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348-20xx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doc70)-工程监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能 、建设投 资 及安全防 范 管理 工 作 的要求 , 综合运用安全防范技术 、 电子信息技术 、 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 构成先进 、 可靠 、 经 济、适用、配套的安全防范应用系统。 安 全 防范工程 的 设 计应以 结 构化、规 范 化、模块 化 、集成化 的 方式实现 , 应能 适 应 系统维护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安全防范系统的配置应采用先进而成熟的技术、可靠而适用的设备。 安 全 防范系统中使用的设 备 必须符合国家法规和现行相关标 准 的要求,并经检验或 认证合格。 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 系统的防护级别与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 2 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探测、延迟、反应相协调。 3 满足防护的纵深性、均衡性、抗易损性要求。 4 满足系统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要求。 5 满足系统的可 靠性、维修性与维护保障性要求。 6 满足系统的先进性、兼容性、可扩展性要求。 7 满足系统的经济性、适用性要求。 安 全 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应符 合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 GA/T75 的 有 关规定。 现场勘察 安全防范工程设计前,应进行现场勘察。 现场勘察的内容和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全面调查和了解被防护对象本身的基本情况。 6 1)被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与所要求的的防护级别。 2)被防护对象的物防设施能力与人防组织管理概况。 3)被防护对象所涉及的建筑物、 构筑物或其群体的基本概况 :建筑平面图、使 用 (功 能 )分 配 图 、 通道 、 门 窗 、电 (楼 )梯 配 置、 管 道 、 供电 线 路 布 局、 建 筑 结 构、 墙 体及 周边情况等。 2 调查和了解被防护对象所在地及周边的环境情况。 1)地理与 人 文环境。 调查了解被防护对象周围的地形地物、交通情况及房屋状况; 调查了解被防护对象当地的社情民风及社会治安状况。 2) 气候环 境 和雷电灾害情况。 调查工程现场一年中温度 、 湿度 、 风 、 雨 、 雾 、 霜等 的变化情况和持续时 间 ( 以当地气候资料为准 ); 调查了解当地的雷电活动情况和所 采取的雷电防护措施。 3)电磁 环境。 调查被 防 护对象周 围 的电磁辐 射 情况,必 要 时 ,应实地 测 量其电磁辐 射的强度和辐射规律。 4)其他需要勘察的内容。 3 按照纵 深 防护 的 原 则 ,草 拟 布 防 方案 , 拟 定 周界 、 监 视 区、 防 护 区 、禁 区 的 位 置 ,并 对布防方案所确定的防区进行现场勘察。 1)周界区勘察 ——周界形状、周界长度; ——周界内外地形地物状况等; ——提出周界警戒线的设置和基本防护形式的建议。 2)周界内勘察 ——勘察防区内防护部位、防护目标; ——勘察防区内所有出入口位置、通道长度、门洞尺寸等; ——勘察防区内所有门窗(包括天窗)的位置、尺寸等。 3)施工现场勘 察 ——勘察并拟定前端设备安装方案,必要时应作现场模拟试验。 探测器:安装位置、覆盖范围、现场环境; 摄像机:安装位置、监视现场一天的光照度变化和夜间提供光照度的能力、 监视范围、供电情况; 出入口执行机构:安装位置、设备形式。 ——勘察并拟定线缆、管、架(桥)敷设安装方案。 ——勘察并拟定监控中心位置及设备布置方案。 监控中心面积; 终端设备布置与安装位置; 线缆进线、接线方式; 电源; 接地; 人机环境。 现场勘察结束后应编制现场勘察报告。 现场勘察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进行现场勘察时,对 上述相关勘察内容所作的勘察纪录。 2 根据现场勘察记录和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提出的建议。 3 现场勘察报告经参与勘察的各方授权人签字后作为正式文件存档。 7 设计要素 安全防范系统构成包括下列内容: 1 安全防范系统一般由安全管理系统和若干个相关子系统组成。 2 安全防 范 系统的结构模式按其规模大小 、 复杂程度可有多种构建模式。 按照系统集 成度的高低 ,安全防范系统分为集成式、组合式、分散式三种类型。 3 各相 关子 系统的 基本 配置, 包括 前端、 传输 、信息 处 理 /控制 /管理 、 显示 /记录 四 大 单元。 