中, I~ II 类为 1544km,占总评价河长的 %; III 类水质的河长为 2232km,占 %; IV~ V 类水质的河长为 1008km,占 %;超 V 类 (严重污染 )的河长为 6493km,占 %。 受到污染的河长比例 (水质劣于 III 类 )为%(见图 )。 流域内地表水污染比较普遍而且严重,主要超标参数是: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生化需氧量和溶解氧。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2 页 共 48 页 图 海河流域河流水质现状图 海河流域的大中型水库及湖泊,作为重要的供水水源地是流域水资源保护的重点。 对 28 座大、中型水库及白洋淀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大多数水库及湖泊的水质较好,达 II、 III 类标准的水库为 20 座,占评价水库的 %。 彰武、宝泉、汤河水库的水质均为 V 类,有 8 座水库为富营养化。 (自治区、直辖市 )水质现状 在海河流域评价的 7 个行政区中,内蒙古自治区水质最好,评价的 246km 河道全部达到和优于 III 类标准;其次是北京市,水质达到和优于 III 类的河道占 80%以上;水质最差的山东省和河南省,评价的河流符合 III 类标准的不足 5%,污染十分严重。 见图。 水体受到耗氧有机项目的污染比较普遍,主要污染项目是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生化需氧量。 从海河流域主要河流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来看,海河流域地表水受耗氧有机项 目污染比较普遍,而且污染有逐年加剧的趋势,主要超标项目是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生化需氧量。 f.省界水体水质现状 评价选用了海河流域省界河流 32 条,省界河流断面 32 个。 在 32 个评价断面中,达 II~ III 类水质的断面占评价总断面的 %;有近 %的断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超 V 类的断面占到了 %。 见图。 这些断面分布于滦河 (河北 引滦交界断面 )、潮白河 (北京 河北交界断面 );北三河、永定河 (河北 北京交界断面 );I、 II 类河长 % III 类河长 % 超 V 类河长 % IV、 V 类河长 %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3 页 共 48 页 漳卫新河、卫运河、南运河 (山东 河北交界断面 );卫河 (河南 河北交界 断面 )。 图 海河流域省界水体水质现状图 0%20%40%60%80%100%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山东 河南 评价结果表明,海河流域省界河流断面水质仍以耗氧有机污染为主,污染项目主要为非离子氨、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亚硝酸盐氮等。 污染项目类型,尤其是非离子氨、挥发酚和化学需氧量的污染有加重趋势。 海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构现状 2020 年 8 月 29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20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 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 (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 ),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 2020 年,根据中编办批准的《水利部派出的流域机构的主要职责、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调整方案》和水利部批准的《海河水利委员会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海河水利委员会 (以下简称海委 )在海河流域行使授予的 水行政主管职责 , 为 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海委水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责包括 9 条: 1)负责《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督检查,拟订流域性的水利政策法规;负责职权范围内的水行政执法、水政监察、水行政复议工作,查处水事违法行为;负符合 III 类水质百分比 中国最大的管 理 资料下载中心 (收集 \整理 .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14 页 共 48 页 责省际水事纠纷的调处工作。 2)组织编制流域综合规划及有关的专业或专项规划并负责监督实施 ; 组织开展具有流域控制性的水利项目、跨省 (自治区、直辖市 )重要水利项目等中央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 ; 按照授权,对地方大中型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进行技术审查,编制和下达流域内中央水利项目的年度投资计划。 3)统一管理流域水 资源 (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 负责组织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组织拟订流域内省际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调度计划以及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实施水量统一调度。 组织或指导流域内有关重大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在授权范围内组织实施取水许可制度;指导流域内地方节约用水工作;组织或协调流域主要河流、河段的水文工作,指导流域内地方水文工作;发布流域水资源公报。 4)负责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组织水功能区的划分和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水域排污的控制;审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负责省 (自治区、直辖市 )界水体、重要 水域和直管江河湖库及跨流域调水的水量和水质监测工作。 5)组织制定或参与制定流域防御洪水方案并负责监督实施,按照规定和授权对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