不同(功能)的子系统,其各单元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 4 现阶段 较 常用的子系统主要包括 : 入侵报警系统 、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 出入口控制 系统 、 电子巡查系统 、 停车 库 (场 ) 管理系统以及以防爆安全检查系统为代表的特殊子系统 等。 安全防范系统中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要素包括下列内容: 1 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 1) 安全管 理 系统应 设置 在禁区内 (监 控中心 ),应 能通过 统一 的通信 平台 和管理软件 将监 控 中 心 设备 与 各 子 系统 设 备 联 网, 实 现 由 监控 中 心 对 各子 系 统 的 自动 化 管理 与 监控。 安 全 管理 系 统 的 故障 应 不 影 响各 子 系 统 的运 行 ; 某 一子 系 统 的 故障 应不 影 响 其它子系统的运行。 2) 应能对 各 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 , 应能对系统运行状况和报警信息数 据等进行记录和显示。 应设置足够容量的数据库。 3) 应建立 以 有线传输为主 、 无线 传 输为辅的信息传输系统。 应能对 信 息传输系 统 进 行检验,并能与所有重要部位进行有线和 /或无线通信联络。 4) 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 应留有向接处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 5) 应留有 多 个数据输入 、 输出接口 , 应能连接各子系统的主机 , 应能连接上位 管 理 计算机,以实现更大规模的系统 集成。 2 组合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 1) 安全管理系统应设置在禁区内 (监控中心 )。 应能通过统一的管理软件实现监控中 心对 各 子 系 统的 联 动 管 理与 控 制。 安全 管 理 系 统的 故 障 应 不影 响 各 子 系统 的 运 行 ; 某一子系统的故障应不影响其它子系统的运行。 2) 应能对 各 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 , 应能对系统运行状况和报警信息数 据等进行记录和显示。 可设置必要的数据库。 3) 应 能对 信 息传输系 统 进行检验 , 并能与所 有 重要部位 进 行有线和 /或 无线通信联 络。 4) 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 应留有向接处警中心联网的通信接口。 5) 应留有多个数据输入、输出接口,应能连接各子系统的主机。 3 分散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 1) 相关 子系 统独立 设置 ,独立 运行。 系统 主机 应设置 在禁 区内( 值班 室 ),系 统 应 设置联动接口,以实现与其它子系统的联动。 2) 各子系 统 应能单独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 , 并能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和管 理所需要的报警信息。 3) 各子系 统 应能对其运行状况和重要报警信息进行记录 , 并能向管理部门提供决策 所需的主要信息。 4)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应留有向接处警中心报警的通信接口。 安全防范系统的各主要子系统的设计要 素包括下列内容: 8 1 入 侵 报 警 系统 : 系统应能根据被防护对象的使用功能及安全防范管理的要求 , 对设防 区域的非法入侵 、 盗窃 、 破坏和抢劫等 , 进行实时有效的探测与报警。 高风险防护对象的入 侵报警 系统 应有报 警复 核(声 音) 功能。 系统 不得有 漏报 警 ,误报 警率 应符合 工程 合同书的 要求。 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A/T368 等相关标准的要求。 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 系统 应 能 根 据建 筑 物 的 使用 功 能 及 安全 防 范 管 理的 要 求 ,对 必 须进行视频安防监控的场所 、 部位 、 通道等进行实时 、 有效的视频探测 、 视频监视 , 图 像显 示 、 记录与回放 , 宜具有视频入侵报警功能。 与入侵报警系统联合设置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应有图像复核功能,宜有图像复核加声音复核功能。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应符 合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 GA/T367 等相关 标 准的 要求。 3 出入口控制系统:系 统应 能 根 据 建筑 物 的 使 用功 能 和 安 全防 范 管 理 的要 求 , 对 需 要 控制的各类出入口 , 按各种不同的通行对象及其准入级别 , 对其进 、 出实施实时控制与管理, 并应具有报警功能。 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符 合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 GA/T394 等 相 关标准的要求。 人员安全疏 散口,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 的要求。 防盗安全门 、 访客对讲系统 、 可视对讲系统作为一种民用出入口控制系统 , 其设计应符 合国家现行标 准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 GB 1756《 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 件》 GA/T 7《黑白可视对讲系统》 GA/T 269 的技术要求。 4 电子巡查系统:系统 应能 根 据 建 筑物 的 使 用 功能 和 安 全 防范 管 理 的 要求 , 按 照 预 先 编制的保安人员巡查程序 , 通过信息识读器或其他方式对保安人员巡逻的工作状 态 (是否准 时、是否遵守顺序等)进行监督、记录,并能对意外 情况及时报警。 5 停 车 库 ( 场 ) 管 理系 统 : 系统 应 能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 ,对停 车库 (场 )的 车 辆通行道口实施出入控制 、 监视 、 行车信号指示 、 停车管理及车辆防盗报警等 综合管理。 6 其 它子系统 : 应 根 据 安全 防 范 管 理工 作 对 各 类建 筑 物 、 构筑 物 的 防 护要 求 或 对 建筑 物 、 构筑物内特殊部位的防护要求 , 设置其他特殊的安全防范子系统 , 如防爆安全检查系统、 专用的高安全实体防护系统 、 各类周界防护系统等。 这些子系 统 (设备 ) 均应遵照本规 范 和 相关规范进行设计。 功能设计 安全管理系统 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安全 防范 系统 的 安 全 管理 系 统 由 多媒 体 计 算 机及 相 应 的 应用 软 件 构 成, 以 实 现 对系 统的管理和监控。 2 安全 管理 系统 的 应 用 软件 应 先 进 、成 熟 , 能 在人 机 交 互 的操 作 系 统 环境 下 运 行 ;应 使用简体中文图形界面 ; 应使操作尽可能简化 ; 在操作过程中不应出现死机现象。 如果安全 管理系统一旦发生故障 , 各子系统应仍能单独运行 ; 如果某子系统出现故障 , 不应影响其他 子系统的正常工作。 3 应用软件应至少具有以下功能: 1)对系统操作员的管理。 设定操作员的姓名和操作密码,划分操作级别和控制权限等。 2)系统状态显示。 9 以声光和 /或文字图形显示系统自检 、 电源状 况 ( 断电 、 欠压等 )、 受控出入口人 员通行情 况 (姓名 、 时间 、 地点 、 行为等 )、 设防和 撤 防的区域 、 报警和故障信 息 (时 间、部位等)及图像状况等。 3)系统控制。 视频图像 的 切换、处 理 、存储、 检 索和回放 ,云 台、镜头 等 的预置和 遥控。 对防 护目标的设防与撤防 ,执行机构及其他设备的控制等。 4)处警预案。 入侵报 警时 入侵部 位、 图像 和 /或 声 音应自 动同 时显示 ,并 显示可 能的对策 或 处 警预案。 5)事件记录和查询。 操作 员 的 管 理、 系 统 状 态的 显 示 等 应有 记录 ,需 要时 能 简 单 快速 地 检 索 和 /或 回 放。 6)报表生成。 可生成和 打 印各种类 型 的报表。 报 警时能实 时 自动打印 报 警报告( 包括报警发 生的时间、地点、警情类别、值班员的姓名、接处警情况等 )。 入侵报警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各类建筑物 (群 )、构筑物 (群 )安全防 范的管理要求和环境条件 , 根据总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原则 , 分别或综合设置建筑 物 (群 )和构 筑 物 (群 ) 周 界防护 、 建筑物和构筑物 内 (外 ) 区域或空间防护 、 重点实物目标 防护系统。 2 系统 应能 独立 运 行。 有输 出 接 口 ,可 用 手 动 、自 动 操 作 以有 线 或 无 线方 式 报 警。 系 统除应能 本地报警外 , 还应能异地报警。 系统应能与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 出入口控制系统等 联动。 集成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入侵报警系统应能与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联网 , 实 现安 全管理系 统 对入侵报 警 系统的自 动 化管理与 控 制。 组 合式安全 防 范系统的 入 侵报警系 统应能与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联接 ,实现安全管理系统对入侵报警系统的联动管理 与控制。 分散式安全防范系统的入侵报警系统,应能向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所需的主要信息。 3 系统 的前 端应 按 需 要 选择 、 安 装 各类 入 侵 探 测设 备 , 构 成点 、 线 、 面、 空 间 或 其组 合的综合防护。gb50348-20xx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doc70)-工程监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